不再流浪的太阳

凡夫

<p class="ql-block">作者:万 军 </p><p class="ql-block"> 跨入己亥年,连续二十几天的阴雨,弄得人心烦意乱。面对这么长时间不见阳光的日子,连天气预报都说,历史罕见。网民们则受年末贺岁大片《地球流浪》的感染,也调侃近期天气现象谓:太阳流浪。</p><p class="ql-block">  临近二月末的一天,“流浪太阳”终于回来了。晴朗的天气能令人心动和脚痒,浑身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毕竟已是早春二月,太阳的出来给人的感觉暖洋洋的,昨日还是阴凉的寒气一扫而光,随之而来的是想迈步出门去郊游的冲动。</p> <p class="ql-block">  "走,出门晒太阳去!"久违了的太阳在向我们召手,上午,迎着七八点钟朝气蓬勃的太阳,我们一行驱车向郊区驶去。夫人问此行目的地在哪?我说没有具体目标,有太阳的地方就是我们此行要去的地方,晒太阳是我们此次郊游的目的。是的,是该好好晒晒近一个月阴雨天带来的霉气与晦气了。</p> <p class="ql-block">  汽车一直向郊区行驶,尽管眼下的时节还有些凉,开车兜风还不是时候,但为了能充分享受太阳光带来的温暖,我们已全然不顾车外一路的凉风拂面。不知不觉中,车驶到了岑港一个叫白龙潭的山坳。 </p><p class="ql-block"> 这儿对夫人来说是第一次来,白龙潭的瀑布虽然不大,但历经多雨天气,泾流充分,瀑沛也壮观,她一个劲地拍照,说是回去制作美图。久雨放晴的天看起来更蓝,山水更清澈,只是正在建设中的混泥土高架桥有点煞了乡村自然风景。</p> <h3>  好在乡村地域开宽,阳光毫不怜惜地给予每位在田野河边行走和劳作的人以温暖。我们沿定海城至马目狭窄今已基本废弃的原公路行驶,来到一个很有乡村气息的农村一一椗次,农妇们趁难得的好天气,正蹲在村口的河边洗衣被,高大的香樟树下,一泓澄清的山水与她们欢快的笑容交相辉映。</h3> <h3>  前面山颠是一座定海西向片规模比较大的寺院,位于烟墩与大沙交界的茶岭上,年前,我的一位好友窦兄曾推荐我们来此看看,因忙未能成行,此行门口,遂了心愿。说来也真是有缘,进入山门,我迎面碰见了一位曾有一面之缘的了尘法师,那是一年前我们在另一座寺院认识的,了尘法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根两米来高纯自然龙头藤质禅杖,他说这是他亲自从山上采来的,造型活龙活现,非常难得。<br></h3> <p class="ql-block">  这时,了尘法师也认出了我和我的父亲,已耄耋之年的老父亲曾在我们去年见面的那个寺院写过书法,了尘法师说印象深刻。原来了尘法师在此寺出家并做住持。在法师的热忱邀请下,我们来到了他的禅房小憩喝茶。 </p><p class="ql-block"> 品茗必聊天,当然,寺院是宗教场所,进门要虔诚和尊重,有些话题该聊,有些不该聊。虽然我们只一面之缘,连这次相见也不过两次,但有缘已然如老友重逢。我们边喝茶边聊天,交谈甚欢,话题从佛教的起源,流派,武僧与文僧的区别,到他的出家经历,所涉面甚宽。 </p><p class="ql-block"> 同行的我市舟山船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孔兄与法师的交谈中,法师那偶尔为加强语气所摆弄的手势,我看得出了尘法师还是位有功夫的僧人。 </p><p class="ql-block"> 然而,最令我敬佩的是他的创业精神。他18岁受戒,到这座寺院已有27年,完全靠他的毅力,从8间破败的寺院,一砖一瓦,一角一元,日复一日,建造成如此规模的寺院。这种耐得住寂寞,吃得了苦,为一件事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的精神,实在可贵。 </p> <p class="ql-block">  临别,我提议到室外阳光下合个影,春日的阳光照射在山峦金黄色的寺院外墙,分外耀眼,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如此的饱满,如此的富有能量。万物生长靠太阳,有太阳的日子真好。(en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