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陈情表》是古代三篇抒情佳篇中的名篇。南宋文学家赵与时在其著作《宾退录》中曾引用安子顺的言论:“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可见,《陈情表》在写孝情方面实在感人至深,作者李密(字令伯)为祖母尽孝的行为读来催人泪下,千百年来,被广泛传颂。</h3><h3> 李密早有孝名,据《晋书》本传记载,李密奉事祖母刘氏“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三国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泰始三年(267年)朝廷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时年44岁,以晋朝以孝治天下为口实,以祖母供养无主为由,上《陈情表》以明志,要求暂缓赴任,上表恳辞。武帝览表,赞叹说:“密不空有名也”。乃停诏,感动之际,因赐奴婢二人,并令郡县供应其祖母膳食,密遂得以终养。</h3><h3> 晋武帝为何被李密的《陈情表》所感动?一是李密孝情可嘉。李密四岁成孤,“少多疾病”“九岁不行”“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祖母“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祖孙二人,更相为命”。现在李密的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他愿意像乌鸦反哺一样“愿乞终养”和表示了“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的先尽孝后尽忠的恳切之情。二是晋朝以孝治天下的治国纲领。当时东吴尚据江左,为了减少灭吴的阻力,收笼东吴民心,晋武帝对亡国之臣实行怀柔政策,以显示其宽厚之胸怀,因此像李密一样具有孝心的人累被征召。无论哪个原因,都围绕“孝”字展开。从个人的角度讲,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养余年”李密报答祖母的养育之恩及为之尽孝的殷殷之情可见一斑。从朝廷的角度讲,晋武帝继承汉代以来以孝治天下的策略,实行孝道,以显示自己清正廉明,同时也用“孝”来维持君臣关系,维持社会秩序。所以不管个人还是朝廷,都讲究一个“孝”字。这就是《陈情表》为什么能让武帝读来动容的原因。</h3><h3> 李密的孝情有其历史原因,但其尽孝的行为却感动了无数血肉之躯。我国自古就有“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的说法。孝道精神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像李密一样具有孝情的人自古就被颂扬。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二十四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从不同角度讲述历代二十四个孝子在不同环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如远古帝王舜《孝感动天》、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孔子的弟子曾参《啮指痛心》等。时至今日,我们的国民秉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一直在上演以孝为主题的故事。如山东汉子田世国换肾救母,长春张尚昀背母求学等。国家以孝倡导优秀文化,个人则以孝为做人根本,一个“孝”字可以说贯穿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民族文化永恒的主题。 </h3><h3>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孝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我们对传统的孝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尽孝的方式也应该与时俱进。但不管如何变,孝心永远不可丢,因为百善孝为先。</h3><h3> 但现在有些人不愿意赡养老人,认为老人是身边的累赘。或者对孝的理解有了一些偏颇,认为赡养老人,就是让老人衣食无忧就算是尽到孝道了,其实让老人衣食无忧只能说是孝的一部分,还不是孝道的真正含义。 </h3><h3> 孔子就曾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就算养骡子养马,也需要按时给它喂点草料呢,如果对父母态度不恭敬,就算赡养父母,和养骡子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h3><h3>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孝呢?当代人文山水画家刘新,以自己独有的笔墨将新时代孝道文化绘成一幅幅国画,诠释了“新时代新孝风”的深刻内涵。这些国画被称为《新二十四孝图》,内容有“关手机,陪父母好好吃顿饭”“给妈妈做个面膜”“给爸妈打个电话”“教爸妈用微信”“带爸妈做体检”“出差给爸妈带个小礼物”“走慢一点,等等爸妈”“记住父母的生日”……从这些图中我们会发现,原来“孝”的真正意义就在于发自内心地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一首《何为孝》的小诗也写得很透彻:贫穷父母,钱到为孝/病弱父母,照顾为孝/孤单父母,陪伴为孝/脾气暴躁的父母,理解为孝/唠叨的父母,聆听为孝。这些新二十四孝的内容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共鸣,一股弘扬孝文化的风气正迅速形成。</h3><h3> 我们的习总书记就是孝亲敬老的典范。他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要把弘扬孝亲敬老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宣传教育”,他指出:“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文化是个人修养的体现,是家庭和谐的纽带,是凝聚社会的力量,也是塑造民族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的基础。”习主席的话诠释了“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内涵。在习主席办公室的书架上,摆放着家人的照片,那张他拉着母亲齐心的手在公园漫步的照片,让人倍感温馨。这张照片摆放在习主席书架显眼的位置。每年习主席在办公桌前致新年贺词时,那张照片,一直都在。</h3><h3> 不管官多大,不管位多低,不管多富有,不管多贫穷,孝亲敬老,都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每逢春节,不管是坐大巴搭火车还是赶飞机,</h3> <h3>迢迢千里,很多人也愿意与千千万万人挤一趟春运,为的是赶回来与父母吃一顿年夜饭;工作日里,不管白天工作多忙,晚上加班多累,很多人都不忘偷空给爸妈打个电话,报个平安;节假日,不管有多少朋友邀约,很多人也能抵御外界诱惑带父母旅游,陪父母公园散步。父母身体不好,能第一时间带他们看病,病床前有儿女忙碌的身影,有暖心的问候。父亲身穿的红棉袄、母亲颈上的红围巾、父母生日时收到的声声祝福,都是孝亲敬老的温馨画面啊。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孝亲敬老,很多人已经从我做起,而且在孝敬自己的老人时还不忘孝敬别人的老人,他们的行为,使家庭更和睦,使我们的社会更和谐,使孝文化永远流传。<br></h3><h3> 李密时代离我们已经很远,历史虽跨越了千年的沧桑,但孝仍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脊梁,仍然是支撑我们一路前行的重要力量。孝心其实就是一条河,上游是我们的长辈,中游是我们自己,下游是我们的后代,伸出双手,攥紧两端,让孝心之河长流不息。</h3><h3> 百善孝为先。</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