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81岁的老爷爷为我们带路,探秘清风寨,听传奇故事</h3> <h3>家乡龟尾峰东面,矗立着一座大山。这座山是大别山的一条余脉,海拔约1200米。山顶上有高大的城墙和山寨。据历史记载,明末清初,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朝廷内部矛盾异常尖锐,战乱不断,民不聊生。当时,罗田的王火鼎、麻城的周承馍等人聚众抗清,蕲黄地区山寨林立,据说有大小山寨300余座,其中最著名的山寨有48座,号称“蕲黄四十八寨”。它们广泛分布于罗田、黄冈、麻城、浠水、黄梅等地。这些山寨往往依山而建,地势险要,是在当时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情状况和历史条件下形成的。</h3> <h3>清风寨,相传是清朝初期所建,清顺治年间发展到鼎盛时期。当时,清兵入关,明朝灭亡,八旗贵族趾高气昂,在政治上抬满压汉。为了统一中原,统治汉人,清军实行了“汉从满俗”“留发不留头”的铁血政策,要求汉人遵从满俗,否则,将株连九族,满门抄斩。清朝的残酷统治激起了汉人的强烈不满,于是汉人勇举义旗,结寨连营,训练壮士,据险抗清。清风寨就是在这样的形势下产生的。传说清风寨的寨主叫肖启立,因脸上有麻子故称肖大麻子。肖寨主身材魁梧,手舞大刀,力大无比,乃抗清勇士。他跟麻北鄢家寨的寨主鄢世楚是好朋友,二人经常往来,两寨遥相呼应,联合抗清。只因鄢世楚武艺高强,有飞毛腿;肖大麻子拳脚厉害,力大无比,因此清军屡次围剿,却久攻不下,战败而回。直到清代廉吏于成龙调到黄州任知府,亲自率领清兵,巧用计谋,才大破山寨。后来,山寨又成为了抵御土匪强盗、抗击日寇的古战场,真可谓是历经风雨,饱经沧桑!</h3> <h3>百年风雨</h3><h3>历史早已远去</h3><h3>清风寨虽然不在“蕲黄四十八寨”之列,它只是当时大大小小300余座山寨之一,历史上也不很出名。但是,当你真正走近它,你就会为它的雄、奇、险而惊叹!清风寨已历经几百年的风雨,那些曾经的英雄豪杰的故事也早已远去,但他们留下来的石头城仍在。宏伟壮观的城墙,高大的城门,几十吨重的巨大条石,矗立在悬崖峭壁之上;倘若拔开荒草荆棘,还能看到寨里残存的屋基和零星的没有留下墓碑的坟墓。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上山砍柴、放牛的人少了。清风寨人迹罕至,早已是树木丛生,芳草萋萋。我站在古城墙上久久驻足,抚摸着那些凹凸不平的石块。经过了岁月风吹雨打后的古城墙,尽管早已凋敝不堪,爬满了青苔和藤蔓,却依然坚实厚重,岿然不动,让人暗暗惊叹!登高举目四望,只见湛蓝湛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变化万千;近处林海松涛,满目苍翠;远处的山脚下,阡陌交通,小楼人家,屋舍俨然,一派恬静田园之美。或许这里没有龟峰山的巍峨,也难攀五脑山的俊秀,但它的自然与朴实,也是无从替代的。</h3> <h3>老街新貌</h3><h3>有诗为证</h3><h3>老街的历史传说,杜鹃湖的灵秀,清风寨的风雨沧桑,为家乡碾盘店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和文化底蕴,平添了几分秀美和灵气。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新世纪,新景象,新希望!受国家新农村惠民政策的支持,家乡碾盘店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老街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如今街面宽阔,太阳能路灯排列整齐,乡村水泥路四通八达,街道两旁花团锦簇,家家有电器,户户小洋楼。每当傍晚时分,夕阳西下,随着优美的曲乐响起,村妇大妈们就不约而同的走出家门,跳起了欢快的广场舞。家乡到处呈现出一派和谐安宁的田园乡村景象!有诗为证:</h3><h3>胜日寻芳故乡行,一览家园景象新。</h3><h3>坦途条条通外域,高楼叠叠矗青云。</h3><h3>长流碧水村前绕,平畴沃野喜飘馨。</h3><h3>车行处处林荫道,幸福家家花果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