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爱我的人已蹒跚老去

缇娜的旅加随笔

<h3>回国陪父母过春节,全家人兴奋了好一阵子。春节过后,母亲请求我陪她外出办事。86岁的母亲已经一年多不下楼了,一路都需要我搀扶她。下了出租车,母亲用颤抖的手把车门关的山响。再定睛看她走路的样子,显然已步履缓慢,举步艰难。一面走,一面还自言自语:“去年还和老同事出去聚会呢,今年就走不动了……” 原来人老去的样子,没有所谓的优雅,不过就是眼目低垂,步履蹒跚。<br></h3><h3><br></h3><h3>这让我顿时心情沉重。那个曾经在家里家外独当一面,在饭桌上总是和父亲滔滔不绝地谈论工作的母亲,韶华已逝,到了风烛残年的年纪了。</h3><h3><br></h3><h3>记得我上小学时,母亲担任二轻局某公司的领导,每天都下班很晚,晚上8,9点以后到家是常有的事。即便如此,印象中我的家长会都是母亲参加的。记得有一年的家长会,我和母亲一起去的,打开黄色成绩单,看到数学和语文都是满分,其它科目全写着优,让我不禁为自己沾沾自喜起来。我当时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骨干,担任独唱和合唱队的领唱,经常在晚上甚至白天上课时间外出演出,耽误了很多课程,居然还门门功课都是优,别的同学不参加演出,成绩还不如我的呢,这太让我自豪了!家长会后,我兴奋地举着成绩单,一路蹦蹦跳跳地哼着歌,快到家时竟然跑了起来,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绊倒了,重重地摔了一跤,两个膝盖都摔破了,当时就大哭起来。母亲铁青着脸,并没有安慰我,只是冷冷地看着我。回到家把我狠狠地剋了一顿:“成绩好就骄傲了?你看看你跑得,像个慌袍子!”这顿带着母亲那浓重衡水口音的严厉批评,让我记忆深刻,并且终生受益,提醒我在人生顺境时保持谦卑,和骄傲永不沾边。</h3><h3><br></h3><h3>后来我被我的音乐老师推荐到河西区少年宫歌舞队,以为还可以担任独唱出头露面,没想到是在幕后给舞蹈队伴唱,自己当然不情愿去,渐渐地就不去了。歌舞队的负责老师就去我家反复劝说,父母都鼓励我接着去。每次演出老师都发给我们每人两张票,我都不拿给家人看,偷偷扔了。记得有一次演出,报幕的小演员因为有事来不了,老师说让我来顶替她报幕。我就很兴奋,回家后把两张票给了妈妈,告诉她我会负责报幕,让她一定要去。谁知化妆化到一半,那个小报幕员来了。老师就决定还是让她来报幕,我还是给舞蹈节目伴唱。到了晚上,妈妈就带着邻居的孩子一起去了。躲在幕后的我,虽然唱的声音很大,想让妈妈听出是我,心里却很不是滋味。不知妈妈在看演出时是如何想的,也许她一直盼着女儿会出现在台上,或许是想听到我的声音就满足了,或许都不是,她只是想看完演出,把我安全地带回家就好了。这让我想起我的儿子铭在加国上小学时,学校排演话剧《罗宾汉》,老师安排清一色的白人小孩演出,亚洲孩子不是提台词,就是帮助搞道具,没有一个上台的。我就说这是种族歧视,不鼓励铭参与,可儿子坚持说这是一个团队,每个人都是其中一员。到了演出那天,铭早早就去帮忙了,我就没有去看演出,快到演出结束时才去接儿子,还记得他那满脸失望的表情,仿佛在抱怨着我的缺席。回想起母亲当年看演出的情景,原来妈妈的陪伴才是最好的爱的方式,自己当时的确没有顾及儿子的感受,做的不如母亲那么好。</h3><h3><br></h3><h3>还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也折磨了我很多年,在移居加国之后,终于鼓足勇气,决定要跟母亲说一声对不起。当时没有微信,打国际长途说又不好意思开口说,就提笔给母亲写了一封道歉信:“亲爱的妈妈:……<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记得小时候看过一场很特别的电影,那部电影是越南的,叫《森林之火》。其实我和同学已经看过一遍了,妈妈因工作忙一直没看。有一天您下班后要带姐姐去看,我也哭闹着要跟着去,您就带着我们一起去了。可惜那场电影已经全满了,没有买到余票。您就让我和姐姐进去看电影,自己坐在影院对面的便道上等我们,一直等到散场才一起回家。每每想起妈妈坐在路灯下等我这一幕,我就心痛不已。我现在想对您说的是:对不起,妈妈!请原谅我,当时我太不懂事了!” 母亲看到我的信后,在越洋电话里对我只说了四个字:“你别多想!” 还是那浓重的衡水口音,说的是那么的轻描淡写。</span></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h3><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母亲就是这样,明明对常年在海外生活的我一直牵挂,却在她的言语里表现出她的豁达大度。每次在电话里问及我的老父亲,她都会大声说:“你爸没事!” 让我瞬间安心。对于初到加国时,我所有的不着边际,异想天开的创业想法,她竟然都说好……在我和家人的生活中,母亲是个什么样的角色呢?她是最呵护我的人,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患有严重的哮喘,虽然母亲工作很忙,她还是带我到处看病,下班后一回到家,先过问我的状况,晚上还会给我熬中药。她那关切的眼神和放在我额头的手,始终是留在心头并且挥之不去的温暖。我长大以后,她还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她要随时接受我狂风暴雨般的倾诉,要在一天之内想好应对措施,第二天却被风平浪静的我告知:“没事了妈妈!” 她更是所有家人的好朋友,在我和我先生有矛盾时,会婉转地说:“好像你对他理解不够……” 她会一直听我的儿子铭的诉说,不会给出任何建议,只会提问,让他自己发现问题。她会与时共进,上微信和朋友聊天,学习养生保健知识,做精美的相册,还能上网购物和点餐……</span></font></h3><h3><span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r></span></h3><h3><font face="-webkit-standard"><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每次在电话里听到妈妈爽朗的笑声,就感觉她不会老去,或者说不愿意,也不敢面对她的老去,最美好的祝愿送给她,我人生的最好的朋友。</span></font></h3><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