俏对岁月笑嫣然

平儿主

<h3>女性的一生,是不容易的一生。</h3> <h3>按照传统观念她们要担负很多家庭责任,而现代社会对职场女性的要求则更高。</h3> <h3>一样读书,一样工作,既要主内,还要主外,正所谓“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还有人戏谑地加上:“斗得过小三,打得过流氓”。</h3> <p>这是一种进步,也是一种冲突。过去女性只要主好内就功德圆满了,现在却被赋予相互冲突的标准。在强与弱和内与外之间撕扯。</p> <h3>太强太弱太内太外都有人不满意,若折中可能大家伙都不满意。八十年代北大女生喊出的“既要事业,也要生活”的口号实施起来还是颇有难度。不过,我们又有什么理由抱怨和拒绝呢? 毕竟,当代女性的成长空间得到极大拓展,我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我们自身也有了更多的选择,尽管不容易,我们也该甘之如饴。</h3> <p>既然面临两难选择,就不必强求自己让各方都满意。现代女性意识在不断觉醒,观念前卫一点的旗帜鲜明地主张取悦自己,既然不必再依附于男性,那么两性关系就应该追求合作共赢。我个人以为当代女性的使命不是取悦男性或反过来压榨男性,而是创造生命、创造生活和创造美。</p> <h3>前两点大多数女性或多或少都能做到,而第三点恰恰被一些女性特别是不再年轻的一些女性忽略掉了。她们或因生活所迫、或因自身懈怠、或因别人或自己的贬低而过早放弃了自己,从此对自然之美视而不见,对生活之美不再敏感,对自身之美不再挖掘。</h3> <p>这个世界由两性构成。女性的美是生活的原动力之一。女性美既包括天然之美,也包括艺术之美。</p> <p>年轻的女性拥有的更多是先天之美,先天之美让人心旌摇荡。</p> <p>而艺术之美要有生活底蕴映衬,理应更加摄人心魄,但很遗憾,现在的审美倾向似乎出了问题,一些人只用感官审美,而忘了用心去感悟。</p> <h3>现在有一个词出现频率较高,就是“中国大妈”。过去大妈是对上了些年纪的女性的尊称,“中国大妈”却逐渐生出贬义,由最初的因大量抢购黄金疑似引起国际金价波动而进入公众视野,到成为不文明、低品味、占小便宜的国人代名词,其行为不断被放大。一方面,让高素质的中老年女性无辜躺枪;另一方面,也让有同样问题的男性置身其外。</h3> <h3>我希望大家对中老年女性宽容一些,她们固然有局限,也确实需要改进,不过这些现象的背后,是否有社会和家庭的深层次原因? 社会和家庭是否给予了她们足够的尊重、关爱和引领? </h3> <h3>而有的女性自身亦认知混乱。有一次在洗浴场所,一个并无姿色的年轻女孩儿搓完澡回来说我占用了她的花洒,态度狂野,我稍加解释,她竟突兀地祭出老女人这个杀器,以为能打击到我,我哑然失笑。姑娘,你引以为傲的年轻,我也曾有过,这不值得拿来炫耀。年轻,是上天的馈赠,与自身修为无关,好吗?女人年长,也不是羞耻的事,你的母亲、祖母和外祖母肯定也不年轻了,如果你有较长的寿命,也会有老去的时候,不是吗?</h3> <h3>女性因年轻傲视她人,是浅薄无知;同样,女性因年长而自我放逐,亦不可取。老去,同样是上天的礼物,不该被别人或被自己轻视。其实,年龄问题的背后还是美不美和品味好不好的问题。我国著名舞蹈家陈爱连80岁了还活跃在舞台,77岁还能扮演14岁的林黛玉,娇俏轻盈,毫无违和感,在北大、清华的两场演出依旧能引起轰动。究其原因,一是练功不辍,二是忘记年龄,三是保持女儿心。</h3> <h3>女性要活得自在活得美,需要几个条件。</h3> <h3>首先,要有够用的收入。捉襟见肘的日子,会束缚女性的自由和创造力。</h3> <h3>其次,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要善于学习、发现和创造,否则就很难与时俱进。</h3> <h3>第三,要有起码的见识。没有见识,眼界和心胸就狭窄,不大容易洒脱起来。</h3> <h3>第四,要有一些不错的爱好。有爱好,生活圈子就宽泛一些,生活就丰富一些,精神就快乐一些。我个人觉得,女性一定要从事一项运动,运动好处多多,可以健身塑形,保持较好的体能和心态,还可以广交朋友。运动不能保证长寿,但可以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运动不运动,一时半会看不出,但坚持运动,差别就慢慢看出来了,越上了年纪,差别越明显。</h3> <h3>第五,要有一些靠得住的朋友。朋友可以相互学习、相互扶持、相互引领。</h3> <h3>有了这五条,加上潜心修为,就具备了创造美的资质。</h3> <h3>不负时光不负己,俏对岁月笑嫣然。</h3><h3><br></h3><h3>摄影:龙哥</h3><h3>地点:三亚清水湾莱弗士酒店</h3><h3>出镜:平儿主</h3><h3>配文:平儿主</h3><h3>服装:自己改制的短裤和穿旧的网球上衣</h3><h3>化妆:无</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