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元代诗人王冕在的墨梅中这样说:“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香气满乾坤”。这句话说的正是我们濮阳县第二中学可爱的教育扶贫人--张艳红老师。</h3><h3> 她的工作看似平凡却不平庸,朴实却不普通。尽管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有一颗默默奉献的热心。</h3><h3> 她把扶贫工作当做自己的舞台,任劳任怨,不计得失,默默坚守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为濮阳县教育扶贫添砖加瓦。</h3> <h3><br></h3><h3>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扶贫脱贫,成于精准。所谓“精”乃是“精细”。图中张艳红老师详细耐心地为全校60多名班主任讲解教育扶贫的相关政策。</h3> <h3>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教育扶贫工作中,教育资金扶贫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教育扶贫资金及时准确的发放,张老师深入各个年级进行深入讲解。</h3> <h3> 为建档立卡学生精准识别一个不少,为了保证教育资助资金发放对象和数额的零差错。张老师反复地比对各个数据库。因为长期的观看电脑,这位年轻的妈妈不得不早早的配上老花镜呢。</h3> <h3> 扶贫任务本大多时间紧、任务重。熬夜加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长时间的看电脑,滴完了记不清的眼药水呀。</h3> <h3> 张艳红老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扶贫路上,一个教育人的使命和责任。各个年级交上的相关材料,张老师还要逐一确认数据的准确性。</h3> <h3> 工作的时间从黎明到黑夜,从严寒到酷暑。工作的对象从同事到家长。图中张老师联系家长,确认学生所在乡镇情况。</h3> <h3> 为让教育扶贫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张艳红老师在校领的帮助下,认真组织家长召开了“教育资助政策宣讲大会”。发放《致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及《扶贫政策明白卡》。</h3> <h3> 成非常之事,必下非常之功。所谓“准”乃是“准时、准确”。是扶贫工作中的与时俱进。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扶贫教育扶贫宣传活动。</h3> <h3> 扶贫先志,扶贫班会中学生受益匪浅</h3> <h3> 学生灵巧的小手,聪慧的大脑绘画出扶贫带来的各项优惠政策。</h3> <h3> 张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工作不怕,慢慢来”那句轻松的“不怕”中淡化了多少个通宵达旦,冲散了多少个午夜回家的孤单,淡忘了多少节假日的加班加点!图中张老师正在分类整理告知书。</h3> <h3> 为了让学校那159名孩子准确、及时地享受国家政策。她的孩子,错过了多少次妈妈该做的晚饭,错过了多少次妈妈许诺的接送。就连周末也是奔波在扶贫的乡间小路上。</h3> <h3> 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扶贫路上,张老师是我们学校的缩影,更是千千万万濮阳县扶贫人的缩影,他们不言自我辛苦,却心系扶贫百姓。扶贫路上无言亦无声。让我们虔诚地向更多的扶贫人学习、致敬!<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