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民俗庶村“跑灯官”

张吉华

<h3>有“大秧歌之乡”美誉的海阳位于胶东半岛南部的黄海之滨,沿海丘陵地貌适宜农渔结合的生产,勤劳朴实的海阳人民在劳动中创造了丰厚而独特的民俗文化,这其中行村镇庶村元宵节的“跑灯官”庆典活动是海阳几乎众人皆知的民间娱乐形式,它已经成为庶村的代表性文化符号,并被列为第四批烟台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h3><h3><br></h3><h3></h3><h3>庶村“跑灯官”起源于清代,相传康熙年间,正月十五这天晚上,衙门就不办案了,县官与夫人骑着大马,率众衙役到村里看花灯,村官就带领秧歌队敲锣打鼓地欢迎县官的到来,并陪同沿街观赏花灯。每到一户,县官看到形态各异的花灯,就问村官这是什么灯,村官根据所挂灯的形状和图案,信口编些祈求年丰人和、风调雨顺的顺口溜,县官听了很高兴,便会夸这是盏好灯。慢慢地,这种行为被村民们演变为一种元宵节习俗而流传下来。</h3> <h3>“跑灯官”活动的举行使得庶村的元宵节比春节还要热闹,说起“跑灯官”,庶村现任书记李超宙很是自豪,1972年出生的他受地域文化的影响而自幼爱好戏曲,小时候他经常听老人们讲述早年村里“跑灯官”的热闹情景,当时,村里“跑灯官”已经停止二十多年了,那时李超宙就立志要恢复“跑灯官”曾经的盛况。1990年,刚满十八岁的小伙子便开始跟从本村老艺人李孔早学习“跑灯官”,并担任“报灯官”的角色。自此,李超宙一直是庶村秧歌队及“跑灯官”的组织者及参入者,他把“跑官灯”这一习俗重新拾掇起来,到现在快三十年了,从未间断过。</h3><h3><br></h3><h3>“跑灯官”活动既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又可以增强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形成和睦友好、互帮互助的邻里关系,还能以文化促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传统文化习俗,认识以大棚蔬菜种植为主的庶村。“跑灯官”活动不仅成为庶村老百姓每年春节时期待的重头大戏,还吸引了周边广大的摄影爱好者和民俗文化探寻人士前来观瞻。</h3> <h3>元宵节前夕,家家户户便将各式各样的灯笼高高悬挂于院门两侧的上方,现在的农家多购买现成的又圆又大的红灯笼,但是对于一些比较讲究的农户,自制的传统式样及贴着剪纸图案的灯笼还是每年必备的元宵节装饰品。</h3> <h3>你看,每一盏灯都是用精心剪裁的各色彩绸缝制于灯架表面,根据彩灯要表达的主题而创作出来的剪纸作品贴于灯壁的四周,这些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有与年份相对应的十二生肖动物;有文学作品或民间故事中的主角儿;还有的要表达百姓美好心愿,例如寓意着“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帆风顺”、“年年有鱼”的吉祥图案等。农民艺术家们将自己对劳作、生活的认识与理解融入彩灯的扎制、装饰过程中,同时也表达出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之情。</h3> <h3>点豆面灯碗是元宵节之夜不可或缺的内容,七十多岁的村民李桂珍是做灯碗的高手,她用黄豆面捏制出的小动物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花椒粒和豌豆做的眼睛赋予了动物的神采,用马鬃给老鼠、金龙和猛虎插上的胡须更是增加它们的灵动。</h3> <h3>在城市长大的小孩们每年都会在元宵节回老家来赶热闹,三个娃子吵翻天,李桂珍老人总是笑盈盈地任由他们疯闹。</h3> <h3>也是年过七十的赵花芝与李桂珍同为村里有名的巧手,她俩做的豆面灯水平难分伯仲。</h3> <h3>邻居的小男生总会被豆面灯吸引而来,一只一只地拿起,细细端量,爱不释手。</h3> <h3>赵花芝手里这个貌似刺猬的灯碗叫“看场佬”,它身披蓑衣,背插铁掀、扫帚等农具,不分昼夜和风雨地逡巡于农家场院,以保证农民的粮食颗粒无丢。当然,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想象,真正使得劳动果实完整归仓的是那一双双骨节粗大、皮糙肉厚的手。</h3> <h3>村妇女主任李翠玉别出心裁,她用豌豆面捏出绿莹莹的灯碗,让来访者有惊艳的感觉。</h3> <h3>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和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豆面灯碗也改变了它原有的用途,因现在的农村已基本没有了场院、猪圈、粮仓、水缸等农耕时代必备的场所和器具,这些灯碗也就少了安放之地,人们往往将其合盘盛放,一同点燃,作为装饰和吉祥之物,供家人和来客赏玩,以勾起大家的怀旧、恋乡之情。</h3> <h3>天色暗下来,贪玩的孩童在街上燃放小烟花。</h3> <h3>李桂珍追了出来,给晚上要参加秧歌表演的女孩补妆,并当街训练她们舞扇子。</h3> <h3>晚饭后,盛装的女孩将姥姥点燃的灯碗放置于门口石墩上,橘色的火苗跳跃在金黄的灯碗里,映照着姑娘年轻俊美的脸庞,也传递着百年来生生不息的民间文化。</h3> <h3>天完全黑下来,村委文化活动室内,化妆的村民济济一堂,他们从活泼好动的初中生到白发苍苍的老者,都在对镜涂脂抹粉,描眉绣目,欲将最浓艳的妆容在一场夜秧歌中展示出来。</h3> <h3>两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在元宵节庆祝活动中可真是出尽了风头,不但灯碗做的好,而且还是多面手呢,李桂珍独享“县官夫人”的封号二十多年,赵花芝把别人扮靓了,却把自己画成“丑婆”,古稀之年的一对活宝为乡土文化添了重彩。</h3> <h3>戴乌纱、捋美髯的“县官”万事俱备。</h3> <h3>两匹高头大马披红挂彩,蓄势待发。</h3> <h3>震天的锣鼓敲起来,闻名四野的庶村“跑灯官”开始啦!</h3> <h3>“县官夫人”李桂珍“纵身一跃”,上了马背。</h3> <h3>“县官”大人一脸得意。</h3> <h3>乐队开道。</h3> <h3>金龙狂舞。</h3> <h3>秧歌扭动。</h3> <h3>“县官”携“夫人”,被村民拥簇,骑着马从一盏盏灯笼下走过。</h3> <h3>“报灯官”带领挑灯衙役及随从紧跟其后,当“县官”大人对哪盏灯笼感兴趣时,便扭头问道:“这是一盏什么灯?”,“报灯官”根据彩灯的造型及民间寓意,手持喇叭随即吐出一段吉祥且对仗工整的唱词,如:“这盏灯真是强,年年有余最吉祥,风调雨顺收成好,生意兴隆达三江。”这时“县官”大人喊到:“这真是一盏好灯!”。“好灯”“好灯”……衙役和村民们跟着高声附和,每到一家漂亮的灯前都在重复着这一过程,所变化的是“报灯官”的报灯内容有所不同,像生意兴隆、五谷丰登、家庭幸福、事业有成、学业进步的祝愿词句层出不穷,喝彩声一阵高过一阵,这时“跑灯官”活动进入高潮。<br></h3><h3><br></h3> <h3>妙语连珠的“报灯官”春风满面,意气风发,在报灯词时他能够触景生情,即兴发挥,充分体现出了灵活多变的艺术才能,因而赢得了威望和好评。报花灯过程,不仅是对村民美好生活的赞扬,更是传播正能量的过程。</h3> <h3>元宵夜,是庶村村民的狂欢时刻,报花灯呼呼隆隆的队伍路过哪家,哪家就鞭炮齐鸣,村民们倾巢出动,巷弄里塞满了人,甚至连平房上都站着人。</h3> <h3>不知什么时候,“县官夫人”的前怀里多了一个大眼睛的漂亮女孩。</h3> <h3>已经是夜里九点了,灯笼下,兴奋的孩童完全没有了睡意。</h3> <h3>守护在门口的灯碗发出悠悠的光。</h3> <h3>燃放烟花是男生们的最爱,不分年岁大小。</h3> <h3>这热闹的场景被无数的手机以火山小视频、抖音以及图片的形式现场直播出去,当远离家乡的游子看到团圆日父老乡亲们庆元宵的盛况,怎能不勾起浓烈的乡愁,此刻,他们的心情该如歌中唱得那样吧:  </h3><h3> 弯月如钩,勾起几多乡愁,</h3><h3>  一壶老酒,迷醉浪漫春秋,</h3><h3>  历经沧桑的记忆深处,</h3><h3>  收藏了几多缠绵情柔。</h3><h3>  漫天星斗,点亮几多乡愁,</h3><h3>  一首老歌,抚平相思伤口,</h3><h3>  鸟语花香的房前屋后,</h3><h3>  珍藏了几多儿时娇羞。</h3><h3>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h3><h3>  乡愁是一杯不醉老酒,</h3><h3>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h3><h3>  乡愁伴我走过春夏秋冬。</h3><h3>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h3><h3>  乡愁有我儿时的守候,</h3><h3>  记住乡愁,记住乡愁,</h3><h3>  让乡愁再增多一些醇厚。</h3><h3><br></h3><h3>让我们记得住,留得下,传得出这份乡愁吧。</h3> <h3>“县官”和“夫人”心满意足地意欲打道回府。</h3> <h3>夜已深,而村里的狂欢还在继续,广场上,大人们拉出的烟花金光四射,报灯结束后,大秧歌将在宽阔地带为村民们重新舞起来!</h3> <h3>“跑灯官”既继承了历史文化的精华,也传承了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它所赞美的发生在百姓身边的各种美德早已深入人心并广为传颂。“地方官”李超宙技艺精湛,表演诙谐幽默,其扮演角色神形并茂,语言纯朴自然,他能够从生活劳中行归纳提炼出通俗易懂且朗朗上口的唱词来。风风雨雨走过近三十年,李超宙用自己的成长见证并传承着“跑灯官”这一属于海阳、属于庶村的文化符号,作为最年轻的传承人之一,他表示自己会尽全力把“跑灯官”这一传统民俗继续发扬下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申报省级非遗成功。</h3> <h3>图片摄影/文字编辑 张吉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