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不用想起,今生永难忘记——照片讲述我的军营青春岁月

孙照广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导语</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时光荏苒,一晃,从16岁毛头小伙初长成离开娘去参军并走向工作岗位至今已三十多个春秋了,虽然现在年龄并不老,应该还不是追忆往昔撰写回忆录的时候,但忆起从当兵至今几十年的人生岁月,无论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还是换防回到内地的军营生活,亦或是退伍回地方岗位工作,都应该有个人生小结。在退伍离开部队后的今天,就用照片简要概述我在军营的芳华岁月,虽管中窥豹,但亦能体现出军营大镕炉对自己的锻造和雕琢,更能从着装上了解人民军队近三十年来精神风貌的变化及大致概况。</b></p> <p class="ql-block">  刚读中学那年的秋天,从小就向往军营的我毛头小伙快长成,通过体检、政审,及之后一个多月内又数次去医院健康复审、政审等各项指标完全合格后,就和山东省邹城市的刘德连、邵泽海、李怀新、王保华、王广聚、许刚、李宜纯、张怀河、段华等73名众同乡,在家乡的火车站,脱下身上的衣服,写上自己的姓名、村庄及父母的姓名,交给前来送行武装部的人员,然后换上军装。在得知我国与越南正在交战,国家正需要热血青年的时候,众同乡战友没一人胆怯,大家携手从山东家乡出发毅然从戎✊✊🇨🇳🇨🇳!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渡黄河、跨长江,翻越祖国的万水千山,直奔广西硝烟弥漫的中越边境,入伍来到了当时炮火连天、硝烟正浓的前沿阵地,参加自卫还击戍边御敌保家卫国的艰苦作战。</p><p class="ql-block"> 转眼三十年过去了,但忆起从当兵至今几十年的人生岁月,无论在炮火连天的前线还是换防回到内地的军营生活,亦或是退伍回地方岗位工作,作为受部队党组织教育、培养了多年的党员,真想深情的对部队、对部队党组织说:“好想给您唱支歌,感谢您对我的影响让我自觉、积极的入了党!感谢您的教育使我有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更感谢您的培养让我在人生中未辜负部队的要求和期望!至今没有掉色、掉队!</p> <p class="ql-block">  祖国有战事,军人有牺牲。穿上军装,军人的生命就已经交与祖国,不再属于家庭和个人。</p><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我穿着八十年代中期空军夏常服的照片,是在当时炮火连天与越南谅山省禄平县、高禄县、亭立县和越南广宁省平辽县接壤的我国广西宁明县中越边境所拍。参战第二年的夏天,已经17岁的我看样子身高已长到至少有1.65米,远高于打开枪刺的56式半自动步枪了,前线生活24小时不离冲锋枪,让人白天黑夜地高度紧张。不久,传来了在另一战区本村一同光屁股长大的发小、同学李诗勤、张佃真,及当年最年轻且被解放军报一版报道的17岁一等功臣烈士顾克路、赵广来等十余位同乡战友已血染南疆牺牲在了前线<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每每想起,惟有泪千行😭😭😭省略千千万万字)</b>!但在广西空军前线指挥所路边,由我的排长莫其隆,现为甘肃省定西市某银行领导为我拍下的这张照片,却丝毫看不出战争紧张、恐怖的气氛,看到的是“少年不识愁滋味”,羽扇轻摇,仿佛在胜似闲庭信步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由于那时候还没有柯达、富士等后来垄断中国彩色胶片的美、日彩色胶卷,当时所用胶片不仅是黑白的,像机也大都是沪产海鸥牌120像机,更侈谈今日的手机成像或各品牌几千、几亿像素的摄影、摄像器材了。</p>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是与我们班的班长河北霸州邱尧泰、副班长山东临沂申克成及宁夏石嘴山战友王银业、甘肃临夏市战友吕忠、山东潍坊市战友陈良卿在中越边境所拍,身后用油毡纸和石棉瓦盖顶,周围用芦苇草席围着的简易房就是我们的宿舍,夏天油毡纸经太阳暴晒后不仅有浓浓刺鼻的油料味,而且油毡纸吸热,这简易宿舍里比外面还热。遇有雨天,外面下大雨,我们宿舍里就哗啦啦流水,我们就只好把所有能接水的脸盆、水桶用来接水,避免淋透我们的被服………</p><p class="ql-block"> 当年的战争前线没有住房,前线稍好点的住宿条件就是用芦苇席和油毡纸搭建能遮风挡雨的临时住房或帆布帐篷,更多前线的陆军战友是身卧在泥泞的猫耳洞和坑道里,雨天一身水,晴天一身泥。恶劣的潮湿环境和军需补给的不足以及医疗条件的短板,让许许多多的战友们患上了奇疼奇痒,终生折磨自己生不如死的湿疹。</p> <p>  参战第二年的秋天,从前线回到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豁口镇驻地,当时因办理证件,拍下了在部队当兵时第一张正式的“标准照”,这时17岁下半年的小伙,已是真正的毛头小伙已长成了,喉节隆起,脸上的婴儿肥已逐渐退去,部队一日三餐养人的玉米饼、玉米发糕、馒头和大锅菜的炖土豆、炖白菜,让吃壮饭年龄的我身体快速拔高到1.76米,搬武器、卸军粮时,一二百斤的重量弯腰就甩到肩膀上,牛劲爆棚。虽然这时的青春年华还尚显稚嫩,但有了这军装的美,便定格了那美好的芳华时节和最难以忘怀的军营岁月!</p> <p class="ql-block">  部队精简整编后下发全军的第一款夏常服,陆海空三军就此告别了穿着20年的65式军装。</p> <h3>  下面这张照片穿的是空军80年代末春秋服军装,与冬装最大的区别布料是棉布的确凉,上衣后背还稍微有了一点收腰的痕迹,而冬常服厚厚的棉涤卡布军衣是专门套在棉衣棉裤外的军衣,当时部队统称为罩衣,与65式的宽松、肥大几乎没有多大的差异,因此,许多战友嫌肥就拿到街上的裁缝铺去改瘦,为此,不知受到了连长多少回的批评,还勒令不准在营区穿着裁改过的军衣。</h3>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是入伍第二年在陕西省礼泉县原空军高射炮兵第17师50团6连,参加师组织选拔的优秀士兵进行为期三个月的预提班长培训班拍的照片。那时,虽然全国上下口粮依然凭票限量供应,我们军人而没有受限一日三餐放开肚皮可劲造,但因每天训练量特大身体依然单薄的我照相时摆了个双手插口袋的造型,因双手插在口袋里违犯了军人着军装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不能䄂手(双手互插上衣袖筒内)和双手插口袋的军规,受到了当时集训队长50团参谋长李统琪首长的严肃批评,几乎要把照片给我毁掉,后看我接受批评态度诚恳才把照片发给我。</p> <h3> 再看看下面这张与甘肃兰州张志辉、福建长汀李西敏、山东昌乐范德富、张祥亮战友的合影,即便部队有不准把手插口袋的规定,但在照相时,我与战友们又不谋而合地把双手插到了口袋里,现在想来,那个年代的我们也许觉得这样有范吧,呵呵😄😄。</h3> <h3> 这是在陕西省武功县空军高炮第一团部队阅兵前,已领上士津贴的我站在阅兵台前战友们给拍摄的照片,按部队要求,这种把双手背后的姿势也是违犯部队规定不允许的,但那时觉得这样一站手一背似乎是成年大男人的派头,也就有了这一而再再而三的违规青春照。</h3> <p class="ql-block">  下面这张照片估计许多人都不知道我在干么?那时,还没有复印机这个概念。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我连续6年随部队去新疆打靶,在新疆哈蜜随部队打靶期间,每天要自采、自编、自刻、自印战地快报。为了做好战地宣传工作,在采访、编写好文字内容并在刻字钢板上用专用刻字铁笔刻好蜡纸后,再在纱网油墨机上,用橡胶油墨辊一辊一张的印下来,而且还是双面套红印刷,一张八开的双面油印战地小报至少翻来覆去的印四次才能完成,稍不注意,手刻套红字就印偏了,影响整张报纸的美观就得重新刻版重新印刷,真比绣花还要仔细才行。特别是油印时油辊用力不匀或手一重,一张用铁笔刻了千万笔的蜡低瞬间撕裂报废还要重刻,那种无奈、辛苦、焦灼、烦恼、复杂的心情无以言表不说,特别是上午有部队打出好成绩,中午不吃饭也得抓紧写稿、刻字、印刷,争取晚饭时把快报发到部队。耽误了战地快报及时快速出版受到首长批评事小,没把当天部队的战绩和风貌反映出来事就大了,不仅是自己的失职,实弹打靶结束回到内地后还会受批评甚至处分。正是这排山倒海的任务日复一日地紧逼,让责任的弓弦枕戈待旦,在部队多年写稿、把一张薄如蝉翼又透明的蜡纸用铁笔在钢板上雕刻,甚至比绣花还要用心、细致的磨砺,锻炼了自己至今工作细致、能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和风格!</p><p class="ql-block"> 每年去新疆打靶,都是夏秋季天气不冷时去实战打靶,用以检验部队一年来的训练成果。到达一望无际的戈壁滩后,所有官兵的住房都是50年代部队建设换防走后废弃的旧营房,门窗早就坏掉,没有一块玻璃,我们到达驻地后就地寻找砖头瓦块或石头遮挡下仅有墙壁和房顶的旧营房,这从我身后右侧的窗户上可以看到。遇有大风早晨醒来,被子及床单上被米黄色的沙完全覆盖,即便没有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的恶劣天气,早晨起床时被子上也有一层细沙。每天每人供应一脸盆祁连山上流下的雪水供全天的洗漱不说,就连站着吃饭时风沙吹来掩躲不及上面都是一层细沙,拨掉饭菜上面的细沙继续吃,如果你嫌有细沙娇情不吃,就只有饿着肚子等下顿饭了。</p> <p class="ql-block">  拿士官工资后,我已调西安空军航空兵第11军军务处工作,跟随首长进京去空军总部出差对天安门特别的向往,经首长同意,我从西长安街原中央电视台对面的空军总部迅速乘车赶到天安门广场,在寒风呼啸行人稀少的天安门前拍下了今生在北京也是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张照片,随后又去主席纪念堂拜蔼他老人家,当时从北门进大厅还没走到主席汉白玉座像前,眼泪就如断线的珠子哗啦啦的流下来。脱帽、献花、敬礼、瞻仰主席遗容<b>………</b>走出纪念堂时依然不能自己热泪盈眶,以至于匆匆赶回空军总部见到首长时,首长还以为我在街上与老百姓打架输了,眼睛里依然有大哭后没有消失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  上世纪90年代初,当基层团、旅级机关脱离上面如我手刻蜡纸印文件,正在使用最笨重、最原始铅字打蜡纸的时候,我调往的空11军(后改为空军西安指挥所)军级部队机关已开始使用当时屏幕只能显示两行文字,北大方正排版系统的四通打字机,下图是我23岁时在11军机关负责采编的军级行政级别的“军务工作简报”。</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自己在军营连、营、团、军、军区、空军总部各级机关大熔炉的锻造、培养,始终牢记首长、战友们努力向上,本职岗位成不了专家一定要成为行家,要有作为的教导,自尊自爱、自立自强,才有了23岁在军级机关独树一帜、独挡一面窗口文件的能力和百度个人品牌树立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  下图是我从西安空11军调北京空军总部工作,从事新闻摄影摄像时战友们给我拍的工作照。这时的北京二环刚刚开通,而冬天我所穿的这身衣服,就是前面所提到厚涤卡布罩在棉衣外又肥又大的冬装军衣。我人虽不胖,但肥大的军衣让我上身看上去有如麻袋般粗壮。</p> <h3> 下面的这张照片是未去北京空军前在西安空军航空兵第11军军部(后改为空军西安指挥所)军务处工作时,因工作表现突出,受到了部队在军旗下照相的表彰奖励,这种甚至远超其他立功受奖的荣誉,至今激励并鞭策着我时时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既使水清无鱼,面对国家、集体的财物和各种诱惑也不留骂名。</h3><h3> 离开部队至今的这些年,单位年年进行无记名投票评选优秀党员,我年年选票第一,同事们给予的认可,说明自己并不孤单,我坚信,任何时候大家都会信任廉洁自律、为集体、为大家正直服务的人。</h3> <p>  下面这张照片是有九年军龄的时候,与军务处和军部机关首长及战友们攀登华山,我还背着至少50斤供首长和战友们上山用的食品徒步上下山回来后,在11军接待站由现已转业到陕西省文物局的战友庞荣平拍摄,那时年轻呀,战斗力杠杠滴,华山下来竞没累趴窝还精神饱满地戳在那,哈哈。</p>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在军营,我的“最美是军装”剪影!</font></b></h1><h3>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此刻,正在撰写最美是军装的我,让我再次回忆起18年的军旅情结,想起了在部队的年年日日,和为国防做贡献不负韶华的最美人生岁月。</h3><h3> 每天早晨五点半起床,一二三四的口号响彻在操场。从老百姓到军人的距离,在队列中一扫而光。脱胎换骨,军姿漂亮!一切行动听指挥,步伐走的有模有样。军魂在胸中跳荡,热血在军旗下流淌,汗水洒遍训练场,荣誉在立功喜报上!</h3><h3> “抬头,挺胸,下颚微收,拇指并拢贴于裤缝……”伴随着简短有力口令,双脚生根,挺拔如松。当年的戎装军姿,如今已“一朝是军人,终生铸军魂。”</h3><h3> 兵之初,一片阳光!淬火成钢!兵之初,初之辉煌!终生难忘!兵之初,最美是军装!</h3><h3> 青春有很多样子,很庆幸,我有穿军装的模样。</h3> <h3>  光阴似箭岁难留,一声战友泪花流;铁马冰河军旅路,条条柳线系心头!离开部队再回到地方,工作的环境已变,服务的对象在变、内容在变,但初心不变、使命不变。作为一名在部队大熔炉受教育18年的老兵,即使脱下了军装,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虽然脱下军装,但我永远是祖国的一个兵。祖国召唤,必有回应!军中若有战,立马招必回!</h3> <p>  转眼,当年参战虽已成往事,但并不如烟。今呈上与我人生经历有关的几段视频,请欣赏,谢谢!</p> <p class="ql-block">  军人,从穿上军装的那一刻起,他的生命就不再属于自己和家庭,而属于伟大的祖国和人民。</p><p class="ql-block">  人的青春只有一次,有的岁月静好,有的负重前行,有的放飞自我,有的心系家国,但青春不只眼前的潇洒,也有家国与边关。在任何时期,在任何背景下,军人仍会直面无比残酷的牺牲。</p><p class="ql-block"> 呈上当兵时与媳妇节假日穿便装的合影,也是自己军营生活的全程写照。无奈,天妒红颜,结婚五年后,爱我我爱的贤妻张怡蓉妹妹因严重电子辐射患白血病不治离我而去!</p><p class="ql-block"> 沧海桑田难为水,物是人非二十春。人间自有真情在,孤苦思念到如今!黑发渐渐添银丝,此爱绵绵无绝期!</p> <p class="ql-block">  无论清晨还是黄昏的时光里,你都在哥哥的心里徘徊,想起你,兄的画笔和清秀的小楷,含着忧伤,再也无法勾勒出你好看的模样!二十年来,哥哥滴滴的眼泪抒不尽对你无尽的牵挂、惦记、思念和放心不下………  </p><p class="ql-block">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度细思量,情愿相思苦。在泪水怎么也不听话从哥哥眼眶中涌溢的此刻,写到这里,所有的思念换成一句话:妹妹,你在天堂还好吗?</p><p class="ql-block"> 谨以此文深深怀念远赴天堂的贤妻张怡蓉妹妹!</p> <h3> 虽然已经离开了部队,但时常梦回吹角连营,部队大镕炉的雕琢实在终生难忘也无怨无悔。现呈上离开部队后近年来的生活照,也算是对过去青春岁月和几十年人生的一个小结。</h3> <h3> 2017年春,在英雄项羽像前!</h3> <h3><font color="#010101"><p style="text-align: center;">2018春,在工作途中。</h3></font></h3> <h3>  2018年夏,在主席家乡伟人像前!</h3> <h3> 2019年,参加边疆行宣传采风活动在新疆乌鲁木齐!</h3>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 rgb(237, 35, 8); font-size: 22px;">后记</b><b style="color: rgb(237, 35, 8);">:</b><b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 font-size: 20px;">九死一生犹未悔,只因那坚定的信念和军人的勇气,只因心里飘荡着血染的军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作为曾经的军人,今生今世感谢部队对我的教育和培养!虽然离开了军营,但心里无时不怀念在军营的青春岁月,装着军人的职责、使命和担当,时常梦回吹角连营。所以,即便慢慢的年长,但心里时刻准备着:若有战,招必回!</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在我的人生还未完全老去之时,呈上我在军营的青春芳华和近年来的人生写照,以此作为记录自己人生的记忆脚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真诚感谢您移驾我的粗糙小文,见字如面,展阅如晤,万人丛中一握手,使我衣袖三年香。于茫茫人海芸芸众生中认识您,虽隔屏,但我依然倍感荣幸和温暖!在祝您一切安好、万福吉祥、心想事成、金玉满堂的同时,请多扶持、多提携、多帮助,谢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76, 79, 187);"> </b><b style="font-size: 22px; color: rgb(176, 79, 187);">二O一九年二月于家乡山东</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