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我一起游印度

音音

<h1></h1><h1><b><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caret-color: rgb(51, 51, 51);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从昆明乘两个多小时飞机就到达印度的加尔各答市,这里有世界著名的泰戈尔故居,也就是今天的泰戈尔博物馆。泰戈尔是印度近代著名作家、诗人、哲学家</span><span style="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caret-color: rgb(51, 51, 51); color: rgb(51, 51, 51); font-family: Arial, Helvetica, sans-serif; font-size: 18px; -webkit-text-size-adjust: 100%;">(1861一1941)少年时代即开始文学创作,在半个多世纪的创作生涯中,他涉足诗歌、小说、戏剧等领域,且均获得杰出成就。其中,最能体现他风格特征的是他的诗。在印度以及许多国家,泰戈尔都被尊为诗圣。<br></span></b></h1><h3><ul><li style="text-align: center; "><b>1913年泰戈尔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b><br></li></ul></h3> <h3></h3><h1><b>泰戈尔博物馆不准拍照,里面陈列了许多泰戈尔用过的物品、泰戈尔的手稿、泰戈尔的雕像和泰戈尔的照片,其中还有泰戈尔三次来到中国,与一些中国友人的合影。</b></h1><h1><b>就用一首泰戈尔的诗来表达对泰戈尔的崇敬之心吧!</b></h1><b>假如时光已逝,<br></b><b>鸟儿不再歌唱,<br></b><b>风儿也吹倦了,<br></b><b>那就用黑暗的厚幕把我盖上,<br></b><b>如同黄昏时节你用睡眠的衾被裹住大地,<br></b><b>又轻轻合上睡莲的花瓣。<br></b><b>路途未完,行囊已空,<br></b><b>衣裳破裂污损,人已精疲力竭。<br></b><b>你驱散了旅客的羞愧和困窘,<br></b><b>使他在你仁慈的夜幕下,<br></b><b>如花朵般焕发生机。<br></b><b>在你慈爱的夜幕下苏醒。</b><h1></h1><h3><b>泰戈尔《飞鸟集》</b></h3> <h1><b>泰戈尔博物馆最珍贵的一幅画,是这张徐悲鸿先生画的泰戈尔肖像画,可以想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交情。</b></h1> <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1、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飞鸟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2、眼睛为她下着雨,心却为她打着伞,这就是爱情。——泰戈尔《吉檀迦利》</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3、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泰戈尔《飞鸟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4、当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的时候,你也要再错过群星了。——泰戈尔《飞鸟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5、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 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泰戈尔《飞鸟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6、我们看错了世界,却说世界欺骗了我们。——泰戈尔《飞鸟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7、你的负担将变成礼物,你受的苦将照亮你的路。——泰戈尔《渡》</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8、你微微地笑着,不同我说什么话。而我觉得,为了这个,我已等待得很久了。——泰戈尔《飞鸟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9、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经飞过。——泰戈尔《飞鸟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10、我的心是旷野的鸟,在你的眼睛里找到了它的天空。——泰戈尔《园丁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11、我最后的祝福是要给那些人——他们知道我不完美却还爱着我。——泰戈尔 《流萤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12、长日尽处,我站在你的面前, 你将看到我的疤痕,知道我曾经受伤,也曾经痊愈。——泰戈尔《飞鸟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13、生命如横越的大海,我们相聚在一这条小船上。死时,我们便到了岸,各去各的世界。——泰戈尔 《飞鸟集》</b></h3><p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26, 26, 26, 0.301961);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b>14、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泰戈尔《鱼和飞鸟的故事》</b></h3> <h1><b>在印度,约70%的人信奉印度教,另外还有伊斯兰教、天主教、耆纳、锡克教等。</b></h1> <h1><b>印度教严格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从高贵到低贱的四个等级: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各种姓间界限分明,不通婚,不往来,不变更。印度教还有形形色色的教律,诸如:重男轻女、寡妇不能再嫁、已婚妇女不能在大庭广众下抛头露面以及重婚等等。</b></h1> <h1><b>印度教是随着印度封建社会形成,种姓制度发生新变化而出现的。它是广泛吸收婆罗门教、佛教和耆那教教义以及民间信仰、风俗习惯、哲学思想等的综合产物。是世界主要宗教之一。是印度的国教,在南亚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菲律宾,以及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的印度裔人群也有众多信徒。它拥有10.5亿信徒(1993年统计数),仅次于拥有15亿信徒的基督教、11亿信徒的伊斯兰教,大于拥有3亿信徒的佛教。</b></h1><h1><b>与其他宗教不同,印度教有着三大特点「崇拜三向神、直接宣扬世袭等级制度、坚定相信轮回转世」,把种姓制度作为核心教义,要求教徒严格遵守种姓制度。种姓制度是最典型、最森严的等级制度。四个等级在地位、权利、职业、义务等方面有严格的规定。</b></h1> <h1><b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马克思曾说:“这个宗教既是纵欲享乐的宗教,又是自我折磨的禁欲主义的宗教;既是林加崇拜的宗教,又是佳格纳特的宗教;既是和尚的宗教,又是舞女的宗教。”可以说“印度教”囊括了一神论、多神论、泛神论和无神论。</b></h1> <h1><b style="font-family: -webkit-standard; white-space: normal;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19世纪英国殖民地曾用了20年时间对印度教作了系统的调查,当年英国外交部曾宣布:无法对印度教作出一个准确的定义,它既是有神论的宗教,又是无神论的宗教,既是多元论的宗教,又是一元论的宗教;既是禁欲主义的宗教,又是纵欲主义的宗教;既是宗教信仰,也是生活方式等等。</b></h1> <h1><b>印度古天文台景点充分体现了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文明和智慧,利用太阳照射的阴影来判断时间和12星座位置。</b></h1> <h1><b>这里曾是释迦牟尼讲经的地方,唐僧曾在这里学经。一个个圆球下面埋葬着高僧的骨灰。</b></h1> <h1><b>这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陵墓由全白色大理石建造,里面有一大一小两口石棺,石棺下面埋有国王和王后泰姬。</b></h1><h1><b>相传这是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泰姬是国王的第三个妻子,38岁时因难产去世,留下日思夜想的国王,国王就在王宫对面修建了这座泰姫陵,以便他能随时看到,泰姫陵共修了22年,修好两年国王也去世,随将两人共葬于此,以圆国王与泰姬生死相守之夙愿。</b></h1> <h1><b>这是泰姖生前居住的王宫,建筑气势恢宏,规模庞大,由红沙石和白色大理石构成,做工精致,大理石镂空雕花的石墙非常漂亮。</b></h1> <h1><b>导游说这是一个较古老的小国王的王宫,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吧,游客较少,但我认为这是我此行看到的最漂亮的建筑。虽然城墙已斑驳脱落,虽然石柱不再挺直,虽然墙栏有些歪斜,但仍然能强烈的感受到那丰富的层次,完美的组合,灵动的亭台设计,错落有致的主体结构。四面通风的房间非常适合印度炎热的天气,既凉快又明亮。整个建筑共四层全石头建造,呈圆形环绕,中间是一个大的澡池,周围还有四个小澡池。穿过迷宫般的通道,每一层都有惊喜,但只有登上最高层你才能真正发现她的壮美和多姿,不得不让你感叹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名副其实。</b></h1><h1><b>以至于我在这里迟迟不愿离去!</b></h1> <h1><b>印度一共有八大宗教信仰,不穿衣服的是耆那教的出家人,他们一年四季都不穿衣服,把一种灰白色的粉涂满全身,女耆那教陡不能露脸,天天包着头巾只露眼睛👀也许他们才是活得最明白的人群,云作衣服,地做床,赤条条来,赤条条活,赤条条去,不带走一片云彩,不带走一块尘土。</b></h1> <h1><b>坐在古堡石墙里的苦行僧,靠乞讨为生。你能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信仰的力量。</b></h1> <h1><b>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印度神庙,气势恢宏,石头雕工精湛,雕刻的内容与尼泊尔的性庙不同,除了性爱之外,还包括了人类的生活、生产、战争等内容。甘地曾经以淫秽为由要炸掉神庙,在泰戈尔的多次劝谏下,神庙得以保留。无论如何,神庙内容的性开放与中国以含蓄为美的传统性文化格格不入,作为中国人的我远看神庙壮观大气、漂亮精湛,近看雕塑大庭广众还是不能接受。</b></h1><h1><br></h1> <h1><b>加尔各答和瓦拉那西市是印度最肮脏、拥堵的城市。贫困、脏乱和极大的贫富差距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大街上到处可见露宿街头的流浪汉。完全没有城市规划的无序发展,遍地的垃圾,随风飘扬挂上了树稍,到处是破旧的自己用塑料、铁皮等废旧材料搭建的所谓的房子,乞丐随处可见,睡在潮湿的地上。</b></h1><h1><b>印度最主要的河流恒河是印度的母亲河,在加尔各答和瓦拉纳西河段,河水污浊不堪,人们在河水中洗澡。近70%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他们在这条河中洗礼,死后在河边焚烧,焚烧后剩余的残骨残灰统统倒进河里。&nbsp;</b></h1><h1><b>&nbsp;印度的铁路运输分为两个等级,上等火车时速百公里左右,票价也贵,从加尔各答到新德里两千公里左右,火车要跑21个小时左右,票价五千多卢比折合人民币五百多元,一般中等收入即高种性的人才有经济能力乘坐。火车上很干净,乘客都很安静、有礼有序,不乱丢垃圾,餐食、小零食和一大瓶水、酸奶都是免费供应。 但下等火车破旧脏乱,属于贫民坐的,票价也便宜一些。</b></h1><h1><b>印度目前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和高铁,二百多公里的平路坐了近七个小时的大巴。印度东北部地区属于恒河平原,平整的土地一望无际。修路的成本应该很低,但由于印度工业不发达,70%的人口从事农业手工业,修高速公路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b></h1><h1><b>印度的农业主要还是靠天吃饭的原始状态,没有现代灌溉技术,雨量充沛则丰收,遇旱农民的日子就难过了。</b></h1><h1><b>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受过教育的年轻人都会讲英语,十八世纪中叶印度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在长达一百五十多年的时间里,印度人民受尽屈辱奴役。当然英国的文明也带进了印度,至今,印度城市还留下了许多英国建筑,成为这个城市靓丽的风景线。</b></h1><h1><b>1947印度独立彻底摆脱了殖民统治。但是至今仍有三分之一的印度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生活在贫困中的印度人由于其宗教信仰的支撑,大都安于现状,坚信转世轮回,全部的精神寄托在于来世,他们相信,今生的贫苦善念会换来下一世的好出身。&nbsp;</b></h1><h1><b>坐了三次火车,累计约十五个多小时,与印度人近距离的接触,接触的基本是中、上等级的印度人,他们都受过良好的教育,虽然语言不通,但他们的文明、谦和、友好和善意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b></h1><p class="ql-block"><br></p> <h1><br></h1> <h1><b>由此想到,中国政府精准脱贫意义深远,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立党宗旨。</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孤独的流浪狗和孤独的流浪汉相依相伴。</b></h1> <h1><b>乞讨的姐妹俩</b></h1> <h1><b>凌晨五点多我们到达印度的母亲河恒河,一是为了看恒河日出,二是要看印度教的洗礼。天还不亮,恒河边已是游船点点。终于,太阳温吞吞的朦朦胧胧的升起,将河面映成了金色,一群群不知名的飞鸟在河面上空飞来飞去,岸边用来烧尸的火堆冒着火焰,成片的垃圾随着晨风刺目的滚动着。河边不时有人下去上来,在冰冷的河水里洗澡(印度敎陡天天如此)。而我们却在小船上浪漫的点燃玫瑰花制成的河灯,然而风太大,河灯老是点不着。做生意的小船紧靠我们的小船并行,上面不是传来生硬、简单的汉语叫卖声,船上摆满了各种小物件、工艺品。</b></h1><h1><b>这所有的一切构成奇特的画面,既美丽又丑陋,既新奇又寻常,很想放声呐喊,最后还是低头默想。昨晚,既兴奋紧张又震憾心灵直击灵魂的恒河祭祀与今晨恒河日出的各种景象交替上演,构成恒河特有的画卷,这幅画卷就这样深刻的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此生再也无法忘怀!(最后附有视频)</b></h1><p class="ql-block"><br></p> <h1><b>蜡烛终于点燃了,全身冻得冰凉的我终于放下了河灯,完成了我的祝愿。</b></h1><h1><b>祝愿世界不再有饥饿,不再有战争,不再有不平等现象,愿天下芸芸众生都能平安!</b></h1> <h1><b>位于印度首都新德里的这个印度教十一世纪的王宫,只剩下几根梁柱、断壁残垣和满目沧桑。看起来有点像我们的圆明园。</b></h1> <h1><b>怎样区分高低种姓的印度人,我们一直对这个问题十分好奇。通过导游的讲解和仔细的观察,原来如此!高种姓的印度人,皮肤偏白,有的甚至很白,身材高挑,举止端庄,充满自信和优越感,穿戴高端华丽,受过良好的教育,当然最主要的是不差钱。但一路上这种印度人见得不多。</b></h1><h1><b>这一天在我们下塌的五星酒店里,一对新人正在举行一场豪华的婚礼,一看就是高种姓的印度人。</b></h1><p class="ql-block"><br></p> <h1><b>一直以为印度人民对中国人不友好。此行彻底颠覆了我的这一印象。作为一个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印度政府和印度人民的想法和追求也许永远都不一致。</b></h1><h1><b>此行我感受到印度人民对中国人除了友好还有一份崇敬。</b></h1><h1><b>印度人很喜欢跟中国人合影。遇到请求照相的我们都欣然答应,在他们眼中,中国女人都很美。</b></h1><h1><b>在印度短短几天,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英明,深刻的感受到作为中国人的民族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和文化自信。做为一个生活在今日之中国的中国人,我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b></h1><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h1><b>这张照片最有意思,本来是我一个人照的,好不容易等到过路的人都驻足让我照相,朋友在按下快门的一瞬间,一个早已经在门洞后面窥探良久的印度小伙突然冲出来站在我身边,我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只听见周围一片轰笑声,给我照相的朋友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了,转眼一看,映入眼帘的是印度小伙得意的笑脸。</b></h1><h3><br></h3> <h1><b>这位印度导游属于印度教种姓制度中的二等人,懂英语和汉语,工作认真负责,心地善良,在家乡办免费小学教孩子们识字。他的理想是开一家中印旅游公司。他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叫王凯,王凯今年32岁,未婚,他给我们表示他要娶一个中国女孩为妻。尽管他的黑皮肤和印度教信仰会使他的愿望难以实现,但我们都真诚的祝愿他能美梦成真。<br></b></h1><h1><b>在印度境内九天之行,王凯始终如一的认真态度和丰富的经验弥补了他汉语的不足,最初听起来蹩脚让人心烦的叨叨不断的声音随着旅行的脚步变得越来越亲切。以至于在转机回国的途中,没有了王凯,我们竟然那么的不适应。</b></h1> <h1><b>王凯再见,印度再见!</b></h1><h1><b>此行虽然短暂,却改变了我之前对印度的很多看法,也有很多不成熟的思考不能在此坦言。只求尽量客观真实的反映所见所闻!</b></h1><h1><b>印度,很有可能,我会再来!</b></h1><h1><b>想起王凯常说的一句话:“印度乞丐多,但偷、抢少,印度其实很安全。”</b></h1><h1><b>此行最大的收获,更加深刻的感受到:祖国真强大,人民真幸福,做为一个中国人真自豪、真幸运。</b></h1> <h1><b>小视频集锦</b></h1> <h1><b>恒河的清晨</b></h1> <h1><b>每天晩上有近五万印度人参加恒河祭祀活动,河岸上坐的满满的全是人,各种宗教信仰的人都有。规模庞大,秩序井然。而我们既兴奋又紧张,十分担心发生踩踏事件,再加上看见那些奇形怪状的人,特别是裸体的耆那教的人,更是心生畏惧,祭祀未完匆忙离去。现在想来还真有些后悔,实在应该看完了再走。人家天天晩上都搞,哪有什么踩踏?</b></h1><h1><b>我又一次想起了导游王凯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印度其实很安全”。</b></h1><h3><b>此文只是印度北部所见所闻,並不代表印度全部。只是个人主观感受而已。</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