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里,写一点鸡汤类的文字

周光辉

<h3>雨已经下了将近一个来月了。</h3><h3>雨下三五天根本不算什么,可要是阴雨连绵的二三十天,所有人的心里都会对雨有些看法的。</h3><h3>更何况,这初春的雨还加上天寒地冻。</h3><h3>夜深了,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你突然很诗意地联想,这细雨沙沙恰如李清照的词,或者说是徐志摩的诗,有如此心境的人,真像是母亲襁褓中的婴儿刚睁开惺忪的睡眼,说一些只有母亲才听得懂的呓语。</h3><h3>雨就下得更欢了,隐隐的还有雷声。</h3><h3></h3><h3><br></h3><h3></h3><h3><br></h3> <h3>最近读了几本书。</h3><h3>南方开始下雪的时候,刚读完《现代日本史》。在此之前,读了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也是一本写日本的经典著作。看完后兴犹未尽,乘兴写了一篇一万余字的读后感《恨在心里与痛在心里》。因为一直下雨,我决定这篇读后感留着孤芳自赏,权当自娱自乐罢了。</h3><h3>没有爆竹声声的春节是平淡的。</h3><h3>如果连过年的鞭炮声也只能偷偷摸摸的响,也难怪这一场冰冷的雨会一直下到三月里去。</h3><h3>有时候,白天的等待是黑夜,而黑夜里的等待不一定就是黎明。</h3> <h3>有两本书读得很艰难。</h3><h3>《巨•婴•国》与《中国文化的深层结构》写得很直白,也写得很晦涩。不好读,读了心里难受。</h3><h3>好在是在阴雨天里读。有一天中午突然阳光灿烂,晃眼的太阳光照在书页上,那些蝌蚪一样的文字竟然像蚊子一样飞舞起来,不仅很刺眼,而且很刺心。</h3><h3>如果说《丑陋的中国人》有点像是骂街,这两本书就像是解剖师将我们的五脏六腑无情地剜出来,晾晒在火辣辣的太阳光下。我们一看,世上没有比这更恶心的东西了。</h3><h3>下雨天,本就不该读书的。</h3><h3>有一首流传甚广的民谣早就告诉我们:嗨正月耍二月,读书莫靠三四月,五黄六月天色热,九冬十月又下雪。</h3><h3><br></h3> <h3>敲打窗棂的春雨并不是要告诉你今后日子要怎么过,它只是提醒你,如果你要出门远行,你是考虑打伞呢,还是戴一顶早就丢失的斗笠?</h3><h3>今年的读书计划是把书不停地读下去。</h3><h3>直到把书读到天气热得要出汗的时候,我就想也该写点什么。周围的人都在写,有的写得很好看,有的写得很不好看。</h3><h3>最近,有人讨论于丹、陈果,还有一位很不熟悉的叫咪蒙的年轻网红,说她们写的文章是毒鸡汤。可是在变化莫测的现实里,女性精心炮制毒鸡汤的可能性小,怕就怕心怀不轨的太监们,他们才是天生炖毒鸡汤的货色。</h3><h3>很多年以前,我也写过几篇鸡汤性质的文章。其中《理想是生命中圣洁的向往》,被若干作文网站作为从小学生到高中生的范文,在网上多处转载,而且被署上不同作者的名字,我认为这也没有什么,因为他们这么做我根本没有办法。还有一篇《一声佛号一声心》,写得柔情媚骨的,想一想,还是等毒鸡汤的风头过了以后再发,免得挨一顿不必要的骂。</h3> <h3>点上一支烟,让所有的雨都沾上一股难闻的烟味,落在地上,如果聚集成为思想,那应该是季节的奇迹。<h3>读书是会成瘾的。</h3><h3>当书页在你的手指上一页一页地翻过,当文字融进你的灵魂,你走路的脚步都是踩在思想的节点上,你的眼光就能看到未来。</h3><h3>如果阅读成为你戒不掉的习惯,那茶杯里的茶你喝下去就会化成血液。</h3><h3>夜深了,所有的梦呓不是叹息就会是呼唤。</h3></h3> <h3>岁月一如书页。<h3>你在翻过书页中翻过岁月,书页是平淡的岁月不一定平淡,书页是精彩的岁月不一定精彩。</h3><h3>这场寒冷的春雨终究会过去。</h3><h3>等春暖花开时,你换一本书读就是了。</h3><h3><br></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