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刘禹锡(772一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h3><h3> 刘禹锡耳濡目染,加上天资聪颖,敏而好学,从小就才学过人,气度非凡,十九岁的游学长安,上书朝廷,贞元九年考取进士。</h3><h3> △</h3> <h3> 唐朝科举考试是读书人入朝为官的主要途径。唐德宗元九年(793年)刘禹锡参加礼部主持的进士科考试,同进士及第者有柳宗元等32人。</h3> <h3>同年刘禹锡参加史部主持的博学宏词科考试,部主持的取士科,顺利取得士科考试。刘禹锡三年间连登进士、宏词、取士三科,从而名扬京城长安。</h3> <h3>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毫”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是王叔文革新派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面失败贬为朗州司马。</h3> <h3> 贬了官外放到安微的和州当通判。和州的长官策知县是个势利小人,处处刁难、叫他到南门外去住。</h3> <h3> 南门本是个好地方,正对着一条大江叫历水,整日船来船往,热闹非常,他写了一副对联贴在他的房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h3> <h3>这事很快传到策知县那里,气得胡须倒竖,叫来书丞传令刘禹锡从南门搬到北门去住,三间减少一间半,刘禹锡知道是策知县故意拿颜色给他看,也不多说什么就搬到北门去住了。</h3> <h3>北门还好有一条河叫德胜河,刘禹锡住在一间半房子正好也在河边,河面水平如镜,两岸还有一排排翠绿的杨柳,刘禹锡很高兴,就又写了一副类似的对联贴在房门上: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h3> <h3>这事很快又传到策知县那里,肺都气炸了,大骂刘禹锡贼心不死,又叫来书丞命他到城中去找一间最小的房子,然后传令刘禹锡搬到那里去,不到半年连续搬了三次家。</h3> <h3>第三次搬家只能放一架眠床,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旧小屋,看他还怎样接待鸿儒们来此聚会,果然因室内无立足之地,门前逐渐寂寞,绝处的努力,往往有逢生的回报,逆境使诗人灵魂更加高洁。</h3><h3><br></h3> <h3>于是,他就写了一篇文章,为他住的这间简陋的房子大唱赞歌,题名《陋室铭》文章是这样写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h3> <h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曰:“何陋之有”。写完就请来一个石匠,把文章刻在石板上耸立在房门前。</h3> <h3>这事又报策知县那里,不好意思自己跑去看,叫人抄下《陋室铭》对“斯是陋室,惟悟德馨”这两句特别生气,一间简陋的房子却使它散发出芳馨。</h3> <h3>这不是讥笑策知县,气得打鸡骂狗,却没有别的办法打击报服,只好作罢,从此刘禹锡这篇文章只有八十一妙文《陋室铭》就传了下来</h3> <h3>转眼千年已过,策知县早已化作黄土,而刘禹锡《陋室铭》却代代相传,流芳石世,成为一篇脍炙人口的不朽之作。</h3> <h3>刘禹锡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自立门户,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的诗歌。</h3> <h3> 毫气雄霸千古,笑看人生的不凡气度,展示自己的坚毅高洁,铮铮傲骨,以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超越苦难走向未来。</h3><h3> 他,就是诗毫一一刘禹锡</h3> <h3>香泉温泉镇:是以唐风为主格调,观景以江南园林为基调,融合昭明太子文化,中华历史文化,中华佛文化,禅学,享有“第一汤”美誉千年温泉,以露天温泉为核心,水温47一50度,泉水四季常温。</h3> <h3>含钙 钠 氟 氡 锂 硫化氢,偏硅酸等多件微量元素,消除疲劳促进消化,增强血液循环和护肤保健之效。</h3><h3> 山不在高而清秀,水不在深而旷远。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化游游资源得天独厚,原汁原味。</h3> <h3>山、 水 、谷、 林、 温泉 、 冷泉 、湖光山色 , 应有尽有。</h3>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