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h3> <h3> 人心不古世事难料,几十年的一母同胞手足情,竟然在婆婆去世的第二天就被摧毁,真是令人难以接受!</h3><h3> 婆婆生育六个子女,四男两女。第一任夫家姓刘,在刘家生了大女和二儿,上世纪五十年代,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在婆婆生下二儿四十天后丈夫因肺结核不治去世。在大女八岁二儿三岁时婆婆改嫁王家,将未成年的大女和二儿留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抚养。到王家,婆婆又生了三男一女。尽管改嫁了,但婆婆从未放弃过刘家的两个孩子,协同刘家的公婆尽心尽力抚养着两个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孩子也长大自立了。算上王家的孩子,二儿在弟兄中排行老大,为大哥,王家的四个孩子都小,大哥便帮着母亲抚养起弟弟妹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农村,一个家庭人口多劳动力少,粮食短缺全家人不够吃的情况时时存在,当时的大哥已成青年小伙,为了母亲和弟弟妹妹不饿肚子,时常骑着自行车赶夜路到几百里外的河北(渭河以北)买粮食以帮全家度饥荒,不畏严寒酷暑。</h3><h3>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弟弟妹妹都长大成人了,一九七七年全国高考制度回复,二弟考上大学,七九年四弟考上大学。大哥为了脱离农村便远走他乡自谋出路,辗转去了老少边穷的大西北青藏高原,在那里落下脚,成为一名吃商品粮的工人,在这期间,四弟在大学出了问题,不遵守学校纪律,长期逃课,和老师顶撞,被学校开除,学校给发了一纸肄业证书,随之学业荒废前途也没了,回家种田是他唯一的出路,远在西北的大哥得知四弟的情况心急如焚。大哥是个上进的人,在家乡农村时当过乡村教师,物理课教的很好。恰在当时,大西北地大物博,人才缺乏,工作相对内地比较好找,当地一所中学也看上大哥的才华,想聘大哥去学校教书,大哥思前想后,想着他的四弟弃学后在农村生活没有着落,而自己已经是工人身份,不如把这大好机会让给四弟,这个念头驱使大哥着手为四弟的工作四处奔波,一开始学校不要,原因是四弟没有大学毕业证,肄业证不能认可,大哥又费尽心思四处求人托关系,总算打通所有障碍,把四弟从老家弄到青海,安排在了学校,成了一名正式的中学教师。</h3><h3> 时过境迁,四弟在学校顺风顺水,有了稳定的工作,拿上了高工资,娶了妻生了子,后又当上了校领导,也用不着大哥了,渐渐疏 远了大 哥,后来几乎和大哥没有往来。</h3><h3> 婆婆年迈在老家,多少年来姊妹们轮流照顾,大哥也没少照顾,婆婆活到93岁去世了,大哥带着家人回去奔丧,没料到弟兄们竟然像不认得大哥似的,让大哥寒心至极,难以接受更难以理解,在母亲灵堂前哭得撕心裂肺。大哥生性温柔脾气好,深得婆婆的疼爱。哪曾想婆婆刚一闭眼,弟弟们竟然如此冷漠!大哥明白自己姓刘,王家的任何事不能参与,任何东西不能要,一不为房产二不为钱财,那究竟是为啥?大哥怎么也想不通!</h3><h3> 婆婆尸骨未寒,儿女们竟闹到如此境地,恩情亲情手足情全然不要,尤其四弟对大哥恩将仇报,以怨报德,也不知他良心何安?</h3><h3> 婆婆生前曾经说过,刘家人重情义,王家人不讲理,确实是应验了啊!婆婆在天之灵若有知,看到她的儿女们最后是这样的局面,一定非常伤心,真是树倒猢狲散!</h3><h3> 愿老人家一路走好安息吧!</h3><h3> </h3><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