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2018年8月24日,中元节(第一次知道这么个节日);与儿时同学相约,去新时代农场走一走。</h1><h1> 临近农场,我首先遇到的就是这条桥(我曾戏称之谓“魂断时代桥")。之所以称魂断,是因为这桥牵扯了几代人太多的回忆:父辈一代开创农垦事业,呕心沥血,建桥创业;知识青年响应号召,走过大桥上山下乡,为建设农场带来了文化知识,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现代文明;退转军人走过这条桥,扎根农场,屯垦种胶,给农垦事业注入新鲜血液;我们这一代,外称垦二代(不是啃哈),天天与桥为伴:上下学过桥,放学后在桥底丶江边,嬉戏玩耍,游泳抓鱼……,这种种乐趣,在我脑海中,历历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时间怎么过得那么快,眨眼我们都变成半大老头了。</h1><h1> 岁月真是一把杀猪刀🐷!!.</h1> <h1><i>魂断蓝桥,世界电影名著。曾经在新时代农场呆过的人,对新时代农场的凌江大桥,也是情有独钟!特别是在新时代河东中学初高中毕业的学生,工作过的教工,对大桥更是别有一番情怀。魂断蓝桥歌颂了永恒不变的爱情,魂断时代桥却是汇合了几代人的工作、生活、爱情、成长的集成,当事人难以割舍!至今我都记得初中刘老师一句话:响鼓要用重锤敲!</i></h1><h1><i> 看到这条桥,就想起我在学校宣传队的岁月,从小学到初中,一直是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主力!在桥上练声、练功,练形体………,桥上留下了自己的岁月记忆,怀念以及留恋!👻👻👻</i></h1> <p class="ql-block">这桥的桥墩底下原来都是有水、沙子包围的,沙子平到平台的中部位置。我们孩童时就是踩着沙子上平台玩耍的;当时的河面平整,岸边就是细幼黄白的沙子,孩子们在沙滩上疯跑、跳跃,甚至从桥上往沙滩跳——练胆……。</p><p class="ql-block"> 我们放学回家,这桥是必经之路!我们一帮顽童,都是裤子一脱,直接下河游泳,有更勇敢,会跑到岸边断崖处(离水面4∽5米吧),展开双手,然后象雄鹰展翅般朝水面插下去……。知道吗,跳下去的同学,大部分不会游泳——包括我!现在回忆起来,就想起一句名言:无知者无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h1><i> 现在的河道变深了,沙子没了,沙滩也消失了,河北岸一个水车碾米厂也灰飞烟灭了。记得小时候因家里的人口多,粮食配额不够吃(农场是国家供给制,工作的人每月定额供粮三十斤),父亲便要到附近村庄购买稻谷碾成米给我们这群化骨龙(孩子)吃;大米人吃,稻壳碾成糠后可喂鸡、猪,一物多用,省钱。我曾随父亲挑着稻谷去碾米,在那里我最喜欢看的就是那绝对环保的水推动水车轮子带动两个大石轮碾压稻谷。这种水车碾米装置,流传至今有好几个朝代了,原始环保。一个巨大的水车轮子,中间有规则地间隔一个个木制水槽(有十几个吧);水槽装满水有重力,轮子往下走,好几个都走下来后,升上去那边的自动倒空,又装水;就这样,大车轮子在河水的作用下,周而复始地转动着;然后带动岸边房子内的两个大石轮子,沿着放满稻谷的石糟不断滚动(石轮子、石槽全是人工手凿出来的),直至可以出米了,再用手动鼓风车吹糠见米……</i></h1><h1><i> 现在一看到这桥,我就想看水车;水车那依呀呀的转动声,隆隆的碾米声,仿佛在耳边又响了起来……</i></h1> <h1>现在看到这桥,真的有点象积木,特别是桥墩下的几根水泥柱子,我觉得象木筷子……</h1><h1>以前这些柱子都是河沙掩埋着,水面平至桥墩处,河水清澈见底,……农场人,没什么业余活动,游泳便成了大部分新时代场部人的爱好。每至夏季,邀上三两好友,晚饭后畅游凌江,这也给当时枯燥的生活增添了一丝乐趣。</h1><p class="ql-block"><br></p> <h1>在这桥右边(有阳光这一边),原来有一条人工水渠,一米五左右宽,水泥预制,呈∪型(是地方政府的农业灌溉渠),厚度大概十公分左右。我们放学经过这桥时,有时侯为了练胆(大胆)😎😎,人就沿着最外侧的渠边行走。说真的,刚开始走的时候,两脚发软,走不了一节水渠(约5米一节)就赶紧向桥里靠拢了。有时候就直接在水渠里顺渠而下游泳……</h1><p class="ql-block"><br></p> <h1>打上记号这一片草地,都是纯净的沙滩,一点污染都没有😊</h1> <h1>在这片杂树丛生的河边地,原来是一片白白的沙滩,河水清澈,是很好的天然泳场。可是现在🙄🙄,当地村民由于缺乏环保意识,挖沙取沙,以钱为纲,把美丽的沙滩变成了杂草地。桥墩露出架子,就是因为取沙过度,淘空了河床!😡😡🙄🙄</h1> <h1>这是桥东面,我们小时候游泳跳水的平台(江面露出个小土墩的地方)。箭头所指处原来是断崖式的江边,离水面垂直高度大概十米左右,我们就挑个水深的地方往下跳👻👻👻。</h1> <h1>左边这一片草地原来是一片沙滩,沙子一直延伸到前面河的拐弯处,形成一幅很好看的风景画。</h1><h1>现在,惨不忍睹😩😩😩</h1> <h1>时代在变,环境在变,惟有不变的是含羞草花……,毛茸茸地盛开,绽放怡人……</h1><h3>🐹🐹🐼🐼🐶🐶👻👻👻</h3><h1>含羞花开不含羞,</h1><h1>落落大方似彩球……</h1><h3><br></h3> <h1>这是农场医院通往场部的唯一通道,到场部也就两三百米;原来两边是水稻良田,只要有空,我和弟弟就会到田间小河沟抓鱼摸虾,掏小螃蟹,最恐怖就是徒手进水洞掏塘虱却掏到了水律蛇……😵😵😵</h1><h1> 沿此路再往里走,就是17队(武装连)、10队、9队、8队…… </h1><h3> </h3> <h1>这些房子的地方原来都是农田,树林……;每年田地基本都没有荒芜的时侯,农作物根据季节一茬接着一茬。最恐怖的是在秋季花生种植季节,我第一次见到了传说中的水南蛇(其实是蟒蛇),亲眼看着它活吞老鼠,把我这个半大小孩(十二、三岁吧)吓了个半死……😊</h1> <h1>这是现在刚盖好的新的医院大楼。</h1><h1>原来的医院只有两层,一层约四百多平米,农场建工科自己设计,不用钢筋,一二楼之间的隔层用火砖,学赵州桥做法。挺环保,但现在想想挺后怕的……中间隔层用竹子代替钢筋,混在水泥中,有些隔层连竹子都不要,用红砖砌成拱形,填平,就是隔层了。😓😓</h1><h1> 深刻理解:无知者无畏!😰😰😲😲</h1> <h1>现在医院的牌子也向政府看齐了,象个衙门。难怪老百姓看病越来越贵……😥😥😥</h1> <h1> 这是医院旁边的山塘,是附近农村京塘生产队的小型水库。小时候,这里是我们运动的天堂:钓鱼钓虾,游泳,放牛,养鸭鹅;冬天枯水期下去摸泥鳅、河蚌,真的其乐融融……。</h1><h1>最令人难忘的是小学暑假期间,抱着铁脸盆学游泳,被前面游泳的小伙伴踢中脸盆,铁脸盆的边沿往后一撞,把我的大门牙撞蹦了一个口子(至今还在),以至于我心里留下了阴影:自己是个丑男孩。😛😛😛(❁´◡`❁)*✲゚*</h1><h3> </h3> <h1>现在这里成了臭人熏天的养猪场废物场……Ծ‸Ծ,周边垃圾成山,苍蝇满天飞,与儿时的景象真是天壤之别!😭😭😭</h1> <h1>医院正门后的住院部,住院部以前在山上的, 都是平房,砖木结构;小时候母亲值夜班的时侯,常常会带着我一起值班,值班睡觉是我最侈奢的享受——一个人可独睡一床,在家里我和弟弟、爷爷睡一个大床……👻👻👻</h1> <h1>新盖的门诊大楼,确实比以前气派多了。可惜的是在山顶上的住院部没了。为了赚钱,农场把住院部的小山推平了,卖地建房。记得小时候母亲值班,我都会和母亲一起在住院部值班、巡查病房……。一切记忆,灰飞烟灭:熟悉的水塔没了,工字形的病房建筑没了,小山的层层胶树林没了……,呜呼!🙀🙀🙀</h1> <h3>就这条路,以前是土石路,文革期间读小学,我们医院几个孩子,按当时的规定,前面第一个举着毛主席像(或者语录牌),后面的小朋友每人右手拿着一小红本《毛主席语录》,摆在胸前,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之类的革命歌曲,学操部队正步,雄纠纠,气昂昂地上学去Ծ‸Ծ</h3> <h3>读书的起点——河西小学。</h3><h1>最早的河西小学,是农场子弟上学的集中地,基本是平房,还有食堂,鱼塘,莱地。我们最早上一年级的地方就是在最早医院旁边,离机务队也挺近的,泥砖房(现在没有了,地变卖给私人了);老师是杨爱兰,化州靓女,大大的眼睛圆圆的脸,扎着两条辫子;一条细细的教鞭不离手。迟到,来一鞭子;上课不专心,又来一鞭子;上课睡觉的,一鞭子加一句话“白日作梦”……。以至于小伙伴们见到杨老师走过来,浑身不由自主的颤抖。😛😛😛</h1><h1> 学校旁还有地方政府开挖的一条人工灌溉渠,这条渠自然也成了我们小伙伴们玩水嬉戏的好地方。每年夏天,清澈见底的河水经河渠绕校而过,我们好动的一帮,带着满身汗水就往渠跳……,那一个爽快,真如三伏天进了冰雪世界!👻👻👻</h1><h1> 更创纪录的是,我们在这小学至毕业,居然没发生一例溺水事件!这就是当年与现实的区别——责任心!!👏</h1> <h1>在这里完成小学学业。知青来了,教给我们更多知识,知识的大门开得更大,更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是在这里,第一次接触了当时的禁书——《水浒》!知道了一百零八将,知道了晁盖宋江和李逵,初识江湖义气,兄弟情怀……。</h1><h1> 当时的社会形势很恐怖的🙀🙀!《水浒》、《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四大名著被定性为四大毒草,列为禁书,藏书者和看书的都有罪💀💀💀!一旦被举报,便遭罪了!!🙄🙄🙄</h1><h1> 我最记得是借书给我看的老师——陈洪,化州人,当时教初中语文。这书应该是陈老师珍藏,线装,繁体字,纸质泛黄。——谢谢老师。</h1><h3> </h3> <h1>也正是在这里,我们从小就开始学雷锋做好事,揀到一分钱都上交老师;也是从这里开始,我们从小接受湛江知青老师的知识启蒙与传授,唱歌跳舞,从这里开始了我的学校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愉悦经历😀😀;从小学到初中毕业,我们在湛江知青老师的带队下,一直用歌舞形式肩负着学校内外的革命宣传工作,每逢场部有重要活动、节日,我们都是舞台的主角😋😋!怀念那时的天真无邪,怀念队员间的融洽氛围;教我们唱歌跳舞的主要是罗春帆(外号萝卜头)老师。</h1><h1> 也正是因为早早接受了知识青年的文化教育,使我们学有所成。</h1><h1> 以前河西小学的平房,现在已被水泥楼代替😛😛</h1> <h1>原来学校的操场、食堂都没了,听说要建教工宿舍😑</h1> <h1><b><i>花开花落,日月如梭,光阴似箭。😳😳😳</i></b></h1> <h1> 这是河东中学(全称新时代农场第二中学)原址。看到现在的残墙败瓦,我的心阵阵发凉,唏虚不已😹😹。</h1><h1> 初一至初三年级,我们都在此度过。也正是在这里,刘慧明老师一句“.响鼓要用重锤敲",让我铭记至今</h1><h1> 就是在那正当花样少年的时光,我们在老师的启蒙下,渐渐打开了知识的大门。从以前的语文、数学、政治、音乐、体育、劳动,增加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知道了水就是化合物氢+氧;……在这里,袁天翔老师用排球教我们打出了垒球的风采👋👋;在这里,我们第一次摸到了真枪,中国抗战时期的国产老枪——七九步枪,第一次知道了子弹有不同功能,我第一次实弹射击,3枪29环🚀🚀;在这里,参加学校的兴趣小组,我们学会了做粉笔,种磨菇;在这里,林寿康老师的气功让人怀念至今,至今都无人替代……⛵️⛵️</h1><h1> 最难以忘怀的是初中三年级时,学校为了建设硬地运动操埸,在钟炳桑校长的带领下,自备干粮,集体到离校十余公里的一队,上山砍柴,学生老师轮流值班,轮番上窑烧制石灰,然后通过师生人工操作,一板一板打造出河东中学的首个硬地运动操场。至今想起此事,心情感叹良多。</h1><h1> ……可惜的是,学校只剩断墙野草了!鸣呼!!👁👁😎😎</h1> <h1>这是八十年代的校园围墙,现在已经是残垣断瓦,杂草丛生。倒是这些烧制在瓷砖上的文字,还是那么醒目。🙀🙀</h1> <h1> 透过野草,看着这些文字,内心产生一阵阵的悲凉……。令人讽刺的是,这句很革命的口号居然是邓说的!</h1><h1> 我们曾在这里学习知识,为做好革命接班人增加本领;在这里唱歌跳舞,为弘扬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宣传广播……。</h1><h1> 野草断墙,却给予我很残酷的回答。💀💀💀</h1> <h1> 早些时候,在社会坊间就流传着这么一句话:领导指一指,群众做出屎!看看一个学校的兴败,更印证了百姓被玩弄于股掌之上的感觉!</h1><h1>断墙上残字更有讽刺意味:培养有理想、有纪律……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h1> <h1> 这些围墙,都是我们离开农场后当时国情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振兴教育,农场特意从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资金中拔出一部分来兴建的。我记得我在湛江青旅集团任职时,农场学校的一个副校长带了几个人来邀请我回农场参加自愿捐款建设学校的活动……。弹指一挥间,十几年过去,学校居然被地产毁了,只剩断墙残瓦,还有那些烧制在瓷片上的文字,“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归根结底是你们青年人的……”。多熟悉的语言,多熟悉的文字。我们从小就受这语录的熏陶,一直以为自己是冉冉升起的太阳,结果太阳还没升起来,培养我们的校园却先被毁了😩😩!一个不尊重文化的国家,是没有前途的国家;一个没有传承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h1> <h1>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无论帝王还是百姓,都有其渊源流长的文化、民俗的传承,历经几千年,恒久不变;尤其是在对待文化教育方面,我们的祖辈对待德智育人,从来不吝啬,不管私塾、公学,从来都是以人为本,以德为先,视钱财如粪土……;可惜这些至今却永远成为历史。放目现实之中国社会,方方面面已被金钱所统治。拜金主义疯行,坑蒙拐骗流行;教育场所也成为金钱的俘虏,教育以钱开路,农场学校的破落,就是一个缩影😥😥😥!</h1> <h3>着墙上这些马克斯恩格斯头像,内心唏嘘感受颇多。我们这一代人,从小接受的是所谓的正统教育,是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但时间的流逝,我们的正统观念却被现实所颠覆,思想被变化无常的言论搞得凌乱;从小敬重的马恩列斯毛也已变得可有可无。</h3> <h1>看着这残墙,看着校园旧址内的没盖好的私宅楼,我的小心臟从里往外冒凉气。😱😱😱</h1> <h1>好好校园,就这样卖给了私人,盖起了私人楼。——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这接的什么班啊?!太讽刺</h1><h1>了!👹👹👹</h1><h1> 更嘲讽的是我还曾经是新时代二中初二(2)班的班主任!😎😎</h1> <h1>高楼这曾是小山包,是我们课余游玩的地方;红砖房这块原来是教师宿舍。🙄🙄</h1> <h1> 无论一个社团、民族或者国家,文化的传承都是摆在相当重要位置的,更可况我们是生活在一个几千年历史的国度里。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教育在权贵眼里被金钱代替了。</h1><h1> 这是我们高中的摇蓝——现在的农场养猪场!匪夷所思!!👽👽👽😱😱😱</h1><h1> 这个景象如果让我们的老校长——祁德宝九泉之下有知,不知他老人家会气成啥样。😡😡😡</h1><h1> 看到这个地方,我深深地怀念祁校长,怀念李俊远老师,彭思英老师……,怀念伴我夜读的煤油灯,怀念我们同学的莱煲粥……,一切的一切,深深的怀念。😹😹😹</h1> <h1>箭头所指的房子是我读高中的地方,这是高九班课室(文科班,班主任——李俊远老师),第四个窗口是我们宿舍,住12个人,和课室仅是用木板隔开。在这里,我度过了高中两年时光(那时没有高三)。第一次参加高考,以高出文科录取分数线九分入围;当时的招生体检,全部设在县人民医院(离我们场部60多公里),够牛吧。因年轻气盛,志愿全报名牌大学(包括北大),结果名落孙山。我的文科老师——李俊远(北大历史系毕业)建议我复读,我才知道为了高考还可以这样。一年后,我在这个地方又一次越过分数线,这次谨慎了,结果却因父亲不愿意我去农业专科(转志愿),拒绝了招生学校的选择志愿,又一次名落孙山……</h1><h1> 那时刚恢复高考不久,能上录取线实属不易!录不录取,人生轨迹截然不同!😩😩😩</h1> <h3>房子(教室)前面这片草地,就是当年我们种菜的地方。当年高中时,农场的教育经费稀缺,我们读书的地方离场部六七公里,我们住校,周末回家。当时的粮食是包干的,所谓的包干粮,学生好象是20斤一个月,有工作的30斤一个月。所以我们有饭吃,可是没菜,就只能自己解决。整个山顶空地,都按面积、地段分配给高一高二四个班种菜。 </h3><h3> 现在来 到这个地方,当年种菜的情景历历在目,苦乐同在。夏天种菜好玩,锄地玩水;冬天种菜最辛苦:早上六点多就要起来给菜苗浇水,北风凛冽,那时一般都没水鞋穿,大冬天的,挽起裤腿光着脚,一个人提着个大水桶(个子大的就挑两个),一垄垄地浇水。一个小时左右,回宿舍洗漱,到食堂吃早餐。吃最多的早餐就是白稀饭加盐🙀🙀🙀</h3><h3><br></h3><h3><br></h3><h3><br></h3> <h3>这是我们去学校的必经之路——高华大队(当地农村,属于那务公社现在叫那务镇管辖)。我们读初中的时候,校方经常组织我们学生去学农——帮农民插秧,收割水稻。插秧辛苦,清明过后,广东的天气还挺冷的,衣服又不能少穿,但下水田插秧要脱鞋子卷起裤腿、衣袖的,又是水又是泥的,我们冻得直哆嗦,搞不好就感冒。</h3> <h1>物是人非。当年插秧的就是这片水田,我们都老了,这里的水稻还郁郁葱葱。😑😑</h1> <h3>这是我们念初中的时候,位于学校旁边的农场自办的红砖烧制厂(厂后这座山的另一边属高华大队),是我们上下学的必经之地。当时社会上的制砖技术还是人工或者用牛来炼泥,然后用炼好的泥打成砖胚,再把胚砖放在砖窑内和煤象夹心饼一样叠好,点火烧制。</h3> <h3>当时农场这个砖厂办起来还挺先进的,不用人工或畜力炼泥了,直接机器搅拌,机器制砖,无论效率和产品,都大幅提升。烧制也比地方农村的要先进,地方是土窑、柴火烧制,农场是用砖石建造的占地一千平米左右的烧制窑,烟囱高度都有20米左右。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高的“高层建筑”。😻😻😻</h3><h3><br></h3><h3><br></h3> <h3>我们放学经过这里,这些空地一边是刚制作出来的泥砖,另一边是刚从窑里烧好的成品——红砖。一边是泥土色,另一边是成片的红色,煞是好看。一边厢是推土机推泥入炼泥池,搅拌机隆隆制出一排排的泥胚砖,职工用手推车推到码砖处层层叠好(有半人高吧);另一边厢则是在巨大的椭圆形的烧窑里,职工把烧好的红砖(还冒着热气),从窑里一车车地人工拉出来,也是在成品处码好,半人高的一排排,一行行。</h3> <h3>就给我们这帮半大小孩创建了捉迷藏的好场所。放学经过这里,隔三差五地玩上几场捉迷藏再回家,大胆的甚至爬上高高的烟囱藏起来……。往往迷藏过后,天色已晚,回到家不免被训斥,运气差的就被棍棒伺候😛😛😛</h3><h3> 想不到离开农场的这些年后,这砖厂居然如此破败不堪。场办工业,全面溃烂。</h3> <h3>这是我当年参加革命工作的第一个工作地点——广东省新时代农场17队(原广州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八师二团武装连)。为什么來这?离家近——三公里。🤓🤓🤓</h3><h3>当时住这种宿舍。</h3> <h3>这是第一天工作的地方——橡胶林。工作内容:挑有机肥(猪牛粪😷)为橡胶树压青。不做这一行或许不知道,就是给橡胶树埋有机肥料,利于胶树生长,多产胶水。</h3><h3> 每年的秋天,橡胶树因气温的影响,树叶开始变黄,并从树上脱落。这时农场就开始进入了保养胶树的程序,生产队安排工人在每棵胶树两米左右,挖一个长约一米宽6O多公分深40公分左右的坑,把地上的树叶杂草往坑里篓,满至三分之二时,再用有机肥埋在上面然后填上一层泥土和地面持平——这就是所说的压青。上午完成了六个(超额2个),下班路上在想:这种活啥时候是个头?</h3><h3>没想到中午就接到场部通知:调到中学任教!真的是喜从天降,心情不可形容!感谢高考(高考分数线是很重要的依据)!立马收拾上路……</h3> <h3>日月如梭,天空依旧。只是现在的天已经失去了以前的清纯……</h3> <h3>这种房子是当时农场的干部楼。按等级分配:场长级别的,楼上楼下各2间,连着厨房,楼房与厨房中间是一个5O多平的天井,用于晾晒东西。占地l00多平米。</h3> <h3>科级的楼上楼下各一间,天井厨房。比场级领导的面积要小40多平吧</h3> <h3>房子的用地、设计到建造,全部由农场统一出费用,建好后论资排辈、职位高低分配。</h3><h3><br></h3> <h3>这是生产队级别的</h3> <h3>矮的是旧的科级楼,右边新的是现在新盖的私宅</h3> <h3>历史的遗迹</h3> <h3>陈旧破损</h3> <h3>人迹冷清</h3> <h3>看到这些景象,心里酸酸的</h3> <h3>残窗破门,失魂落魄</h3> <h3>这还是当年的场部吗?我也没想到几十年后的这个场景</h3> <h3>不变的还有江边的这块农田。</h3><h3>田地总是给人希望!</h3> <h3>8月26曰,我们同学几个到18队摘菠萝蜜。生产队的景象更令我难以想象。破落成了主题。😖😖😖</h3> <h3>后面黄色的还是泥坯砖盖的房子,房瓦都破了</h3> <h3>这是农场生产队70年代按统一模式盖的工人住房:一间房连着厨房,中间有十平左右的天井。</h3> <h3>有些泥砖房子在岁月的摧磨下,破败不堪</h3> <h3>这些房子可以说是金玉其表败絮其中。它实际是用泥坯砖盖的,然后墙面用泥沙浆糊上,再刷一层白石灰水,看起来好看。</h3> <h3>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灰浆会剥落,泥砖会风化塌落</h3> <h1>这个红砖(当地叫火砖)房好点,也是一户一间。住红砖房也要论资排辈:先干部,然后按工龄……😓😓😓</h1> <h1>现在农场不变的是家禽、水果。………</h1><h1>树上鸡</h1> <h1>杨桃架子🍄🍄</h1> <h1>套上袋子防虫🕸🕸</h1> <h1>菠萝蜜。太大太沉,要用绳子承重🍳🍳💐💐</h1> <h1>一棵树结出的果实,就是农场工人重要的收入之一🍎🍎🍎</h1> <h1>这菠萝蜜50斤左右吧😎😎</h1> <h1>这是我们摘的🐶🐶</h1> <h1>那务镇。</h1><h1>离新时代农场场部8、9公里。6队、7队、18队离镇子比较近,近的3公里,远的也就5、6公里。🐴🐴</h1> <h1>孩童时代的印象就是方圆几十里内农村的物质文化中心。当时场部的建设和镇相比之下还高一点。</h1><h1>但村镇给我们最深记忆的是趁墟,也就是北方所说的赶集。每个月按农历算,就是在指定的农历日子周边农民把各自的农获集中在祖辈历史沿袭下来的指定地点进行物资交易。🐔🐔🐣🐣</h1> <h1>这天刚好是墟日,我也为了寻找儿时的记忆,来到了那务墟。</h1><h1>其实我就是为了寻找儿时的味道——簸箕炊。这和河粉性质是一样的,但做法和外形不一样。河粉是越薄越好,簸箕炊是在用竹蔑编织的小簸箕(直往15公分左右)里一层层蒸熟(本地话炊熟),厚度4公分左右;小时候5分线一个,配上芝麻和特制的配料,又香又好吃。</h1><h1> 现在想想都流口水。😋😋😋</h1> <h1>这次重返儿时成长的地方,重看儿时游玩、学习的地方,特别是看到读书的地方,内心震撼不已……😱😱😱</h1> <h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h1><h1>小学毁了,初中校舍变成了房地产,高中校舍变成了猪圈……。</h1><h1>心颤……😭😭😢😢</h1> <h1> 只有这些生长在山野的山花,还是在这片土地,还是在这熟悉的地方,按着自己习惯的方式生长、绽放……🐔🌿🌿🌱🌱</h1> <h3>保持自己,羞涩盛开</h3> <h1>含羞花开不含羞,花色怡人赛天娇👻👻👻</h1> <h1>看似鲁冰花,不是鲁冰花;其实是田头小野花😊😊😊</h1> <h1>这不是韭菜,是水稻。☺️☺️</h1> <h1>看着这当年学农插秧、收割的地方,仿佛又回到了那个年代……。田地没变,植物没变,人变了:变成老头了——物是人非。😳😳😳</h1> <h1>去生产队的路还是那条路,希望这是通往希望之路……🌷🌷🌷</h1> <h1><b><i>雨露湿润的竹叶,仿佛也透露出满满的期待……🍀🍀🌿🌿</i></b></h1> <h1><b><i>在回家的路上,适逢夕阳西下;🍥🍥🌥🌥</i></b></h1> <h1>看着这夕阳美景,不由得想起一句名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h1><h1>这次重返农场,给我印象是有进步,尚需努力。虽然少了以前精神层面上的东西,但物质建设有了长足进步。</h1><h1>愿农场同学家庭和睦、身体健康!愿农垦事业朝气蓬勃、蒸蒸日上!</h1> <h1><b>夕阳西下天之作,岁月无情催人老。</b></h1><h1><b>我们这些在农场出生成长的一代,也是中国特有年代所产生的特有群体;对农垦农场都有一份特殊的情感。月落星移,我们都从调皮捣蛋的顽童变成了两鬓白发的半小老头;回首农场往事,都是我们蹉跎岁月的故事与见证。</b></h1><h3> 后期待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