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巴🇨🇺2019

陈萍

<p class="ql-block">“古巴是一枚禁果 这个复杂的国度充满不和谐 让人五味杂陈 无论你去过多少次 心中的疑问永远无法得到充分的解答 我最喜欢古巴对音乐的驾轻就熟 还有厚重的文化 保存完好的历史遗产 以及它在这一刻还让你懊恼沮丧 下一刻就突然激发出你的活力的魅力...”这是Lonely Planet 古巴作者的一段话 切身体会后非常地认同</p><p class="ql-block">因为奥巴马卸任前的古巴破冰之行向世界释放了一个信号 也勾起了我们古巴旅行的幻想 想看看这个地球另一端的社会主义国家 在被封锁了半个世纪以后 面临改革开放之际 会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呈现在我们眼前</p><p class="ql-block">古巴之行在我们的焦虑和不安中开始了 因为不想辗转第三国墨西哥再飞古巴 所以临行前非常不确定是否可以从美国顺利出境 直到目前美国财政部明确 不允许任何人以旅游的目的从美国出境到古巴的 但还是允许一些组织和个人的民间交流活动 例如文化 宗教 艺术...所以我们在预定机票和酒店的时候 选择了”support Cuban people”做为此行的官方理由...但是 不管怎样 心中还是多了一份忐忑和焦虑</p><p class="ql-block">2月4日从纽约飞往迈阿密转机 最终顺利登上飞往哈瓦那的班机 这一刻 忐忑的心落了下来 但是一切才刚刚开始</p><p class="ql-block">飞机于晚上9点落地哈瓦那 等待行李一个小时 然后行李箱出来后发现已经被暴力装卸损坏了 这个陪着我们走南闯北十多年的箱子最终没有敌过古巴人民的摧残……当然了 这一刻的沮丧并不妨碍你下一刻看到的惊喜 这就是古巴</p><p class="ql-block"><br></p> <h3>这是在迈阿密机场登机口购买的古巴旅游卡 就是为了不给前往古巴的游客护照上留下任何记录 以避免因此而引起的麻烦</h3> <h3>到了机场出关后的第一件事 就是要换取古巴可兑换比索 即相当于我们80年代的外汇券 专门用于外国人的消费货币 1比索=1美元</h3> <h3>辗转之间 在将近23点找到了预定的民宿 因为早已过了预计的check in时间 老板在门外留了字条按照提示顺利办理了入住 躺在床上舒缓一下计划本次旅行的紧张情绪</h3> <h3>哈瓦那 海浪拍打着发霉的防波堤 阳光斜射着斑驳的建筑外墙 招揽生意的帅气司机斜靠在色彩缤纷的老爷车上 广告牌 纸币 钥匙扣和T恤衫上到处都是切·格瓦拉</h3><h3>哈瓦那的大胆 矛盾和美丽不可能是任何人创造的 来到这里 不要寻求答案 只需保持开放心态 迎接展现在你面前的任何诱惑</h3> <h3>风格杂糅的古巴建筑 时常会剑走偏锋 鲜有统一 这也反映了这个国家的民族特色 西班牙巴洛克风格为原料 佐以适量法国古典主义 添加北美装饰艺术风格和少许欧洲艺术风格 融入古巴黑人奴隶的汗水和些许富有创造力的现代主义风格</h3> <h3>走在拥有传奇历史的街巷里 恍惚之间耳边飘来了一首希雅的&lt;chandeliers&gt; 确实让人有穿越的感觉</h3> <h3>登上城中心的大教堂塔楼 俯瞰整个老教堂广场</h3> <h3>古巴的教育是绝对不含糊的 一直到大学 国民一律享受义务教育 这在全球范围内是最了不起的 同时古巴的医疗教育也是顶尖水平 为国外培养医疗人才是古巴的一项主要创汇收入</h3><h3>路上看到的学校 永远是整洁 敞亮和庄严的</h3> <h3>混血的孩子们特别漂亮</h3> <p>国家艺术馆里的一副格瓦拉的画像</p> <h3>换汇的一个小插曲 递过去200美元 结果告诉我只能换175比索 因为对美元有10%的惩罚性汇率手续费 我说那不换了...改用欧元换吧 结果小姐姐不明白 叫来了大堂经理 一番解释后 用200欧元换来220比索</h3><h3>这是哈瓦那的最后一天了 没花掉 拿回家了 给下次再游古巴留下一个完美的伏笔😄</h3> <h3>我们在哈瓦那停留了两天 走街串巷 看看美术馆 教堂 历史遗迹 老广场 品尝古巴美食 也去哥伦布墓地去看那些漂亮的雕塑 到马雷贡海滩看日落 听歌手的现场演唱 本地人把这里当成哈瓦那的客厅 以无拘无束的所在款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h3> <h3>走过的任何一个地方 都不忘寄给自己一张明信片</h3> <h3>第三天 我们去往特立尼达 高速公路的服务站 遇到这个小姑娘 和家人一起旅行 看得出 是家境很好的孩子</h3> <h3>时光永驻特立尼达 这个独一无二的保存完好的西班牙殖民地 自1850年陷入沉睡就再也没有醒过来 </h3><h3>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世界文化遗产 大量游人涌入 开始欣赏这座古巴最迷人 最古老的露天博物馆</h3> <h3>清晨起来 小城里走过一群群的学生 看着她们高挑的身材 漂亮的面孔 安逸度日 和着小镇500年的时光一起踏入现在 迎接明天</h3> <h3>城里有很多的手工艺者 他们编制草帽 缝制绣品...不管游人是否购买 他们都安静地在那里工作</h3> <h3>教堂前 碰见了一个拿着专业设备的摄影爱好者 凑上去 求拍了一张合影</h3> <h3>我叫她 保洁西施 确实很漂亮 长腿 翘臀 丰胸 还有健康的肤色 再加上迷茫而诱惑的眼神...</h3> <h3>学校门口 等待进校的学生</h3> <h3>城里已经废弃的圣安娜教堂</h3> <h3>民宿的老板 年轻好学 临离开之前 要和我学几个简单的中文 你好 欢迎 谢谢 再见 面包 咖啡 茶 早上好...非常认真地记在笔记本上了</h3> <h3>启程前往圣克拉拉 切·格瓦拉的朝圣地</h3> <p class="ql-block">同车一起前往圣荷拉城的几位美女 都是来自阿根廷 因为哪里是格瓦拉的故乡</p> <h3>切司令 我的兄弟!这位西班牙-爱尔兰后裔资本家的儿子生于阿根廷 从小就好胜心强 体弱多病 早年想要战胜疾病的念头深深地根植于小格瓦拉心中 这种信念造就了他日后与众不同的品质</h3><h3>这位被几乎塑造成神的阿根廷游击队员饱受争议的一生已被推崇为第三世界自由的永恒象征 他这张英俊的脸不断出现在古巴各种海报以及旅游商品上 已被过度商品化 不知他本人会做何感想……</h3> <h3>切·格瓦拉的雕塑群坐落在这个城市的东北部 这座铜像建于1987年 即格瓦拉在玻利维亚被害20周年</h3> <h3>铜像后面有庄严的陵墓纪念馆可供参观 里面有38座石雕的壁龛用来纪念其他在玻利维亚革命中牺牲的游击队员 1997年其中的17位和格瓦拉的遗骸被重新找回 之后安葬在这个纪念馆里 卡斯特罗在1997年给这里点燃了永恒之火 纪念馆里有关于格瓦拉短暂一生的介绍 展示了一些照片 基本和他的传记里的一样 毕竟人生只有39年 留下的痕迹并不多</h3><h3>参观纪念馆时 工作人员问我们来自哪里 得知是中国后 很友好地请我们免费参观</h3> <h3>格瓦拉怀抱的是小格瓦拉 寓意着新生和革命的希望</h3> <h3>圣克拉拉这个小城里的一切 给我们这次的古巴之旅带来了一个惊喜 看好一家民宿客满了 给引荐到朋友的民宿 非常友好的一家人 客厅里摆放的老式绞盘唱机和收音机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到了40年前的儿时记忆 屋子里一尘不染的整洁 早餐里丰盛而美味的食品又提醒我们回到现实世界 老板娘手里一张小小的手绘地图 清楚的告诉我们想要去的地方 包括晚饭餐厅也推荐地很好...要知道 在这里只说西班牙语的情况下能够一下子给我这么大信息量是多么的不易</h3><h3>老板兴奋地从屋子里拿出中国国旗摆在客厅里合影</h3> <h3>这个拿着靴子的男孩 就是这座城市的一个符号了 但是我还没有了解这后面的典故</h3><h3>就在这个童雕塑的旁边 我们坐下来休息 一位乞讨的老者挨着我们一起坐下 用手语表达出来对我们的喜欢 并翻出一张英语和西班牙语的乞讨说明 说自己因失语失聪而不能劳动 乞求帮助 我们给了他0.5比索 应该可以吃一顿饱饭...然后老者体面地道谢并离开</h3> <h3>老板娘忙碌了一个早上 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早餐 结果每人只收5比索 我们离开时给了10比索表达谢意</h3> <h3>早餐的餐桌在楼顶的平台上 我们在这里迎来了日出</h3> <h3>肢体语言是最有效的沟通 脚上磨了个水泡 去药店里 一比划 全懂了😄</h3> <h3>这是那家客满的民宿老板 离开时找到她 感谢她推荐的朋友 给我们的旅途带来了温暖和感动</h3> <h3>早餐后 我们前往火车站 想体验一下古巴的火车 这也是我们到各地旅行的一个保留项目</h3><h3>前一天 民宿的老板已经暗示我们了 古巴的铁路不靠谱 直到现在 服役的还是从中国来的机车 而且年久失修 经常出现各种问题 最好不要搭乘了 但是做为一个重要的体验 我们坚持要坐火车回哈瓦那</h3><h3>早上一到车站 就被告知火车预计晚点1小时 9:30到 好的 我们坐下来等 9:30了 售票员告诉我们说到这一站已经没有车票了 所以最终还是没有体验到古巴的铁路 遗憾中 我们赶去大巴站...结果途中路过我们的民宿 偶遇老板娘外出 我们说明了火车票没有了 要改坐大巴 结果她说大巴只有早晚两趟 早上的9点已经走了 晚上的要等5点...时间不够用 我们最后改成出租车拼车 幸运的是我们遇到了一辆1965年的庞蒂克老爷车 坐起来还是很舒服的 很满足地弥补了此行的一项空白……</h3><h3>古巴就是一个让你这一刻的沮丧还没离开 转眼就给了你一个意外惊喜的地方</h3> <h3>就是这辆1965年的庞蒂克</h3> <h3>其实 等票时 这位验票员看出我们在等去哈瓦那的火车 他好像提前得知了没票 所以在尽力告诉我这个事实 不要等下去了 我一是不甘心 二是没有明确他的信息...所以我们就这样站在那里 比划着 猜测着😄</h3><h3>古巴人是有感恩之心的 我拿着手机拍着拍那的时候 他就指给我 要拍墙上的那个画像 因为那是阿布雷乌夫人 火车站的捐建者</h3> <h3>车站的墙上 挂着时刻表...仅供参考吧</h3> <h3>车站的名字叫阿布雷乌 是古巴最负盛名的一位女企业家和慈善家 在格瓦拉声名远扬之前 她是这座城市最受爱戴的人物了 并为这座城市做出了巨大贡献 她建了火车站 4所小学 一个气象站 一家养老院 还有油气厂</h3> <h3>乘车顺利返回哈瓦那 即将结束这一次难忘的古巴之行 本次我们只在哈瓦那附近的三个城市 试水成功 期待下一次的南部旧都圣地亚哥周边的探索 相信会是另有一番风情</h3><h3>特别感谢本次同行的搭档及兼职御用摄影师老刘 旅途中抓住不同时机留下了宝贵的记录 给我们老年生活做足回忆的储备 希望你再接再厉 练好内功 在未来旅行中继续发挥光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