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关于组照</h3><h3>摄影术诞生后至1970年代,有影响的摄影家基本都是以单幅作品问世。近40多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摄影涵盖面的延伸,单幅作品有时难以囊括作者所要表达的信息量,组照形式随之诞生。如今,包括荷赛也接受组照新闻作品,并逐渐形成了对组照的认可标准。</h3><h3>目前,许多摄友们发的组照作品与真正组照的基本要求不够相符具体表现是仅仅针对一个人物、一个场景运用不同的角度去表现,甚至只用一个机位,景别都没有变化,这就难以有新意。还有的组照实际是画面拼凑,没有一张能够留住观者眼球的。</h3><h3>什么是组照?</h3><h3>首先,组照是用多幅画面来讲述故事、叙述事件以及介绍地域风情的摄影形式,近几年对组照中画面数量普遍要求用2--8幅左右。</h3><h3>其次,组照需要主题明确,每张画面都是组照必不可舍的重要组成部分,选择的题材应该紧密围绕一个中心内容。</h3><h3>再次,组照要求画面连贯且首尾呼应,内容相关且逐步引向深入,从多个侧面,多个瞬间展示一个事件或者说明一个问题抑或引发一种思考。</h3><h3>我们下面用作品来理解如何拍摄组照和怎样整理画面。</h3> <h3>2003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非典”疫情在我国许多地区爆发,我感到这是考验人性和彰显人精神的好题材。于是,我冒着被感染的危险深入到抗击非典第一线,拍摄了数百张万众一心抗击非典的画面。经过反复筛选,最后用6幅作品形成了组照。</h3><h3>下面分解的谈谈拍摄思路。</h3> <h3>图1 消杀</h3><h3>“消杀”表现的是防疫人员在为疫区大楼进行消毒。在室内逆光条件下拍摄,在右下角保留了楼梯的线条,体现了暗部的层次,较好的表现了消毒液的雾状效果。</h3><h3>拍摄数据:镜头35毫米,光圈 F 3.5,速度1/25秒ISO200。</h3> <h3>图2 彻夜未眠</h3><h3>在这场防治非典的特殊的战斗中,众多的医务人员、防疫人员冲在了斗争的最前线,也做出了一定的牺牲。天亮了,这位彻夜未眠的防疫人员才回到车上稍事休息。上车前,他对我说,他已经三天几乎没有睡觉了。</h3><h3>拍摄数据:镜头70毫米,光圈 F 4,速度1/60秒ISO200。</h3> <h3>图3 我们必胜非典</h3><h3>为了配合疫情隔离,大学生们将自己的宿舍留给了被隔离的同学,集体打地铺住在体育馆的地板上,他们高兴的打出胜利的手势,表达出了战胜“非典”的决心。</h3><h3>拍摄数据:镜头50毫米,光圈 F 5.6,速度1/125秒,闪光灯,ISO100。</h3> <h3>图4 发热门诊</h3><h3>我克服难度进入了疫区医院“发热门诊”,这是最重要的一个节点。我看到医生一丝不苟的在为患者检测体温,神情执着而镇定。黄色的防菌隔离服占据了大部分画面,三角形构图在稳定画面的同时将观赏者的视线引向了小小的体温计,有意在突出体温计这个主体。</h3><h3>拍摄数据:镜头35毫米,光圈 F 5.6,速度1/60秒ISO100。</h3> <h3>图5 隔离期间同学情</h3><h3>由于疑是疫情,两名大学生男同学被隔离在房间里,无法到室外活动。没有被隔离的两名女同学夜晚躲过巡视公安,前来探望这两名男同学,陪他们聊天,介绍当天室外发生的新闻,还给男同学送来了他们急需的生活用品,安慰和鼓励着自己的同学,画面真实,感情真挚,场景感人。不知道对方是否感染非典的情况下,女同学的果敢举动表现出当代女大学生炽热的同学情和高尚纯粹的人性情怀。</h3><h3>拍摄数据:镜头50毫米,光圈 F 5.6,速度1/125秒,闪光灯,ISO100。</h3> <h3>图6 后勤补给</h3><h3>学校领导组织各个部门为隔离区的师生准备了大量的食品、瓶装水等日常生活用品,各种品牌的矿泉水堆积如山,该画面从一个小的侧面反映出了党政领导带领群众抗击“非典”关心师生的情怀。</h3><h3>拍摄数据:镜头35毫米,光圈 F 11,速度1/125秒ISO100。</h3><h3>这个组照,主题非常明确,就是万众一心,抗击非典,表现出中华民族在关键时刻的人性和人的精神。具体素材也是精心考虑,分赴到多个场所,留下最有说服力的画面。</h3> <h3>如果说拍摄“非典”是个例,那么,发生在我们每个人身边的故事,我们是否注意用组照形式做了记录与积累呢?最近,大家都在考虑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准备作品,倘若自己多年来注意积累资料,总结起来就好做多了。我举个例子,也就是我积累拍摄的“我家的70年变迁”。</h3> <h3>图1 我儿时父亲的房照</h3><h3>我找到了自己家老房照,并用翻拍的方法成为照片留存下来,形成了有说服力的历史资料。(这是解放初房产重新登记时的原照,作为组照开篇第一张具有一定说服力)</h3> <h3>图2</h3><h3>我1949年出生在这里,除了院子面积以外,只有一间平房,门窗由旧式窗棂换成了木质结构,祖孙6代已经在这里居住100多年了。邻居的房舍局部也是当时居民住宅的一个缩影。</h3> <h3>图3 初次分房</h3><h3>我大学毕业结婚时是在学生宿舍的辅导员办公室,几经辗转于1980年住进了单位分配的16平米筒子楼。每家安装的电视接收大锅盖显示出当年的实况。</h3> <h3>图4</h3><h3>1990年初住进了学校重新分配的60平米住房,居住条件有所改善。对于许多刚结婚的年轻教师两家共居一室,中间木板间壁,我的居住条件已经很不错了。</h3> <h3>图5住进商品楼</h3><h3>市场经济发展是迅速的,进入21世纪,我住进了学校附近165平米的商品房,购置了汽车。</h3> <h3>图6</h3><h3>2018年末,我住进了双户双电梯的180多平米高层商品楼,小区门前是地铁口,彻底摆脱了居住条件的困扰。</h3><h3>............................................................................................................</h3><h3>注:这组画面由于喜欢摄影而留下了每次搬迁前居住过的住宅影像,近20多年属于有意而摄之,从一个侧面展示出70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的变迁。</h3> <h3>我由于长期生活在大专院校,自己的经历以及被莘莘学子们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我很注意在风霜雨雪等特殊天气时去观察学生和拍摄学生。沿着宿舍、食堂,教室和图书馆不断积累他们顶风冒雪去上课学习的场景。</h3><h3>下面选出几幅组成“风雪求学路”组照。</h3> <h3>图1</h3><h3>一场大雪过后,我从家里赶到学校图书馆前面,放下车窗,观察图书馆台阶上上下下的学生。风雪中,女学生夹着书本,简洁的横线条,斜线飘雪,直线形人物较好的组合在画面里。</h3> <h3>图2</h3><h3>看到外面刮起暴风雪,我赶快开车来到图书馆前面,透过汽车玻璃拍摄到几个学生向图书馆艰难行进的场景,玻璃上流动的雪水使画面虚实相间。</h3> <h3>图3</h3><h3>背着书包的2个学生在风雪中向教室走去,没有清晰地面部表情,只有人物在风雪交加的环境氛围。</h3> <h3>图4</h3><h3>雪停了,地面变得湿滑,学生蹒跚前行,扬起的衣角说明风还在刮。</h3> <h3>尽管自己拍摄了类似画面还很多,但是选的越多,组照越显得松散,简单4幅画面已经足以说明莘莘学子辛苦求学的状态。</h3><h3>..........................................................................................................</h3><h3>拍摄是需要思考的,拍摄前需要思考拍什么,怎么拍。拍摄中要思考根据实情修改拍摄计划。拍摄后还要思考如何从众多画面里选择出最能够代表主题的画面。有时,这种思考甚至比拍摄时还有难度。</h3><h3>.......................................................................................................</h3><h3>下面“复活的矿山”和“沈阳首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这2组我不做任何解释,当做我拍摄您思考了。</h3><h3>“复活的矿山”</h3> <h3>沈阳首项地下综合管廊工程</h3><h3>(全国盾构机挖掘试点工程,竣工后,城市地面煤水电等管线将进入地下,彻底告别地面道路频繁拉链现状)</h3> <h3>我为什么花很多时间写“拍摄与思考呢?”我感到拍摄与思考是牢不可分的,更关键的是当前摄影大潮处于混沌状态,很少有人愿意默默读书和积淀摄影知识底蕴。我赞成著名摄影教育家理论家丁遵新教授的名言“少拍花,慎拍景,多拍人”,摄友们应该找到自己摄影正确的方向,不要被乱象所误导。</h3><h3>摄影不同于绘画,不能一味模仿绘画风格来影响自己的摄影走向,更不要过分强调后期沉湎于PS,所谓“一着出牛片”完全是商业PS从利益出发在曲解摄影的本质。不深入民众生活之中,拍摄不出新片、好片,就一头扎进后期学习班里坐在电脑前绞尽脑汁“造片”,可能一时会取得点小成绩,长此下去无法留住内涵厚重的时代影像。</h3><h3><b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于静涛</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辽宁高校摄影学会名誉主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沈阳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辽宁大学教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