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教序》字字析 (第九课)

永学书法工作室

<h3>投:“投”字呈左低右高、左窄右宽、左正右斜之势,另外需要注意中间的“提划”,写出线条的弹力</h3> <h3>其:“其”字的两个“丨划”呈平行,距离较近,左低右高。两个“一划”,上短下长,最后的两个“丶划”呈分散状。</h3> <h3>旨:“旨”字上斜下正,第一笔的“丿横”,注意夹角较小,下方“日”字较正,不宜写的过宽。</h3> <h3>趣:“趣”字的“走”需要注意“一划”和“丿划”的斜度,以及一系列笔划的疏密关系,“走”整体形态较高,最后的“捺划”写出一定的波动。“取”字部分左大右小。</h3> <h3>能:“能”字需要把握左低右高之势,中间部分留有一定空白。右侧部分折笔处,方折较多。</h3> <h3>无:“无”字写的比较端正,所有线条基本都是直线条,最后的“丿划”是一笔弧线。</h3> <h3>疑:“疑”字的侧锋使用较多,左半部分偏斜,右半部分偏正,注意使用侧锋时,需要让线条饱满,要有爆发力,不要拖泥带水。</h3> <h3>或:“或”字呈标准的三角形,上窄下宽。最后一笔的“丿划”和左侧部分聚在一起,远离“钩划”位置。</h3> <h3>者:“者”字的前两笔的起笔,都是属于轻入。第三笔的“横撇”,线条很直,摆动感很强,斜度较大。最后的“日”偏右下角书写。</h3> <h3>哉:“哉”字的“长横”斜度极大,内侧的“口”,改为“撇横折钩”的书写,整体较小,最后的戈钩,顶天立地,既有斜度又有弧度。</h3> <h3>然:“然”字的左侧,逐渐向左,右侧的边缘线基本对齐。注意“大”字的“丿划”,紧靠左侧的“横撇”。</h3> <h3>则:“则”字较长,左侧的“贝”不宜写得过大,右侧的“丶划”靠上书写,最后一笔的“竖钩”顶天立地。</h3> <h3>大:“大”字撇低点高,“丶划”上方一片空白。注意每个笔画的用笔比较见棱角。</h3> <h3>教:“教”字左窄右宽,左侧的“孝”,上大下小,右侧的“文”,上收下放。另外,需要注意横向线条的斜度。</h3> <h3>之:“之”字是一个“丶划”加一个“3”,书写时,需要注意“3”横向线条的长度,以及转折处的方圆变化。</h3> <h3>兴:“兴”字呈上密下疏状,上方的一系列的“一划”,不可一直平行,需要有粗细变化,以及长短变化。“长横”笔画左长右短,最后的两点,呈分散状,需要加强呼应。</h3> <h3>基:“基”字的字形很高,上方的“其”字的“两个竖划”,向内倾斜,最后两笔,撇低点高,“土”字收在最下面。</h3> <h3>乎:“乎”字需要注意,横向的线条都有斜度,最后的“竖钩”靠右侧书写。</h3> <h3>西:“西”字的两侧“丨划”左圆右方,整个字的字形偏扁,但用笔不能太粗,也不宜写的过高。</h3> <h3>土:“土”字的最后一横,不要写得过于长,整个字较瘦,最后的“丶划”是竖点。</h3> <h3>腾:“腾”字是左右结构,左高右低,左小又大。“月”字较瘦,给右侧的“长撇”让开了空间,右侧的撇、捺形成撇低捺高,下方的“马”不宜写的过密。</h3> <h3>汉:“汉”字的左侧,要体现线条的弹力,右侧的“口”部,不宜写的过宽,稍小一些,最后两笔的撇、点呈外放状。</h3> <h3>庭:“庭”字将“走之”放在了外侧书写,内侧的“广字头”不宜写的过宽,注意“手”字位置的“丨划”的斜度,用笔较厚重。</h3> <h3>而:此处的“而”字非常经典,“丿划”极长,外侧的两竖,左低右高,最后的两笔丨划,靠近右侧书写。</h3> <h3>皎:“皎”字的中间空白较大,“日”的最后一笔,挑的长度较大,右侧的“交”,需注意两笔“丿划”的距离,不宜太近,最后的“丶划”收笔极为靠下。</h3> <h3>梦:“梦”字在圣教里应该是最大最粗的一个字了,横向的线条较多,线条的摆动感较强,注意这个字横向线条的长度,不宜过长,要体现出整个字的高度,和厚重感。</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