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绥德五七中学</h1><h1> ——我青春期的美好记忆</h1><h1> 绥德是我的故乡,是我记忆中永远不会遗忘的地方。<br> 地处黄土高原腹地的绥德县 ,虽然自然条件不好,山大沟深,土壤贫瘠,群众生活贫穷艰苦。但是其文化却并不落后。在陕北大大小小几十个县城中,绥米向来以文化县而著称,以文化的发达令人羡慕。</h1><h1> 绥德之所以被公认为文化县,是因为她不仅在历史上有着比较深的文化积淀,而且在近代以来就有陕北地区屈指可数的,创建最早的绥德师范学校。解放以后,又有了陕北地区最正规的中学——绥德高级中学。<br> 而我的中学时代就是在这里度过的。<br></h1><h1></h1><h1> 绥德高级中学创办于1951年,是陕西省文教厅在全省创办的三所工农速成中学 之一,全称为陕西省绥德工农速成中学,直隶省文教厅。以后几经易名,文革前叫绥德高级中学 。到我们开始中学生涯时,她已经更名为绥德五七中学。这个名字是为了响应毛泽东的“五七”指示而改的(1966年5月7日,毛 泽 东给 林 彪 写了一封信,这封信后来被称为“五七指示”。 针对学校的内容为: 学生也是这样,以学为主,兼学别样,即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 军,也要批 判 资 产 阶 级。学制要缩短,教育要革 命,资 产 阶 级 知 识 分 子统 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br></h1><h1> 记忆中的绥德高级中学是那么的漂亮,那么的幽静,那么的美好,就像童话故事的世外桃源一样。在我们小小的县城里,这就是人们心目中的最高学府。来这里求学的,不仅有本县的优秀青年,而且也有周边各县的莘莘学子。她是神圣的,是令人神往的,凡是能到这里读书的都不简单。但是,对于我来说,真正对这个心目中的圣地的了解,还是在我上了中学以后。</h1><h1> 我们是在动乱中走进中学校园的。经过文革初期的武斗,我的这所母校,早已没有了曾经的神圣:老师成了臭老九,一个个斯文扫地,灰头土脸,学生忙着学工学农学军。校园也不再有朗朗的读书声和那种让人敬仰的神圣感。但是,校园的基本面貌还在,她像一个遍体鳞伤的美女,虽然伤痕累累,但天生的丽质依然让人心动。<br></h1><h1> 绥德县城有两条河,一条是无定河,无定河从北而来,顺着城根一路向南。一条是大理河,大理河穿城而过,将这座塞上名城一分为二。我们的母校在河西,而我们县城的人大都住在河东。所以,为了便于河东西两岸的人往来行走,每当春秋两季非汛期时,人们就会在大理河上用木板搭一座简易桥,大家都叫它“板桥”。</h1><h1> 这座看上去十分简陋的板桥,不仅为我们上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而且也使我们的上学之路变得其乐无穷。每当我们踏上这座仅仅能容两人并排行走的板桥,那种晃晃悠悠的感觉让人无端地感到兴奋。尤其是看到那些胆小的女生两腿发软,浑身打颤经过板桥时,那些坏小子们就故意使劲踩几下,桥晃的愈加厉害,女生的尖叫声也就更加凄厉。于是,坏小子们开心地大笑起来,一阵风似地飞跑而去。</h1><h1> 过了板桥,走不多远,就是一条很少有车通过的公路公路两边长着高大的国槐。穿过公路就是我们可爱的母校了。门前有一条人工灌溉水渠,叫“绥惠渠”。渠水如一条柔棉的缎子,不分昼夜地流淌着。这条渠不仅浇灌着下游成百上千亩土地,而且给了我们无数美好的记忆。每到夏季,这条水渠,总是让人留恋不舍。满槽的渠水清澈见底,人们在渠边放一块青石头洗衣戏水。放学回家时,玩的满头大汗的我们,撅着屁股将脑袋没在渠水里,顿时一股沁人心脾的凉爽灌满全身,那种惬意是无法形容的。</h1><h1> 为了方便出行,渠上修了一座小小的石拱桥。</h1><h1> 走过这座石拱桥,迎面就可以看到一座造型别致的俄式尖顶建筑,那就是我们学校的大门了。进了大门就是校园。那时候,觉得校园真的好大啊!砖砌的甬道长长的,两边是两块平展展的菜地。菜地上面是我们的操场,我们在这里打篮球,上体育。然后,上一个不太高的台阶,台阶上有一个非常漂亮的月亮门。跨过月亮门,就是面对面的两排教室,一个椭圆形的花园恰到好处的放在两排教室之间。花园里面种着五彩缤纷的草花,周围栽满了四季常青的松柏。眼前的一切,真正给人一种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美妙感觉。</h1><h1> 校园南侧,有一个如小山一样的土堆。这个土堆就是秦朝著名的将军——蒙恬的墓。传说蒙恬将军和太子扶苏一同被赵高等人陷害,假传圣旨赐死后,他的三十万将士每人一抔黄土筑成了这座大墓,里面长眠着这位功勋卓著的将军。我常想,我们的校园,建在这位发明毛笔的将军的墓旁边,是不是寓意深远呢?是不是当年的建造者,想让我们这些后来的学子们都成为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呢?可惜,我们那个年代,白白糟蹋了这个神圣的地方。蒙恬将军发明的毛笔被我们烧了柴火。巍峨的蒙恬墓,成了我们玩耍,打土仗的绝佳之地。</h1><h1>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一次又一次的走过母校时,母校再也不是原来的样子了。过去清幽静谧的那个母校不见了,门前曾经给了无限欢乐的水渠更是被嘈杂的人流代替。那座别具特色的巴洛克风格的校门也只存在在遥远的记忆中了。</h1><h1> 怀念你, 我的母校。我青春期永远的记忆!</h1><h3> </h3><h3> </h3><h3><br></h3> <h3>一直以来,绥德被称为秦汉名邦</h3> <h3>文革时期的绥德城</h3> <h3>母校的校门。这已经是再次改名以后,我们上学时是“绥德五七中学”</h3> <h3>大理河上的板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