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

武夷山锦良

<h3>曾经几时,听过一句话:"沉默是一个人最大的哭声"。其实人们各有理解,人,之所以沉默,是被社会这个大熔炉炉化、生活被抹去了棱角、是对生活的一种妥协,也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h3> <h3>其实,现实生活中的我们,会变得越来越沉默,甚至于不上微信、QQ或是微博。说是沉默,我觉得未必,只是你看淡了很多的事,看轻了很多的人。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的过程中,逐渐地成熟起来,而变得无话可说而已。</h3> <h3>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过程中,接触的人和经历的事,在我们的脑海里沉淀而形成了一定的结晶,影响着我们的思维。</h3> <h3>年轻时,争强好胜,思想积极,对任何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同时也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观念的认同。后来随着时间地推移,慢慢长大,甚至变老。在这过程中,自我地发现:我们变沉默了,甚至越来越沉默!这种感觉的出现,我们不再急着与人争辩,不再在乎别人对自己观念的不同。同时渐渐地明白,不是所有的人同时生活在同一个观念里。经历的工作和接触的人与物的不同,对待同一件事的看法也会不同。</h3> <h3>《论语》的开篇《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般解释:孔子说:"平常我们学会的东西,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事吗?别人不理解我和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君子的品德吗?这就是沉默的最高境界!</h3> <h3>在生命的里程里,纷繁复杂的社会实践中,人们共同遵循着道同而合,道不同而不相为谋的生活准则,进行工作和生活,以度过平凡的每一天。</h3> <h3>生活的过程是那样的艰辛,我们没有必要为自己的行为观念去应和谁,强求谁,努力作好自己,亦不失为一个君子!</h3> <h3>生活中的苦,也不急于找到另一个或是他人诉说。或许说得多了,仅能应和别人空虚,还不如自我锻炼,自我实践,独自疗伤,寂静欢喜,达到一个升华的境界!</h3> <h3>人终其一生,在这段渐逝的历程中,终要有许多人的遇见和相接触。在工作和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在你成长过程中起到一定意义的:道同,则给你温暖,及以勇气去拼搏!而道不同,则同样教会你,如何去宽容和尊重,甚至不喜欢你的人,同样会使你学会自省和成长!</h3> <h3>在人生这条渐逝的列车中,数十载,人生已过半。我们在意的、计较的;或者我们奋斗而得到的;或者正在拼搏中的,其实都不过是生命长河中,短暂的一瞬。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过去,一切都是过眼云烟,完全不值得耿耿于怀,和自己过不去!</h3> <h3>往事如流,我们避不开城市钢筋水泥森林的束缚,躲不开车水马龙的喧嚣,但在心里总能修篱种菊,寻一方尽土,沉默地生存!</h3> <h3>往后余生,不卑不亢,不恼无烦,沉默以对,寂静而行,不亦乐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