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的2月17日,124团老兵河口南溪烈士陵园祭奠牺牲的战友

四也

<h3>2019年2月17日是中越自卫还击作战40周年纪念日,124团参战老兵汇集云南河口小南溪烈士陵园,祭奠在1979年自卫反击战中牺牲的战友。</h3> <h3>一九七九年,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个特殊年份,也不会有多少人怀念这个曾经令人热血沸腾过的岁月;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个年代造就出的“新一代最可爱的人”已经不会被人们记起,随着时光的流逝“血然的风采”已失去了光泽,记得它的只有活着的我们和死去的他们,记得它的只有边境线上那依然如血的红土,无边无际的丛林,重叠反复的雷区和那满山遍野的猫儿洞。</h3> <h3>  岁月轮回,时间的脚步又一次走进让我们这些参战老兵难以忘怀2月17日,当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庆之中,可是谁又想到2月17这一个普通的日子,大多数国人已经忘记,官方媒体已不再提起,但我们每到这个时刻都依然牵动参战老兵的心,融进老兵的情感,2月仿佛是一本日记,它记下了参战老兵的每一个白天和黑夜,2月仿佛是一本像册,留住了参战老兵永远的怀念。<br></h3><h3> </h3> <h3>  1979年,那是一个用青春和热血谱写英雄的年代,那是一个令所有参战老兵难以忘怀的年代。 1979年2月17日凌晨,在祖国南疆1300公里的边防线上,隆隆的炮弹划过黎明前的黑暗,一场震惊世界的“对越自卫还击战”打响了,轰鸣的炮声是复仇的怒吼,手中的钢枪是保卫祖国的誓言,冲锋的脚步是奉献祖国的忠诚,血染的战旗是胜利的召唤,年轻的军人甘用热血铸起了南疆边关界碑。短短二十八天,在历史长河不过是弹指一挥间,无数年轻的士兵把宝贵的生命、灿烂的青春留在南疆边陲,永远地离开了战友,永远离开了亲人,永远地离开了缤纷的人间,将绚丽的青春定格在18、19、20岁。你们走了,还来不及看看自己的军功章,还来不及给深爱的姑娘写一封回信,你们走了,走在灿烂的年华里,走在血染的青春里,你们用生命释怀了人生的豪壮,你们用热血诠释了保卫南疆的铮铮誓言。</h3><h3> </h3> <h3>   四十年过去了,当年龙腾虎跃的青年战士,如今是苍颜皓首,两鬓已斑。尽管如此,我们兵心依旧,因为我们拼搏过,我们奋斗过,我们奉献过!我们曾经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部队,奉献过了军营,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国防事业!我们无愧于养育我们的人民,无愧于我们伟大的祖国!虽然已过四十年,回首往事,我们怎能忘记那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怎能忘记那煅石成金的革命熔炉?怎能忘记在部队朝夕相处、苦乐与共的战友</h3><h3> </h3> <h3>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廉颇老矣,犹记当时。今天尽管我们大多数已经退役或退休,有少数仍在岗,但我们依然珍视当兵的历史,怀念那难忘的战火岁月。二月十七日,只有我们这些中越战争参战幸存的老兵才知道这一天的所深含的意义,即使有的人根本不知道二月十七日这一天是什么日子,我可以自豪的告诉你,这是我们参战的日子,我们参战老兵决不会忘记那流血的日日夜夜,因为这是我们的荣幸,这是我们为之而骄傲的一天。因为二月十七日,是我们报效祖国、保卫人民维护世界和平、英勇奋战、血染沙场,为国为民奉献忠诚之日。我们今生无悔,无愧于共和国的卫士,无愧于时代的中国军人,我们铸就了军魂,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旗帜上和八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h3> <h3>二月十六日晚上参加纪念活动的参战老兵,相继到达河口集中,十七日一早奔赴距离河口县城25公里的南溪烈士陵园。</h3><h3> 图片中是三连部分老兵手持队旗的合影</h3> <h3>列队等待出发的三连老兵</h3> <h3>三连老兵集中等待进入烈士陵园前的合影</h3> <h3>参战老兵列队向烈士陵园开进</h3> <h3>参战老兵列队向烈士陵园开进</h3> <h3>行进中的原三连连长李明晓,老兵梁桂庆</h3> <h3>三连老兵举连旗合影</h3> <h3>二连参战老兵列队向烈士陵园开进</h3> <h3>参战老兵向烈士陵园开进</h3> <h3>参战老兵及家属列队向烈士陵园开进</h3> <h3>参战老兵及家属列队向烈士陵园开进</h3> <h3>参战老兵及家属列队向烈士陵园开进</h3> <h3>虽已花甲,却兵心依旧,敬个礼还是那么的标准</h3> <h3>行进中的三连老兵</h3> <h3>曹增富,何开双 ,蒋寿清,张仕光合影</h3> <h3>列队等待进入烈士陵园</h3> <h3>二连张金华,杨学军等老兵合影</h3> <h3>因时间和精力有限,以下图片不在配文,我相信老兵一看就懂的。</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