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寄畅园又名“秦园”,在江南园林中,它不是最有名的,却是最有故事的。数百年间,这园子荒了、兴了……轮回中,激荡着几代主人起伏的命运。从一座山野小园,出落为冠绝天下的江南名园。 明朝正德年间,世代为官的无锡秦家始建此园,第三代园主秦耀曾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湖广巡抚,万历十九年,秦耀因其师张居正案牵连而解职归乡,因仕途失意,寄情于山水之间,借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意,改园名为“寄畅园”。 寄畅园的出名,得益于两位皇帝的临幸,康熙、乾隆两帝各六次南巡,均必到此园打卡。尤其是乾隆,喜其幽致,流连忘返,回京后于清漪园万寿山东北麓仿建“惠山园”,即今颐和园中的“谐趣园”。 还先后写下有关寄畅园的诗100多篇。寄畅园在康乾朝的声名鹊起,昭示着小家碧玉的江南文化,终于倾倒了满清统治者。 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混合自然。园内的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假山依惠山东麓山势作余脉状。又构曲涧,引“二泉”伏流注其中,潺潺有声,园亭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游客站在堂前,南面秀丽的锡山,山顶的龙光塔和园中的知鱼槛、郁金亭等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山池塔影”的奇妙景象。这是寄畅园小中见大建园风格的体现。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独树一帜。 园内一步一景,移步换景。每个景点都流传着典故美谈,最绝的是美人石,一柱似美人梳妆的太湖石,不远处还蹲着一块想吃天鹅肉的蛤蟆石。其中深藏的故事,等待大家去发掘吧! 还有不得不说的知鱼槛,是个三面临水的亭榭,乃园中观鱼赏景的最佳地点,三面的风景各有千秋。在《庄子·秋水》篇中,记载了战国时庄子和惠子在濠水边一段有趣的互怼对话——庄子说:“水中那从容游着的鱼,是鱼的快乐。”惠子反问:“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反驳道:“你不是我,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今天,这对话的原文已制成清水楠木屏,悬挂在知鱼槛的粉壁上: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各位朋友,你们来到太湖之滨的鱼米之乡,安知我不知鱼之美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