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言差语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胡言差语</h1><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顾斌文</h3><h3 style="text-align: left;"> 赵朴初先生说过:“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心手闲适,披咏疲倦,意绪纷乱,听歌拍曲,歌罢曲终,杜门避事,在静的时间里,品一杯茶,用上自己喜欢的壶。手抚紫玉,抛开世俗的烦恼,品茶悟道,岂不乐哉?</h3><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做茶壶用的紫砂,俗称五色土,正好对应五行。在紫砂壶的泥料中,有水、有土、有金砂,在烧制砂壶的过程中,用木、用火。因此,一把紫砂壶,恰好是金木水火土的结晶。</h3><h3> 玩壶的人在感悟紫砂传承魅力的同时,时常碰到一个尴尬的问题,那就是常说的紫砂水深,到处是坑。那么现在咱们来聊聊紫砂壶的星星点点,一家之言,片面之见,说错勿怪。</h3><h3> 紫砂壶讲究“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字属艺术标准,后一字为功用标准,各个环节都存在影响价格的因素。</h3><h3> 所谓的黑心壶。如机车灌浆壶价格便宜且特征明显,基本是50元以下一把,壶虽然廉价,但设备投资数百万,生产成本委实不低。手拉胚很费泥料,借鉴了陶瓷制作工艺,效率高了,还得有点水平才可以拉出,特别是最终的修口环节,不是人人都能做得了的。玩家拿到这样的壶也别期望太高,更不要忿忿不平,说是黑心壶着实冤枉人家,它的价格构成注定了它是最良心的商品之一。算算,出厂价10元+营销成本10元+包装快递15元+利润10元,共计45元左右,通常市场价在30-60元之间,若非奔着捡漏心态,她坑谁了。现在常见的假冒紫砂壶多是压模壶,这类壶除了调色外,化工添加相对较少,采用机械成型工艺,同时受价格限制,采用比较低端的原料制作,价格在80-160元之间。这两类玩家深痛恶绝的紫砂壶其实是性价比最高的商品;紫砂产业界对此深痛恶绝的原因主要是排外情绪,生怕它的市场份额占比过大,严重侵害了本地紫砂行业的利益。假如给她发展空间,获得市场认可,相信无论泥料做工都会得到无与伦比的品质提升。这两种壶的出现造福了广大消费者,它与传统工艺制作的紫砂壶市场进行贴身竞争,有效的抑制了手工紫砂壶的价格暴涨,使得紫砂壶消费群体由小众个体变得大众普及,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庭。</h3><h3> 个人认为,真正的黑心壶应该是喷浆壶、高价代工壶、做旧壶和价格离谱的职称壶。前一种主观上有意欺骗消费者,典型的低质高价。后三种给人释放诱导信息,高价收藏但价值不高。</h3><h3> 好工配好料。真正的紫砂壶所选用的泥料是产于宜兴丁蜀镇以及周边乡镇的紫砂泥,其原料含有丰富的石英、黏土、云母和赤铁矿。要弄明白,名家不会把心血和精力花费在太差的泥料上。通常来说,好的艺人在原料选择上是极为讲究的,不会采用低端泥料来加工作品。随着矿产资源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日益严格,近年来原来只值加工费的紫砂原料价格提高了不少,但民间艺人制作的非流水线实用商品壶基本还会采用40左右一斤的品质泥料,更为讲究一些使用80到180元一斤的泥料。除了这些泥料外,有些泥料因为稀有特殊价格会高一些,不包括有价无市的收藏级泥料,高的大约400元左右。所以在价格构成上,泥料成本占比有差异,但并非太过悬殊。</h3><h3> 成品率影响价格。紫泥类的收缩比小,成品率高,价格基本稳定。段泥类的泥料性质不稳定,成品率略低,价格波动大一些。朱泥类的泥料稀有且难做,原矿料收缩比达到30%以上,成品率太低,非高手而不可为,烧坏一把工料全废,对成品壶价格影响较大。</h3><h3> 现在很多朱泥是红泥中挑选出来的矿料进行偷换概念,看上去与朱泥呈现相似,但所含矿物质成分和收缩系数完全不同,其本质属于紫泥而非朱泥,成品率高,这类所谓朱泥壶价格相对较低。</h3><h3> 器型的制作复杂程度也会有差异,制作费工的工价成本会高一些。成型方式不同,除了制作所费工时有区别之外,还要考虑工手的技术水准,所以价格区别较大。一般来说光素圆器半手工成型的价格成本在2百到1千左右,全手工成型价格成本在6百到2千左右,这要考虑工手对自己劳动预期的报酬数额。方器、筋纹器,花货更高。</h3><h3> 如果不是为了收藏,只是为了实用喝茶,全手工和半手工区别不大,半手工的性价比更高。全手工是拍打泥片成型,泥片外部受力,烧成后的双透性好,同时可以加入一些个人的理解和喜好。半手工靠模具成型,搪泥片进行规整,泥片内壁受力,从理论上讲可能透气性要差一点,但这几乎是没有人能感觉出来的。壶型因为采用传统经典样式成模,器型规整,比例协调。</h3><h3> 价格差别最大的因素是款识。在丁山紫砂圈子里,有很多民间实力派艺人的技艺炉火纯青,做工相当精美,价格也并不便宜,但仅仅是并不便宜而已,比如传统光素圆器,实力艺人半手工也就大几百,全手工小四位数,全手方器也就中四位数而已,性价比相对对等。大多情况下,普通艺人自动会忽略款识成本,助理工艺师的款识成本在几百元,工艺师款识成本在几千元,国工款识成本在几千到几万,研究员级高工款识成本数万元到几十万元计。所以说市场上非古董类的紫砂壶价格在几百到几十万不等,其中影响价格的最大因素就是职称等级款识,这也是导致紫砂从业人员重视职称等级的一个重要原因。</h3><h3> 高端玩家钟情于收藏名家壶、职称壶、稀有矿料壶,出发点不一样,一般壶友要想学习人家玩高端,除了多多掌握紫砂知识,了解市场行情,还要理性分析藏品流向渠道,没有好的渠道,紫砂壶的升值空间有,但不是空间巨大,渠道是增值的关键。</h3><h3> 玩高端就容易跳坑,往往会经历假冒、代工、做旧、性价比不对称的情况,需要摆正心态,既然你有增值几倍几十倍的预期,你的上家也会有这个预期,心态是一样的,理性对待。</h3><h3> 正常情况下,壶友对紫砂壶不用谈之色变,整天将化工料啊外山料啊拼配料啊什么的纠结在心上,好像“洪洞县里无好人”,每把壶都怀疑是不是黑心化工壶,别担心,只要渠道正确,不是几十、百八十的,不是看上去高大上价格却在三五百的多数不会有问题。要知道,危言耸听说假冒伪劣紫砂壶泛滥成灾的基本都是壶商和极力维护紫砂产业的人士,紫砂从业者用这个噱头对抗占市场份额较大的现代工艺制作手段,壶商为了提高自己成交率和利润,有意增加泥料的神秘感,夸大化工元素添加的危害,是一种常用的竞争推销手段。</h3><h3> 本山原矿还不至于那么稀缺,只不过和任何东西都一样,品质级别有高低之分;外山料也没有那么普遍,弄得好像丁山满大街都是外山料,黄龙山的反而寥寥无几的样子;拼配是传统练泥工艺,比如段泥就是紫泥和绿泥混杂而成的泥料,有些泥料是近几年练泥厂练泥时取的新名称,并非完全是为了造假而调配;化工料有害,但没有所说的那么大毒性,一千多度的高温烧结过后在一百度以内使用,毒素析出的含量极为有限。而且其中添加的化工原料在中国瓷器加工中都是常用添加物,我们使用的陶瓷餐具都大量使用高岭土及铬、錳、钴这些化工添加剂,还不是天天使用。所以要理性对待。侧面的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地方对产业保护所制造的舆论导向。到处都是假货,你问他哪有真货?除了他家别无分号。</h3><h3> 选壶的时候不能过于追求稀有、顶级泥料,其实原矿泥料不是非常贵,一般名家壶不会用太差的泥料,如果感觉泥料很神秘,一直把眼光盯在稀有,顶级泥料上往往容易上当,原矿紫砂泥料市场上并非稀有,稀有的仅仅是顶级泥料,更非到处都是外山料假冒。比如一提起底槽青,壶友就觉得必须是4号井的,商家也会忽悠你说是4、5号底槽青的。但4号井因安全隐患2005年已关闭,其泥料因品质高变得珍贵而稀有,若非特殊渠道,你看到的绝非4号井底槽青,商家再信誓旦旦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你也别信,甚至90%做工师傅也闹不清是真是假,也是被泥料商家忽悠的。</h3><h3> 通常所说的底槽青基本为底槽清水泥,并非是底槽青矿砂。这种炼泥方式后的头槽清水泥,二槽清水泥和底糟清水泥。底槽清水泥的泥质相对其它一些泥质较好。符合底槽青泥料的特征,这点得有充分认识。</h3><h3> 宜兴紫砂产业链是相当完整的,有政府的推动保护,行业的造势宣传;有专业机构进行职称认定。采矿的专业采矿,练泥的专业练泥,成型的专业成型,刻绘的专业刻绘,贴花的专业贴花,泥绘的专业泥绘,烧窑整口的专业烧窑整口,描金的专业描金,物流包装的专业物流包装。可以说没有那个地区那个行业能做到如此完整的产业链。</h3><h3> 除了专业收藏和市场价值外,大多数紫砂茗器就是成年人的小玩具,不用太过纠结。弄几把财力范围之内心仪的紫砂器皿,开开心心喝喝茶,玩玩情调,感受紫砂的文化传承,看看泡养变化,不亦说乎!</h3> <h3>汉瓦 天青泥/半手工/200CC</h3><h3> 汉瓦壶属于圆器壶型,整体简洁明快,摒除了繁琐陈旧的装饰式样。壶体呈圆筒形,盖平,略显弧度,桥式钮,坡幅平缓;盖面微鼓,敦实厚道;壶流弯短,侧面观之与壶身协调一致,正面赏其则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给人以从容大度的君子仪表气概;环把方形,有梯形棱线,执握应手。全器思致渊雅,古趣昂然。</h3><h3> 天青泥原矿开采难度大,收集不易,色泽特殊,内含多种矿石颗粒,含铁、铝量高,包浆温润、质感特殊。收缩比约14%。窑烧温度2.2号至3.5号。低温烧结颜色泛紫,高温颜色呈现偏青。天青泥品系众多,有人认为矿料呈天青色,有人认为成品呈天青色,业界对此争论不已。宜兴紫砂博物馆杨凤年制作的“风卷葵”颜色呈现泛紫,为公认的天青泥。</h3><h3> 该壶为壶商善古.释清推荐,释清对紫砂泥料研究颇深,从事原矿壶稀有矿料精品紫砂壶。</h3> <h3>景舟石瓢 底槽青泥料/半手工/280CC</h3><h3></h3><h3> 景舟满瓢为顾景舟先生借鉴陈光明款满瓢样式改进而来。陈光明满瓢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呈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直流,简洁见力度,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互补,形成和谐的视觉效果。平压盖,桥钮,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的特点。</h3><h3> 景舟款满瓢较陈光明款,壶身较为高挺,追求线性的流畅舒展。反复权衡协调比例,使其整体显示出壶的十足神韵,完美诠释了智欲其圆、行欲其方,体现出刚柔相济的感觉。</h3><h3> 底槽清产于江苏宜兴黄龙山系,泥料产于紫泥最底层,质地细腻纯正,是紫泥系中最好的泥料。</h3><h3> 底槽青矿料外观低紫褐色的致密块状,比较坚硬,含有一定量的白色云母碎片。还有一些矿料上有青绿色的豆斑状,俗称“鸡眼”,这些物质在矿料练成泥制壶出窑之后有明显的特征,即在表面隐现一些白色星点。泡养后温润感更为丰富饱满,茶汤韵味悠扬,越显光朴素雅。</h3><h3> 此壶泥料为高端底槽青,由江苏宜兴丁山民间老艺人陈桂芬友情制作。</h3> <h3>上新桥 底槽青/半手工/400CC</h3><h3> 上新桥壶是顾景舟在六十年代遍访博物馆、考察宋代紫砂窑遗迹后,为大生产打样创制而成的。1970年先生曾用紫砂泥重作,后成为一代经典之作,顾景舟堪称“上新桥壶”之鼻祖。</h3><h3> 上新桥壶,顾名思义,代表新社会、新生活、新变革。壶身、壶盖一圈圈的圈纹,代表湖水的涟漪。壶把似水中前进的船只,壶嘴形状与水纹相配合,壶钮是一层层水纹之上的一座新桥。是当时顺应社会发展,颇具历史象征意义。</h3><h3> 上新桥壶造型端庄、秀美、新颖脱俗。壶身呈扁圆形,折肩圈足,曲流,环状柄,压盖式,桥型钮,壶盖上的钮正像一座小桥矗立于湖水之中,上新桥壶或由此而得名。在柄的环状之上稍加改动即塑一平背可安放拇指,又与壶盖钮相呼应,又似一叶过桥小舟,真可谓匠心独运、设计巧妙。此壶线条处理得圆润通融,盖与肩部均以凹线、阶状分割空间,自上而下视之,有一环扣一环水波荡漾之感。稍加想象,圆扁腹身,肩上带一环,盖口一环,盖中间再一环,如水波荡漾,上有桥形钮立于其中。桥形钮让人不能不联想到江南的小石板桥,环形把手上塑一平背与盖钮呼应,又似一叶过桥小舟,宁静的小河泛起圈圈涟漪,一叶扁舟唉乃着划向石桥,这简直就是一幅意境隽永的江南水乡图。此壶精巧绝伦,达到了紫砂壶造型上“形”与“意”的完美结合。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别有一番韵味。</h3><h3> 此壶泥料为高端底槽青,由江苏宜兴丁山民间老艺人陈桂芬友情制作。</h3> <h3>井栏壶 底槽青/半手工/350CC</h3><h3> 相传,井栏壶初创于清嘉庆年间,陈曼生与杨彭年设席庭院,相饮甚欢,庭院之南,有一深井,恰有一丫环于井边取水,栏高水深,丫环取水,腰身弯得有如一只彩虹,曼生紧盯井栏与汲水丫环,慢慢地丫环化为一只优美的壶把,井栏化作壶身,终成一壶,曰:“此壶天成,唯曰井栏”,故而,井栏壶亦成为闻名于世的“曼生十八式”之一。<br></h3><h3> 井栏壶以石井栏为造型基础,并借鉴井栏刻字之美而成壶铭之美,样式古朴而文辞优雅。整壶犹如一口古井栏,静静地立足于大地,壶口即井口,壶盖即井盖,妙趣横生,充满了生动的画面感和真实的生活气息,富于意境之美和情感共鸣。</h3><h3> 此壶泥料为高端底槽青,由江苏宜兴丁山民间老艺人陈桂芬友情制作。</h3> <h3>容天壶 底槽青/半手工/240CC<br></h3><h3> 大肚可容天,人称饮上仙;</h3><h3> 不识经万卷,壶道也通禅。</h3><h3> 容天紫砂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首创,取材于源于佛教中的大肚罗汉,取名源于“肚大能容天下事”。早期作品壶形偏低,后来壶形较高。要体现此壶的气韵的确很难,需要做壶之人用心体会。在气韵饱满的壶身上添加一微微矮颈,壶盖增高成半球状,平添拙朴童趣。出水效果极佳,用起来确实方便舒适。视觉上稳重大度,在质朴中见深厚。</h3><h3> 此壶泥料为高端底槽青,由江苏宜兴丁山民间老艺人陈桂芬友情制作。</h3> <h3>子冶石瓢 紫泥/半手工/200CC</h3><h3> 石瓢壶为紫砂茗器中经典款式,后经多人改良,细分为子冶石瓢,景舟石瓢,红华石瓢,汉棠石瓢、纳瓢、霸王石瓢等。</h3><h3> 子冶石瓢壶身呈梯形,曲线柔和流畅,造型浑厚朴拙。足为钉足,呈三角鼎立状支撑,给人以轻灵而稳重之感。壶身八字造型,造成一个主视角度内的呈型表面,亦曲亦直,皆显现简朴大方的气度。直流,简洁见力度,多为暗接处理,溶于壶身整体。把多呈倒三角势,与壶身之型互补,形成和谐的美学效果。平压盖,桥钮,干净利索,比例恰当,充分体现出秀巧精工为上的特点。</h3><h3> 紫泥是夹泥矿层的一个夹层,矿体呈薄层透镜状。原矿颜色呈紫色、紫红色,并带有浅绿色斑点;烧成后外观颜色呈紫色、紫棕色、紫黑色。主要成分为水云母,并含有不等量的高岭土、石英、云母屑及铁质等。单种原料即具有理想的可塑性;泥坯强度高,稳定性好,易于掌控;紧密结实,成型较为容易。</h3><h3> 该壶为采用本山原矿紫泥制作的小品壶,水色足,砂颗粒饱满,铁质云母丰富,极为难得。</h3> <h3>巨轮珠 底槽青/全手工/220CC </h3><h3> 底槽青以黄龙山4号井和5号井深井料的为上品,4号井因安全隐患已关闭,其泥料已罕见。现在市场上普遍采用的底槽青紫砂壶多为约1千元一捆(25到30斤)的清水泥料制作。所以说现在所谓的底槽清泥并非是底槽青矿砂,而是指这种炼泥方式后的头槽清水泥,二槽清水泥和底糟清水泥。底槽清水泥的泥质相对其它一些泥质较好。</h3><h3> 巨轮珠又名具轮珠,乃古典传统器型,盛行于清末,尤其出口日本很多,之后又风靡台湾茶界。此款壶型,设计原意本就是实用器型,大口盖便于倾倒茶渣,直流炮口出水爽利。拿捏把握,壶盖摘拿,都方便自如。尤其古时人泡茶之余,爱把茶壶捧于掌心,摩挲把玩,此类圆形壶,小巧方便,更是适合。</h3><h3> 导致具轮珠异花奇放的日本煎茶道,则发端于日本江户时期。煎茶道尊重美,但不求繁复,崇尚简洁,提倡“和、敬、清、闲”的理念。其与抹茶道“和、静、清、寂”一字之别的“闲”,明确了煎茶道文人意趣与抹茶道禅宗理趣的本质差别。结合日本文人的审美取向,去工求朴,去巧求拙,追求拙趣和朴雅。</h3><h3> 此壶泥料为商品底槽青,由江苏宜兴丁山民间艺人陈彪全手工制作。</h3> <h3>松鼠葡萄壶 红清水/半手工/300CC</h3><h3> 该壶为民间艺人陈丽珍老师仿制的某人获奖作品,器型设计匠心独运,松鼠葡萄栩栩如生,低端清水泥料,料质和油性一般,水色差,到手泡养几天后壶腹隐现5毫米裂纹。</h3><h3> 最早所说清水泥为原矿紫砂泥,赤铁矿、云母多,是早期较常见的泥料。因泥质内杂质较其它泥料相对较少,成型及上窑受火稳定,故早期被广泛使用,俗称红紫砂或红清水,成色温和红润。现在原矿的优质清水泥存世较少,玩家通常所说的老清水多指这种泥。这种泥料泥质细腻,透气性极好,泡养一段时间之后,壶体表面光滑细腻,手触上去的感觉如皮肤一般,且有一种油质的光亮感。 </h3><h3> 现在的清水泥指的是一种炼泥的方式,是指不夹杂其他杂料直接粉碎成泥方法炼制的泥料统称清水泥。清水泥以前在一厂是指直接用紫泥矿料加工成的低档粗货原料,主要制作低档产品和花盆,在80年代后期,优质原料相对减少,人们对原始材料质感的美学追求,开始关注原来用作大路货制品的清水泥(紫泥)。</h3> <h3></h3><h3>德钟 朱泥/半手工/200CC</h3><h3> 老子所说:“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指的是君子所行之事体现出非常高尚的品质但却不显现,就是所谓的阴德。中国传统上把善,爱,孝,忠,信等优良品质叫做德。德分四品,初品为品德,中品为功德,上品为阴德,极品为道德。德钟壶寓意在此,有壶中君子之称,以器喻人,为人喜爱。紫砂大师顾景舟曾在《宜兴紫砂珍赏》中对的德钟进行赞赏:德钟寓意品德高尚、节俭、素净,如果有缘人能见到或拥有此种壶,长期泡养,必能心生正气,肃然恭敬。 </h3><h3> 朱泥是属于紫砂红泥中的一种泥,是红泥中之精品、因主要成分为红泥(含铁量极高)、又产在嫩泥矿之下层、又称“未触风曰之石骨”,石骨的意思就是未完全风化的土块,质坚如顽石,但遇水则自行溃散。 目前朱泥矿是明显减少了。但有一原则不变,只要有红泥,朱泥则不灭。</h3><h3> 小煤窑朱泥是紫砂朱泥中的珍贵品种,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的,但细看侧面却有许多微细紧密自然收缩的流淌纹理,这就是所谓的“无皱不朱”。</h3><h3> 该朱泥小德钟为宜兴丁山依依紫砂商品壶。</h3> <h3>西施 朱泥/半手工/180CC</h3><h3></h3><h3> 最美不过西施,最美妙不过西施壶,婉约,素雅,温润如玉。</h3><h3> 西施壶原名西施乳,言壶之形若美女西施之丰乳,确实此壶象丰满的乳房,壶纽象乳头,流短而略粗,把为倒耳之形,盖采用截盖式,壶底近底处内收,一捺底,后人觉“西施乳”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br></h3><h3><br></h3><h3>纯朱泥和红泥有本质的区别:</h3><h3> 1、两者的原矿不同。红泥是“五色土”里面普通的泥料,而纯朱泥的原矿是石黄石。</h3><h3> 2、两者的收缩比不同。红泥的收缩比是14%左右,而纯朱泥的收缩比是30%左右。</h3><h3> 3、两者的窑温不同。红泥的窑温是1100℃,而纯朱泥的窑温是1080℃。</h3><h3> 4、两者的色泽、质感不同。红泥:光洁明亮,红中略带一点橙色。纯朱泥:朱红略泛橘光,温润透明质感很好。</h3><h3> 5、两者的成型工艺不同。红泥:成型工艺较易,大小壶型都可以做。纯朱泥:成型工艺很困难,大的壶型没办法做,小的壶型做出来可爱灵动。</h3><h3> 赵庄朱泥矿历年就很稀少,且名贵,在几个朱泥矿区所开采的朱泥,目前还是属在宜兴任墅赵庄山的大黄石之间的夹层内,泥矿呈土黄色,开采困难最高,泥质最好,以前价格高过紫砂数十倍,交易以斤两计价。纯原矿朱泥之所以稀有,因其矿的形成受环境地理因素影响极大。</h3><h3> 该西施壶出自民间艺人陈桂芬老师之手。<br></h3> <h3>玉带 清灰段/半手工/260CC</h3><h3> 青灰泥和青灰段,一字之差,却分属不同的类别。</h3><h3>青灰段<br></h3><h3> 青灰段属于段泥系列,石英含量高、颗粒层次丰富。在段泥中有一种芝麻段,泥身遍布星星点点的紫色颗粒,而青灰段则属于芝麻段的延伸阶段。青灰段中段泥的成分更纯净,老段矿份含量不偏杂,烧制温度也较芝麻段为高。</h3><h3> 青灰段烧成后偏青偏灰,青穆沉静;质朴素雅、低调内敛,砂质如青铁冷凝,材质如碧玉温润,有老壶独特的古朴粗犷感,令人爱不释手。</h3><h3> 青灰泥</h3><h3> 青灰泥在矿层中处于段泥和紫泥的中间,如果要分类的话,应将其归于紫泥一类;但它烧制成品后色泽青灰,所以只单独列出称之为“青灰泥”。</h3><h3> 青灰泥色泽温儒清雅,质感独特、气质冷凝,触之如石、如玉,宛若一位身着长衫的翩翩君子,淡雅而从容。在明末清初,青灰泥是文人士子最钟爱的泥料,它的古朴、素雅、温婉,淡然而与世无争的韵味,深受中层阶级欢迎。</h3><h3> 青灰泥有两类,一类在构成上是以紫泥为主、绿泥为辅,烧成后深灰带紫,烧制温度越高呈色越深,通常称为青灰紫泥;另一类在构成上以绿泥为主、紫泥为辅,烧成后呈深灰色,泡养后壶表有着明显的金属质感,这类泥称为青灰泥。</h3><h3> 青灰泥细腻温润,双气孔结构明显、含铁量高;用它来泡茶品茗,温顺平和、甘醇而回味悠长,老味十足。</h3> <h3>竹段 中槽青/半手工/200CC</h3><h3> 竹段壶是紫砂壶中传统的不能再传统的器型了,自清代以来,宜兴的历代紫砂工手都喜欢采用竹子作为紫砂壶的创作题材。除了竹子本身质朴自然、不尚奢华的特点和紫砂陶温润精细、含蓄内敛的本质特别契合之外,竹子还寄托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和理想。</h3><h3> 该竹段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昔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时而似有古风轻轻徐来,时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来。</h3><h3> 此款竹段由丁山年轻艺人张凤半手工制作。</h3><div></div><h3><br></h3><h3></h3> <h3>江南春 底槽青柴烧/半手工/300CC</h3><h3> 此壶名为江南春壶,可谓是形神气俱佳。壶盖纹理和壶身纹理相得益彰,仿若水波荡漾的湖面,如桥壶钮,形象逼真,宛若架于湖面中间,形成一幅温馨美好的画面。</h3><h3> 此壶采用了柴烧工艺,柴烧是不会改变紫砂的特性的,也就是说,只要你拿到柴窑去烧的是真的紫砂壶,那么出窑之后它仍然还是紫砂壶。紫砂的双气孔结构依然存在,砂粒感也不会消失。</h3><h3> 所谓柴烧,是通过高温提升紫砂颗粒的玻化度,其实一些高温壶表都会比低温壶表要显得亮泽,水色要更好,就是因为高温之下砂体结晶程度要高。另外,柴烧的魅力在于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由于吃温不均衡,加上落灰,高温柴烧后的壶呈现出的窑变色彩正是人们追求这种方式的本愿。</h3><h3> 柴烧壶是能养出来的,当然有前提,你柴烧的必须是真的原矿紫砂。养成一样会包浆挂瓷,一样美如润玉。</h3><h3> 由于吃温不均衡,加上落灰,高温柴烧后的壶效果呈现不稳定,好的柴烧壶会被有心人收入囊中,回到市场大多为烟熏效果一般产品,不会有太多精品。</h3> <h3>梨形壶 竹炭捂灰/半手工/240CC</h3><h3> 手中无梨式,何以言茶事。冯先铭先生主编的《中国古陶瓷图典》认为,“梨式壶,壶式之一,始于元代,流行于明代,因形状似梨而得名”。耿宝昌先生在《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也说:“梨壶——因造型类似梨而得名。元代始烧造,其后历明、清两代,经久不衰。”因而梨形壶自古便有之,此款梨型壶便也觉器度非几。壶盖与与器身浑为一体,整器造工精确,梨式造型,朴素清雅,用以泡茶品茗,尤为茶人所喜爱。</h3><h3> 捂灰是用草木灰碳粉在900度左右的低温下烧结而成,捂灰的壶不具备太大的用养性,因为紫砂的双气孔结构被木灰堵住了,而且也很难养成润色如玉的包浆感。</h3><h3> 捂灰在以前,是一种补救手段,当正常烧制的壶出现花泥等瑕疵,可以通过捂灰来掩饰,后来,一些不良商家也拿假的紫砂壶捂灰充当紫砂壶卖,因为捂灰黑不溜秋的,难辨真假。</h3> <h3>六方金钟 清水泥/全手工/220CC</h3><h3> 玩家说“一方顶十圆”,那几天特意关注了一下方器,看到这把壶价格不高,卖家看上去人也实在,说是原矿朱泥大红袍就入手了。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下到处都是坑。一分价钱一分货,别想捡漏,谁都不傻,这是我入坑实实在在的感受。这把壶应该是外山料而且还是浙江料调少量黄龙山的浆加铁红粉的拼配。倒是全手工的,值个工钱。方器成型不易,不算被坑。</h3> <h3>秦权壶 底槽青/半手工/240CC</h3><h3> 秦权,形似秤砣,以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时所用称之权为形而得名。“权”俗称秤砣、秤锤、秤权,是悬挂秤杆之上可以移动的砝码。秦权壶仿秦权而制,壶形似钟,稳重沉着。壶身高耸,上部收敛,自然流畅。流向上微,屈力十足,流而有劲。环耳形把手,不矫不扬。嵌盖微鼓,沿盖相合,浑然一体。钮似桥顶,应信权之系耳。壶底内凹,朴素敦厚,古雅大方。</h3><h3> 秦权壶,气度泰然,刚正不阿。光面古拙中意象万千,壶身高耸,上部收敛,自然流畅,实乃壶之王者。</h3> <h3>汉瓦 老紫泥/半手工/200CC</h3><h3> 紫泥,老紫泥。为什么要加个“老”呢,一个是从时间的层面上讲的,陈腐的时间长,泥色成熟稳重,老泥,可塑性高,制作的时候好做一些,做出来水色也漂亮;另一个是指砂性重的紫泥,泥料比较粗,质感强烈。老紫泥,烧出来没有固定的颜色,但泥料烧出来的壶,色泽沉稳,光是内敛的,手感也是很舒适。</h3><h3> 喜欢汉瓦,没有理由。没想到走眼了,泥料还行,说是老紫泥就忽悠了。壶盖略平,无张力。</h3> <h3>寿珍掇球 底槽青/半手工/260CC</h3><h3> 宜兴陶瓷博物馆陈列的寿珍掇球,是清末至民国年间著名紫砂艺人程寿珍所制。程寿珍号冰心道人,他在“大亨掇球”与“友廷掇球”的基础上更大胆地三度创新,壶身更圆更丰满;壶口再放宽,壶颈再度拉高更显精神充沛;壶盖极度夸张,呈饱满的半圆球;壶钮圆珠适度放扁,在视觉上让壶盖的张力充分展开;壶嘴增加曲线的弯度;壶把飘逸舒展中见好就收,形成了一个 “耳朵”形曲线的优美空间,各部比例协调,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缺憾。整体造型古朴敦厚、秀美醇和,壶钮、壶盖、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三“球”重叠之势。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掇球壶”在寿珍手中才达到了真正的“名副其实”和完美的审美效果。</h3><h3> 该壶应为前述清水泥提炼的底槽青,老艺人陈桂芬作品。</h3> <h3>柱础 紫泥/半手工/220CC</h3><h3> 柱础壶是根据柱础的特点和紫砂表现力所结合的,造型灵感来自于“柱础”,即古代建筑用来支撑大柱子的基石,稳重大方,含蓄内敛。</h3><h3> 柱础壶有圆润的线条,有舒展的块面,雍容雅致,从容不迫。在柱础壶上,可以感受到大气,内敛含蓄。造型柔中有刚,刚中带柔,刚柔相济,线条简洁不冗杂,上小下大,渐次舒展,很有张力且给人以向上的挺拔感耸立感。</h3><h3> 紫泥半手,老艺人陈桂芬友情制作,烧三遍时烧起个包了。</h3> <h3></h3><h3>子冶石瓢 黄龙山朱泥/半手工/300CC</h3><h3> 再说朱泥:</h3><h3> 朱泥属于陶中嫩泥,其矿物组成由伊利石、高岭石、石英、云母、赤铁矿、针铁矿等组成。在宜兴丁蜀镇区最典型和最具代表性的朱泥矿是黄龙山朱泥、赵庄朱泥、小煤窑朱泥三种:</h3><h3> 1、黄龙山朱泥量最稀少,分布在山顶黄石块与山体甲泥矿之间,厚度仅有几厘米,湿泥细嫩滑腻,烧成品形体较稳定,壶表无油亮光泽。</h3><h3> 2、赵庄朱泥是赵庄红泥的共生矿,夹在红泥块中,显油脂泥状,原先存量较大,当时作为日用陶瓷的粘结泥种使用,浪费巨大,现已十分稀少,烧成品晶滢光亮,红艳剔透,十分可人。</h3><h3> 3、小煤窑朱泥是任墅小煤矿和陶土矿的中间物,存量稀少,随着十几年前对小煤矿的关闭,此朱泥也彻底绝产,该朱泥矿物单一,偶夹有小粒石黄石红粒子,泥料成品走型大,壶表亮度有限。</h3><h3> 三种朱泥都呈土黄色,烧成后都呈鲜红色,三种朱泥都没有砂性,其中黄龙山朱泥和赵庄朱泥都可以通过200目滤布,小煤窑可通过400目以上滤布。成品表面都易起绉,黄龙山和赵庄两种朱泥制作工好的话能不起绉,但小煤窑朱泥成品或大或小必起绉。这与泥种的颗粒大小有关联。</h3><h3> 朱泥在宜兴陶土矿分布主要有三处:黄龙山、红庙、赵庄。黄龙山朱泥最少,是山顶黄石与紫砂矿间夹着一薄层油脂泥,烧成后无光泽。红庙因为是小煤窑所在地,盛产青泥和朱泥,产量最大。赵庄以出产红泥而著名,赵庄朱泥是烂黄石与红泥矿间的夹脂泥,其量亦少。</h3><h3> 说是黄龙山料拼配,总感觉泥料不正,太过油光,声音太过清脆,有陶的感觉。</h3> <h3></h3><h3>汉瓦 黄龙山朱泥/半手工/160CC</h3><h3> 卖家说是小煤窑的调浆,应该是忽悠我没文化。这把应该是小红泥的调浆才对。没上手直播购买的,走眼了。做工粗糙低劣,器型饱满度不够,壶盖做工太平导致烧窑过程中略微坍塌,丢了又舍不得。</h3> <h3>竹舟 段泥/半手工/160CC</h3><h3> 段泥是原矿紫泥和本山绿泥的共生矿土,磨制后,颗粒结构的特征是砂感强烈,所谓“骨多肉少”。</h3><h3> 俗话说,“泥是肉,砂是骨”,行家说紫砂泥泥中有“骨”。这个“骨”就是紫泥中的石英颗粒,也就是紫砂泥中的“砂”。</h3><h3> 许多玩家误认为段泥会“吐黑”,其误解之起因,乃昔时窑炉均为低温窑,而段泥系为高温泥(一般烧成温度约摄氏度1175~1180),故每每窑烧不足,成品遇水后呈现还原为原矿色之现象;此为窑温不足所致,而非泥质之缺陷,希玩家勿因果倒置才是。</h3><h3> 卖家错发的半手壶。段泥壶上手太少,对此了解仅限于资料,无上手经验不敢随评!</h3> <h3> 一把地地道道的商品壶,卖家说是60目紫泥。做工太过精致,应该是外山料。水色差,砂颗粒单一。泥色发沉,电脑刻绘,和某宝的三五百量产品撞衫,哭笑不得的一把壶</h3> <h3> 外山料的小品壶,刻绘漂亮,不小心磕破了壶嘴。</h3> <h3> 入行时入手的半手工,没想到泥料还不赖,油润细腻,泡养出来很漂亮。</h3> <h3> 师傅偷工把方器做个圆盖!不小心掉地下把盖子摔破了,泥料很好的一把壶,心疼!!</h3> <h3> 学徒工做的高石瓢,逗着店老板玩70元磨来的。</h3> <h3></h3><h3><h3> 六种常见的假紫砂壶</h3><h3><br></h3><h3>化工壶</h3><h3> 化工壶是壶友们最为关心的,添加了化学试剂,长期饮用对健康不好。这类的紫砂壶,原料不是原矿紫砂,而是陶土添加氧化物调色,从而冒充紫砂壶。</h3><h3> 化工壶的颜色都比较特别,而且有的壶本身没有紫砂的质感和颗粒感。</h3><h3> 注:需这与紫砂调配泥料添加的不同,其本身并不是紫砂原矿。</h3><h3><br></h3><h3>手拉壶</h3><h3> 手拉壶亦是假紫砂的一种,其一,其原料是极细的紫砂泥浆,加入水玻璃调制,其二,其工艺不是传统的手工拍打成型。</h3><h3> 手拉壶失去了紫砂壶特有的透气性,也失去了传统手工制作的韵味。这类的壶,由于是在拉制成型的,壶内壁一般多有横状圈纹。</h3><h3><br></h3><h3>灌浆壶</h3><h3> 灌浆壶也是在原料和工艺上不属于紫砂,两百目的泥浆才可以灌浆制作,同样地,这样的泥料失去了紫砂的透气性。</h3><h3> 灌浆壶都是批量成型的,成本低做工也比较粗糙。灌浆壶因为是在模具中流动冷却成型的,所以其内壁在壶把等连接处,或者有足底的处都会有凹陷:即有外部凸起处,其内一定为凹陷处。</h3><h3><br></h3><h3>喷浆、粉浆壶</h3><h3> 喷浆、粉浆壶则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假冒壶,其本质是紫砂壶,但是经过喷浆、粉浆使壶的外表调色,假冒一些著名的泥料。</h3><h3>常见的有清水泥喷浆调大红色,冒充大红袍泥料;喷浆调蓝色、绿色,冒充天青泥料等。这种也是比较明显的,其色不正,稍有磕碰即可看出其内本色泥料。</h3><h3><br></h3><h3>新壶做旧</h3><h3> 新壶做旧包括新壶刻老款、旧壶冒名人款、抛光做包浆等。前两者需要对作者的作品有一定的认识,辨认出款印区别和作品风格。后者就是把新壶抛光做成假包浆的样子,或者是埋土洒灰、甚至抹皮鞋油做成老壶的年代感。</h3><h3> 做旧壶,除去底款等,一般外边都是想做出老壶的感觉,一种是特别脏的,一种是特别亮的,是比较好分辨的。</h3><h3><br></h3><h3>代工壶</h3><h3> 代工壶是如今工艺师逐利的产物,提高产量,而作品不是其本人完成的。</h3><h3> 对于这种壶就比较难分辨了,因为找作者本人验证,即使不是他做的,他也会承认是他的作品。所以,对于代工壶,只能找熟悉的或者了解的工艺师购买。</h3></h3> <h3> 化工壶一把。</h3> <h3> 机车壶一把</h3> <h3> 10年前茶叶店80买的注浆壶。</h3> <h3> 真正的紫砂壶不论品质高低,破损后破茬始终是砂颗粒状的,表面颜色较内部略深,假壶破茬是光滑呈片状光滑。</h3> <h3>口粮茶 石头老寨纯料生普</h3><h3> 石头老寨的古茶树基本都是大叶种,其树龄多在200—800年之间,干茶较长紧结,冲泡后汤色金黄明亮,茶香为馥郁蜜香,茶汤入口汤质饱满,苦弱涩显,但回甘快速,涩能够很快转化为生津。并且茶气强烈,喉韵显著,甘韵较佳,耐泡度较高,因与原始树木混生山野,气韵较佳。</h3><h3> 吉林靖中茶社茶老刘佰涛的茶叶,刘先生专做普洱山头纯料、日本南部铁壶、老的青花彩绘瓷器等。</h3> <h3>昭和时期漆器盖碗,是日本人的汤吞,喝汤用的,我拿来泡茶<br></h3> <h3>感谢:</h3><h3>诚品紫砂朱宏辉送底槽青主人杯2只!</h3><h3>国工紫砂吴军送中槽青主人杯2只!<br></h3><h3>福韵紫砂送紫泥主人杯2只!<br></h3><h3>YY直播间依依紫砂送客杯8只!</h3><h3><br></h3><h3><br></h3> <h3>以上理解仅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资料大部分来源于网络。</h3> 壶言茶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