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岛叔侄话家国

木剑行

<h3>老王夫妇是爱看房会买房的人,我对他们说“我带你们去看套好房子——我四叔的新家。”</h3><h3>本来是说好元宵节这天去的,结果烟台威海都下了雪,烟威高速不好跑车,就推迟了一天。</h3><h3>今年的元宵节特别,为什么?咱们先按下不表,总之我们是在正月十六驾车自威海沿海岸一路向西,奔秦始皇养马的那个岛。</h3> <h3>养马岛属烟台牟平区,距威海市区40分钟车程,离烟台市海滨广场开车只需20几分钟。烟台人一度嫌养马岛偏僻,以至此地房价低,政府以政策鼓励市民西迁来此。四叔四婶聪明,果断出手在紫金山庄买了一套三室两厅,158平米。哈哈,英明决定。</h3><h3>我载着老王夫妇在紫金山庄里绕了一圈,“王大姐,咱先看外,后看内,然后您给估个价。”</h3> <h3>四叔四婶开门迎客,一桌好菜,鲅鱼水饺等着下锅。</h3><h3>不急开席,先得参观。眼镜型户型,双卧夹着客厅都向阳,正正堂堂,利利索索,非常适用。听着老王夫妻夸房,四叔四婶美得合不拢嘴。</h3><h3>“王大姐,估个价吧。”</h3><h3>“五千每平米!”</h3><h3>“哇,你太厉害了!就这个价买的。”</h3><h3>“不过,现在差不多一万了!”</h3><h3>“在你们北京这些钱买不到一个厕所。”四叔说。</h3><h3>还真是,70多万买一套正儿八经的三室两厅两卫,在京人看来性价比简直高到云彩上去了。</h3> <h3>这是四叔四婶的第三套房子了,如果不算他们在黄务给儿子买的那套婚房的话。</h3><h3>四叔不是什么有钱人,胶东农村长大,上体校,进城当司机,病退,属于工人阶级。他和四婶勤俭持家大半辈子,拆东补西,四十年间的先后三套房子,恰恰是中国人房改和民生改善的缩影。</h3> <h3>第一套房:八十年代末,改革开放八年,当时的烟台市长俞正声(上届的中央领导人)深谙邓小平的改革思想,进行了全国第一个棚户区改造项目,烟台一片新宅拔地而起,谓之“民生小区”。</h3><h3>那时没有商品房概念,是分房。分房原则极有意思:按需分配。你是普通工人但家里人口多,那就面积大房间多;他是厂长局长但家里人口少,那就面积小房间少(也可能按业绩加补一点)。</h3><h3>1990年,四叔入“不惑”,以三口之家离开32平米的简易楼房,住进了82平米的新房。那房子我住过,好,比北京我家的“大院军干房”还好,离海边不到五百米,我天天跑海边。</h3> <h3>四叔的第二套房:九十年代末,四叔四婶开始念叨“房儿小了”,于是2000年他们在城东康复路的坡上买了套性价比极高的“商品房”,128平米,才8万5,还带个小仓库,外加一块塘边菜地,谓之“新世纪小区”以现在看就是白得的。</h3><h3>兄妹们都说那地方太偏荒,说四叔四婶瞎折腾。四叔四婶却美美地装修住进去。这房子我也多次住过,顶层的6层,客厅尖顶挑空最高处有4米开外,而北房的高度大约两米多一点,有点象阁楼。但居高临下,透过大挑窗可看到远处的大海。</h3><h3>这个“新世纪”的小开发商才50万注册资金,胆子够大,敢扑中国房产开发的初潮。一些手续还不太健全,所以四叔四婶是住在新房里再慢慢补手续。</h3> <h3>后来呢?房证办好了,房子值钱了,小日子过了十几年,这“高房”里有了第三代,小狗“毛毛”转眼间成了十几岁的“老同志”。他们自己动手用边角材料铺的木地板已经松动,踩上去啪搭啪搭响。卫生间洗脸盆下的水管被拆下了,下面放个塑料桶专门接水,用来冲马桶。四叔四婶已“知天命”有余,六层楼(加上底层的小仓库实际七层)渐渐爬不动了,尤其四叔有糖尿病。</h3><h3>2012年左右从四叔家客厅落地窗俯瞰,好几个精致社区出现在通往海边的大路两侧,一万多一平米。四叔四婶该换个有电梯的房子了,可一万多的房子对他们而言,太贵了。</h3> <h3>2017年,四叔四婶对我说“帮我们参谋个房子吧。”</h3><h3>于是我们驱车养马岛——笔直的滨海大道旁的紫金山庄,6层花园洋房的4层,当然带电梯。</h3><h3>考察完毕,共识:好!性价比很高!</h3><h3>“四叔四婶,下决心吧。不但买,尽快装修,尽快住进去!人生几何?该享享福了。”</h3> <h3>“民生小区”的老房卖了90万,买“马”带“鞍”,余钱还买了辆哈弗H6,让儿子开。</h3><h3>2017年当年,四叔四婶入住“紫金山庄”,真宽敞,再也不用爬楼了。</h3><h3>两年中,幼儿园、小学、食堂、养老院、超市、电影院等配套都齐全了。三甲医院五六分钟车程,还有医生驻社区。亲戚们不旁观了了,六姑七姑跟进,买了紫金的三期在建房,将和四叔四婶做邻居。</h3><h3>真为他们高兴。</h3> <h3>吃着鱼虾,吃着鲅鱼水饺,喝着老王订制的干红,回顾了四十年间的三套房,四叔感慨了:</h3><h3>“我觉得我们都赶上了中国历史上自唐朝以来第二个好时代。</h3><h3>没有邓小平,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我们的今天!咱们为好日子碰一下吧!”</h3><h3>“四叔,你给邓小平打个分吧。”</h3><h3>“85分!”</h3> <h3>我放下了酒杯,想起了与四叔打分颠倒的六叔。六叔给了邓小平30分。</h3><h3>“四叔,六叔为什么只给邓小平30分?”</h3> <h3>四叔沉吟片刻:“咱村棚户区改造,他得了5套房,有退休金,有医保,还有村企业的股份。改革开放他受益最多。不应该感恩吗?”</h3><h3><br></h3> <h3>“三年困难时期,我们都挨过饿。你爷爷带着我们做无粮粉垫饥,真难吃。他忘了?”</h3><h3>“我们象做贼一样到工厂卖糖葫芦,5分一串,卖五角钱一包50颗花生米,好买粮食交学费。他忘了?”</h3><h3><br></h3> <h3>己亥元宵节不一般,这一天还是邓小平逝世22周年纪念日。</h3><h3>中国人吃着元宵看着花灯,还会联想到些什么呢?</h3> <h3>邓公在天,俯瞰神州,望着高铁、航母、嫦娥号,望着养马岛四叔四婶家的灯火,还有那么多啃着鸡腿骂娘的人,做何感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