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云水谣去看土楼

郝喜芳

<h1>  <b>家庭旅行团?对,家庭不但可以有旅行团,还有团长呢。女儿和女婿都是老师,有固定的寒暑假,又都很孝顺,总想带着我们在能走动的时候多走走,看看。旅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选目的地,做攻略,联系旅店,制定出行方案,都得有个人统筹安排。因为女儿是我们家的资深旅行达人,我们全家民主投票选举领导人,女儿高票胜出,成为我们家旅行团团长。这些年的所有节假日的旅行都是她的杰作。一五年的海南行,一七年的广东文化美食之旅,一八年的越南豪华邮轮之旅,一九年的寒假游她把目的地设为福建省,第一站是南靖的云水谣景区。一月二十一号,从深圳出发,孩子们开车七个小时到达云水谣景区。</b></h1> <h1>  <b>汽车下了高速公路,进入漳州市南靖县境内,向我们此行的目的地云水谣景区进发。从车窗向外放眼望去,这里山青水秀,梯田、香蕉林、柚子园,大片的茶园层林尽染!窗外一闪而过的一座座土楼都是</b><b>历史建筑的符号!</b><b></b></h1> <h1>  <b>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老村落,原名“长教村”,村中有千年古栈道、千年老榕树、世界文化遗产的“和贵”和“怀远”土楼。陈坤主演的电影“云水谣”把这里作为拍摄地,为了借势开发旅游业,当地政府把“长教”改名为“云水谣”。</b></h1> <h1>  <b>我们来到了女儿事先安排好了的农庄“经纬小调”。这个农庄因为拍了“云水谣”“野鸭子”等几部电影电视名声大作,老板是一个年轻人,很热情的派人去停车场接我们,因为是住在景区内,我们必须先买景区的门票,每人九十元,老人孩子优惠半价票,我们住进了鲜花如锦的小院。小院里有两栋二层小楼,有一种金色的 小花爬满了院墙和大树,层层叠叠,形成了一道花墙。小院门前就是云水谣最美的风景,一条小溪门前流过。大水车在哗哗的转着,千年大榕树下,沏上一壶闽南功夫茶,听听水声,何等的惬意!</b></h1><h3></h3> <h1>  <b>溪岸边,由13棵百年、千年老榕组成的榕树群蔚为壮观,这棵老榕树树干底端要10多个大人才能合抱,是一已发现的最大的榕树。榕树下一条被踩磨得非常光滑的鹅卵石古道伸向远方,</b></h1> <h1>  <b>安排好住宿,女儿带领我们去找当地名气最大的饭店,找了好半天,才在美食街最偏僻的地方找到了这家“溪鱼盐鸡馆”,真理解了啥叫是酒香不怕巷子深,一桌子菜就是那只鸡吃的一点没剩,至于那个溪水鱼吗,实在不敢恭维,没啥特点。价格历来都不在团长关心的范围内,领全家吃好各地美食才是原则,习惯成自然了。</b></h1> <h1>  <b>路边的路灯都做成了土楼形状。</b></h1><h3></h3> <h1>  <b>22号上午,我们沿着小溪,走在千年古栈道上,这条古栈道连起世界文化遗产“和贵”和“怀远”两座客家土楼。因为不是旅游旺季,这里没有如织的人群,</b><b>土楼、祠庙、梯田、流水……在青山的环抱中是那样的安静祥和,沿途溪水潺潺,风光如画,我们慢悠悠的走在这如画的风景中,不知不觉之间土楼就在眼前,恍恍惚惚之间,有一种超然的感觉:</b><b>方才相见,却早已想念!</b><br></h1> <h1>  <b>我们国家的民居建筑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我知道并看过的有广东碉楼,福建土楼,安徽的徽派建筑。一七年我们的“广东文美食之旅”把重点放在了去看广东碉楼。为了解的更多,女儿花五十元请了碉楼的导游,详细讲解碉楼的历史,让我们至今记忆犹新,这次,女儿在网上花钱下载了“三毛导游”,到一个景区之前或者在路上就打开手机开始讲解,到了景点,再点击你要听的具体内容,非常方便还省钱,云水谣这么一个大的景区才二十元钱。经过听导游的讲解,我们了解到土楼这一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的成因,得知这是西晋末年,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饥荒,不远千里南迁来此,想借四周环山阻隔时代的苦难,用勇敢、勤劳、智慧为自己寻找建立相对安生之所。为防山洪强人猛兽,择山中水畅山稳地带,围屋族式而居,千百年走过,沉淀成独特的客家土楼群而蜚声海内外!</b></h1> <h1><b>  这是我们此行要重点看的土楼……怀远楼,这是土楼中最别致的双环圆土楼。所谓双环就是楼中还有一个楼,楼顶也是圆形。楼门口上方是太极八卦图,相传可辟邪消灾。下方整栋楼皆用黄土夯成,内用竹片为支架,用料简单、古朴。经千年风吹雨打,岿然不动,实乃客家人民智慧的结晶。土楼内部用木材装修,历经沧桑显得古色古香。层层相扣,共有四层。每层数十个房间。每一家都是相当于我们现代住房的复式楼,从一层到四层是一家,一楼厨房,二楼是放粮食,杂物的储藏室,三楼四楼是住人的卧室。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巨大的堡垒,一个小型超市。</b></h1> <h1> <b> 怀远楼的大门上一副楹联引起我的注意,上联是“怀以德敦以上籍此修齐遵祖训”下联是远而山近而水凭兹灵秀育新人”!对联的第一个字拼在一起就是“怀远”楼的名字,这就应该是怀远楼的先民们告诫他们的后代,不管走多远,都要怀念自己的家乡,不忘乡愁,要好好学习,要有远大的志向。山灵水秀的家乡在佑护着你们!这是我的理解。在于内院核心位置的祖堂也就是家族子弟读书的地方“斯是室”。“斯是室”为精巧秀气“四架三间”上下堂建筑,室内雕梁画栋,古朴天然,对联横匾,书卷气浓。堂上悬挂的横匾刻着苍劲有力的行楷“斯是室”大字,两边柱子上有副对联,上联是“斯堂讵为游观计敦书开耳目”,下联是“是室何嫌隘惟思尚德课儿孙”。这个"斯是堂"应该是落实大门上那幅楹联的写“育新人”的建楼初衷,这样的楹联在客家土楼随处可见,每一栋土楼的大门必有一副楹联,彰显客家人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b></h1> <h1>  <b>怀远土楼在设计上一二两层对外均没有窗户,强而有力的防御了野兽敌盗的侵犯,墙底以石为基,墙壁下部厚达1.8米,外墙体自下而上略成斜坡态,科学防水又牢固建筑结构,使土楼百年乃至千年仍然傲立天地。</b><b>全楼共有400多个房间,因居住人口最多,圈数最多,且历时三代而建,故有“土楼之王”之称。</b></h1> <h1>  <b>土楼内,基本上住的都是老人、 妇女 、儿童,男人们应该都是外出挣钱去了,楼内随意堆砌的物件,让人真切地体会到这里不是死气沉沉的博物馆,而是活生生的生活场景。</b></h1> <h1>  <b>我们去看和贵楼,距离怀远楼不太远,中间路过一个很大的果园。和贵楼,楼成方形,与怀远构成天圆地方之势,内堂两边有井两口,一口为阴井,另一口为阳井。相隔不满十五米,阴井水质浑浊,而阳井却水质清澈,也算一大奇观。和贵楼被称为“诺亚方舟”,这座300年前建造方形土楼居然是建在了不牢靠的沼泽地上,实属罕见。进到里面,看到一个导游带动他的游客在大厅中央的蹦跳,大厅中央一块露出地面的土地在震颤冒泡,而和贵楼淡然处之,不塌不陷,就是在这种地基上,客家人用他们的智慧建造出自己的美丽又神奇家园,这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b></h1> <h1>  <b>这就是和贵楼神奇的两口井,一清一灼,犹如太极阴阳两极,照应日月,滋润生命,</b></h1> <h1>  <b>从和贵楼出来,路过一个个各种各样的土楼,因为在南靖地区就有一万多座土楼,我们选的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当地政府开放的。走着走着,经过一座土楼,一个大姐拦住我们的去路,向我们介绍说这个土楼叫“东倒西歪”楼。她说她是居民,可以带我们进去,还可以让我们上到楼上近距离的参观。我们刚看过的“和贵”和“怀远”是禁止上楼的。听说这里可以上楼,我们就心动了,每人五元钱,孩子免费,二十元钱成交。忽悠到了游客,“导游”大姐挺高兴,她边走边介绍说这栋楼的概况,她说,这个楼因为是两个师傅带着各自的徒弟盖的,就盖的东倒西歪,目前土楼还在住人,安全没有问题,因为土楼就是以家族方式居住,家族里有在国外,外地没有回来的,他们家的位置就空着,所以现在土楼里只住了一半人,还有一半的位置空着,匆匆的介绍几句,她把我们送进门口,转身又去拉生意了。</b></h1><h3></h3> <h1><b>  边走边聊我们来到土楼门前,没有庄严的大门,一道木头横梁上挂着三个圆形的牌子,上面写着“翠美楼”三个大字,和富丽堂皇的两个楼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门前随便堆砌的杂物,斑驳的墙,随便拉扯的电钱,看不到彰显客家文化的楹联。</b></h1> <h1>  <b>进到里面的景象让我们大吃一惊,这房子还能住?要不是看到里边从容生活的原居民,真有一种想要转身逃走的恐惧感。东东回到家里,说起这栋东倒西歪楼说,“进到里边好害怕,差点从里边跑出来”。</b></h1><h3></h3> <h1>  <b>真是名副其实的东倒西歪!吓人不?为啥歪到这种程度不倒?那位大姐导游的解释是,一层楼往东倒,另外一层是往西斜,正好两根立柱形成了阻力,如果都是往一边歪斜早就倒了。</b></h1><h3></h3> <h1>  <b>上来真有收获,我们从东倒西歪楼窗户的结构看到了土楼的墙的厚度,这是我想知道的,为啥土楼立千年而不倒,厚度是关键。</b></h1><h3></h3> <h1>  <b>从窗户的宽度看出了墙体的厚度</b></h1><h3></h3> <h1>  <b>女儿女婿胆子都挺大,说上楼看看吧,反正钱也花了,是应该上去看看土楼的内部结构,但是有点害怕,看看那个楼梯,连个扶手都没有,不上又不甘心,于是胆战心惊,小心翼翼的爬上了三楼,看到了还没有完工和住人两个部分,真的佩服居住在这里的老人和小孩,他们每天是如何上上下下?我们走一次都感到很艰难!人啊,真要懂得满足,必须适应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就像住在翠美楼的客家人一样,对我们是困难的事情,他们却知足又幸福的代代生活在这里!</b></h1> <h1>  <b>里边的隔壁墙也是用泥坯垒起来的。</b></h1><h3></h3> <h1><b>  从翠美楼出来,我又看见了那个导游大姐坐在路边,我问了一下她这个楼的修建时间,她说这个</b><b>楼建于1831年,至今已有188年的历史而屹立不倒,这也是建筑史上的奇迹啊!</b></h1> <h1>  <b>看完了三栋楼,团长带我们去看土楼博物馆,进了博物馆里边,看到的都是各个年代的灯盏,玉器,并没有我们期待揭开的有关土楼建筑的介绍。</b></h1> <h1>  <b>经过打听我们找到了土楼博物馆,因为我们买的是通票,所以两个博物馆都不收钱了。</b></h1> <h1>  <b>这里摆放的很不起眼的东西,就是修建土楼的建筑材料,杉木枝和竹子片,这两样东西很重要,叫墙筋,是土楼墙体的筋和骨头,是他们和黄土一起千百年来支撑起一座座土楼!</b><b>我们古代的先民的智慧真是了不起啊,能用大自然的馈赠,加上手工垒砌,就能垒起这屹立于千年不倒的恢宏建筑……土楼,震惊世界!</b></h1><h3></h3> <h1>  <b>外孙和他爸爸在体验夯泥木槽的夯土动作,</b></h1><h3></h3> <h1>  <b>外孙的好奇心更大,凡是能动手的物件都要摸一摸,动一动,像模像样的模仿一下!这也是带他出来的初衷,让他在旅行中学到书本上看不到,学不到的东西,增长见识。</b></h1><h3></h3> <h1> <b> 往出走时,看见了两个守门的老人家,我把我心中的没解开的疑问向他们请教,我说“老人家,我听导游都说土楼的建筑过程中,要在泥土里放糯米,红糖作为粘合剂,我就想,这么高大的建筑得放多少糯米,红糖?您老都参加过土楼的建筑嘛,他们回答说“这活都干过,”那到底有没有加这东西呢”?老人笑了起来,说“不可能加那些东西啊,我们还吃不到呢”我问那黄土里加了啥东西呢,老人回答,就是水,加多少水的量才是关键,多了少了都垒不起来土楼的墙体,这得由最有经验的工匠掌握。向老人致谢后离开土楼博物馆。</b></h1> <h1><b>  终于找到了我想知道的关于土楼建筑未解的答案,一直认为,旅行的意义绝不是走马观花,不是瞬间的停留,是融入某个地方,体会它的气息、骨血。</b></h1> <h1>  <b>云水谣,简姓人家居多,是简姓的集聚地,他们修了简氏宗祠,海内外都很有名望,旅居海外的客家人定期返乡祭祖,捐款修缮。这不是客家人的习俗,整个南方都是这样,重视家族的团结和传承有序。今年我姑爷全家族都回到江西老家参加陈家祠堂的上梁仪式,也捐了很多钱修建祠堂,整个仪式过程庄严,隆重!</b></h1><h3></h3> <h1> <b> 走了一天,吃过晚饭,女儿又提出去看土楼的夜景,说是非常的漂亮,这由鹅卵石铺成的栈道真让我有点犯愁,也挺累了,但最终还是不想给自己留下遗憾,跟他们去看了怀远楼,和贵楼的夜景。白天,圆形的土楼比方形的更抢眼一些,但是到了晚上,和贵楼外墙上挂满了红灯笼,灯火辉煌,有一种意外的庄严和宏大感。值得一看。</b></h1> <h1><b>  我们在土楼之乡,寻根客家文化,看中国民居建筑史上奇迹客家土楼,缅怀充满智慧的先人。了了心愿,长了见识,在那一刻,我相信,有一种缘分,前世有约,今生再远,也会默默向你走来......</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