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风门村

常想一二

<h3> 一</h3><h3> 去风门之前,心中一直在纠结,因为此行的路上,等待我们的是太多的未知……</h3><h3> 风门村,又称鬼村,上百间明清风格的建筑坐落于深山老林之中,村前深涧、村头500年树龄的古树、村内一豪宅(其中一层)仅一太师椅经年不朽、村中有停尸棺材常年放置……</h3><h3> 我们所能了解的风门村是别人口中的,充满神秘、灵异,谜一般,刺激且诱惑无限。</h3><h3> 转过弯弯曲曲的盘山道,在神农山景区黄明经理的引导下,我们一行来到了大山深处一名为云台的小村庄,这儿是通往风门的必经之地。</h3><h3> </h3> <h3>  云台还算得上是一个整齐的村落,虽然村口有公路通过,但仍难掩其破败之相。早晨的阳光透过村头高大的老榆树投射到石头墙壁上,斑斑驳驳。村子静悄悄的,只有两三户人家,几只无人看管的狗在断壁残垣间游弋。</h3> <h3>  云台下面,公路旁边,一处不起眼的下坡,就是通往风门的唯一入口。村中一位热心的大妈一直把我们带到入口处,反复叮嘱,路途危险,多加小心,才挥手目送我们上路。</h3> <h3> 风门,一个被驴友热炒的居于大山深处、被世人废弃且充满了诸多诡异事件的山村就在我们的前方。</h3><h3> 进村的路曲折蜿蜒,遍布荆棘,所有的行程几乎都是在摸索中完成的。所谓的路,大都是一些驴友踩出来的。不留意的话,根本看不出那儿是路,感觉就是循着一个山谷绕来绕去,几乎没有什么风景可言,各种叫不上名称的灌木和缠绕不清的藤蔓,让我们有种误入迷途的感觉。</h3> <h3>  穿行在山谷的边缘,阳光有时透过山顶斜射下来,令前行的路更加迷离。陡然,在路的一旁,一间倾废的房子突兀出现在大家面前。房子窗还在,顶已塌,房顶的横梁倒下来,已经发黑变腐,唯有一侧屋山角上方几片红叶给这儿带来了一丝生气。仔细观察周围,房前不到一米深得山沟仅有丝丝细流,而旁边再没有别的房子与之为邻。靠近房子不远的地方,陡坡处有人工垒石的痕迹,上有平台,像是当年耕种之地,但此时,已被荆棘深深地覆盖了。</h3> <h3>  前方的路愈加难行,我们几个多了几分小心,多了彼此间的呼答。听着沟底微弱的水声,我们相信,不远处就会出现我们想象中的地方。渐渐地,视野变得愈来愈开阔,我们明显感觉到了是行走在深深地沟沿之上,一侧是悬崖,一侧则是被人整理过的疑似路基的宽宽的平面。站在宽阔处,我们合影留念,更期望早早地踏进神秘的风门。</h3> <h3> 二</h3><h3> 两个多小时的艰苦跋涉之后,路的尽头,连片的建筑突兀出现在我们面前,令人猝不及防。这就是风门村了,除了其携裹着的一种阴森、破败,它带给人的、更多的是一种深深地震撼。</h3> <h3>  眼前俨然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古堡,方圆不到一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屋宇森然,多是二到三层木石结构的楼房,建筑布局十分紧凑,虽然空间显得逼仄,但户与户之间错落有致。整个村庄依山势而建,村前是一条深深的山沟。斜坡之上,有平整的地块可供人们耕作,村头古木参天,掩映其中的屋宇若非人去楼空,这里应该是人们理想中的世外桃源。可偏偏是这山水相依之地,存在了几百年的村庄如今却令人谈之色变,疑窦丛生?</h3><h3> 循着村中的小巷,我们走进每家每户,试图通过散落其中的生活碎片,还原整个村庄的历史原貌。但随着发现的增多,我们的疑问也愈来愈多。</h3> <h3> 透过一扇扇破旧的门窗,我们看到了整个风门村的败落。有的屋内基本空无一物,有的还残存着主人废弃的盆盆罐罐、不能再用的桌椅,有的屋内灶台还在、墙壁上有火燎的痕迹,有的屋内还散落着没有磨的秕谷,这一切的一切,与驴友在屋内生火做饭留下的生活垃圾及留在墙上的胡乱涂鸦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曾经是何等地温暖之地,如今,又是何等地凄凉、破败。</h3> <h3> 在一座气势的古宅前,正房的门旁摆放着一位老人的遗像,看是去摆放的时间并不久远,这是村中唯一有人气的地方。这一现象令人疑窦丛生,遗像怎能摆在屋外呢?是何人所放,有放于何时?遗像中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村中的一切,与村中众多的老宅一起在孤独中与时间做着抗争。这家的房子是村中最好的,正房和两边的配房均是三层结构,而且每栋房屋都相互勾连,又相辅相成,大气之中透着精巧和细致,充分显示了造屋者的匠心独运。但此时,过往的一切浮华都留给了这位逝去的先人。</h3><h3> 村中房屋大都东西走向,布局结构也基本相同,生活区、居住区、杂物区都有明显的界定。但唯有一栋房子的布局令人不解,房子高高的矗立在崖边,但地面处不太大的房间里除一张太师椅外,没有任何杂物,似乎,建设此房的目的就是摆放太师椅的。太师椅透过房门面对秀美的山谷,不腐不朽,不知因何而设,不知曾坐几人?如今,坐者已去,空余此物,中午的阳光斜照进来,让人产生无尽的猜想。</h3> <h3> 至于驴友盛传的风门村中放有“停尸棺材”的现象,遍寻整个村庄,我们没有发现,更无从理解其中所包含的深层的意义!</h3> <h3>  站在村头足有五百年树龄的古树下,看着其根部深深地嵌入地下,纵然深秋,其枝叶依旧茂盛,如华盖一般,让人感受到其旺盛的生命力。回望村舍,从斑驳的色调里,我们似乎看到了深藏其中的那些隐秘的岁月。其地,风光自然秀美;其民,生活富足安逸。而眼前,时间留给这里的除了满目疮痍、无人问津以及诸多的谜团之外,唯有这棵老树还不离不弃地终日守望。这种守望里,掺杂了过多的悲凉和无奈……</h3> <h3> 三</h3><h3> 据词海释义:风门,乃古建筑门的一种。即在居住建筑的外门做出双层门,靠外的一层门即称风门。另外,人们常把地理位置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称为风门。根据“风门村”的地理位置和布局来看,“风门村”地理险要、得风得水,是为生活的绝佳地理。也许先民就是看中了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故以“风门”名之。</h3> <h3>  从村中庙宇维修碑文记载中可以了解到,现有碑文最早记录的是嘉庆五年,即公元1800年。其中,记录比较详细的是同治十二年的碑文:覃怀之北,有一峻山,名曰芸薹,山清水秀。到此居庄,地名风门屯。其地肥饶,其家殷富,在庄人等,皆好善乐施。昔年以有,山神古庙一锁,屡年风雨损坏。公同议论,积余钱饷,重修整理。夏末初秋,与工动作,花费金文,总共五拾六仟有零余。云:太行苍苍,沁水泱泱。——大清同治十二年冬月下旬日勒石立。</h3> <h3>  太行苍苍,沁水泱泱。多么令人心向往的地方啊!可以想见,当时的风门虽然地处深山,但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还是吸引人们来到了这里。他们在此休养生息、辛勤劳作,以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创造了一个村庄的辉煌和荣耀。于是,也就有了眼前这大气而精美的建筑,有了人们谈之不尽的话题。</h3><h3> 而今,一路探寻而来,我们的所见所闻与碑文中的描述却相去甚远:荆棘遍布,道路难行,地不可耕,河水难觅。是什么造就了如今的情形?中国人向来故土难离,也许是大环境的改变,使这里失去了生存的基本条件,才形成了如今的局面。</h3> <h3>  1981年,国家安排风门村集体迁移;2007年9月,决大多数“风门村”村民二次集体迁移到沁阳市区移民小区。据考证,主要原因有三:第一是上学难。风门村虽然也建三间教室的小学一二年级,但一方面地方偏僻、工资低,老师不愿意常时间在此教学。另一方面随着教育需要,孩子们要到外面上学,路途遥远,加之考虑到学生们安全和住校承担的费用等问题,因此考虑迁移出去。第二是饮水和粮食问题。风门村前面有一条河流,许多年前,此河流常年水流不断,但到后来,河流时常断水,人畜引水都成问题。人们只有建造了蓄水池,虽然保证了日常饮水,但无法浇灌农田,人们生存都是一个重要问题。第三是交通问题。许多村庄因历史原因而建造在大山深处,交通极为不便。因许多山村小而分散,国家又不可能投入过多的资金去一一修通道路,这样以来,山村的人们生活物资购销都是一个很艰难的事情。许多老人甚至一辈子也没有走出大山,更有一些青年无法迎娶媳妇,孤单单的生活一生。因此,被迫迁移也是无可奈何以及必然的事情。<br></h3> <h3>  也许人们迁出的理由就这么简单,但这举动的背后却不知下了多大的决心。搬迁的那日,望着几代人苦心经营的家园,几多人泪水涟涟,几多人肝肠寸断,又有几多人一步三叹……以后的日子,纵然是梦里,他们还会回到老屋,回到自己的精神家园。</h3><h3> 由此看来,村中有“停尸棺材”也就不足为奇了,虽然风门村的人们迁移出去了,但许多老人还是留恋自己出生的地方,即使过世了,也要后辈们把他们安葬到风门村中。有些老人为自己百年之后准备的“喜木”(即棺材)也便自然存放在山里的家中(这在农村十分常见)。纵然不能归葬故里,把自己的遗像放在家门口,也算是一种安慰、一种守望。</h3><h3> 村中的座椅还在,众多的驴友称此处多有灵异的事情发生,没有亲身经历,我们不便妄言是否故弄玄虚。但当灿灿的阳光照在那里,倒使人生出一种温暖的感觉。也许这本来就是让村中的人休憩的地方,即便迁移了出去,他们还会回来看上一眼,坐在温暖的阳光下,看满川秀美,看古木苍翠,咀嚼着自己的生命历程,这是多么好的一种人生关怀的方式呀!</h3> <h3>  如今,风门村已少人问津,偶然的过客也可能一如我等,为的是那份新奇,抑或是那段历史。风雨沧桑之中,它会慢慢老去。正如已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它还在苦苦支撑着尚属自己的岁月。透过它的背影,我们不难理解,在与自然的抗争中,人们曾经创造过历史,但自然也以其不可抗拒的力量改变着我们的生活。</h3><h3> 兴则同兴,损则俱损,这是自然给我们的深深启迪!</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