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窑器考

文化交流

<h3> <font color="#167efb">王新成</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 <b>[摘要]</b></font></h1><h3><font color="#010101"></font> 文章在柴窑历史文献整理和发现的高度疑似柴窑器的研究基础上,为柴窑遗址进行深入探讨打开了新视角,对柴窑器物的工艺特征深入研究提供了新思维,通过对柴窑器物的实证研究,揭开了柴窑器物九大工艺特点,总结了柴窑器物十六项鉴定特征,特别是揭示了柴窑器物底胎五层分布不同老化特征的不可仿制性,为寻找柴窑遗址提供了令人信服的新线索。</h3><h3><br></h3><h3> <font color="#167efb">[关键词]高度疑似柴窑器;金黄酱釉色;“填槽堆花”纹饰</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1> <font color="#010101"><b>引言</b></font> </h1><h3><br></h3><h3> 近来,笔者通过对柴窑历史文献和发现的高度疑似柴窑器(<font color="#167efb">以下简称“柴窑器物”或“柴瓷器</font>”)的研究,对柴窑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柴窑器是否就零星地存在我们身边?是否像秘色瓷那样?千年来一直被神秘的面纱所罩着,困扰着我们,加之有些文献典籍中关于柴窑的特点描述的过于文学化,尤其是对其釉色过于想象,以讹传讹,盲人摸象,致使珍宝蒙尘。</h3><h3><br></h3><h3> 柴窑的最大争议就是瓷色问题。柴瓷专家田培杰先生在问瓷录《郑州柴窑》中说,“据《五代史》记述,显德元年正月朔日后(五代周帝郭威病入膏肓),天色昏晦,日、月多晕,及嗣君(柴荣)即位之日(正月二十一日),天气晴朗,中外(朝野)肃然。刚继位的柴荣经过二十多天的天昏晦暗,忽见云开日现,到郑州之南郊巡幸陵园,当烧造司请旨瓷色时,他脱口而出道出柴瓷雨过天晴云破处的玄机”。[1],即烧制黄色调为主、以青酱色为辅的色调,以实现他心中的政治理想(<font color="#ed2308">图一 黄釉长颈瓶</font>)。</h3><h3><br></h3><h3> 近千年来研究的人们只关注柴窑的“雨过天晴”,而无人正确解读“云破处” (图二 雨过天晴云破处色彩),而皇上的要求重点恰在“云破处”, “雨过天晴”只是“云破处”的铺垫,当时工匠甚解其意,真正烧出了云破处金黄灿灿的瓷器贡品。试想黄色作为帝王的专有色彩起源于唐代,宋赵匡胤黄袍加身,中间的五代(53年)为何不尚黄色呢?著名的专家丘小君先生指出,前人没有找到柴窑的原因,其实是比较简单的,是错误的理解了一些原始的鉴定理论。所以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浙江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周少华先生认为,有这样的讲法,柴窑的问题在中国陶瓷史上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问题。笔者认为,只要不唯上,不唯师,不唯古,只唯真,寻求一条实事求是新的路径和切入点,就能为柴窑研究开辟新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历史文献梳理,结合疑似柴瓷新发现,以还原历史原貌,试图解析“瓷皇”文化基因,敬请专家学者斧正。</h3><h3><br></h3><h1><b style=""><font color="#010101"> 一、历史典籍</font></b></h1><h3><font color="#167efb"><br></font></h3><h3> 柴窑记载“柴窑”是整个中国陶瓷丛林中的一棵屹立的坚强参天大树,“后周世宗皇帝柴荣所创烧,所创设的柴窑在当时(954~961年)并无任何记载,那怕片言只语均不见”[2]。创烧以来留给后人许许多多未解之谜。被史家称为“五代第一明君”的柴荣(<font color="#ed2308">图三 后周世宗像</font>),史载其“器貌英奇,善骑射,略通书史黄老,性沉重寡言”。他青年时曾贩运过茶叶和瓷器,自然对瓷器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继承帝位后(在位时间公元955--959共五年),曾下诏“颁铜禁”,尚俭,以瓷代铜。后世所记:“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故谓之柴窑”,“所司请其色,御批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自<font color="#ed2308">明初</font>以来,凡论及古陶瓷的文献,大都对柴窑有所著录。</h3><h3><br></h3> <h3>图一 黄釉长颈瓶</h3> <h3><font color="#ed2308">  图三 后周世宗像</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1> <b>1、明代</b></h1><h3><br></h3><h3> 明代典藉主要从柴瓷的特征、工艺和历史地位加以客观性介绍。</h3><h3><br></h3><h3> 《格古要论·古窑器论》:明洪武年间曹昭信史《格古要论·古窑器论》在论及柴窑时写道:“柴窑出北地,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格古要论》有两种版本,两书记述略有不同,一是天顺本,一是四库全书本,今据前者。柴窑天青色极少有,此处将柴瓷颜色引入认识误区遂造成千古谜题。柴瓷颜色后面详述。</h3><h3><br></h3><h3> 《新格古要论》:明代天顺三年王佐对曹昭的《格古要论》进行了增补取名《新格古要论》共十三卷。论述:“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世传周世宗柴氏时所烧者,故谓之柴窑,天青色,滋润细腻,有细纹,多是粗黄土足,近世少见。”关于柴窑主要特征清楚且详备(<font color="#ed2308">图四 凤耳葫芦瓶</font>) </h3> <h3><font color="#ed2308"> 图四 凤耳葫芦瓶</font></h3><h3><font color="#ed2308"><br></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事物绀珠》</font>:明黄一正的《事物绀珠》云:柴窑“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或云柴世宗时始进御,今不可多得。”这里肯定了柴窑的历史地位。</h3><h3><br></h3><h3> 《清秘藏》:明张应文《清秘藏》记:“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柴不可得矣,闻其制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此必亲见,故论如是,其真余向见残器一片,制为绦环者,色光则同,但差厚耳”。这是首次对柴窑四大特征的描述;</h3><h3><br></h3><h3> 《五杂俎》:明谢肇淅《五杂俎》记载:“陶器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翠同价矣。盖色既鲜碧,而质复莹薄,可以装饰玩具;而成器者,杳不可复见矣。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 对于柴瓷颜色比《归田录》的“天青雨过时”的描述更具体了。</h3><h3><br></h3><h3> 《玉芝堂谈荟》:明徐应秋《玉芝堂谈荟》中,对柴窑的论述与谢肇制大致相同:“陶器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壁同价。盖色既鲜碧,而质复莹薄,可以装饰玩具,而成器者不复见矣”</h3><h3><br></h3><h3> 《博物要览》:明谷应泰《博物要览》(天启年间刊)记载:“昔人论窑器者,必曰柴、汝、官、哥,柴则余未之见,且论制不一,有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是薄磁,而《格古要论》云柴窑足多黄土,何相悬也”。认识到人们对柴瓷的见解相差悬殊。</h3><h3><br></h3><h3> 《夷门广牍》 明周履靖《夷门广牍》记:“柴窑出北地,天青色,滋润细媚,有细纹,足多粗黄土,近世少见”。 重点提到柴窑独特的工艺。</h3><h3><br></h3><h3> 《瓶花谱》:明张谦德《瓶花谱》记:“古无磁瓶,皆以铜为之,至唐始尚窑器,厥后有柴、汝、官、哥、定……等窑,而品类多矣。尚古莫如铜器,窑则柴、汝最贵,而世绝无之。”可见到了明中晚期,柴窑瓷器几近失传。</h3><h3><br></h3><h3> 《长物志》:明文震亨《长物志》曰:“窑器柴窑最贵,世不一见。闻其制: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未知然否?”(文震亨:《长物志》卷七《中国陶瓷古籍集成》220页,上海文化出版社,2006年。)对青如天釉色第一次发出疑问。</h3><h3><br></h3><h3> 《骨董十三说》:明董其昌的《骨董十三说》载“世称柴、汝、官、哥、定”,有柴窑却无钧窑,进一步肯定了明张应文《清秘藏》的名瓷排序。</h3><h3><br></h3><h3> 《博物要览》言:柴窑则尚有虾青、豆青、豆绿等色,不止天青一色(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说陶》52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h3><h3><br></h3><h3> 明代记载柴窑的典籍还有:高谦的《遵生八笺》,但所记与谷应泰的《博物要览》相同;此外,还有田之蘅的《留青日札》等。</h3><h3><br></h3><h1> <b>2、清代</b></h1><h3><b><br></b></h3><h3> 清代典藉对柴瓷的特征、工艺和历史地位进一步夸张性描述。</h3><h3><br></h3><h3> 《古窑器考》:清梁同书《古窑器考》曰“柴窑,后周柴世宗所烧,以其姓柴故名。后周都汴,出北地河南郑州,其地本宜陶也。宋政和,官窑亦起于汴、汝,亦唐河南道所辖之州。柴窑,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媚有细纹。相传当日请瓷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足多粗黄土,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h3><h3><br></h3><h3> 《陶说》:清朱琰《陶说》称:“后周柴窑,柴世宗时所烧者,故曰柴窑。相传当日请瓷器式,世宗批其状曰:雨过天晴云破处,者般颜色作将来。”</h3><h3><br></h3><h3> 《景德镇陶录》:清嘉庆二十年兰浦、郑廷桂《景德镇陶录》曰“滋润细媚,有细纹,制精色异,为诸窑之冠……柴窑瓷久不可得,得到残件碎片,也当珍宝,用作服饰、帽饰;柴窑瓷片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h3><h3><br></h3><h3> 《南窑笔记》清张九钺乾隆四十二年《南窑笔记》载:“柴窑,周武德年间宝库火,玻璃、玛瑙、诸金石,烧结一处,因令作釉;其釉色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其妙四,如造于汝州瓷值千金。”(佚名:《南窑笔记》《说陶》369页,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3年。)记叙了柴窑釉药的成分,似与汝瓷有相似之处。似有暗示柴瓷釉药掺入玛瑙、钻石粉等元素。</h3><h3><br></h3><h3> 《七颂堂识小录》:清代刘体仁《七颂堂识小录》,记有其亲眼所见:“柴窑无完器,近复稍稍出焉,布庵见示一洗,圆而椭,面径七寸,黝然深沉,光色不定,‘雨后青天’未足形容,布庵曰予目之为绛青。”指出柴窑还有“黝然深沉”的“绛青”色。</h3><h3><br></h3><h3> 《柴窑考证》:清宣统时期程村居士《柴窑考证》记载:“故言瓷,皆自柴、汝、官、哥、定始,汝、官、哥、定虽亦不多见,然世间尚存者,至柴器则珍逾星凤矣。谚云,柴窑片瓦值千金,极言其难得可贵也,考柴窑,乃后周显德初年所烧窑,在河南郑州,以世宗姓柴故名,然当时只称御窑,至宋始以柴窑别之,其瓷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沙泥为坯,足露黄土,滋润细媚,色异制精,为古来诸窑之冠,非后人所能伪为。”在说到柴窑的价值时,程村居士更如是说:“按柴瓷,实为吾国重器,若周之赤刀大训天球河图,较之宋钧其贵重奚啻倍蓰!”这里点到因配方失传,非后人所能伪为,很重要。</h3><h3><br></h3><h3> 清代记载柴窑的文献还有:刘廷玑的《在园杂志》、赵延灿的《南村随笔》、唐铨衡的《文房肆考》、梁绍壬的《两般秋雨庵随笔》等</h3><h3><br></h3><h1> <b>3、民国</b></h1><h3><br></h3><h3> 民国的记述主要是说柴瓷已极难得。</h3><h3><br></h3><h3> 《古董辨疑》:民国赵汝珍《古董辨疑》称:“柴窑真器今日绝不易得,瓷器以秘色为最古,次则为柴窑,而柴窑之特点四,薄如纸为四特点之一,此尽人所知者夫。近代厚如盆之康乾瓷器已极不易得,而谓薄如纸一碰即破之,柴器尚能存至今日乎。后周柴世宗当国甚暂,所烧瓷器原即有限,而佳者尤微,在宋时已极难得。”</h3><h3><br></h3><h3> 《竹园陶说》:民国刘子芬《竹园陶说》记叙:“唐始尚窑器,柴周以后,降及宋世,柴、汝、官、哥、定、龙泉、均州、建安等各窑竞出。”又记:“古窑以柴、汝最重,官、定次之,历岁已久,流传绝少,柴窑之器,世不经见。”其中唐英《瓷器肆考》、蓝浦《景德镇陶录》、黄矞《瓷史》、张金鉴《考古偶编》等都有柴窑的记述,但基本上缺乏新意,以抄录为主。</h3><h3><br></h3><h1> <b>(二)收藏记载</b></h1><h3><b><br></b></h3><h3> 朝代的更替和战乱使易碎的柴瓷变得更加罕见而珍贵,但史籍不乏收藏记载。</h3><h3><br></h3><h3> 1、据传明朝严嵩父子借皇帝之名,举全国之力穷其一生搜罗到十数件柴窑瓷器。详见于明代权臣严嵩家的财产清单《天水冰山录》。 </h3><h3> </h3><h3><br></h3><h3> 2、《清稗类钞》记载,周竹卿藏柴窑小水盂;又记清人徐应香收藏一柴窑小盂,色鲜碧,质莹薄,人间罕有。</h3><h3><br></h3><h3> 3、清汪启淑《水曹清暇录》记载,有柴窑茶盏。</h3><h3><br></h3><h3> 4、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记载,清人何梦华为阮元购得柴窑一片,镶作墨床,色亦葱倩可爱。其光彩殊晦,疑为钧窑混真。</h3><h3><br></h3><h3> 5、清乾隆皇帝把玩宫中所藏柴窑器物时,留下几首御题诗,因其均是乾隆亲见的清赏之作,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曰其土性承足在,铜非钳口为;其特征“镜明纸薄见诚罕,足土口铜藏尚皆”;其工艺制作“未若永宣巧”,比不上永乐宣德器工艺的精巧。这些都是其他文献中所未能见的,非常重要。</h3><h3><br></h3><h3> 6、清末程村著《柴窑考证》亲题篆书“瓷皇”。有分析有两种内含,一是柴瓷是陶瓷中的皇帝。二是柴荣是创烧黄釉瓷的皇帝。</h3><h3><br></h3><h3> 7、邵蛰民撰、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刊印的《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记载:“琉璃厂某古玩肆有残瓷一片,就琢为园形,周径约三寸余,厚分许,釉淡青色,光足可鉴人,四周露紫砂胚。柴瓷青如天,明如镜,虽色光俱佳,而薄如纸一节已属不符。”</h3><h3><br></h3><h3> 8、民国赵汝珍《古玩指南》书中记载:“柴窑传世极少,故宫中尚可见之。”笔者所见疑似柴窑器与史籍记载所有基本特征相符。如“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滋润细腻,有细纹”;“足多粗黄土”,“制精色异,质复莹薄”;特别是“雨过天晴云破处”青黄酱色、积釉处“盖色既鲜碧”、“ 瓷片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釉含金刚石粉迎光夺目)等,值得深入的研究和探讨。</h3><h3><br></h3><h1> <b>二、</b><b>历史真相推测</b></h1><h3><br></h3><h3> “五代第一明君”周世宗柴荣继承姨父帝位后,力图统一全国,先后击败了北汉(山西一带)的入侵,攻取了后蜀的陇西四州,取得南唐的江北淮南十四州六十县和契丹的瀛、莫、易三州之地,基本结束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混乱局面,为后来北宋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h3><h3><br></h3><h3> 在当时,没有精力抽调全国的能工巧匠,建立一个大规模专供宫廷使用的“柴窑”瓷器。很可能是一个规模不大的窑址,窑址应当在距史藉记载郑州附近,当地应具备优越的地质条件,有河流,水运便利,盛产瓷土矿(铝土矿)和燃料(木料或煤炭),有丰厚的人文环境,居交通要塞,陶瓷烧造史悠久(工匠和技术),同时又便于皇家保密(不大可能位于郑州闹市区,这也是柴窑成为千古之谜的原因),能为柴窑创烧创造便利条件。柴窑与当时北方邢窑一带(后来定窑)渊源极深;理由为二:</h3><h3><br></h3><h3> 其一是与北方交通线打通,史书记公元955年(世宗显德二年)委派忠武节度使王彦超与彰信节度使韩通带领士兵,征发民夫疏通深州和冀州之间的胡卢河;一直到五代周世宗时,对汴渠重加疏浚,船运始告恢复,中原腹地与边境曲阳定窑通航(隋唐大运河和黄河)通商,其高级工匠和高级瓷土来自北方传统定窑也有可能。</h3><h3><br></h3><h3> 其二是保定一带已纳入辖区,柴荣把在河北保定一带的易定节度使管辖下的军队,作为自己的嫡系部,从定窑遗址附近于后周显得四年(公元957年)立王子寺碑,立碑人的身份(瓷税务使检校太子宾客殿中使御史冯翱)及碑的格制看生产定瓷一带已纳入后周辖区;当时定窑已经完全掌握了烧制精白瓷的工艺技术,产品釉色洁白,胎体坚致,精品模具对接成型,瓷化程度较高,器物造型空前丰富,个别造型极象定窑,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模仿金银器皿的产品;为柴瓷奠定了技术基础。 </h3><h3> </h3><h3><br></h3><h3> 公元959年(显德六年)五月,瀛州刺史高彦晖以本城归顺。柴荣正准备乘胜夺取幽州,遇疾而返。六月中旬回师,长年对外征战,柴荣因病班师回到汴京,六月十九日,柴荣壮志未酬驾崩,终年三十九岁,959年十一月,葬柴荣于新郑陵上村。</h3><h3><br></h3><h3> 柴荣一生偏好瓷器。代表国家意志力创烧的“柴窑”也是他的一个杰作吧。在位时大约选址在今新密“月台瓷窑遗址”附近,他委派其弟弟柴贵做虢州防御使,月台归他管辖,监管瓷器的烧制。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周虢州防御使柴贵,世宗弟。”虢州在今河南省郑州西、新密市北部荥阳一带,今密西月台瓷窑遗址距虢州仅三十余公里。柴窑是因政权交替而泯灭,最终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2007年该地河南考古所试掘勘探,现已批准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唐宋窑“月台瓷窑遗址”,这为寻找柴窑遗址埋下了伏笔和线索。</h3><h3><br></h3><h1> <b>三、柴窑窑址假说</b></h1><h3><b><br></b></h3><h3> 《河南省密县地名志》载:“月台:月台村委会驻地。在牛店乡人民政府驻地南6.9公里与登封县交界处;相传北宋皇帝赵匡胤前往中岳庙进香时,曾在此夜宿,到村西土岗台地上赏月因名月台。”(载《河南省密县地名志》111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3]</h3><h3><br></h3><h3> 2007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发掘的月台瓷窑遗址文化遗迹主要是民窑址。“在勘探过程中发现地上暴露窑址数十处,地下埋藏窑址十余处,其中大多数为马蹄形馒头窑。试掘窑址两个,一个为方形窑,一个为长条形窑。该瓷窑遗址堆积层内遗物较丰富,在所试掘的100多平方米的范围内,出土能复原的瓷器多达上百件,以青瓷和白瓷为主[4]。</h3><h3><br></h3><h3> 结合疑似柴窑器土沁特征和 “月台瓷窑遗址”,以及当地赵宋皇帝打窑灭窑的历史传说,笔者推测,柴窑窑址可能在距月台村北部约5公里山区女娲庙(电子地图标为“庙寺”)周边一带。女娲庙确切位置是“月台瓷窑遗址”月台村北伏羲山尖山乡钟沟村一带。假说的理由如次:</h3><h3> </h3> <h3></h3><h3> 1、柴窑窑址为什么成为千古之谜?为什么“月台瓷窑遗址”当地柴家后人也不知道确切御窑窑址?这是因为当时就采取了极为严格的保密措施。后周政权当时天下未定,南征北战,建立御窑必隐秘于山林之间,远离闹市,也不大可能混杂在民窑区(如月台窑区);赵宋皇帝打窑灭窑时也是秘密而为,推测先派地方军打窑屠窑,后又派中央军灭地方军,层层叠杀,从此把柴窑推入重重历史谜雾,随成千古之谜;</h3><h3><br></h3><h3> 2、御窑距柴家后人月台村附近通风、临河临山,具备立窑技艺传承和立窑的基本条件; </h3><h3> 3、女娲庙在后周打佛废弃后旧物利用,开窑后便于安置窑工和管理人员生活;</h3><h3><br></h3><h3> 4、女娲庙北面有个北沟,属月台河上游,沟内出土过宋代以前庙宇屋脊兽头和唐宋瓷器残片;</h3><h3><br></h3><h3> 5、该北沟地表有“五彩石”和暗红色“粗黄土”,十分符合柴瓷部分胎釉原材料特征;</h3><h3><br></h3><h3> 6、女娲庙北面是大营盘,古代屯兵要地,属军事要塞,便于守窑护窑;</h3><h3><br></h3><h3> 7、女娲庙属伏羲山区南坡,依山傍水,近邻月台村东西交通线;</h3><h3><br></h3><h3> 8、即便柴窑窑址不是在女娲庙周边,也应在伏羲山区方圆约30平方公里范围内,比如区域内历史上有东窑、宋石窑等;</h3><h3><br></h3><h3> 9、1987年河南考古所对宝丰清凉寺试掘发现的汝窑遗址,也是隐身在多山多丘陵的寺院旁边,只是位置比柴窑稍微外露一些,因为北宋当时经济繁荣,社会安定;</h3><h3><br></h3><h3> 10、女娲庙行政辖区在巩义南端,紧邻新密。这与柴氏家谱记载后周当时柴家居住地在巩义相吻合(现居地为月台村。赵宋灭窑后柴家迁往山西,明代回迁现居地月台村)。</h3><h3><br></h3><h3> 近年来,随着郑州城市群的建设,地下古瓷窑的不断发现,不排除也有可能寻找到柴窑相关的重要信息和线索。只要在月台窑区域地表、河沟或郑州城区寻到类似如上图示黄釉并有细纹的薄瓷片及窑具,那距离柴窑窑址就不远了。</h3><h3><br></h3><h3> </h3><h1> <b>四、工艺特征</b></h1><h3><b><br></b></h3><h3> 柴窑为魁,绝非偶然。笔者研究,柴窑瓷器如下九大特征;是其他所有窑口自古及今没有类似发现且独具特色的。</h3><h3><br></h3><h3> </h3><h3> 1 <font color="#167efb">金黄酱釉色</font>:柴瓷金黄色呈色原理非常复杂和独特,它不但在烧制过程中有窑变,在成瓷冷却过程中还要进行丰富的物理变化。柴瓷在成瓷停火时后,在降温过程中必须冷却速度恰到好处,才能变成美丽的金黄酱色。如果降温速度过快,它仍是成瓷时青黄色的颜色;如果降温速度过慢,他就还原成青色失去金黄色。它以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锡混合为着色剂,在强还原气氛中烧成。黄釉在800度要分解,在1100度左右的高温下彻底氧化,当温度下降到1000度左右时,还原金黄酱色,以达到帝王“雨过天晴云破处”的要求。当温度没有达到要求欠烧时,呈青色,无黄色及曜变酱色;当温度超过最佳要求过烧烧糊时,曜变后呈明亮的黑酱色,甚至烧裂成为废品。当温度达到最佳要求正烧时,发生“二次曜变”,一次曜变成金黄色,二次细纹薄釉处再曜变成酱红色。其烧造温度由低到高,到合适,到过火,呈色特征是“绿青—金黄—酱红—糊黑”一路变化。</h3><h3><br></h3><h3> 2 <font color="#167efb">薄胎合模</font>:柴窑器物不同于通常的拉坯成型,器物上都有明显的对接线,是陶范合模工艺特制的琢器,在器物的两侧胎壁上能隐约见到垂直的合模线。先在瓷范填入泥胎,待泥稍干有一定强度后合模,上釉后精心修刮,瓷壁通常1—2mm厚度。柴窑薄胎器独步天下是当之无愧的,瓷壁薄厚均匀一致,内外壁十分光滑。模具通常可按入窑批次重复使用,头模较厚实、规整,二模较薄、有偏斜现象,但器物主体厚度以不少于1.5mm为限,否则出现蹋陷现象。如器物有小件装饰再另加陶范合模拚接。模型可能有单模和合模,可分为外印模具及内印模具两种。外印模具如瓶类、人物类、粉盒类等,部分精品印完后又用刀类工具加以剔刻修饰。内印模具多为盘碗类模具,简单出筋。合模成型便做成了“薄如纸”柴窑瓷器</h3><h3>(<font color="#ed2308">图五 2毫米厚度碎片</font>)。</h3> <h3><font color="#ed2308">  图五 2毫米厚度</font></h3><h3><br></h3><h3> 3 <font color="#167efb">造型特征</font>:柴窑瓷器更多的应该是宫廷陈设礼器或祭祀用器,也有少量的生活使用器。造型多姿多彩,一器一型,少有重复,多有喻意。限于胎土和配釉的珍贵以及单一的瓷石原料,一般高度在20cm左右,最高不过30cm,最小器物象普通树叶一般(喻意“大叶有成”小笔洗)。据有关资料研究,造型主要是凤尾尊、茧形壶、鼓腹瓶类、扇形粉盒、儿童枕、佛像等,符合柴荣既喜欢金银器彰显皇家气派,又不奢侈“以泥代金”的节约风格。目前看来,当时“北地郑州”或从定州运入白胎原料,细腻且柔韧性好,能达到仿制金银器薄胎的要求。柴窑一元配方无大器,也可能所用釉料不充足,含金刚石粉及玛瑙釉料有限,加之制作难度大,成品率较低。</h3><h3><br></h3><h3> </h3><h3> 4“<font color="#167efb">填槽堆花”纹饰</font>:柴窑每件器物决无大面积光素无纹,必有装饰,引入定窑印花工艺,模仿金银器花卉纹饰,工艺繁杂。先在半干器表用锥子刻划槽线,再用“挤牙膏”的方法填涂并凸起花卉图案,再上釉,凸起的部分釉层薄,入窑装烧产生酱色曜变,形成在黄色底子上暗红色的各种花卉图案,人工控制二次曜变的方法堪称一绝。图案酱色稳定,纹路突显,即古人所谓的“制精”工艺,而不应该将“明媚有细纹”解释为“有细的开片纹饰”。柴窑纹饰主要有缠枝菊纹、葡萄纹、荷花纹、牡丹纹等,画面感极强。另外还有模印的动物装饰、起地浅浮雕装饰等。</h3><h3><br></h3><h3> </h3><h3> 5 <font color="#167efb"> 胎质特征</font>:胎质浆胎、略粗、细润、洁白、质轻,是采用优质的单一瓷石原料,称为“干馍胎”。“声如磐”是指优质的瓷石烧制温度较高,瓷化程度相对低,吸水率小于0.5%,但敲击器物能产生石制乐器般清脆的声音,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胎体不透明。也可能是密县精制瓷土或五代定窑的优质瓷石原料运到柴窑烧制,也不排除从景德镇附近(当时已攻入南塘)运入优质瓷石。因为当时后周已攻打南唐,南唐旧主已臣服北方,大运河南段在五代末期已全面恢复通航。这里有待继续深入研究。</h3><h3><br></h3><h3> </h3><h3> 6 <font color="#167efb">配釉特征</font>:除了石灰釉掺入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锡(或锑元素)为着色剂外,又配入玛瑙、珍珠、金刚石粉,放大镜下耀眼星光点点,银光灿烂。清早期《南窑笔记》记载有:“周武德年间,宝库火、玻璃、玛瑙、诸金石烧结一处,因令作釉。其釉色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其妙四如,造于汝州,瓷值千金。”记叙了柴窑釉药的成分,似与汝瓷有相似之处。这种极为稀有且可塑性极好的“白胎”,烧制窑炉使用的可能是长还原焰的木材,否则是烧不出青黄釉色的。如在五代时期的越窑,用“灰胎+青釉”是烧不出天青釉色的,邢窑“白胎+白釉”也烧不出天青釉色,只有“白胎”瓷土和柴窑特制的釉料“白胎+青釉”才能创烧出略带青色的金黄釉色。釉药外面,外罩一层极为稀薄的透明釉,玻璃光泽,坚硬致密;釉面细腻光洁,高温烧结后没有开片和气泡(转折积釉处少量)。</h3><h3><br></h3><h3> </h3><h3> 7 <font color="#167efb">施釉方法</font>:柴窑施釉技术独特,将釉刷上去,而非将器物放入调好的釉中沾釉,能把粘稠的玛瑙等釉施的很薄,并且在烧造过程中没有流釉、积釉(轻微)、蜡泪现象,釉面光滑如镜,除了拚接处有刷釉痕迹外,其他地方不见施釉痕迹,且恰好到底不流,少量器底有手指痕。这项很先进的施釉技术是个谜团。柴瓷釉色薄、刻花清晰可见、凸现图案装饰效果。</h3><h3><br></h3><h3> </h3><h3> 8 <font color="#167efb">支烧方法</font>:柴窑瓷器除了圈足露胎外,其他胎面是满釉。器物是一匣一缽少许黒砂垫烧,不是支钉支烧;底部多浅圈足或平底。少量有覆烧器底满釉现象。赵青云先生说:“唐代的瓷器大部分都是平底的,到五代以后,晚唐五代开始出现玉璧状圈足底,少数还保留有平底,但是另外也开始出现浅圈足,那么到了宋代玉璧状圈足不见了,圈足逐渐加高”与这些见解是吻合的(<font color="#ed2308">见图六 束腰瓶玉璧底</font>)。</h3><h3><br></h3><h3> 另外,所谓 “足多粗黄土”,大概是为了部分较重器物垫烧不易粘连的缘故。它锻烧过程中,是用粗黄土做垫烧,器皿烧成后口沿、足底留下黄土烧后的黑色垫痕。也有极少数如海棠小杯采用覆烧方法,底部满釉。所有器底、口沿露胎处看似粗糙,摸则滑顺。 </h3> <h3>  <font color="#010101">  </font><font color="#010101">9 </font><font color="#167efb">钻石光芒</font><font color="#010101">:</font>柴窑文献记载里对柴窑瓷有“流光溢彩”、“宝莹射目光”、“光芒夺目,如飞箭一般”的赞誉。很多人认为夸张了神话了,其实这种现象是存在的,由于柴窑瓷的釉层迎着阳光折射出来的光芒可以与金刚石的耀眼光芒相媲美,而备受追捧,成为瓷器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原因是釉料渗入珍贵的钻石粉和较高比例的白色玛瑙釉,高温烧炼后,积釉的转折处或釉面迎强光折射出现钻石光芒就很自然了(<font color="#ed2308">见图六 束腰瓶玉壁底</font>)。</h3><h3><br></h3><h1> <b>五、鉴定探讨</b></h1><h3><br></h3><h3> 结合疑似柴窑器的研究,试图推出五代柴窑瓷器如下16项鉴定特征:</h3><h3><br></h3><h3> 1、“青如天”,即雨过天青云破处瞬间呈粉嫩的青黄色、薄釉凸纹和胎釉结合处曜变酱色三种色调。其中主色调黄色似呈九成熟的鲜橙色,有颗粒感,粉嫩通透,秀色可餐十分诱人;令人困惑的是这种瓷器独特的釉,是一种五代之前和五代之后从未见过的釉色;</h3><h3><br></h3><h3> 2、药釉外罩一层透明釉,施釉略有不均,釉下黄色颗粒感强烈,凸出部分具备酱色窑变或红晕特征;</h3><h3><br></h3><h3> 3、器内一般不施釉,器内有少量流釉现象,胎质坚致(千年后有明显疏松感)、细润、光滑、洁白,有的有黄色斑点析出;</h3><h3><br></h3><h3> 4、器外釉薄略显不均,施釉到底无任何流釉痕,外底圈有斜削刮一周痕迹;底内施釉无露胎,底部无任何款识;</h3><h3><br></h3><h3> 5、根据器物釉面半透明釉各釉层老化情况,可以明显看出结晶层、透明釉、釉下裂纹层、色釉层和底胎层共五层分布不同老化特征(<font color="#ed2308">图六 束腰瓶玉璧底</font>);</h3><h3><br></h3><h3> 6、器底平切或泥鳅背状,粗黄土足,或白土足,多伴有垫烧黑色窑粘,小件也有底部裹釉覆烧的(<font color="#ed2308">图七 粗黄土足盖盒</font>);</h3><h3><br></h3><h3> 7、除了圈足露胎外,其他胎面是满釉。器物或是一匣一缽垫烧,釉里清洁无窑灰落尘;</h3><h3><br></h3><h3> 8、合模对接成型,两边胎壁上能隐约见到上下垂直的合模线;</h3><h3><br></h3><h3> 9、多为礼器,有的生活用器且富有喻意(如莲升跪子),一器一型,多姿多彩,精致乖巧;</h3><h3><br></h3><h3> 10、“薄如纸”,即胎釉厚度一般在1至2mm左右,手感极轻,胎体在强光下不透明;</h3><h3><br></h3><h3> 11、器外必有装饰,绝无光素无纹。所谓细媚有细纹,用“填槽堆花”方法阳凸线条,呈现各种花卉图案(如牡丹、荷花、菊花、葡萄等),阳凸条形图案呈酱色曜变,花卉画面感强烈,生动鲜明;</h3><h3><br></h3><h3> 12、釉面基本无开片、无气泡。有少量器物釉层下呈自然裂纹;转折积釉处有少量开片气泡,气泡明亮,有少量破泡穿破釉面,无机盐堆积物形成不规则空洞,积釉处常有棉絮状堆积物,并沿釉下开片处釉上堆集牛毛纹状土沁<font color="#ed2308">(图八 瓜楞瓶(沿釉下开片处釉上牛毛纹土纹) </font></h3> <h3>  13、“明如镜”,即釉面光亮且柔和,有蜡质光泽,尤其转折积釉处,釉面折光明亮;</h3><h3><br></h3><h3> 14、“声如磬”,多数敲击声音清越(少量大件厚实),因年代久远略泛铜音;也有稍有哑音的;</h3><h3><br></h3><h3> 15、放大镜下可见釉下散落有一层耀眼的金刚石粉,珍珠粉,变色的玛瑙粉等;这与《南窑笔记》记载“周武德年间,宝库火,玻璃、玛瑙、诸金石烧结一处,因令作釉”等记载相吻合;</h3><h3><br></h3><h3> 16、无论器表,还是凸起花纹,还是糙底,均手感滑润顺畅。少量器底有黑色窑粘。</h3><h3><br></h3><h1><b> 六 千年误区</b></h1><h3><b><br></b></h3><h3> 千年误区主要因为是宋代以后鲜有人见到实物,误读主要集中在两点,一个釉色,误为雨过天晴色就是纯天青色或纯天蓝色;一个是细媚有细纹,误认为是釉面开片细纹或窑变流釉细纹。</h3><h3><br></h3><h3> 近千年来人们只关注“雨过天晴”,无人正确解读“云破处”是什么颜色,而皇上的要求重点恰在云破处,雨过天晴只是云破处的铺垫,当时陶官和工匠甚解其意,千方百计真正烧出了云破处的金黄酱色瓷器。</h3><h3><br></h3><h3> 一直以来,柴窑的“细纹”记载没有引起更多研究者的正确关注,这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认为柴瓷的细纹就是古瓷中常见的开片,忽略了对柴窑 “挤牙膏”填槽工艺或模印细纹的研究。瓷器中或按照绘画模板,雕刻人工陶范,加之细纹上薄釉曜变红色,使得各种花卉(如牡丹、荷花、菊花等)图案摇曳生枝,富于书卷气息,呈暗红色花卉在金黄釉色底子上面生动立现,绽然开放,怎能不为后世帝王收藏大家为之侧目呢?</h3><h3><br></h3><h3> 历史的长河中,只有当陶瓷业经过大唐“秘色瓷”进入更高的发展时期,才会诞生艺术成就极高的“柴窑”。定窑、柴窑、北宋汝窑、北宋钧窑具有很近的“链条血缘”关系,人们也许会看到唐代金银器——五代定窑——柴窑——北宋汝窑——北宋钧窑这一北南传承的演变过程,其起源、发展到成熟,及至突然中断的轨迹也将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甚至从中可以寻觅到中西结合的大唐盛世“丝路文明”传承的影子。</h3><h3><br></h3><h3> 日本对中如云著《至宝•千年之旅》提到:中国很多考古专家、历史学家认为汝窑、钧窑与柴窑是母子关系或是兄弟关系。清末许之衡著《饮流斋说瓷》述及“青瓷”云:“柴周雨过天青实接其规(指唐越窑),汴京之东青继之,汝窑之豆青承之。”这里说明钧窑和汝窑都继承了柴窑的瓷色。历史的交错使得这种柴窑成熟的金黄色釉失传几百年后被推迟到到明代宣德年间以更加纯熟的方式重新问世。</h3><h3><br></h3><h3> 可是,就是这个关键的中间环节——柴窑,突然失传,被误读了近千年难见尊容。甚至有人说柴窑根本就不存在。</h3><h3><br></h3><h3> 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先生经过认真论证,在《柴窑“出北地”问题论辩》中“倾向于认可,历史上柴窑确实存在过。”[5]</h3><h3><br></h3><h1> <b>七 柴窑遗址新思维</b></h1><h3><b><br></b></h3><h3>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经验主义和迷信权威是创新发现的大忌。颠覆性新思维才有可能揭开千年谜底。作为试图揭开柴窑真相,本应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应尊重客观史实。窑址目前主要有陕西“耀州柴窑”说,河南“郑州柴窑”说,江西“湖田窑柴窑”说和浙江“越窑柴窑”说。各派都有自己的理由和“物证”。但没有一家能拿出与历史柴窑记载全部相符的物证。据马未都先生说,现在有专家研究,认为景德镇的影青瓷就是柴窑。这点没有定论,只是一说而已;还有说陕西的耀州窑是柴窑,都属一家之言。[6]</h3> <h3>  </h3><h3> 笔者无意与谁争锋辩论,只是作为一个柴窑爱好者,介绍疑似柴窑器偶尔的新发现,试图拨开历史谜雾,探询求证真相,与大家分享。柴窑瓷器和柴窑窑址,应本着先鉴器后鉴窑的思路,好比鸡蛋和鸡的关系,看见鸡蛋了,就应该知道是鸡下的。 柴瓷是皇家意志和行为的体现,具有典型的皇家风范。“后人所说的柴窑,其实就是周世宗柴荣首创的五代后周的宫廷御窑。”[7] </h3><h3><br></h3><h3> 后周世宗命设窑烧造御用瓷器,时或呼为“御窑”(也可能是其它称呼),后周为宋所代,“御窑”被毁,至金、南宋、元,因周世宗柴姓,“柴窑”称谓慢慢成形,到明代初古瓷已拥有独立艺术品的地位,在分类时“柴窑”就因其独特艺术风格被单列了,到了明末,其特征描述已相对固定了。</h3><h3><br></h3><h3> 跳出柴窑看柴窑,运用突破性思维,“先鉴器后鉴窑”可能是破解柴窑千年之谜的一条捷径。以窑址调查并结合文献研究,对疑似柴窑器偶尔的新发现,为我们找到了寻找柴窑窑址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应当坚持陈万里先生“文献记载要和窑址、实物相对应”的考古原则,</h3><h3><br></h3><h3> 即除了历史记载和实物相符外,必须找到五代柴窑窑址,以相关窑炉窑具、文化地层、考古报告认定柴窑。必须符合“以史证物,以物证史”的考古鉴定原则。 </h3><h3><br></h3><h3> 《新格古要论》论述柴窑器出“北地河南郑州”,为什么加入“北地”二字,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明代天顺年间人们也没有搞清楚柴窑确切位置。</h3><h3><br></h3><h3> 但是,汝窑是依据“《皇瓷、柴窑考证》”记载,“宋政和官窑亦起于汴汝,亦河南道所辖之州,柴窑即在其都内”,最终考古研究工作者在汝州(古)找寻到了窑址。对于柴窑还有更明确的记载“柴窑在河南郑州,即柴世宗所创也”,那么在同一著者,同一篇文献中,对柴窑之址在北地“河南郑州”,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怀疑这种记载呢?所以坚信古柴窑在郑州所辖古代地域,应为柴窑之址的总体方向去寻找考古标本。</h3><h3><br></h3><h3> 我们应该按照耿宝昌先生“以物证史的辩证法来证明;运用传统方法加现代科技的方法:眼学、器物标型学、对比学、历史学、地理学、战争学、考古学、地层学、硅酸盐学、现代科学检测分析学(碳14、热释光等),多学科交融,立体化论证,当这些论"点"都指向同一个"五代末期"时,进而再"以史证物"反过来证明柴窑的存在及准确性。只有这样才能解开千年之谜,最终证明柴窑。”[8] </h3><h3><br></h3><h3> 如果是御窑,一定深埋有御窑瓷片和匣钵等窑具,就一定有希望被发掘,以最终证明柴窑的存在。 </h3><h3> </h3><h3> 江山代有才人出。希望柴窑问题能在我们这代人中解决。我们探寻柴窑之谜的途径,仍然是实物与历史记载相互比对,不断寻找、剥茧抽丝的论证过程。积极探索官方考古与民间收藏互为补充的路子,突破思维,敢于推理分析,既不要墨守成规,也不要信口开河。弄清古文献中所记载的北地郑州,所指那时郑州的区域位置在何处,中国历史政权的换代,地域名称的变更及归属,千年的衍变,弄清当时郑州所在确切位置、区域至关重要。为什么不去试一试呢?根据有关线索,网式搜寻,锁定目标,申报一个发掘项目,排除种种干扰,以科学求实的态度,恐怕会有重要收获。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顾万发先生说:“柴瓷研究需要大家都来关切、关注,考古单位和民间收藏家也要建立联络机制,良性互动,持续寻找,以此把柴窑、柴瓷研究推向新的阶段。”</h3><h3><br></h3><h3> “开张天岸马,奇逸人中龙”。对事物极致的追求便是艺术。李景洲先生认为,瓷器在东汉成熟以后,到五代技术达到了最高水平,很多专家到现在还持这种观点,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这个纯手工水平,现在可能还没有被超越,可见当时的工艺水平和技术水平之高。但是,如果我们真发现了窑址,我们可能稍许有些失望,因为与当代工艺比,柴窑是个手工活,工艺成型煅烧或稍有偏斜,决非机制一流。然而,再神奇的东西,也决不能超越当时的历史框架。如柴窑也像法门寺出土的秘色瓷一样,有物帐记录可查,柴窑之谜也终将被解开。但人们总觉得秘色瓷釉色没有传说的那么神奇,人们甚或更愿沉醉在历史传说之中。</h3><h3><br></h3><h3> 生在宝山不识宝。身边柴瓷无人识。</h3><h3><br></h3><h3> 也许柴窑将重蹈甲骨文的覆辙,悲剧重演,流散国外,祖先留下的宝贝最终却是姗姗来迟的证明。也许柴窑将重蹈元青花的覆辙,悲剧重演,流散国外,祖先留下的宝贝最终却是由外国人来证明。</h3><h3><br></h3><h3>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关于宋代五大名窑,这是中国陶瓷领域享誉世界的,……我们过去已经既定的,当然也许对,也许不对,我们要找出真凭实据来,如果确切,我们也应该改变它最早开始时期或者是它那个时代。——《耿宝昌谈宋五大名窑和柴窑》。</h3> <h3>  </h3><h3> 那薄如蝉翼的过去 ,如天青色等烟雨 ,触摸千年前的美丽,粗黄土底上,洒满幸福的泪滴。——《寻找柴窑》丘小君。[9]</h3><h3><br></h3><h3> 宇宙浩瀚,星汉灿烂。中国的价值重整迎来了一个关键性拐点。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成为时代强音。瓷器,代表着中华文明的符号;柴窑,代表着中华文明的高度;柴瓷,代表着中华文明独特的精神标识。笔者再次呼唤文博界、藏界的慧眼与慧心,宏扬收藏家品行与名节,摒弃狭隘地域观念和部门利益,深入挖掘隐没千年皇家文化的光辉金矿,寻找精神世界的“价值公约数”,同心协力找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和文化根脉,共同研讨中华传统文明的极致结晶和精神力量,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进步和文脉延续。笔者相信:作为“瓷皇”的柴窑面世之日,诸窑定当黯淡。耿宝昌先生云:破解柴窑,不但是震惊中国,而且是震惊世界! </h3><h3><br></h3><h1><b> 主要参考文献:</b></h1><h3><br></h3><h3>[1]田培杰《郑州柴窑》河南人民出版社2011年1月;</h3><h3>[2]欧阳希君《也说“柴窑”》 2010年9月;</h3><h3>[3]《河南省密县地名志》111页,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12月版;</h3><h3>[4]郑州文物考古研究院《月台瓷窑遗址》申报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材料2008年8月;</h3><h3>[5]顾万发《柴窑“出北地”问题论辩》《中原文物》2014年04期;</h3><h3>[6]马未都《马未都话柴窑》中华人民美术网 2014年12月;</h3><h3>[7]母智德《柴窑与柴窑研究》2009年11月;</h3><h3>[8]耿宝昌《谈宋五大名窑和柴窑》2012年8月首届中国艺术陶瓷发展论坛;</h3><h3>[9]丘小君《寻找柴窑》2009年10月。</h3><h3><br></h3><h1><font color="#167efb">此文章于2017年《大观丶收藏》第1期转载发表</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