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春联

淇奥

<h3> 乡村春联</h3><h3></h3><h3> 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中国民间春节习俗之一。它以对仗工整、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美好形象,抒发美好愿望,是中国特有的文学形式。贴春联是华人们过春节的重要标志。</h3><h3> 春联,起源于桃符。五代十国时,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题写联语。《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这一习俗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h3><h3> 在我小的时候,贴春联是年三十最重要的一项仪式。吃完早饭后,妈妈就开始熬浆糊,爸爸刷浆糊,妹妹传递,我负责贴春联。大门、房门、室内的门、仓房的门,所有的门都要贴上红彤彤的春联,所有的窗户都要贴上挂钱。当春联贴好后,在白雪的映衬下,在呼啸的寒风中,这小小的农家院,立刻就生机勃勃起来了。</h3><h3> 在东北农村,每个村都有那么几位识文断字的老先生,一到春节他们就忙乎起来了,他们将早就在报纸、杂志上搜集好的春联拿出了,挥毫泼墨,笔走龙蛇地将一幅幅春联写好,然后被村民们拿走。这时的春联,内容丰富多彩,既有对革命理想的抒发,又有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还有对政策的宣传,是一个时代的体现。</h3><h3> 透过小小的春联,我们能够看到整个社会的变迁。</h3><h3> 春联作为一种文艺形式,一种文化景观,它结合了书法、诗词的特点,它承载了一种文化,承载了一种情怀,因此,它受到上到文化精英,下到普通百姓的普遍欢迎。在商品经济社会,春联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以前的手写,逐渐变成了印刷品,材质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而春联承载的内容却越来越单一世俗,除了发发发、顺顺顺、喜喜喜,也再有没有什么是老百姓心向往之的了。在快餐文化大行其到之时,广告无孔不入,小小的春联也不能幸免,一些企业强势介入,它们以免费送的名义,其实是在进行企业宣传。</h3><h3> 春联贴在门上,门将家庭和社会分割开来,形成了私密空间和公共空间。通过这个空间和春联上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家庭的社会环境,他们的信仰、价值观、经济状况、生活状态、文化品位、职业特点、生活美学、生活态度等等。通过这些春联我们可以管窥到一个地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h3><h3> 这组照片拍摄于吉林省白山市的老岭村、天桥村、松岭村等村屯,共拍摄了一百多户村民家门上的春联,在拍摄时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在散射光的条件下进行拍摄,其目的是减少光线对拍摄物的影响,使它更加体现出拍摄物体本真的一面。</h3><h3> 春联堕落了。</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