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城隍庙----------申城的一张名片</h3><h3> 上海人所说的城隍庙不仅指的是道观老庙,还包括老庙旁边的豫园和豫园商城。</h3><h3> 我去过许多城市的庙前老街,如南京的夫子庙,天津的古文化街,苏州的观前街,总感觉上海的城隍庙有点不同,不同在哪里,不妨去看个仔细,况且好久没去逛城隍庙了,改革开放后的它会怎么样了?</h3> <h3> </h3><h3> 正月初三,我抽空去了探望了这个老朋友。果然士别三日要刮目相看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老城厢的改造,挹秀楼等一批小高层楼馆以及原明清街坊得以改建,商城既平添了恢宏大气又不失原有的精巧和玲珑。主基调仍然为明清风格的仿古建筑,主要体现在外立面,而室内装饰不乏现代时尚乃至海派特色,窄巷两边鳞次栉比的商铺里,家家西式吊顶,户户筒灯通明,琳琅满目的小商品被射灯的聚光俯照着,搞得好像博物馆的藏品争先恐后地跳出来亮相。最夺人眼球的是印制在小商品上的旗袍女人。<br></h3><h3> </h3><h3><br></h3><h3><br></h3><h3><br></h3> <h3> 旗袍虽然始于北方旗人,但经过上海裁缝的改良,吸收了西式立体裁剪方法,加入了连衣裙、晚礼服等巴黎时装元素,袖口、挂肩改小了,腰部、下摆、胸部位置收紧了,把女人的曲线烘托出来了,恰到好处地汇集了东西方共认的美丽,成为三十年代沪上摩登女人的风行服装,所以业内反而认为旗袍的发祥地在上海。你看那风情万种的旗袍女子,轻握香扇,独倚朱栏,一颦一笑,美目盼兮。上海女人白皙细腻的皮肤,凹凸有致的身材,高高竖起的衣领尽显纤细的脖颈,似露非露;两边开叉的缝隙里,白皙的美腿若隐若现。我无意中发现一幅旗袍女人的画像旁边居然并排放着穿比基尼的外国女人像,不同的表现,同样的追求,只是一个含蓄一个开放,一个粉面含羞,一个放浪不羁,刹那间两种文化的异同、碰撞和包容在无容置疑地在30年代产生了,于是,性感这一近乎淫荡的被中国人讳莫如深的概念被洋人唤醒了,我仿佛悟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真谛。当一个“微步玉露倾,挪步暗生香”的穿着旗袍的性感女人在你面前,你敢说不瞄上一眼,只要人人多瞄上一眼,商机就可能由此产生。看来上海的设计者,无招不用其极,招招具有杀伤力。当然,笔者指的旗袍秀仅停留在画面上,凭借商城的实力,上演一段走街串巷的真人秀也并无没有可能,但和你我没有半毛钱的瓜葛,否则定然“为伊消得人憔悴”。</h3> <p class="ql-block"> 老远看到了九曲桥上的湖心亭茶馆,该楼建于乾隆49年,距今已经160年了。有“海上第一茶楼”的美誉,楼顶呈双重尖塔形,屋脊牙檐,梁栋门窗均雕有栩栩如生的人物、飞禽走兽及花鸟草木,同济大学建筑系教师朱宇晖对于湖心亭的建筑形式有种很有趣的判断,他认为竖线条的纵向表达隐隐有种哥特式的风格。但湖心亭同时又保留了中式建筑的飞檐翘角 ,当年的湖心亭是浦江边最高的建筑,从后来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周边的建筑陆续也开始走向这种竖向挺拔的姿态,湖心亭的“哥特式”从一枝独秀变为了终极蔓延。</p><p class="ql-block"> 朱先生看着陆家嘴的高楼可能会觉得,这个城市最早具有高层气质的建筑恰恰就是湖心亭。</p><p class="ql-block"> 不是吗?我惊奇地发现,在湖心亭飞檐翘角的后面耸立着浦东上海中心大厦和金茂大厦高大的身姿,两个时代和风格决然不同的建筑出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乍一看感觉很不协调,但细心端详,却发现他们内在的联系,你看,多像一张父子合影照,那飞檐翘角的湖心亭像坐在椅子上翘着八字胡年迈的父亲,而站在后面的是他两位年轻英俊高大威猛的儿子。父亲虽然年老形秽,却很自豪,那翘着八字胡的架势好像在说,不是老子当年将潮流引领,那能有现在这般高楼林立的场景,而两个儿子只能毕恭毕敬地站在后面,听凭老子的教诲。</p><p class="ql-block"> 1986年10月这位中西结合的先行者迎来了最骄傲的一天,它代表上海这座城市接待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得到了来自大洋彼岸洋老师的夸奖。这天女王心情大好,在亭上二楼靠窗坐定,品茶赏景,一向不苟言笑的女王嘴角开启,现出了“蒙娜丽莎”般永恒的微笑。著名评弹演员石文磊手抱琵琶当场弹唱了弹词开篇《湖心亭阵阵飘香》。女王曾先后获得伦敦大学音乐学士和威尔士大学音乐博士的学位,对音乐很有造诣,一曲琵琶使她情不自禁地鼓掌微笑。弹唱一结束,女王特地脱下手套,上前同石文磊亲切握手。江南丝竹大师陆春龄也为女王演奏了美妙的乐曲,女王三次欠身致谢,可以料想的是眼前现代版的清明上河图和耳边曼妙的乐曲声融为一体,赫然凸显的中华民族风情,深深感染了这位绝非一般的老外。</p> <h3> 还是回到九曲桥的起步点,也是令女王赞叹不已的海上五大名院之首的豫园,400多年前,明代进士上海籍人士潘允端把私家花园打造成“奇秀甲于东南”美誉的苏式园林,现存区区仅30亩。苏园历来有地不广而景无限的特点,这和上海人“螺丝壳里做道场”的精神不谋而合。在这捉襟见肘的用地上,亭台楼阁、廊榭桥舫、奇石名木被安排得错落有致。大诗人郭沫若1961年参观了豫园,写下了“玲珑玉垒千钧重,曲折楼台万姓游”的诗句,足见豫园的精致和玲珑。</h3><h3> </h3> <p class="ql-block"> 这里园中有园、大园套小园、小园套庭园,逶蜒连绵的龙墙把整个豫园分隔成若干个分园,龙墙上面无数个别致的洞门和精巧的泥塑漏窗,把“借景”这一造园艺术发挥到了极致,使游客常有耳目一新、遐想连翩的感觉。继而使园园相扣以小见大的效果得以实现。徜徉在园林之中,移步异景处处有景,时而你会见到,在绿树和假山的掩映下,凤阁龙楼的飞檐翘角远近高低若隐若现,大有连着宵汉的恢宏气派;时而:迎面突然有巨石挡道,感觉无路可走时,马上发现峰廻路转,曲径通幽。时而误入高墙深巷似身陷囹圄之中,跨出洞门之后,见有廊榭将一水环抱,湖光潋滟,顿觉豁然开朗。时而见重岩叠翠,假山峥嵘,山涧石缝之中有清流直下,飞花溅玉。豫园的精致令人难忘,显然当年女王赞叹的并不是豫园及湖心亭所蕴含的西方文明,而恰恰是这座城市山林张显的异乎寻常的精致,中华民族历来有古道热肠般的待客之道,就在豫园,中方特意安排微雕工艺师薛佛影先生献上他的得意之作,只见两寸见方的象牙上刻上了豫园一景《鱼乐榭》风景的背后还刻有700余字的《滕王阁序》,把个女王看的目瞪口呆,面对此时、此情、此景,女王只有笑纳了,开启的嘴角恐怕是合不拢了。</p> <h3> 原路返回,乃是从古典园林到日趋现代的商城的必由之路,也是当年建造九曲桥的初衷,上海从一个渔村到繁华都市不正是从历史的曲桥上过来吗?还好,今日桥上风和日丽、春意融融,漫步其间,见桥下一泓春水,有鲤鱼相戏碧水之间,正可谓水不深而澄清、鱼不多而灵动,桥不长而曲折。</h3><h3> </h3> <h3>走在桥上突然想起,到了城隍庙,怎能忘了比豫园更为小巧玲珑的小笼包,上海小笼包区别外地汤包的特点就是小,皮薄半透明,出笼的包子,能一眼看透里面晃动的汤汁,吃起来也有讲究,上海人竟然嘲笑外国人不会吃汤包,称之为“洋盘,”洋盘洋盘,洋人的盘算,洋人就是不懂,怎么汤汁会装在包子里,更不用说怎么吃,最终,还是让汤汁射出来,弄脏了西服。当然这只是市井说笑而已,但也反映了上海人崇洋不媚外的自信乐观。滑稽演员周立波用苏北话描述了小笼包考究的吃法: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吸汤,叫人忍俊不禁。这样想着,感觉肚子饿了,但一眼望去,彼岸的南翔馒头店门口排队买小笼包的队伍快要延伸到桥上来了,是买还是不买,一时间踌躇起来,无奈乎小笼包的诱惑实在难以抵挡,感叹之余,作一绝句以抒情怀: </h3><h3> </h3> <h3> 包小汤鲜味道美,今春买卖胜开张。</h3><h3> 琼浆玉液天天有,不似汤包日日香。</h3> <h3><br></h3><h3> 离开城隍庙经外滩回家,两地近在咫尺,步行也就一刻钟时间,一路上,我低头一直在想,城隍庙同其他城市的庙前老街为什么有些不同?……。此刻,上海中心大厦和金茂大厦迎面扑来,越来越清晰,海关大楼雄渾悠远的钟声在头顶上空响起,很高,很远很深,不紧不慢很有节奏,质朴而不华丽,昂扬而不低沉。它准时敲响,跨越120年。我仿佛被醍醐灌顶突然顿悟,哦!原来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赖以生存的海派文化决定了城隍庙的与众不同……。 </h3><h3>作者:弄潮儿 2019年2月20日 修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