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梁芳洁 </h3><h3>文:何龙江 </h3><h3> </h3><h3> 黑颈鹤是国家一类保护动物,属大型飞行涉禽,全长约120厘米。黑颈鹤主要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草甸、沼泽和芦苇沼泽,以及湖滨草甸沼泽和河谷沼泽地带。是在高原淡水湿地生活的鹤类,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h3><h3> 云南昭通大山包乡大海子湿地,海拔在3000米—3200米,总面积3150公顷,是目前已知黑颈鹤种群数量最大、分布最集中的越冬栖息 。大山包已成为国际重要湿地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并被授予 “中国黑颈鹤之乡”称号。</h3><h3> 所谓大海子,是大山包丘陵上的一处湖水,每年11月至第二年的二三月份,大批的黑颈鹤从青藏高原飞到这里过冬。有近千只黑颈鹤栖息在海子周围。湖边有一处民居,这里住着一家黑颈鹤的守护人,女主人叫陈光会,她就是每天给黑颈鹤喂食的人,她和她的家人,20多年来始终坚持充当黑颈鹤的保护人。</h3><h3> 2018年12月的一天,我们来到她家。外面寒风呼啸,屋里生了个大炉子,暖意融融。在炉旁,我们和女主人陈光会聊起了家常。陈光会说,她丈夫叫赵强,是乡卫生站的医生,兼护林协警,她婆婆叫董应兰,她们家喂鹤是从她婆婆开始的。在这里的黑颈鹤保护站没有成立之前,婆婆每天都在大海子边放羊,总能看见鹤。有时候她从家里拿来点菜叶什么的喂它们,时间长了,鹤就跟她熟悉了。从1992年起,黑颈鹤保护站建立以后,婆婆一直坚持每天喂鹤。陈光会嫁过来以后,也跟婆婆去喂过,这一干就是14年。后来她年岁大了,为了使喂鹤的事坚持下去,从2006年开始,陈光会就独自喂鹤了。</h3><h3> 陈光会说,她们每天喂黑颈鹤两次,一次是上午11点,一次是下午3点,说话间又到了上午喂黑颈鹤的时间了,我们随陈光会出门,去看她喂鹤。她背着喂食的筐走近湖边,我们则钻进了附近的瞭望屋。黑颈鹤很怕人,不能靠它太近,否则会惊吓到它。保护区为游客修建了观赏黑颈鹤的了望屋,即在离开湖边不远的地方沿岸修建一个地堡式的房子,设置了观察窗。只见陈光会用嘴吹出响亮的口哨,随着一声声哨音,黑颈鹤从远处集拢过来,有的亦步亦趋,有的飘然而至。陈光会说,喂鹤的食物是保护区提供的,每天60斤,如遇到下雪天,黑颈鹤自己寻不到食,喂得要更多一些,每天达到二、三百斤。如今陈光会一家人已经成为黑颈鹤的朋友,她是大山包黑颈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里第二个能和生性警惕的黑颈鹤接近到10米距离的人,第一个人是他的婆婆董应兰。 </h3><h3> 当晚我们住在护鹤人家中。每天早上陈光会的丈夫赵强还有一项工作,就是统计黑颈鹤的数量。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芳洁就跟着赵强爬上附近最高的房顶,用望远镜给黑颈鹤数数。根据黑颈鹤的生活规律,每天早上都要起飞一次,白天喂食时回来吃完后飞走,晚上又回来栖息。早上黑颈鹤起飞是计算其数量最好的时机,飞起一只计算一只,以此计算出黑颈鹤的准确数量。这天寒地冻的真不容易,这天早上赵强告诉我们当天黑颈鹤的数量是900多只。 </h3><h3> 陈光会告诉我们,从2019年起,为了进一步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保护区就要实行封闭管理,禁止游人进入。届时这个村子的所有人家都要搬出,所有房子都要拆除,她们家将迁到昭通县城的高速路旁。那时即使住的远了,她们还会每天回来这里喂鹤。</h3> <h3>1、大山包乡大海子湿地,每年十一月至第二年的二三月份,大批的黑颈鹤从青藏高原飞到这里过冬。有近千只黑颈鹤栖息在海子周围。</h3><h3><br></h3> <h3>2、湖边有一处民居,这里住着一家黑颈鹤的守护人,女主人叫陈光会。</h3> <h3>3、陈光会和丈夫陈强,婆婆董应兰,小儿子。</h3> <h3>4、每天上午11点和下午3点,陈光会都要去喂鹤。</h3> <h3>5、有的黒颈鹤已经在那里等候了,陈光会用嘴吹出的口哨特别响亮,随着一声声哨音,黑颈鹤从远处集拢过来,有的亦步亦趋,有的飘然而至。</h3> <h3>6、每天早上陈光会的丈夫赵强还有一项工作,就是统计黑颈鹤的数量。</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