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悌仁之本

李东

<h3>■原典</h3><h3>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h3><h3>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h3><h3><br></h3> <h3>■释义<h3>  有子说:“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作乱的人是没有的。君子专心致力于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仁道便由此产生。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h3><h3><br></h3></h3> <h3>  有子,孔子的学生,姓有,名若,比孔子小33岁。孝敬父母叫“孝”,敬爱兄长叫“弟”,即悌。“孝弟”是一种顺德,和顺之德,“孝弟”之人,很少犯悖逆之事。在家孝悌之人,能够合理地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自然养成仁爱之本,大概走向单位、社会就不会对不起领导、同事和朋友。</h3> <h3>  对得起领导、同事和朋友的人,有资格称为君子,其根本的修养,是大家明道和修道的基础。这样看来,仁道的根本,即在于孝顺父母和尊敬兄长。但是,真正的道,必须掌握合理的“度”,才算中道(合理的道),过犹不及,都属于偏道。孝到合理的程度,敬到合理的地步,并不是盲目顺从和过分地敬重,务求以合理为度。</h3> <h3>■解读<h3>  中华文化的基础,在一个“孝”字,孝悌是仁的根本基础。儒家强调孝悌,不仅仅是一种家庭观念,而是强调爱自己家人是仁爱之本,“亲亲爱人悯物”,只有爱自己家人的人,才有可能爱别人、爱国家、爱社会。如果一个人都不爱自己的家人,却说爱国,那是会让人产生疑惑的。</h3><h3><br></h3></h3> <h3>  孝是强调不忘本的体现,忘本的人容易冒犯长上,那是常见的社会现象。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现代仍然重要。合理的孝顺父母,才是孝心;不合理的指示,不能够刻意去顶撞,更不应该反过来教训父母,也不可以盲目顺从。对兄长要尊敬,同样以合理为度,过于不及,都不是应有的态度,兄长对弟妹也要有合理的呵护。</h3> <h3>  在自己家中,由自己做起,把孝道发扬光大,以孝道传家,对人类的贡献最大。所谓亲亲而仁民,先爱自己的家人,然后才会爱别人,自己家人都不爱,不可能对别人有真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