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好的父母,并不是给孩子留下多少房产,多少存款,而是言传身教给他们终生受用的习惯,从小养成孩子最珍贵的气质。</h3> <h3>一、坚持阅读</h3><h3>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就像吃饭、睡觉一样,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五谷喂养躯体,书籍滋养精神。多阅读能开拓眼界,提高认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董卿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时刻给你回报。”许多时候,我们以为读过的书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你读过的书,就在你的气质里,谈吐里,胸襟里,当然也在你的思想文字里。</h3> <h3>二、知道感恩</h3><h3> 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家财万贯,可以没有丰功伟绩,但一定要学会感恩。感恩,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准则,也是人与人之间一种凝聚力的内核。教会孩子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品德。常感恩的孩子,会体谅父母辛苦付出,珍惜身边的人,认真对待生活。常怀感恩之情,必得善念之恩泽,心境安宁之平静。</h3> <h3>三、会交朋友</h3><h3>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傻瓜生活,整天吃吃喝喝;和智者生活,时时勤于思考。和什么样的朋友在一起,真的很重要。与雄鹰同飞,必是俊鸟;与虎狼同行,必是猛兽。交一个挚友,会成就你一生;交一个损友,会毁了你前程。 有些朋友,能决定你的人生成败;有些朋友,能改变你的成长轨迹。人这一辈子,走不走的远,就看你与谁交友,就看你与谁同行。</h3> <h3>四、坚持底线</h3><h3> 底线体现一个人的格局和修养。坚守底线是获得他人尊重的开始,也是修身立命的第一标准。有底线的人,才能知分寸,守荣辱。不该做的事情,别做;不该拿的东西,别拿。坚守自己心中那条底线,不越雷池半步。一个人的底线,决定了他的结局。</h3> <h3>五、坚持独立</h3><h3> 孩子小的时候,要学放手,教会她生活的本领。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生存能力。独立,不仅仅是只生活的独立,也指精神的独立。自由、从容、淡定、优雅都源自独立。独立让你不依附别人,不恐惧未来。独立,就是你永远受用不完的底气。人生只有拥有自己发光的底气,才能收获活色生香的幸福。</h3> <h3>六、尊重他人</h3><h3>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h3><h3>人与人是相互的。想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有一种修养叫尊重。尊重别人的隐私,不八卦,不散布;尊重家长的关心,不厌烦,不打击;尊重别人的缺陷,不讥讽,不起哄。尊重他人是人生的必修之课,也是人与人交往的最佳法则。</h3> <h3>七、学会聆听</h3><h3> 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会误解别人,也害怕别误解我们。上帝创造人的时候,为什么只有一张嘴却有两个耳朵,那是为了让我们少说多听。聆听是我们了解别人最好的途径,也是一种与人交往的智慧。善于聆听的人,往往有更好的人缘,更多的福气。</h3> <h3>八、背后说别人好话</h3><h3> 任何情况下,背后不说他人是非。听到某人说别人的坏话时,只微笑。如果一定要你说,说好话。祸从口出,福亦从口出。背后说人好话,是一种高级的修养。</h3> <h3>九、保重身体</h3><h3> 这个世界上最脆弱的是生命,人最大的错觉,是来日方长。身体是幸福的本钱,记得善待它。无论多忙,记得吃早餐。早睡早起,少熬夜,多运动,是不变的信条。</h3><h3>有一个好的身体,才有一个更好的未来。</h3> <h3>十、喜欢自己</h3><h3> 每个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只有从内心接受自己,喜欢自己,坦然地展示真实的自己,才能拥有更成功快乐的人生。也许很多时候,并不是那么喜欢自己。但更多时候,你要学会接受自己。没有人是百分之一百完美的,期待别人完美是不公平的,期待自己不完美更是。</h3><h3>喜欢自己,从与自己的缺点和平共处开始,去拥抱自己的优点。你发自内心的喜欢自己,别人才会欣赏你。</h3> <h3>腹有诗书气自华,再忙也别忘记给自己充电!</h3> <h3>《酬程近秋夜即事见赠》——韩翃</h3><h3>长簟迎风早,空城澹月华。</h3><h3>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h3><h3>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h3><h3>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h3> <h3>白话译文</h3><h3>修长的竹枝早早迎接着秋风,淡淡的月华洒满了空城。</h3><h3>一只鸿雁向银河飞去,寂静的夜里,传来千家万户捣衣的砧声。</h3><h3>季节飞快地推移,转眼已秋冬,闲散里,我空怀着未曾了却的心意。</h3><h3>我反复吟诵你秀美的诗句,不觉天色将晓,已听见早鸦乱啼。</h3> <h3>文字赏析</h3><h3>这是一首酬赠诗。友人程近写了一首《秋夜即事》赠给诗人,诗人写此诗作酬答。诗人酬和友人,以友人的诗题和诗,描写了秋夜清远疏淡的景色,意境开阔,同时写出时序更迭引起诗人心事未了的惆怅。</h3><h3>前四句就卧病的心情来取景渲染、寂寥的砍夜之景与诗人的寂寥心情相吻合。</h3><h3>“长簟迎风早”是说秋风过早地来到庭院,长簟被秋风吹得窸窣咋响。一个“早”字写出卧病之人对秋风的突出感受。“迎风”二字写出一片萧瑟的声响,达声音更衬托出秋意的浓重和秋夜的沉寂。</h3><h3>“空城澹月华”,是说空寂约城中洒满了淡淡的月光。“空城”并非说城中空无所有,“空”是寂静之意。空城寂寂,月色凄迷,是对诗人心情的绝妙写照。</h3><h3>“星河秋一雁”,是说一只孤雁划过秋夜的天空向银河飞去。“星河”是寂寥的,“一雁”是孤独的,“秋”夜是清冷的,三种事物连缀成文,构成幽深的意境,使人感触到诗人心境为孤凄。</h3><h3>“砧杵夜千家”,是说时当秋季,人们开始准备寒衣了,故而千家万户都传来了捣衣声。捣衣声声,反衬出秋夜的沉寂。诗人巧借秋声秋色以渲染愁怀,收到了良好的艺术效果。</h3><h3>颈联转入叙事,写出悲秋的原因。“节候看应晚,心期卧亦赊。”“节候”,这两个字承接着前四句所写的秋声秋色。“看”和“应”均为揣测之辞,全句意思是说,看来节候大概已入晚秋。此句使用揣测之辞与下句的“卧”字相关照,“卧”是卧病在床,故对节候不能作定论。一个“卧”字定下全诗的感情基调,道出悲秋的原因:由于卧病,而使心愿落空。美好的心愿不能实观,疾病缠身,又临深秋,可见诗人的悲哀心情,跃然纸上。此联叙事是前四句景物描写的感情依凭,使以上的景物有了精神支柱。</h3><h3>尾联“向来吟秀句,不觉已鸣鸦:”二句意谓,深夜吟诵您的秀美诗句,兴味颇浓,不知不觉已是天晓鸦鸣。以扶病之身而能长夜吟庆不倦,自是因为诗句美好,作为酬赠之作,已尽了题意。同时,也写出了病中孤寂的生活,漫漫秋夜,只有一诗相伴,诗人的寥落心情可以想见。</h3><h3>全诗前半写景,景中寓情;后半叙事,事中现意。写景与叙事,笔墨虽二,情意实一。一条感情线索贯穿全篇,有如红线串珠,结构成一个完美的艺术整体。</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