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四十之惑</h3><h3><br></h3><h3><br></h3><h3>以前觉得四十岁该是成熟稳重的阶段,不再疑惑困惑迷惑,所谓四十不惑。</h3><h3><br></h3><h3>真的到了,才发现完全不是这么回事。不仅没有“不惑”,“惑”还更多了,甚至感觉深深陷入各种“惑”,像个无知的小学生,面对的是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惑”,还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办。</h3><h3><br></h3><h3>“知”之惑。每天,不,应该是每时每刻都会有太多太多的新知识、新信息、新观念产生,根本来不及感知和学习,更新的却还在不停歇地产生发生。与此同时,还会悲哀地发现,用了半生的知识早已严重落后于时代,落后于自己的生活需要。改变观念何其难,可偏偏拼命改、时时变,也还是赶不上。学习强国使用这一段时间来,除了上述感受外,不仅强烈地感到此前知识基础的“千疮百孔”,基本上已经还给老师和书本,还严重觉得语文得重学,太多太多的语言、表达、观念都是新的,需要重新开始学。即便是做过的,有经验的事情,因为时间空间具体人和事不同,就会意味着得重新认识重新学习摸索具体方法办法。而人和事还都处于完全不再预料和掌控的变化中。工作是这样,生活更是如此。做家长之前,也没觉得自己有多无知。做家长,有另一个生命做镜子,自身的无知和能力不足被尽收眼底。所有的知识和经验几乎都用不上,用上的还常常是错的,偏颇的,落后的。唯一的办法是边学边干,但还是得不断面对各种错误,有些还是无法更正的,有些走了老远才发现,只能劝自己遗憾是生命生活的一部分,不是你想尽善尽美,就能够真的尽善尽美。而是怀着尽善尽美的心念,接受的是错漏百出的现实。</h3><h3><br></h3><h3>行的“惑”。年岁渐长,首先遭遇的就是“明白太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早些年还会关注稍远一点的目标,后来发现根本实现不了。再后来,发现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也还是不能按照所知所想的去做。挫败、失落、羞愧蜂拥而至。为什么做不到呢?原因太多样。标准一降再降,执行起来还是很大难度。才发现坚持、耐心、自律是多么难做到的事。不仅自己做不到,也无法帮助引导另一个生命做到。好像每天也挺用力的,但总是不得法,效果不仅不佳,还常常跑偏。感觉自己是个蹩脚农夫,推着独轮车在田埂上走,除了东倒西歪,就是东歪西倒。想起早些年写东西总爱探究如何提高执行力,现在才发现,这真是恒古难题。</h3><h3><br></h3><h3>那么,时间一天天过,究竟带来了什么样的长进?还是说,到了特定阶段,就只能接受不再长进、只能后退?好像走一条路,心里想的是向着阳光走,眼前看到的却是重重迷雾,不知道该如何穿越迷雾,走出坚定有力的下一步,走出不那么偏颇的下一步。</h3><h3><br></h3><h3>难道人生本就是一场冒险之旅,前路一直莫测,玩的就是“心跳”。喜怒哀愁苦辣酸甜等等,各种疑惑困惑迷惑,样样情绪感觉一个都不能少,才构成了生命生活本身滋味。而且,这滋味,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不一样的,也是独一无二的。</h3><h3><br></h3><h3>据此,四十之惑何其多,只能上下去摸索,这种感受,是不是也算正常?</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