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b></h3></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一半是石油,一半是天堂。</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 阿联酋-</b><b>迪拜的标签</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br></b></h3><h3>往返肯尼亚我们选择在阿布扎比转机,以便停留两天,见识一下因石油暴发的土豪金。不巧的是,肯尼亚欣赏动物的最佳季节也是迪拜超高温时期,在43、44度中奔波,那滋味真是‘蓝瘦香茹’,好在老天爷手下留情,没有让我们遭遇50度,成为半熟之人!</h3> <h3>下飞机时虽已是晚上11点多,可依然热浪扑面,走进酒店那叫一个舒服。</h3> <h3>无论天有多热,也不能错过迪拜的打卡圣地,朱美拉公共海滩阿拉伯塔酒店(又称“帆船酒店”),这是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谁知一下车,潮热竟使相机镜头起雾,情急之下只好改用手机拍照了。</h3> <h3>朱美拉棕榈岛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岛,迪拜的名片,岛屿的整体造型好似棕榈树,不航拍是照不全的。岛上最著名的就是六星级亚特兰蒂斯酒店,极尽奢华,时间关系只能拍个外景了。</h3> <h3>世界第一高楼哈利法塔,又叫迪拜塔,地标性建筑,高828米、162层,造价15亿美元。在124、125层有观景台,站在上面可俯瞰整个城市。</h3> <h3>高塔犹如巨人般挺立在沙漠中,整个设计承袭了伊斯兰建筑的特有风格,楼层呈螺旋状排列,据说可抵御肆虐的沙漠风暴。</h3> <h3>塔内有56部电梯,其速度是世界最快,17.5米/秒,即从首层到达最高层仅需50秒。一个旋转楼梯连接着两层的观景台。</h3> <h3>往下望去一片蓝色水域,在沙漠里,水象征着财富,迪拜塔在沙漠中缔造了水的奇观。</h3> <h3>迪拜是阿联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继阿布扎比之后第二大酋长国,中东地区的经济和金融中心,位居全球最富城市的前列。</h3> <h3>是那富饶的石油资源,使迪拜在短短的20年时间,华丽转身为世界最大的土豪群体。</h3> <h3>迪拜总面积为3980平方公里,都市区总面积为1287.4平方公里,其余大部分为沙漠。</h3> <h3>放眼望去,远处灰蒙蒙一片,沙漠中的城市沙尘暴是常见的自然灾害,我们只是见识了轻度沙尘而已。</h3> <h3>如今迪拜的石油接近枯竭,再次华丽转身主要依靠人文情怀、贵族风范,独具慧眼的设计,将这座城市装点到极尽奢华。</h3> <h3>现在的经济支柱来自于旅游业、航空业、房地产和金融服务。</h3> <h3>看着满眼的高楼大厦,完全就是建筑设计师的天堂。迪拜还将不断以各种新奇、独特的设计吸引世人的目光,在这里就是豪华设计的试验田,只有你想不到,没有迪拜做不到!</h3> <h3>站在这直插云霄高楼上,人们尽情感受着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繁华。</h3> <h3>吃着、玩着、看着、享受着,还有那疯狂购买者,各取所需!</h3> <h3>高楼下面的街景。</h3> <h3>附近的小区。</h3> <h3>没想到,沙漠与城市近在咫尺,从酒店出发,20多分钟车程就可见沙漠。</h3> <h3>炙烤!沙漠蒸腾着热气,还是有勇敢者开心的玩着。</h3> <h3>阿拉伯男人不同的头巾,基本是红白、黑白格子和纯白色。据说格子更多见于阿联酋,白色更多来自沙特阿拉伯。</h3> <h3>沙漠旁有小贩在找游客和他们的鹰合影,借机偷拍了两张。</h3> <h3>冲沙很是刺激,四驱越野车在沙丘上上下狂奔,我们喊着叫着,终于可暂时忘记热。</h3> <h3>连绵起伏的沙丘,不断变换着景色。</h3> <h3>夕阳挥洒在无垠的沙漠上,苍茫中带着娴静柔和。</h3> <h3>风卷过沙丘,留下美丽的痕迹。</h3> <h3>看玩得多开心!</h3> <h3>热又何妨?!</h3> <h3>当夜幕降临时,阿拉伯狂欢之夜开始了。随着欢快的音乐响起,舞者们登台了,但闷热难耐,再精彩的表演也很想回酒店。</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阿布扎比</b></h3><h3>阿布扎比是阿联酋的首都,也是阿联酋最富有的两个酋长国之一,因其低调知名度远不及迪拜,但我更喜欢阿布扎比。</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最奢华的大清真寺</b></h3> <h3>扎耶德清真寺是阿联酋的标志性建筑,全世界第八大清真寺,也是游客们必到之处。整个建筑群都是用希腊的汉白玉包裹着,4个107米的宣礼塔,高高耸立,庄严肃穆。</h3> <h3>这座清真寺的全称为谢赫扎耶德本苏尔坦阿勒纳哈扬清真寺,其中谢赫扎伊德·本·苏尔坦是阿联酋第一位总统的名字,该寺正是为纪念他而建。</h3> <h3>看到扎耶德清真寺(大清真寺)第一眼时,就被这场景震撼到了,惊艳、高贵、圣洁!</h3> <h3>该寺的建造总耗资55亿美元,仅黄金就用了46吨,堪称伊斯兰教建筑史上的一大杰作!</h3> <h3>大清真寺占地2.2万平方米,相当于5个足球场那么大,可同时容纳4万穆斯林进行祈祷。</h3> <h3>寺内左右两侧都有长长的廊道,据说共有1000多根廊柱,成排的廊柱形似枣椰树,镀金的枣椰树叶造型装饰,金光闪闪,柱身纤巧的花纹雕饰,像蔓藤一样向上延伸,充满生命的活力!</h3> <h3>枣椰树的果实是阿拉伯人重要的食物,在最艰难时期,几颗椰枣就能保证一个人一天的能量,这样设计表达了阿拉伯人们的一种感恩情怀。</h3> <h3>大清真寺按照摩洛哥哈桑二世清真寺的风格,设计有82个穹顶,主穹顶高85米,直径32.8米。大殿门前有用汉白玉铺成的宽敞广场,映照着大清真寺的威武雄姿。</h3> <h3>广场地面上的彩画可不是简单颜料彩绘,全部用天青石、红玛瑙、紫水晶、鲍鱼贝等天然材料拼构而成,一眼望去巨大的花枝藤蔓浑然天成,美不胜收!</h3> <h3>宽敞的长廊顶部也有不同纹饰装点的花样,整座清真寺的设计充分体现了伊斯兰风格,建造过程广泛借鉴了世界不少著名清真寺的设计精华。</h3> <h3>大清真寺的设计师、建造原材料分别来自意大利、德国、摩洛哥、印度、土耳其、伊朗、中国,希腊和阿联酋当地等,体现了国际化的建造思路。</h3> <h3>漂亮大理石廊柱上镶嵌的珍珠贝花雕,是由我国东莞工匠雕刻完成的。</h3> <h3>大清真寺的建造历时12年,共有38家工程公司参建,雇佣了3000多名工人。</h3> <h3>这里可谓一步一景,且景景都是那么精致优雅,无论你有没有宗教信仰,相信都会被这些艺术杰作所吸引。</h3> <h3>这里是阿联酋唯一对外开放的清真寺,也是唯一允许女性从正门进入的清真寺,但对女士的着装是有要求的。</h3> <h3>这是廊道另一侧的反射池,浅浅的一层水上,不仅反射出大清真寺,更为重要的是,在近50度的高温天,可为大理石起到降温的作用。</h3> <h3>长廊的尽头就是恢弘浩瀚的主殿,殿内穹顶花纹栩栩如生巧夺天工,墙壁上娉婷婀娜的花枝藤蔓,玻璃门窗上流光十色的花朵图案……,既不失宗教色彩,又让人为之惊叹!</h3> <h3>寺内的吊灯全部采用施华洛世奇水晶制成。主殿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枝形水晶吊灯,表面全部镀金,缀满施华洛世奇水晶,直径10米,高15米,重达9吨,价值千万美金。</h3> <h3>相同造型的吊灯,全寺还有6盏,皆在德国加工定做,镶嵌施华洛世奇水晶数量达数千颗,这些世界之最,华美瑰丽,流光溢彩。</h3> <h3>主殿大厅可容纳6000名朝圣者,中间有一座镀金的米哈拉布(礼拜殿设施),朝向伊斯兰教圣地麦加方向,领拜人率众穆斯林礼拜时便面向米哈拉布。</h3> <h3>跟传统宗教神龛不同的是,伊斯兰教义禁止崇拜偶像,因此米哈拉布并没有人的画像和雕塑,在其上方是阿拉的99个名字。</h3> <h3>主殿内的波斯地毯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手工编织地毯,宽达5627平方米,重达47吨,造价580万美金,由1200名伊朗工人,采用38吨羊毛,耗时近两年编织而成。</h3> <h3>殿内门窗防弹玻璃上五彩花卉的图案独具阿拉伯风格,让人视线流连。</h3> <h3>大清真寺内所有图案都是几何图形或花草类,因为伊斯兰教要保持信仰的纯洁性,没有偶像崇拜和动物崇拜。</h3> <h3>花纹拱门,在这里每个局部都是一副工艺精美的镶嵌画,让人驻足、凝望、遐想……。</h3> <h3>如今,清真寺已不仅仅是穆斯林表达信仰的地方了,还是展示伊斯兰璀璨文化的艺术殿堂!</h3> <h3>在这里不仅能欣赏古老波斯手工和阿拉伯艺术的精粹,还能感受千年文明之优雅与安详!</h3> <h3>巨额资金打造的大清真寺,夺下好几个世界之最:最昂贵的造价、最耀眼的洁白、最大的水晶灯、最大的地毯、最多的黄金......。</h3><h3><br></h3> <h3>虽然建造奢华,但并不世俗,这里不需要门票,也没有任何隐性消费,有的只是虔诚、艺术和让人着迷的沉醉!</h3> <h3>高大奢华,巍峨壮观,将宗教特有的威严和庄重展现的淋淋尽致。</h3> <h3>出口处,人们意犹未尽。</h3> <h3>烈烈的阳光洒在一尘不染的大清真寺上,雪白的大理石泛着淡淡红光,更加展示出他的卓尔不群!</h3> <h3>洁白典雅的外观、恢宏的建筑格局,庄重圣洁,令人赞叹。</h3> <h3>伴着阵阵诵经声,令人恍惚,仿佛被带进一个古老传奇世界!</h3> <h3>一方净土,深深的震憾,现在已不只是视觉的震撼,更是灵魂的震撼,那种圣洁之感溢满全身!</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 "><b>阿布扎比卢浮宫</b></h3> <h3>提到卢浮宫,人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法国卢浮宫,但是在阿布扎比也有一个卢浮宫,虽然同名,但绝不是复制品。这里除了拥有巴黎卢浮宫同样的浓厚艺术氛围和顶级藏品,还处处融入了阿拉伯自身的文化元素,独一无二的靓丽外观就是最显著的体现。</h3> <h3>阿布扎比卢浮宫是阿拉伯世界首座面向全世界的跨文化博物馆,她融汇不同文明,以新的视角展示人类共通的历史,成为照亮全世界的文化灯塔。</h3> <h3>这座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师由有着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的普里兹克奖获得者法国让·努埃尔(Jean Nouvel)出任。在他奇思妙想下,一座被海水环绕,有着标志白色阿拉伯风格,悬浮在海上一般的艺术殿堂就此诞生。</h3> <h3>阿布扎比卢浮宫建筑占地2.45万平方米,包括6000多平方米的永久展厅和2000多平方米的临时展厅。建筑总造价比北京“鸟巢”造价多35%。阿布扎比政府还豪掷5.25亿美元拿下了“卢浮宫”品牌30年的使用权,是法国卢浮宫阿联酋分部。</h3><h3></h3> <h3>阿布扎比人将自己的卢浮宫定义为“一座环球博物馆”,这在奉行伊斯兰教的国度里,已展示出了对多元文化的极大包容性。虽然阿布扎比卢浮宫的地位远不及法国卢浮宫,但仍有丰富的顶级藏品。</h3> <h3>稀世名作,如:上图公元前六世纪的希腊狮身人面像;下图古埃及《荷努特塔威公主石棺》,这座雕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世纪,还有另一些不朽之作。</h3> <h3>稀世名画,如:梵高的《自画像》;达芬奇的《美丽的费隆妮叶夫人》被认为是达芬奇在1483年到1500年之间所画,还被认为是《蒙娜丽莎》 的前身;意大利画家乔凡尼·贝利尼的《麦当娜和孩子》以及莫奈的《圣·拉扎尔火车站》等等。</h3> <h3>这里的艺术展品有235件是阿布扎比卢浮宫自己的收藏,另有300多件藏品是从法国卢浮宫和12家法国著名博物馆中借出来的。</h3> <h3>阿布扎比卢浮宫是阿拉伯世界首个综合性博物馆,这里摒弃了传统博物馆以原产地区分展品的展出方式,更多的以时间轴、主题来划分展馆。</h3> <h3>通过12个时间线主题,展现同一时间、同一主题下,世界各地文明和文化的异同,体现全馆普世的主题和观点。</h3> <h3>这里的展品种类极为丰富,从史前文物到当代艺术品,分别布设在23个展厅。这是不同馆的一些来自中国藏品,这里还有我们明代的青花瓷。</h3> <h3>现代艺术展品。</h3> <h3>设计师让·努埃尔,最擅长用钢、玻璃和光创作出符合环境的特色建筑。他将阿联酋整体文化元素的部分精华进行了再加工,并运用尖端的节能理念,设计了这座伟大的博物馆。</h3> <h3>直径180米的巨大穹顶,由8个叠加层以各种尺寸和角度重叠而成,消耗了近7000吨钢材,却仅用4根立柱就将其支撑起来。有近8000颗独特的金属星星缀满穹顶,当阳光透过时,呈现出光影斑驳、极富动感的梦幻效果。</h3> <h3>那错综复杂的穹顶设计灵感源自于当地人用棕榈叶交错叠搭作为房顶材料的传统习俗,再充分利用自然光,便带来了动感十足的‘光雨’,让人仿佛置身在阿联酋绿洲上婆娑重叠的棕榈树下。</h3> <h3>贯穿博物馆的水循环系统,灵感来自于阿拉伯的古老工程,游人行走其中,不仅可感到丝丝清凉,也是赏景的好地方。</h3> <h3>透过建筑外墙,可俯瞰大海和阿布扎比的天际线,在此聊天休闲再惬意不过了。只是潮热又让相机镜头起雾了,多亏手机派上了大用场。</h3> <h3>整个建筑由55栋独立建筑组成,其中23栋为博物馆展厅,此灵感设计源于当地的低矮民居,游客漫步其中,如同行走在传统阿拉伯聚集区的狭窄街巷间。</h3> <h3>除了令人惊叹的光影效果等,设计师还借鉴了清真寺、伊斯兰宗教、阿拉伯等建筑结构特点,所以整个建筑在当地看起来并不会让人觉得突兀。</h3> <h3>阿布扎比卢浮宫的总专利达到630项,这在全球居首位,这里可以说是“集美貌和才华与一身”的世界最先进的博物馆之一。</h3> <h3>阿布扎比卢浮宫的建筑设计确实是极具震撼力而又充满艺术气息,室内设计又有很强的时尚空间感,走着看着每件艺术珍品,就像在逛名牌精品店一般,热爱艺术的朋友们快来这世界艺术殿堂感受一下吧。</h3> <h3>迪拜和阿布扎比只有40分钟车程,但两城风格完全不同,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一个低调奢华有内涵,可惜给我们了解内涵的时间安排的少了些。</h3> <h3>温馨提示:到这里来旅游,吃住同等条件下,阿布扎比要经济实惠许多,除非你就要为高大上买单。</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