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金边一直往北,到达柬埔寨最北的城市暹(xian)粒。暹粒城不大,人口不满十万。它是进出吴哥窟的门户,所有去吴哥窟的游客,都得在此逗留。受时间限制,我们在此待了2天,参观吴哥窟,只能勉强算是走马观花。</h3><h3> 图中是暹粒广场。广场北端红色屋面是王室行宫。广场多参天大树,树龄都有数百年。仔细观察,这些大树都有藤枝缠绕,依附大树而生的藤蔓也都长得枝壮叶茂。</h3> <h3> 吴哥窟,始建于高棉帝国强盛时的公元9世纪至12世纪,存世数百年。十五世纪,由于战争、经济等原因,人们弃城而去,吴哥窟慢慢破败、消失,最后湮灭在原始丛林之中。直至19世纪中叶,被法国探险家亨利 - 穆奥发现,方重见天日。</h3><h3> 导游阿力说,其实吴哥窟的重现,与中国元朝时一个叫周达观的人有关。史料记载,1000余年前,中国元代朝廷派使节团前往真腊(即现柬埔寨)的吴哥议事,任务完成后,其他成员回国,周达观滞留吴哥一年,回来著作成书《真腊风土记》。该书分章分节,详细描述、介绍吴哥城郭、宫室、寺院、浮雕、石刻、服饰、风土人情及气候特点。对照今日吴哥,毫无二致。可以说,周达观是吴哥王朝同时代人,是记载和见证吴哥盛世第一人。</h3><h3> 阿力说,亨利 - 穆奥可能读了周的著述,产生兴趣,带助手前往吴哥旧址,按图索骥,在茫茫丛林中发现了绝跡数百年的吴哥窟。</h3> <h3> 吴哥窟是一个以寺庙神殿为主的建筑群,遗址大致分大吴哥,小吴哥两类。</h3><h3> 大吴哥有几座著名的寺庙。这些寺庙建筑结构、建筑风格、建筑特点差不多,但各自的命运迥异。经过一千年风雨侵蚀,尽管大多留下了岁月的沉重痕迹,仍能看到它们昔日的光彩。</h3> <h3> 巴戎寺,一座用石块雕凿垒成的寺庙。</h3><h3> 公元12世纪,国王阇(she)耶跋摩七世,率领高棉人,花36年修建了这座寺庙。</h3><h3> 巴戎寺呈金字塔形,建造在用大型青砂岩石块垒就的高台上。拾级而上,四面回廊已部分坍塌。围绕核心金字宝塔,周围建有大小不一48座宝塔。令人惊艳的是,每一座宝塔都用巨大的石块堆砌而成,宝塔四面雕塑佛面,人称 “ 四面佛 "。寺内54座宝塔四面佛,造型一致,表情各异 : 脸型丰润饱满,神态平和端庄,高高的发髻上压着金色的皇冠,皇冠上方缀满精美的饰品,发髻顶端是一簇莲花。我们穿行在断墙垣石间,端详着一张张雕凿精准的佛面,猜想 : 如此巨型宝塔石像,如此精美入微的石刻,是先垒砌后雕刻,还是先雕刻后垒砌,无人知道。不过,不管何方式,都是科学设计、艺术创造与力量技巧的组合,缺一不可。当年的高棉人甚是了得啊!</h3><h3> 下图巴戎寺大门,迎面可见的塔状四面佛。</h3> <h3> 这是巴戎寺最著名的一尊四面佛,动人的微笑被赋予 “ 最美微笑 " 。吴哥为游客奉献一台主题表演,表演的题目由此而来 : 吴哥的微笑。</h3> <h3> 观察这些佛象多面多角度,领略吴哥先人卓越的艺术造诣。</h3><h3> 佛像的发髻造型装扮,细腻时尚。</h3> <h3> 这是巴戎寺四方城回廊从外面拍摄的画面。底座很高,其图案线条,粗细、间隔十分清晰。石块本来面目已被岁月的痕迹遮盖。</h3> <h3> 虽只是些门框,仍见雕塑之精美。每扇门两侧分别通往另一庭院。</h3> <h3> 这是城墙外的石刻,吴哥文明勇猛的守护者。像这样有丰富内涵的各式各样的石刻浮雕,巴戎寺四周五百米的城墙上都是。</h3> <h3> 40余米长的画廊上刻有300余幅浅浮雕,上面留存众多的神话故事和高棉帝国鼎盛期,百姓生动的日常生活、劳作、娱乐场景。</h3> <h3> 仙女舞。这样的浮雕石刻在吴哥建筑群中比比皆是。</h3> <h3> 我们惊喜地发现,浮雕中有中国人的身影。这是着元代服饰的中国商人。</h3> <h3> 大象,是建造吴哥盛景的功臣。在巴戎寺城墙四面出入口处,都筑有魁武威猛的大象。</h3> <h3> 塔普伦寺,一座令人印象深刻的寺庙。建于公元1186年,是当时的国王加亚华尔曼七世为纪念自己母亲建造的。</h3><h3> 原始森林深处,塔普伦寺的地盘被参天大树占领。这些大树繁殖力超强,树根粗壮畸型,很多裸露在外,薄薄的泥土根本盖不住它们。数百年来,树根越长越壮,它们探入石缝,掀开石阶,拱翻院墙楼宇,使曾经灿烂华美的庙宇殿堂成为一堆堆废墟。数百年来,这些越长越壮的树根盘绕、纠缠,与塔普伦寺撕扯搏斗。最后大树赢了,形成众多树抱石奇观,让人们见识了大自然的威力。</h3><h3> 下图,树根从墙那边跨到墙这边,就这么骑着数百年。</h3> <h3> 这树根壮啊,根与根纠缠,打结成虬。有一根还沿围墙肆意伸展,如一条巨莽在围墙上卧了数百年。</h3> <h3> 这般宽大厚实,无意避开,让精彩保留至今。塔普伦寺曾经遍布浮雕,富丽堂皇。</h3> <h3> 虽然被数百年 “ 编织 ” 成的 “ 蜘蛛网 " 罩住,门还算是门。“ 蜘蛛网 " 也遮不住门楣上精美的浮雕,穿过门又是另一天地。</h3> <h3> 见过这般树根吗?把寺庙的屋顶当椅子,几百年了,还得坐下去啊!</h3> <h3> 这里是女王宫,一座童话般的 " 女人的城堡 " 。寺庙规模小巧,浮雕精致,保存完美。吴哥多精美石雕石刻,女王宫浮雕之美,更胜一筹,被冠为世界七大遗址之一。</h3><h3> 图中女王宫建筑,由鲜艳的红色砂岩修建而成,整个建筑群色彩艳丽,恍若童话世界,高高的屋顶饰满浮雕,令人眼花缭乱。</h3> <h3> 这是女王宫一角,宁静迷人。寺庙建筑物上斑驳的翡翠色彩,精美绝伦的浮雕,显现当年的华美。</h3> <h3> 特写一下,看得更清。寺庙里每一处细节,柱子、门、窗,每一块石头,每一个角落,精心雕刻的浮雕 ; 墙面两边的神话女神以及院落里的众多雕塑,这些一千余年前留下的艺术作品,至今看来,仍是精品。</h3> <h3> 女王宫堪称浮雕石刻博物馆。每一处浮雕石刻,都美仑美奂。这幅石楣浮雕,讲述了一个高棉先人战胜邪恶的神话故事。</h3> <h3> 小吴哥,准确称吴哥窟,12世纪,由当时的国王阇耶跋摩二世建造,是吴哥建筑中最精华的部分。我们在其中逗留、徜徉整整一天,希望能走遍每一个角落。</h3><h3> 吴哥窟是一座规模弘大的庙宇神殿建筑城池。城池中央矗立五朵莲花蓓蕾塔,它们建造在一个用巨型石块垒砌的高几十米的宽大坚固底座上。核心建筑群四面有城墙和一些矮层的配置建筑,城墙外是护城河。阳光照射下,五塔熠熠生辉,气宇轩昂,壮观绚丽,令人惊叹。</h3><h3><br></h3> <h3> 这是城墙外的护城河。宽200米左右。河上有桥通往主建筑。</h3> <h3> 这是与吴哥窟城池一体的配置建筑,上面的雕饰也堪称精品。在它面前是排成“长龙 " 的登塔人群。</h3> <h3> 这是吴哥窟景区入口取景。景上画面,是吴哥王朝的标志,也是现今柬埔寨国旗图案。</h3> <h3> 参观主景区要攀缘登高数十米方能进入。如图,上下阶梯如华山 “ 天路 ”,又高又陡,为控制人数,分批进入,右上左下。眼前的城堡是五塔之一。</h3> <h3> 进入城堡,方觉是进了宫殿。宫殿与宫殿间由这样高高的栋樑画廊连接,石质的廊柱与樑顶的雕饰,色彩尚未退尽,仍彰显出昔日的光彩。</h3> <h3> 进入宫殿观看,莲花蓓蕾宝塔气势非凡。</h3> <h3> 穿过画廊,进入一座宫殿 ; 再穿过一个画廊,进入另一座宫殿。无处不在的精致的石刻和精美的浮雕,让人目不暇接。我们沉醉在扑面而来的艺术氛围里,很快不辨方向,盲目地跟随人群在迷宫中摸索。</h3> <h3> 同样气势不凡的另一座莲花蓓蕾宝塔。</h3> <h3> 宫殿屋顶琉璃瓦已面目全非。屋檐下的窗棂及窗旁的美女浮雕仍精致清晰,美不胜收。</h3> <h3> 城堡宽敞高大的窗台前,可观看到近处建筑,远处丛林。。</h3> <h3> 窗台外无处不在的精致的仙女雕刻。</h3> <h3> 这里很精彩, 留个影。却不知掉队迷了路。</h3> <h3> 黄昏,吴哥窟披上了晚霞的盛装。我看到了 “ 残阳似血 ” 的效果。。</h3> <h3> 吴哥窟,周边大大小小的遗址有600余处,这两天看到的只是冰山一角。吴哥之美,让人震撼,令人难忘。吴哥归来,不说点什么,总觉难以释怀。写了,还是觉得,即使用尽世间最溢美之词,也不足以表达其十之一二。吴哥发现者,亨利-穆奥是这么说的 : “ 此地(吴哥)庙宇宏伟,远胜古希腊、罗马遗留给我们的一切,走出森森吴哥重返人间,刹那间犹如从灿烂文明坠落蛮荒。"</h3><h3> 这是去过吴哥,看过吴哥胜景的,都想说的意思。我释然了。<br></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