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1990年初到1997年底,我在县委办公室、县委政策研究室工作,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段黄金岁月。在此期间,我经常跟随县委主要领导或和同事们到基层调查研究,对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建言献策。如今重读这些二十多年前的调研文章,依然可以感受到永新老区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历程中,所焕发出的时代气息。现将当时在国家和省、市级刋物上公开发表过的部分文章,借“美篇”的形式结集成册,以作记念。同时,对其中几篇调研文章的执笔及合作者尹拓、周建忠、尹成彧等原县委办公室的同事们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永新县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对策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永新县作为国家重点扶助的老区贫困县之一,在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推进的实践中,坚持把全县的经济大厦建立在现代农业的基础之上,使产业结构逐步得到改善。全县农业与工业总产值之比由1987年的7.3:2.7,发展到1989年的5.8:4.2;在农业内部,种植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由63.4%下降到51.3%,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农业经济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p><p class="ql-block"> 一一农业经济格局逐步向多层次多形式的大农业转化。初步形成了以日光等乡镇为主的杂优制种和8万亩高产吨粮田基地;以三湾等乡为主的12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以里田等乡镇为主的万亩蚕桑生产基地;以龙门等乡镇为主的皮革加工基地;以文竹等乡镇为主的鸡毛加工基地;以东里、禾川等乡镇为主的4.5万头瘦肉型猪生产基地,以埠前乡为主的棕制品加工基地以及分布26个乡镇的20万亩油菜生产基地。这9个区域性商品经济生产基地,1989年总产值近8000万元,占全县工农业总产值的45%。在农业内部,粮食产量达3.78亿斤,比1987年增长5.9%,创历史最好水平。粮食生产与多种经营总产值之比为4.24:5.76,突破了传统粮食生产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结构。 </p><p class="ql-block">一一 以农业资源为开发目标的乡镇企业发展加快。1989年,全县乡、村企业有3833个,从业人员达16155人,完成工业产值4143万,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60%,是1987年乡镇工业总产值的4.97倍。全县已建立了以缫丝、织绸为龙头的种桑、养蚕、加工一条龙;以砖瓦、石灰、水泥为龙头的建筑材料一条龙。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农林牧产品得到综合开发。龙门的皮革加工,历史悠久,优势明显,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牛皮集散地之一。文竹的鸡毛制品,飘洋过海,载誉中外,列入全国三大鸡毛出口地基地之一。 </p><p class="ql-block">一一建立在投资少、风险小、见效快、覆盖面广的区域性经济支柱产业初具规模。重点突破了蚕桑开发、鸡毛加工、抽纱工艺、食品开发四大支柱产业。蚕桑生产,实现了桑—蚕—丝—绸的系列开发。1989年桑园面积8000亩,产茧197吨,分别是1987年的2.3倍和3.3倍。种桑养蚕范围由2个乡镇7个村,辐射到14个乡镇,180个村,4000多农户。蚕桑农业产值达196万元,工业产值300万元。鸡毛加工,由1个乡的1个厂,年产值不足10万元,发展到17个乡镇的40多个分厂,5000余人,1989年产值500万元。仅文竹乡鸡毛加工一项,增收近百万元,全乡人平增收60元,人平纯收入387元。支柱产业的形成,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到1989年底,全县3359家贫(特)困户的绝大多数基本摘掉了贫困帽子。</p><p class="ql-block"> 一一剩余劳力得到转化,农村经济趋于良性发展。1989年全县农村劳动力从事粮食生产、多种经营和非农产业的比为5.8:2.8:1.4。有2万名能工巧匠从农业转移出来从事非农产业或乡镇企业,从大田转移到林牧副渔的劳力占农业总劳力的28%,其中从事蚕桑生产的就有1.2万人,使65%的农户达到有一个劳力务工或从事综合经营。1989年农村非农产业人平收入达160元.农村劳力结构的改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全县有57个村取消了向群众摊派,有56个村减轻了群众一半提留。1989年全县生猪出拦数达12万头。比1987年增长57%;油料作物6155吨,是1987年的2.4倍,并实现农民人平有油18斤,结束了解放40年来一贯吃“进口油”的落后状况。其中油菜生产连续三年获得省“金花奖”,1990年又获得国务院的通报表彰。 </p><p class="ql-block"> 永新农业之所以能够走出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的困境,朝着农业工业化方向迈出了可贵的一步,关键在于明确了一个指导思想,制订了系列发展方针,落实了各项优惠政策,实施了一批开发项目。从本县农业资源丰富,农业见长的客观实际出发,确立了“分区规划,分业突破,择优扶持,注重实效”的原则;提出了“东南木竹茶,西北粮猪鸭,草山丘陵牛鹅杂,河谷两岸果桑麻”的区域布局思路。通过结构性开发与多层次开发相结合,阶段性开发与长远性开发相结合,千家万户开发与基地规模开发相结合,使农业优势得到较充分的发挥和延伸。以农业培育工业,以工业带动农业,使工农业相关性紧密,既巩固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又打破了农业的桎梏。在具体做法上,有四个明显的特点: </p><p class="ql-block"> 1、因地制宜选准开发项目,这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推进的一个重要基础。首先是立足实际定项目。即在科学规划布局的前提下,各唱各的拿手戏,各打各的优势仗,形成县有支柱,乡有主业,村有一品。其次是依托本地资源条件,念好“粮、油、桑、林、水”五字经,开展系列开发,扩大规模效益,使资源优势变为商品优势。再次是面向千家万户,选择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广,市场竞争能力强,有助于贫困劳力就业,能尽快使群众脱贫致富的种养加项目,实现富民、富村、富乡、富县的目的。</p><p class="ql-block"> 2、大力坚持以科技为先导,这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推进的一条根本措施。在科技投入上,永新县制定了各项科技兴农的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深入基层。1989年,全县科技人员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开展341个项目的科技承包。建立承包点、示范户4163个,承包面高达85%以上,较好地发挥了科技推广与普及,如“双杂”高产栽培、吨粮田建设、高产油菜栽培、池塘高产养鱼、养猪四改技术、种桑养蚕、丘陵地开发等近百项新技术。在科技培训上,从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出发,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仅1989年,举办了各类培训班450期,县、乡、村三级培训农民近20万人次,印发各类农技资料12.6万份,使一大批农民掌握了一至二门致富实用新技术,成为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率先富裕起来的先进典型。 </p><p class="ql-block">3、不断完善配套服务体系,这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推进的一道关键环节。永新县坚持一手抓健全科技服务系列,从“完善县一级,强化乡一级,突破村一级,建立组一级”入手,建立了县乡科技服务组织114个,2500多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研究会16个,670人。基本做到县有农技服务中心,乡有农技服务站,村有农技服务组,组有农技服务员,使技术与生产结合,发挥了科技人员的创新功能。另一手抓完善行政服务系列。在领导力量上,坚持主干抓农业,确立了“不管东南西北风,咬定目标不放松”的思想,如对蚕桑开发、鸡毛加工、抽纱工艺等重点产业,由县领导挂帅,金融、行政、技术、物资、服务于一体,分别成立了领导小组,设立了开发公司,引进了技术设备,制订了发展策略,使区域性经济得以持续协调稳步发展。</p><p class="ql-block">4、千方百计优化投入结构,这是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推进的一项有力保证。永新县在资金投入上,一是改变了过去撒胡椒面的办法,对龙头企业,支柱产业以及改变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设施实行倾斜政策,优先扶助,使投资效益大大提高。二是坚持长短结合,把增加投入的效益,速度和后劲结合起来,既抓好吹糠见米的短期项目,又注重具有发展后劲的长远项目,使资金投向趋于合理。三是对各条渠道用于农业建设的投资捆起来使用,做到“统一规划,统筹安排,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相对集中,”实现最佳综合效益。 </p><p class="ql-block"> 当前,永新的农业经济结构还处在不断探索和完善过程中。传统农业的观念,在群众思想中还有一定的影响,全县16万名农村劳力的86%还固守在人平1亩田、6亩山的土地上,从事半自给自足的农业经营活动。在农业内部,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农林牧副渔产值之比仍为51.3:6.4:29.2:7.3:5.8,使多种经营发展不平衡。在农林牧产品中,具有一定优势的粮食、木竹、生猪等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不够,没有形成商品优势。因此,要全面推进现代大农业的发展步伐,下列问题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p><p class="ql-block">一、要不断深化大农业观念。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方向的转化,是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一方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跳出传统农业的狭小圈子,走复合农业、立体农业的农业开发之路;另一方面,又要立足实际,宜农则农,宜林则林,防止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把现代大农业的概念简单化、片面化,必须从思想上彻底冲破小农经济意识,努力引导农业向商品大农业发展,走农业工业化之路。</p><p class="ql-block">二、要继续完善经营体制。改革开放以来,永新县农业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集体经营却十分薄弱,相当一部分还是经济“空壳”村,这对于全面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发展的形势是很不适宜的。在当前,一是要从提高家庭经营生产力水平出发,把广大农户从“一头耕牛,二三头猪,四五亩水田,六七八分土”的初级经营模式,推向较高层次的具有现代大农业气息的庭院和田园经济;二是要下大力气发展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尤其是村级经济是搞好农村基层建设的物质基础。从永新的县情来看,发展村级经济,要以投资少、见效快的“绿色企业”为主,坚持实施“五四三二一”工程,使村有经济实体,组有经济实力,农民有经济靠山,从而发挥集体经营的优越性,为农民发展家庭经营提供更多的服务,使群众从集体收入中获得更多的好处。</p><p class="ql-block"> 三、要大力推进科技进步。现代大农业是“高投入、高技术、高产出、高效益”的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永新县由于受发展资金不足,市场信息不灵,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制约,给科学技术的推广和服务带来不少困难,造成有些开发项目至今还没有依托单位或科技人员。要从根本上解决关系到永新经济兴衰的农业问题,只有紧紧依靠科技进步,重点抓好以下三方面的推进:一是向大科技推进。农业、工业、财贸、水利等各方面要通力协作,树立起同步兴农的大科技观念,健全科技配套服务体系,为现代大农业提供综合化、系列化的服务。二是向深层次推进。不仅要抓好一般科技的普及,更重要的是要抓住重点科技项目的开发,如以蚕桑工程为脱贫致富启动项目的蚕—丝—绸系列开发,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多次增值。三是向高效益推进。要克服低标准、低效益和短期行为的低档想法,确立综合配套,整体开发,全面推进的高效益观念,创出高产量,创出高效益,发挥科技兴农的威力。 </p><p class="ql-block">四、要加速农业工业化进程。现代大农业的基本要求之一,就是走农副产品深度加工多次增值的道路。因此,我们应该从永新县工业基础薄弱这一实际出发,坚持发展国营工业,特别要发展以农用加工为主的乡镇企业,让乡镇企业在推进现代大农业进程中挑大梁,实现工业农业协调发展,提高工农业的相关度。首先要有一批能保证乡镇工业发展的稳固高效的原料基地,对原有生产基地,如三湾的速生丰产林基地、里田的蚕桑基地等,采用先进实用技术,进行集约经营,扩大规模效益;对零星分散的名特优产品资源,要合理组织开发,实行生产基地化,形成规模效益。同时,要结合农业开发,抓好新的原料基地建设,做到开发一片,成功一片。这样,既可确保工业“有米下锅”,又可促进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其次,要加快乡镇工业由资源型向技术资源型的转变。关键要抓住制约乡镇工业发展的“三低”现象,瞄准目标,主动决策。要继续落实优惠扶助政策,增强企业的自我积累能力;要依托资源优势,扩大横向联合,增强产品的开发能力;要加快技术改造,切实练好内功,增强产品的竞争力;要抓好技术培训,提高管理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资源优势与科学技术得到合理配置,促进乡镇工业的不断发展。通过上述措施,使工业、农业和农业内部各种产业得到协调发展,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大农业推进的步伐。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是发展县域经济的必由之路</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永新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传统农业县,如何依托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这是实现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对全面实现“九五”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至关重要。</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永新县的经济建设得到较快发展。1990年至1995年,我县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7.6%,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倍,达到1339元,农业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经济发展后劲也有所增强。但是,由于一些深层次的矛盾还没有解决,“瓶颈”制约严重,农业经济的增长方式基本呈粗放状态,使我县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面临许多问题和困难。主要表现在:</p><p class="ql-block"> 1、生产要素产出率低,广种薄收。一是农业人口劳动生产率低,1995年,我县按农业增加值计算的农业人口劳动生产率为857元/人,远低于全区的1045元/人。二是土地产出率较低,由于农业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老化,生产条件跟不上,导致产量上不去。三是物资和能源利用率不高,我县现有闲置土地和双季稻改单季的”隐性”抛荒土地近3万亩;化肥使用未“配方施肥”,又采用人工撒施的办法,利用率仅为25%左右。</p><p class="ql-block"> 2、农业结构不合理,有量无质。首先是经济结构不太合理,1995年我县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之比为54.5:27:9:17.6;其次是农户收入组成较落后,大多数农户收入的80~90%来自种养业,其中70%来自种值业。所以说,近几年农业生产各类指标虽然有较大增长,但从很大程度上属于数量的简单累积,实际效益并不理想。 </p><p class="ql-block">3、单产经营规模小,效益不高。受分户经营、单干作田的影响,农村经济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低。加之我县人均拥有耕地仅0.88亩,户均拥有栏舍不足10平方米,造成五谷杂粮都种一点,鸡、鸭、鹅、兔都养一点,难以集中经营,无法产生规模效益,处于“种田够口粮,换钱买盐油”的低产低效状态。</p><p class="ql-block"> 4、科技含量较低,无利可图。一是科技成果难以推广实用,由于观念问题,大多数农民仍习惯与传统的耕作方式,偏重于劳力的投入和面积的增加,许多科技成果只能采取行政指令的方式进行尝试性的推广。二是劳动生产方式较为落后。我县农田作业以手工劳动和畜力耕作为主,1995年全县仅有耕整机192台,机耕面积为4万亩,只占耕地总面积的10%。三是良种覆盖率不足50%,如生猪生产由于猪种原因,即使每斤低于人家0.2元也难以外销。四是加工企业技术落后。如缫丝厂由于设备和技术问题,缫折为400公斤,与江浙的300公斤相比,成本高25%,且质量较差,每吨价格抵于别人0.5万元以上也无人问津。 </p><p class="ql-block"> 因此,把农业增长坚定不移地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子,已迫在眉睫。</p><p class="ql-block">针对以上我县农业发展现状,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务必抓好以下几个环节:</p><p class="ql-block"> 1、努力转变观念,促进传统型农业向市场型农业转变。实现转变的前提和基础,是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发展思路。虽然近几年我县已有部分农民逐步走向市场,跳出了自然经济的樊篱,但商品率和市场化程度很低,仍陷于“提篮小卖”的窘境,满足于小富即安,远远没有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也不符合向大农业发展的要求。当前,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思路,必须坚持“四破除四树立”:一要破除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思路的小农意识,树立商品农业、市场农业观念,根据市场和社会要求安排生产,引导农业走向市场;二要破除因循守旧、安于现状的思想,不断更新农产品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三要破除只重视传统经验,忽视现代科技的思想,树立科技进步观念,积极实践科教兴农战略,大力推广应用先进实用技术;四要破除浪费、损坏资源无所谓的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把资源保护、节约与合理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取得最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p><p class="ql-block">2、着力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促进数量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转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是农业县实现县域经济大发展的关键,重点要走好三着棋:第一着是优化发展粮食生产。本着“稳定面积,优化结构,主攻单产,提高品种,增进效益”的方针,主攻早稻生产,增加粮食总产。第二着是致力抓好特色农业。主要打好特色经济作物、特色林果、特色畜禽、特色水产这四张“特色牌”。第三着是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发展乡镇企业。要把种植业、养殖业与乡镇企业紧密结合起来,相互辅佐。对现有企业要加快建机立制工作,积极引导向民营方式发展,冲破资金瓶颈,努力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格局,使粮食生产、特色农业、乡镇企业成为农业经济的三条稳健支柱,提高我县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经济效益。 </p><p class="ql-block">3、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外延型农业向内涵型农业转变。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和实现转变的必然要求。首先,要按照区域化布局抓好主导产业的基地建设。其次,要进一步提高龙头企业的素质,增强龙头企业的竞争能力和辐射能力。第三,要加快市场营销建设。基地的形成和巩固是否有保障,龙头企业的发展后劲和生命力是否强健,有赖于市场营销的快速高效发展,一要围绕各种农副产品,发挥好国家、集体、个体三条渠道的作用,搞好流通营运;二要围绕衣食住用和反哺农业生产,突出区域特色,不拘城乡抓好专业批发市场建设;三要敢于打破县域界限,积极开拓外埠市场,打响自己的“永新牌”,使我县的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真正从单纯的外延扩张转到既抓外延又挖内涵上来。</p><p class="ql-block"> 4、全面依托科技进步,促进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把农业增长的方式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是农业再登新台阶的有效途径。一要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我县要把良种更换、旱床育秧、地膜覆盖、配方施肥、农作物间种套作和秸秆氨化养牛、科学养猪等几项实用技术推广到千家万户,使之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二要推进种子革命,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农业、科技、商贸等有关部门要联合协作,建立种子生产、繁育、售销体系,以尽快实现良种生产专业化,使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0%以上。三要加强对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培训。通过开办培训班、讲座以及印发农技资料的形式,培养农民技术骨干,并充分发挥带头致富的示范作用。四要保证农业科技投入。县、乡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作为科技兴农的专项经费,并逐年就需要按一定比例增加,条件成熟时,还可建立“科技投入基金”,以确保品种改良、低产田改造和先进耕作技术推广应用的投入需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永新县蔬菜水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对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蔬菜、水产业作为“菜篮子”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全县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力发展蔬菜、水产等商品生产,以保证市场充足供应和物价的相对稳定,人民群众最为关注。</p><p class="ql-block">一、蔬菜水产业发展前景 </p><p class="ql-block">永新县现有菜地面积11478亩,占耕地面积40.78万亩的2.8%,农户平菜地一分五厘,人均菜地面积只有二厘六;全县可养水面38769亩,人均可养水面不到一分。尽管菜地、水面人均比较少,但常规蔬菜、水产的供应还是基本满足了全县人民的生活需要。1993年,水产品总量达到5018吨,比1990年增长13.58%,水产品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90年的4.18%,提高到1993年的6.10%,蔬菜生产也突破了传统的大路菜生产模式,从94年开始,部分乡镇发展了大棚蔬菜和反季节蔬菜生产,并且取得了明显成效,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总结了经验。 </p><p class="ql-block"> 发展蔬菜、水产生产,具有比其它种养业更高的经济效益。根据农业部门提交的调查数据,如果实行“大棚”生产,种一亩蔬菜的收入是水稻的3倍以上。从比较效益看,按全县水稻最高产量每亩2000斤,平均每百斤60元计算,种粮亩收入1200元;而一亩菜地,上半年可种一季早辣椒,平均亩产4000斤,按每斤7角计算,收入2800元;下半年还种一季反季节黄瓜,平均亩产1万斤,按每斤2角计算,收入2000元,种菜亩收入可达4800元,比种粮收入多3600元。从种菜的直接效益看,投入产出比一般为1:2.5以上,据调查,一亩菜地扣除成本及其它所有费用,亩平均纯收入可达1833元,投入产出比为1:2.5。埠前乡某农户去年试种早辣椒3亩,每亩的肥料及其它投资共700元,亩产鲜辣椒4000斤,平均每斤按7角计算,产值2800元,纯收入2100元,投入产出比为1:3。 </p><p class="ql-block"> 蔬菜、水产生产的发展,使不少农民尝到了甜头,焕发了积极性。才丰乡农民贺兰生,去年在半亩甘蔗地里套种早辣椒,辣椒、产值1500元,甘蔗产值1200元,扣除成本费用500元,纯收入2200元。禾川发官村农民贺三胖,去年养鱼1.2亩,投入鱼种970尾,6月下旬;又套养鱼700尾,共投入865元,全年共捕鱼844斤,产值2338元,还有冬片鱼种365尾,产值255.5元,共计产出2593.5元,净收入1728.5元。由于蔬菜、水产业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的高效产业,同时又是一种技术操作简单,生产环节较少的产业,容易为群众所接受。今年,仅禾川镇西光村种菜7亩以上的大户就有四家,发官村养鱼3亩以上的专业户也有十几户。因此,加快发展蔬菜、水产生产,对于改善人民生活,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具有积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二、影响蔬菜、水产业发展的问题和原因</p><p class="ql-block">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水产品的消费,不仅在数量上所增加,而且对品种质量也要求较高,从我县现有生产规模和市场供应能力来看,远远适应不了这种形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是规模小,生产上以零星种养为主。在现有的菜地、池塘中,大部分是属于房前屋后、小而分散的自留地、小水塘,连片集中的基地很少,无法形成产品优势和规模效益。</p><p class="ql-block">二是品种单调,结构上以常规品种为主。蔬菜仅有叶菜、茄果、豆、瓜、茎等五大路菜;水产品以传统的青鱼、草鱼、鲢鱼和鳙鱼四大家鱼为主。全县一般品种多、特色品种少,鲜食品种多,加工品种少,缺乏市场竞争力。</p><p class="ql-block">三是数量少,供应商以外地贩入为主。由于本地蔬菜、水产品竞争力不强,很大一部分被外地市场占领,导致供应渠道不稳定,价格波动大。据测算,目前城郊蔬菜日供量为5000斤,日需量(按每人每天半斤计算)约4000斤,日供量小于日需量,供需矛盾突出。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每年从安徽、河南、四川等地调进干辣椒50多万斤,从赣州、永丰、茶陵、攸县等调进鲜青、红辣椒100多万斤,干萝卜30万斤,仅此三项每年外流资金在300万元以上。</p><p class="ql-block">四是市场缺,经营上以中间贩子为主。全县没有一个蔬菜、水产品批发市场,大量的菜贩子成了供应的主渠道,并县形成了少数收购压价,销售抬价,欺行霸市的“菜霸”,生产者卖不出好价,消费者多花了钱买不到好菜,两头的实惠大部分让中间贩子赚走了,造成市场调控难,物价波动大。</p><p class="ql-block">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受全国物价波动的大气候影响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p><p class="ql-block"> 1、菜地锐减。据调查,仅禾川镇的秀水、北门、合背村原有菜地100多亩,现存不到10亩;北门村原有菜地125亩,现存80亩左右。菜地面积大量减少的现象,不仅城郊有,其他乡镇也有,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国家基本建设征地较多,另一方面是干部、职工和农民的大量建房所造成。 </p><p class="ql-block"> 2、种养水平低。在全县养鱼水面中,水库水面有11440亩,占已养鱼水面的31.5%,这些大水面的养殖单产业去年仅10.8%公斤,比全国平均单产低10.7公斤,比全省平均低6.8公斤。商品蔬菜生产也起步较晚,产量较低。加上农村大多数青壮年劳力外出打工,留下的老弱妇孺文化水平低,对推广大棚蔬菜和反季节栽培等新技术接受能力差,导致部分农民种菜收入不高,影响了积极性的发挥。</p><p class="ql-block"> 3、资金投入少。尤其是前些年,国家和集体对蔬菜、水产的投入较少,造成一些乡镇的生产基地难稳定,扩大生产缺资金。大多数农户也是有钱盖房子,不愿加大对种养养鱼的投入。禾川镇今冬计划要搞大棚蔬菜200亩,开挖鱼塘100亩,其中大棚蔬菜每亩所需资金2300元的80%由国家无偿和贷款解决,20%由群众自筹,仅此农民就叫苦连天。农民收入比较高的禾川镇群众投入部分资金都有困难,其他地方的难度也就更大了。 </p><p class="ql-block"> 4、思想观念落后。突出表现在农民不敢担风险,小农思想仍很严重,不少农民接受新技术怕失败,多种了一点菜怕卖不出去,只适应小打小闹,不适宜规模经营,致使有条件的不会利用条件,有优势的没有发挥优势。农村墟场农民卖菜的少,买菜的多;普遍存在花钱靠打工赚,吃菜靠上街买的现象。</p><p class="ql-block"> 这些问题表明,尽管我县在发展蔬菜、水产等商品生产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县的“菜篮子”问题,发展蔬菜、水产业仍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p><p class="ql-block">三、发展蔬菜、水产业的目标和措施 </p><p class="ql-block">按照“统筹兼顾,合理布局,突出重点,规模发展”的原则,1995年我县蔬菜、水产生产发展的目标是:新发展大棚蔬菜面积1000亩,其中在城郊的四个乡镇建立大棚蔬菜基地580亩;抓好水库大水面开发1万亩,开挖鱼塘200亩,达到年人均水产品占有量15公斤的水平。力争在2---3年内做到全县蔬菜、水产品自给自余,并辐射周围县市,使蔬菜、水产生产成为我县农村经济的又一个支柱产业。在抓好禾川、东里、埠前、才丰四个蔬菜、水产生产示范基地的同时,加快湘赣公路和319国道沿线的江畔、里田、沙市、文竹、龙田和泮中、在中、烟阁等乡镇大棚蔬菜带和连片鱼塘的建设,形成商品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新格局。围绕这个目标,在开发途径上:</p><p class="ql-block">一要发展大棚蔬菜生产。大棚蔬菜生产投资虽然较大,但产品上市正处于蔬菜青黄不接的季节,可以获得高效。大棚蔬菜要实行冬暖棚、拱园大棚和中拱棚的合理搭配,科学安排蔬菜品种,形成拳头商品,提高竞争力。</p><p class="ql-block">二要推广蔬菜春早熟和秋迟栽培方法,抓住季节差,打穿插,巧种植。早春以辣椒、茄子、黄瓜、葫子、多角等为主要品种,产品可提前1—2个月上市,抢占春淡季市场;秋季可安排辣椒、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的延迟栽培,产品可丰富冬季市场。</p><p class="ql-block">三要推广网箱养鱼。从我县渔业生产现状来看,水产的出路有两条,一是引进新鱼种。适应我县养殖的有团头鲂、彭泽鲫鱼、塘虱鱼等;二是开发大水面,提高单产,增加总产。无论是池塘,还是水库,网箱养鱼是获得高产高效途径之一。</p><p class="ql-block">四要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特种水产养殖是渔业生产中新崛起的一大家族,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效益也相当可观。如甲鱼、牛蛙、黄鳝、螃蟹、鳗鱼等,有的在我县已有少量养殖,水产部门要认真总结典型经验,加以推广。 </p><p class="ql-block">为了保证目标任务的实现,必须集中精力,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 </p><p class="ql-block"> (一)解放思想为先导。解决好群众的吃饭问题,把人民生活安排好,是经济工作中必须抓好的一件大事。由于蔬菜、水产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生产经营商既要承受自然灾害的风险,又要担负市场变化的风险,甚至可能出现高产不高效的现象。对此,如果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不更新,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种养方式方法上,这种小农经济的生产风险小,但是与实现蔬菜、水产业的商品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却很不适应。要围绕增加品种,提高档次,立体种养,深度开发来发展“菜篮子”工程,就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面向市场,加快发展。 </p><p class="ql-block">(二)建立基地打基础。建设蔬菜、水产业生产基地是提高市场供给水平,实现商品规模生产,确保货源的基础性工程。要采取国家、集体、个体一起上,大、中、小型并举的方针,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为了顺应市场要求,突出基地的规模优势,必须改变过去过于零散的种养方式,实行联片大面积承包。根据我县实际,在城郊的四个乡镇中除了大力加强专业户、专业村的建设,还要有计划、有重点地发展一些“名、特、优、稀”种养大户,推进蔬菜、水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p><p class="ql-block">(三)依靠科技作保证。坚持科技兴菜、兴渔,首先要推广一套适用的新技术,特别是塑料大中棚,反季节蔬菜、网箱养鱼、特种水产养殖等,有关部门要编印一些生产技术资料,尽快下发到广大农民手中。要稳定一支蔬菜水产科技队伍,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逐步完善科技服务网络。通过科学技术的普及和推广。进一步调整蔬菜、水产的品种结构,在稳定大路菜,常规菜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益,高质量的精细蔬菜、特色蔬菜和特种养殖,以满足市场需求,逐步形成淡旺结合,以淡季为主;精细菜结合,以细菜为主;大田大棚结合,以大棚为主的生产格局,使蔬菜、水产向多品种,优质化,高效益的方向发展。 </p><p class="ql-block">(四)加大投入促发展。县建立蔬菜、水产发展基金,县和重点乡要把蔬菜、水产品的产销纳入计划之内,并采取县乡筹一块,银行部门贷一块,乡镇以工补农补一块,专业大户拿一块的办法,建立蔬菜、水产发展基金和风险基金。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多方筹措资金,加大投入,搞好服务。</p><p class="ql-block">(五)搞活流通是关键,促进流通的良性循环,不能光靠个体贩子,要建立以国营、集体为主的专业公司,通过“公司+农户”的形式,把服务引向农户,把农户带进市场,拓宽生产大流通领域,形成公司连接农户,基地生产与市场对接的良性循环新机制。目前,除了完善和恢复县水产、蔬菜公司的功能外,还要抓好县城商品大世界和农村墟场的流通环节,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可以把县第三农贸市场作为蔬菜、水产专业市场,向内外开展批发业务,在文竹、里田等地也可以设点批发,逐步形成城乡呼应,经贸相融的商品产销服务网络。</p><p class="ql-block">(六)加强领导是根本。发展蔬菜水产生产,搞好“菜篮子”工程建设,不仅是农民、农村的事业,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事业。即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政治问题。各级党政组织和领导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及时解决好蔬菜、水产产销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重点蔬菜、水产生产乡镇必须有一名领导具体抓,其他乡镇也要有专人抓,县蔬菜办要在协调好产销各种关系的同时,还必须对每个阶段的生产情况、市场趋势、价格变化、品种结构、供求数量等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到乡村,使菜农和运销者依据正确的信息从事生产和经营,保证蔬菜、水产产销工作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推进农业产业化 加速发展县域经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对永新县“九五”期间经济发展的探讨</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第二次飞跃的战略选择。如何引导广大农民进入日益发育的市场,使农业在市场竞争中由传统型向自强自立的“三高”型转变,进而实现县域经济的突飞猛进,是任何一个农业大县都应该认真探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一、推进农业生产化的现实思考 </p><p class="ql-block">作为农业大县的永新县,如何依托农业大发展,实现县域经济大腾飞,始终是人们关心的问题。从永新县实际看,推进农业产业化条件也日趋成熟: 其一,主导产业基本确立。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经济引导下,我县基本确立了蚕桑、生猪、水产、林果、皮革、鸡毛、建材、采矿等产业,集聚了一定的资金、技术和人力等生产要素,且市场前景看好,发展潜力较大。 其二,龙头企业悄然兴起。近几年来,全县通过新办、技扩改等途径,使一些传统的优势产品扩大了规模,以资源为依托的加工企业提高了效益。如建材工业、丝绸加工、皮革制造、鸡毛加工以及竹木制品等一批龙头企业的兴起,为农副产品和资源开发拓展来广阔需求空间,促进来主导产业的规模发展。 其三,生产基地初具规模。目前,永新县拥有桑园面积5万亩,新老果园面积3万余亩,有林山地146.5万亩,茶园面积2228亩,可养水面7万多亩,大棚蔬菜基地1000多亩,生猪全年饲养量在1994年已达到32.1万头,出栏17.5万头,并培育了一批出栏1万多头的重点乡,出栏1000头的重点村和100万头的重点户。这些都是丰富的原料生产基地和有着巨大潜力的发展阵地,为全县大力发展加工企业,尽快推行“产加销”一体化模式创造来条件。 其四,区域化布局较为明显。从总体上看,已形成“东南木竹茶,西北粮猪矿、草山丘陵牛鹅杂,河谷两岸果桑茶”的格局。具体看,有里田、江畔、泮中、高桥等乡镇的蚕桑,怀忠、芦溪的生猪,文竹的鸡毛,龙门的皮革,石桥、东里的建材,三湾、曲江的竹木制品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已成雏型。 另外,永新县粮油自给有余。1995年永新县粮油产量分别为3.7亿斤和800万斤,人均拥有粮油分别为860斤和18斤,均高于全国人均拥有粮油的平均数量,为推进农业产业化提供来丰富的物质基础;加之永新现有富余劳动力近7万人,为投入产业化生产提供来劳力资源。 </p><p class="ql-block"> 但是,按产业化要求来全面衡量,永新县的产业水平还很低。由于缺乏有规模、上档次,产品又适销对路的龙头企业,致使生产优势不但不能发挥,而且逐渐萎缩,甚至成为包袱。具体表现为:</p><p class="ql-block"> 1.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三大三小”。受传统农业的影响,产业结构一直跛足运行。从1994年全国国民经济统计报表中可以看出,产业结构至今还饱受“三大三小”的困扰:一是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其比值为0.58:0.27:0。15;二是种植业比重大,畜牧业、林果业比重小,其比值为0.55:0.31:0.14:三是粮食作物比重大,其他经济作物比重小,其比值为0.88:0.12。这种严重失调的畸形产业结构,导致整个农业大而不强,比较效益低,自我积累差,带动不起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严重影响经济的专业化、社会化和商品化程度的提高。 </p><p class="ql-block">2.出售原字号产品多,深度开发少。由于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使农业主导产业滞后,带动能力弱,产业链条短,以致农村经济仍停留在低层次的原料生产阶段,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无法转化为强大的经济优势。</p><p class="ql-block"> 3.产供销脱节贸工农分离。永新的一、二、三产业之间尚未拉通联动,还没有走上产业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并且工、农、商三者相互争夺利益,导致买难、卖难的现象屡见不鲜。如果业生产,由于后续加工乏力,流通不畅,在 出产旺季大量倾销市场,导致卖难,甚至大量腐烂变质,而在非出产期则供不应求,物价波动剧烈;在生猪产销中表现尤为突出,今年永新县按年出栏18万头计算,月出栏1.5万头,而外运能力仅4000头,本地市场能消化6000头,另外压栏的5000头去向何方?这种“头重脚轻”的产销关系不能不引起我们深思。</p><p class="ql-block"> 4.生产分散,经营盲目,规模效益差。从很大程度上讲,永新县始终没有跳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分散经营的“圈地运动”,在解决温饱后,它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樊篱,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应该实现推行规模经营这种农业生产的第二次飞跃。至今,10来斤蚕茧“提篮小卖”者有之,“一头猪二只鸡三亩田,刚刚凑合过个年”者有之,还没有走上专业乡,专业村的规模经营道路,仍然囿于单干作田的小农生产,在“小而全”、“大而全”上踏步. 。</p><p class="ql-block">二、推进农业产业化的主要途径 </p><p class="ql-block">产业化经营作为新形势下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举措,是“九五”期间永新县从农业大县走向经济强县的必由之路。所谓农业产业化,就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对当地农村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把产供销、贸工农、经科教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一条龙的经营体制。其主要途径为:</p><p class="ql-block"> 1.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加工企业,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系列。实现产业化,构造农村市场经济框架,最关键的是要立足实际,围绕资源开发,选择发展前景好、主导作用强的带头产业。根据永新县相对的资源优势和传统优势,在“九五”期间应努力确立桑、林、果、猪、牛、茶、蔬菜、水产、鸡毛和建材十大主导产业,并采取计划单列、财政倾斜、税收优惠、低息借贷、放宽工商管理等政策,建立相应的加工企业,对已有的产加销系列要进行体制改革,实行集团化管理,如鸡毛和茧丝绸就势在必行,使之形成较为完善的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系列开发产业群体,组成永新农村经济产业化的基本框架,推动农副产品由低级向深度开发,实现量的发展质的飞跃。力争在“九五”期末,十大主导产业的产值占据农村经济总产值的60%以上,农副产品加工产值达到3亿元,占乡镇工业的50%左右。</p><p class="ql-block"> 2.围绕骨干产品,发展营销企业,形成产销衔接的生产经营体制。加强仓储、运销设施建设,拓宽流通渠道以培养各类运销龙头企业,是骨干产品扩大经营规模,发挥规模效益的有力保障。目前,我们应致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发挥国合商业的主渠道作用,围绕本县的果品、禽畜、水产等农副产品做好收购和外销工作;其次,利用好个体运输户的辅助作用,采取简化办证、返还税费的办法在全县范围内扶植各类个体运输企业;第三,积极引导现有农副产品流通企业的正当职能,如食品公司、外贸公司等。使其在“九五”期间呈现“三足鼎立”之态势,撑起永新县农业产业化这一庞大而强实的躯体,并保持平均每年增长20%的涨幅提高农副产品和加工增值后产品的销售额,到2000年突破2.5亿元,占全县商品销售总额的40%以上。 </p><p class="ql-block">3.围绕生产基地,发展技贸结合的经营实体,形成生产服务与产品销售相结合的组织经营系统。立足生产基地,发育中介组织,强化社会服务是产业化生产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九五”期间,我们必须努力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把经济建设逐渐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一方面,我们要以农业局、蚕桑公司、果业办、蔬菜办、农技推广中心和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等涉农部门为龙头,以各乡镇事业站、所为依托,成立各类专业生产综合服务站,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科技培训、技术方案、生产资料、技术指导四到位;另一方面,要全面推行“实体十农户”的经营模式,如公司加农户,加工企业加农户,服务体系加农户,基地加农户,甚至专业大户加农户。并实行技术总承包,与农民签订产销合同,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化社会服务,在今后五年中,要让农民进入“生产有指导,产品有销路”的生产环境,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引导农户投入产业化生产。 </p><p class="ql-block"> 4.围绕骨干产业和商量基地,发展专业批发市场,形成政策组织市场,市场引导农户生产的调节体系。专业批发市场是发展产业化的一个重要阵地,其吸附能力和辐射能力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和成效。所以,“九五”期间我们的又一重要目标是围绕骨干产业和商品基地逐步建设相应的专业批发市场。一是在县城建立具有整体优势的专业化批发市场系列。如改造秀水路的水果批发市场和零散的种子市场,增设水产、茶叶、竹木制品等专业批发市场。如石桥和东里的建材,各乡镇的黄牛和蔬菜均要步入专业化轨道;三是打破县域界限,拓宽外埠市场。如文竹镇的鸡毛制品和龙门乡的皮革系列产品必须大力开拓外埠市场,加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横向渗透,壮大竞争实力。争取做到有一个主导产业,就建设和发展一个专业批发市场,并积极创造条件向期货市场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实现从小生产向大产业的跨越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永新县自列为全省蚕桑基地县以来,经过几年的努力,种桑养蚕由1985年的3个乡镇、67户农户、371亩桑园发展到现在的全县29个乡镇、3万多农户,投产桑园面积4万多亩,形成了缫丝6400绪、年织绸30万米的加工能力。去年,全县蚕茧产量、质量、蚕农收入、丝绸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好于以往任何一年。</p><p class="ql-block"> 在发展“三高”蚕桑生产中,永新县委、县政府着重抓了以下几个环节: </p><p class="ql-block"> (一)实行基地化生产。小生产与大市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商品生产中出现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永新县在蚕桑生产中注意引导和组织分散经营的农户与日益发育的市场紧密联系起来,选择一些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好、发展潜力大的乡镇作为发展蚕桑生产的重点,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建设“三高”蚕桑生产基地,实行区域化布局、基地化生产。全县确定以高桥楼、里田、石桥、江畔等十个乡镇为蚕桑生产重点乡镇。在领导力量、资金保证、技术服务等方面实行倾斜,择优扶持。从而,建立了一批有千亩以上集中连片、稳产高产桑园的蚕桑生产基地,形成了一批蚕桑生产重点村。几年来,永新蚕桑生产之所以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巩固和发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建立基地后,形成了规模效益,增强了抗御风险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二)实行科学化管理。以质量求效益,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这是全县上下对发展蚕桑生产的共识。近年来,永新县对种桑、养蚕力求实行科学化管理,采取的措施是:推行“四改”技术,即改桑园春管为冬管,改桑春伐为夏伐,改分户催青为统一催青,改桑苗外购为自繁自育,有效地改变了亩桑产叶量少和茧产量低的粗放经营状况;推广杂交桑枝扦插“一步成园”技术,为发展蚕桑生产探索了一条投资少、见效快的路子;利用红壤低丘建设密集植速生丰产桑园,全县红壤丘陵种桑面积6000多亩;推广方格簇,坚持实行电子评茧仪评茧和干壳量计价,促进了蚕茧质量的提高。通过推广科学技术和开展科技培训,许多蚕农已经基本掌握了种桑养蚕的技术,有的在实践中还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在一些形成蚕桑生产基地的乡村,科技兴桑已结硕果,亩平产量高,蚕茧质量好,农民收入多,实现了高产、优质、高效的良性循环。 </p><p class="ql-block"> (三)实行社会化服务。为了通过有效的社会化服务,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商品大生产结合起来,全县逐步建立和健全了自上而下的服务网络。县建立了“蚕桑生产服务站”,村成立了“蚕桑生产合作社”,全县上下形成了蚕桑生产三级服务网络。围绕蚕桑工程的发展,县直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提供服务。县科委积极为发展蚕桑生产引进技术、人才,提供信息;农业部门认真搞好蚕桑的病虫防治,为发展蚕桑生产引进资金;县经委认真搞好丝绸生产的发展规划、项目论证和技术开发;教育部门搞好职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外贸部门拓宽销售渠道,保证产销两旺;公安、工商、税务、物价等部门积极维护蚕茧收购秩序,加强监督。这些有效的社会化服务措施,形成了全县共图蚕桑发展的合力。 </p><p class="ql-block">(四)实行一体化经营。蚕桑系列开发跨越农业、工业与流通等领域,是一项环节多、连续性强、产业链长的系统工程。为了保证蚕桑工程的健康发展,省政府领导亲自在永新县进行了蚕桑生产经营管理体制的改革,批准成立了县蚕桑贸工农开发公司。该公司是以个跨行业、跨部门,集技、贸、工、农于一体的新型经济实体。它对种桑、养蚕、丝绸加工实行统一管理,在资金调度、苗木供应、技术指导、蚕茧收烘、对外经销等方面实行五“统一”,为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社会化商品大生产结合起来,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协调和服务。实践证明,实行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是蚕桑生产一种行之有效的管理形式,有利于协调关系,优势互补,减少矛盾,避免冲突。对此,永新县在近年来有益探索的基础上,正在采取措施逐步加以完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永新县“公司+农户”生猪生产模式的调查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永新县生猪生产的技术指导和销售分属农业局的商业局负责。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这种产销脱节的生猪生产体制越来越难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但自身陷入困境,而且还严重阻碍全县的生猪发展。近年来,永新县畜牧兽医公司和县食品公司开始直接面向农户,面向市场,通过开展技术指导,产品购销等服务,逐步建立以专业公司为龙头,以乡镇食品站、畜牧兽医站为纽带,以养猪大户为基础的“公司+农户”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全县养猪业的发展。去年,全县生猪饲养量32.5万头,出栏16.8万头,分别比1992年增长13.35%和14.36%;年出栏30头以上的专业户有1200多户,比1992年增加15%,农民养猪纯收入达5880万元。在促进全县养猪业发展的同时,县食品公司和畜产品供销公司也从生猪销售服务中获利50多万元,企业效益蒸蒸日上。</p><p class="ql-block">永新县运用“公司+农户”形式,发展生猪生产的成功实践,为完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家庭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对接找到了一条有效的途径。进而为我们加速农村改革步伐,办好“实验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p><p class="ql-block"> (一) </p><p class="ql-block"> 永新县推进“公司+农户”生猪生产模式的主要做法是: </p><p class="ql-block"> 1、以广东为窗口,积极搞好市场导向。1992年,县畜牧兽医站从适应市场运行机制出发,在广东惠州开设了一个屠宰窗口,成立了畜产品供销公司,在搞好技术服务的同时,开展生猪营销。县食品公司也积极拓展市场空间,与广东惠州等地屠宰场签订长期供货合同。去年,食品公司外销生猪2万头,畜产品供销公司外销生猪3760头。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以科技为动力,全面推广“四改”技术。外销生猪,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永新的猪种差,肥肉多,瘦肉少,缺乏市场竞争力。为了改变传统的饲养方法,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他们依靠科技进步,在全县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四改”技术,即:改肥肉型为瘦肉型品种,改熟喂为生喂,改封闭式栏舍为开放式栏舍,改单一饲料为配合饲料。“四改”技术的推广,使得我县的生猪由少量生产转向批量生产,生长周期由一年缩短到四个月,瘦肉率由30%提高了80%,每头生猪的纯利最多的超过150元,最少的也不低于70元。 </p><p class="ql-block"> 3、以服务作保证,建立生猪市场基地。为了组织货源,公司主动与农户挂钩,签订产销合同,发展养猪专业户、专业村,建立生猪生产基地。一是示范基地。畜产品供销公司在高桥楼乡莲花坪村、怀忠镇虹桥村、泮中乡庄园村等地建立了生猪生产“四改”技术示范户150多家,示范村10个,推动了生猪生产规模化的发展。泮中乡庄园村第一村民小组,建立“四改”技术示范户后,去年全组户平养猪近5头。二是良种基地。以畜牧良种场为中心,分别在怀忠、芦溪等重点乡镇建立良种基地。去年,畜牧兽医公司引进外来良种公猪40头,提纯、选育良种母猪350多头。仅怀忠镇下街自然村就饲养良种母猪80头,满足了仔猪市场的需求。三是饲养基地。重点巩固和发展了禾川、才丰、东里等15个乡镇的瘦肉型商品猪生产基地。1993年,怀忠镇饲养生猪24527头,户均养猪8头;出栏12464头,户均出栏3.5头,养猪收入436万元。在建立生猪生产大基地过程中,公司始终注意抓好生产全程的各项服务工作。为其提供了六项服务:一是提供仔猪服务,针对本地良种仔猪不足的矛盾,食品公司去年从浙江调进良种仔猪近2万头,由乡镇兽医站和驻村技术人员代销到各农户。二是提高仔猪保险服务。对刚进栏的仔猪,统一打好防疫针和驱虫针,实行一个星期内死亡保赔。三是提供贷款服务。对生猪生产重点村实行资金倾斜,如庄园村农民每购买一头仔猪只需自筹20元,其余由公司贷款解决,这样缓解了部分农民想养猪但缺资金的矛盾。四是提供饲料服务。为了缩短饲养天数,公司大力推广配合饲料,以优惠价格供应给养猪户。去年,畜产品供销公司销售了1170吨宝丰牌“871”饲料添加剂,使全县的配合饲料养猪户达65%以上。五是提供技术服务。主要是办好培训班,普及推广“四改”技术,实行疫病防治总承包。全县技术服务承包面达到90%,生猪死亡率下降到2.62%。六是提供销售服务。公司与农户签订合同,生猪达到出栏标准,由技术员上门登记,公司来人来车上门收购。这种全程、全方位的服务办法,有效地保障了生猪生产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农户。 </p><p class="ql-block">4、建立合理的分配机制,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永新县在推行“公司+农户”的生猪生产模式中,摒弃老一套行政命令的方法,以经济效益杠杆,在公司与农户之间建立起一个比较合理的分配机制。以饲料供应和生猪收购为例,公司规定每个技术员每销售一吨饲料,由公司付给1元手续费,每收购一头生猪,由农户付给5元技术承包费,这样积少成多,每个技术员每年可拿到1000—2000元现金。公司也从购销差价中获利,每斤生猪大概可获差价0.7—0.8元,每车猪大概可盈利4000—5000元。 (二) </p><p class="ql-block">永新县推行“公司+农户”生猪生产模式时间不长,但实践证明,这一模式较有效地克服了过去家庭经营中存在的规模狭小、过于分散的局限性,有利于实现城乡各类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推行现代化、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大农业的发展。 </p><p class="ql-block"> 第一,“公司+农户”有很好的承载功能。从事商品生产、市场、农户、技术、服务缺一不可,决策、购销、管理、生产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发挥单一因素无法比拟的优势和潜能。但这样的结合是有条件的,起码要有一个能同时承载市场、农户、技术、服务于一体的载体作前提。实践证明,永新县的“公司+农户”养猪模式是以个集市场、农户、科技、服务一体的很好载体。 </p><p class="ql-block"> 第二,“公司+农户”有很好的结合功能。永新县生猪生产各方面的协调配合,良性运转,主要不是靠行政命令,其根本动力或润滑剂来源于利益驱动。由于农户的劳动,公司的服务都与生产的最终成果直接挂钩,因而极大地调动了农户与公司的积极性,成功地把生猪生产所需的市场、技术、农户、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各方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适应了生猪规模化生产的需要。 </p><p class="ql-block">第三,“公司+农户”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不仅能使公司与农户有机结合,而且还可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不断衍化。可衍化成“公司+农户”,把完善双层经营与走农业工业化道路有机结合;或衍化成“商业+农户”,实行以农养商,以商促农,农商共谋发展;或衍化成“工厂+商业+农户”实行贸工农一体化;或衍化成“科技+农户”,搞好科技开发,把科技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这样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农业生产的需要,与任何社会服务组织进行联合,不断丰富“公司+农户”的内容,使之更好地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服务。</p><p class="ql-block"> 当然,永新县的“公司+农户”生猪生产模式是深化农村改革出现的新生事物,其自身发展需要经过一个完善、提高的过程。当前,永新县在推行这一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条块分割,部分利益冲突。表现在食品公司、畜牧兽医站、饲料加工分属商业局、农业局、粮食局多个部门管理,难以协同作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协调部门关系。最好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将三个企业捆在一起,组建永新县畜产品贸工农公司。这一设想如能实现,对生猪生产的服务功能就将进一步加强,生猪生产规模还可再上一个台阶。据有关人员认为,如服务工作能配套跟上,我县生猪出栏可在现有基础上提高到30万头,总产值可达12亿元,按20%纯利计算,农民可从中增加纯收入2.4亿元,县财政一年可收屠宰税1200万元,相当于去年县财政收入的一半。生猪生产就将成为我县又一个支柱产业。这一产业与现有的粮食、蚕桑支柱产业结合在一起,就能实现农业上猪肥桑、桑肥粮、粮肥猪的良性循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贫困县县域经济走向市场的难点与对策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乡村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特别是老少边穷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p><p class="ql-block">贫困县县域经济要走向市场,首先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必须有发育比较健全的县域市场,与国际国内大市场接轨,准确接受市场信息,及时指导工农业生产;二是企业和农户必须能够对市场信号作出灵敏快捷反应。 然而,目前贫困县县域经济走向市场还有其难点,表现为在市场硬件上,乡镇市场大部分还是以路代墟;在市场软件上,国合商业因长期的大锅饭体制,造成了调、销、存、储功能的全面衰竭,负债过重,无法形成合力去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个体工商户又由于一些“左”的思想干扰,发展不快,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以致无法及时准确接受市场信息,即使能够接受一些过时零碎的市场信息,“小而全”家庭经营,土地零星分散,也难以适应专业化、商品化的市场经济需要;而国有集体企业由于缺乏充分的经营自主权,对市场信息也不能作出灵敏、快捷的反应,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因此,贫困县县域经济要走向市场,必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p><p class="ql-block">一、借市破门,大力加强县域市场网络建设</p><p class="ql-block"> 县域市场网络的建设,首先必须在县域建设中心农贸市场。在农村各中心集镇要建设农民一条街,在各边际乡镇要建设边贸市场,在全国大中城市要建立窗口,并且还要开通程控电话,铺设油路,贯通市场网络信息与物资交流。在加强市场网络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加强市场软件建设,全面加快资金、技术、人才、劳务、信息、房地产等要素市场的建设。通过县城市场网络,内连各乡各村各户各企业,外接国际国内大市场,使贫困县域经济由封闭走向开放,融入社会大市场,参与社会大市场,生产社会大商品。 </p><p class="ql-block">市场需要大量投资,贫困县财政又普通拮据。在这种情况下,最好采取“政府搭台,农民唱戏”的办法。先由城建部门作出全县市场总体规划,然后规划一个个单个市场,在单个市场的具体规划中,要根据农民需要,设计出一个个既可往家、又可营业的商业门店。规划设计好后,可以一边征地拆迁,一边向社会收取门店预购定金,由城建部门统一施工,搞好“三通”(通电、通水、通路)。同时组织取得购买权的农民抓阄买店,多退少补,交割结算。多余店面,公开拍卖。 </p><p class="ql-block">这样通过用农民的资金建市场,以市场壮“三产”,以“三产”兴城镇,以城镇带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二、借司推农,加大“公司”+“农户的力度,把农户引入市场” </p><p class="ql-block">在建设县域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不但要注重市场建设,更要注意市场与农户的对接。加强市场与农户的对接,第一要落实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和“五荒”拍卖政策,着力培植一批种养大户,直接进入市场;第二要加大“公司”+“农户”力度,把农户引入市场。 当前,要大力组织一些为农业服务的基层站所,转变经营机制,奔赴农村主站市场,利用自己的人才、技术、服务设施,与农户结对,以市场为导向,以公司为龙头,以服务为纽带,以加工转化为条件,以家庭经营为基础,以乡村经济组织为中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把千家万户组织起来,使基地、市场、技术、加工、服务优化组合,形成生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生产。</p><p class="ql-block">三、借制兴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 </p><p class="ql-block">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于小型企业,总的方针是实行“国有民营”,即在不改变所有权关系的前提下,按照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的原则,将企业的法人财产权有偿、有期限、有限制的租赁给经营者。经营者自主经营,承担企业资产增值,企业职工消化责任。而且在利益分配上,除交足税利,留足有关费用外,盈亏全部归民营者,给民营者最大的自主权和全部的市场风险,从而充分发挥民营者聪明才智和极大地调动民营者的积极性。 </p><p class="ql-block">对大中型企业,一般应采用公司制企业形式。按照国际惯例,一是要实行企业法人制度,即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分离。二是要实现有限责任制度。企业以其全部法人财产为限,对企业债务承担责任。企业破产时,出资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企业承担责任。三是实行科学的组织管理制度。由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组成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通过规范企业组织制度,使企业的权利机构、监督机构、决策和执行机构之间互相独立,权责分明,在内部形成激励、约束和制衡的机制。 </p><p class="ql-block"> 总之,贫困县县域经济要走向市场,必须在始终保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性质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明晰产权关系,加快公有民营步伐,实现公有资产高度流动,从而使市场这只无形的手指挥协调生产力诸要素在各生产部分优化配置,最终达到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对永新县水利设施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投入了上千万元资金,对永新县病险水库和重点渠系工程进行了除险加固和整修配套,使全县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的局面得到改变,给我县“三高”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是,随着农业基础地位的不断提高,水利设施相对落后的矛盾显得日益突出,与其作为“农业命脉”的要求还远远不相适应。最近,我们对永新县水利设施现状进行的调查发现,近年来,水利工程的灌溉能力和效益正逐年减弱,相当一部分农田还陷于“耕种在人,收成靠天”的窘境,而且有些地方严重程度令人堪忧。据统计,永新县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由1989年的32.27万亩和24.70万亩下降至今年的20.5万亩和18万亩,分别减少36.4%和27.1%;今年的晚稻,根据对17个乡镇的调查统计,受旱面积和白地受旱面积分别达5.5万亩和1.5万亩,占该17个乡镇总耕地面积的24.8%,其中重旱2万亩,占7.2%;承灾能力也由1989年70天减弱至1995年15天,几乎出现了“下雨就涝,停雨即旱”的局面。经分析,主要问题和成因大致如下: </p><p class="ql-block">1、 从指导思想上看,县乡地方政府对发展水利事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最近,我省提出了“要把经济大厦建筑在农业基础之上”的新思路,再次重申并提高了农业在经济工作中的基础地位。而作为农业命脉的水利,应是农业基础之基础。但实际上,基层并未真正把水利建设摆上与农业生产中所占份量相对应的重要位置。即使在“强农固本”的呼声中,也只把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作为着力点,忽视了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要性。加之,在抓支柱产业和发展乡镇企业方面投入份量占有绝对比例,对水利建设则无暇顾及,以致在近几年几乎处于休眠状态。如在旱情出现后,即使有一些小动作,也多是流于形式,效果微乎其微,难免“按下葫芦浮起瓢”,治标不治本。</p><p class="ql-block"> 2、从意识转变上看,老百姓兴修水利的观念日渐落后。首先,是认识上的偏差。不少群众认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是分散经营,集体观念淡薄。致使八十年代末以来,许多水利工程的修建工作无法组织施工,统一行动。其次,是剩余劳力未能正确引导和组织。由于农业为弱质产业,农产品比较效益低,大多数青壮年劳力一味追求靠外出打工或进城经商消化,而忽视组织引导向农业开发,特别是向水利建设方面转化。第三,水利设施人为破坏严重。个别农民为了碾米、捕蛇,在旱期与农田灌溉分水、损坏坝体渠岸,有些地方甚至还出现洪道设阻、渠道拦堰等现象。第四,相当部分农民存在“宁愿造房,不愿筑塘”的思想局限性。农民认为,造房子是给子孙后代造福,修筑水利工程自己能否受益很难说,以致积极性不高。</p><p class="ql-block"> 3、从整体投入看,普遍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观念的淡薄,造成对水利建设投入不足的短期行为。一是资金投入不足。其原因主要是资金分流严重,未能专款专用。前两年仅发展大棚蔬菜就挤资金达200万元,致使水利建设资金严重不足,农田灌溉没有保障,粮食增产难度大,得不偿失;加之,作为资金来源主渠道的农民投入几乎为零,水费克扣,拖欠严重。自1990年末累计拖欠水费近100万元。二是劳力和时间投入不足。由于大部分青壮年劳力单一流向二、三产业,造成农村劳力空虚,使每年冬修水利难以如期按质按量完成,多是做做样子,走走过场,很难取得实效。 </p><p class="ql-block"> “且溉且粪,长我禾黍”,水利不单是农业的命脉,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它的兴衰,事关国计民生之事。可以说,撇开水利建设企图实现强农固本和农业丰收只能是空想。因此,改善水利条件,提高抗灾能力迫在眉睫。现结合我县具体情况,提出几点思考。</p><p class="ql-block">1、抓水利建设,必须切实加强领导,建立基金制度。水利事业要跟上农业大发展步伐,离不开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坚实的经济基础。一方面各级领导必须认识到水利设施对发展“三高”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而把其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作为经济工作中一个重要项目常抓不懈。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建立“水利发展基金”这一有效措施来增强后劲,确保水利事业长足发展。基金的筹集途径包括:争取捐款;投入一定比例的农发资金和水费;从以工贷赈等横向资金中争取一定数目;通过集资的办法进一步充实基金等等。基金分为县和乡两级。县基金除了县管工程一块维修资金外,还包括一部分捆起来使用的机动资金,机动资金主要用于出现重大隐患,而本乡镇没有能力解决的工程;乡镇基金只对本乡镇管辖的工程负责维修;对于跨乡镇的设施,可根据受益面积大小按比例出资修建。</p><p class="ql-block">2、遵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推行“国家+集体+农户”的模式。农民是投入的主体,如何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无疑是发展水利事业的重要一环,因此,我们可以遵照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推行“国家+集体+农户”的模式。具体做法为:一是“国家+集体+农户”。对集养殖、发电、灌溉于一体的9座国有水利工程,可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联股的形式予以发展。在三者按一定比例投资的基础上,国家提供技术,集体组织施工,农户按受益大小投工投劳或以资抵工抵劳,工程由县统一管理,农户共同使用,集体负责协调。二是“集体+农户”。对于乡管水利工程,可采用个人与集体合股的形式进行修建。农户既可投工投劳,也可按资入股,集体为乡镇政府(也可是其他经济组织),管理权归集体,使用权归农户。三是“农户”+“农户”。几家几户按照“自愿、平等、互利、共管”的原则,签订入股协议,兴建或整修一些小山塘和小水陂,及购进电力排灌设施,由农户共同拥有,共同管理,协调使用。</p><p class="ql-block">3、夯实水利基础,强化科学管理。加快建设与科学管理相结合,是发展现代水利事业的新要求。首先,对现有工程进行全面、及时维修加固,巩固现有灌溉面积,是夺取农业丰收的可靠保证。因此,既要彻底修复水毁工程,对病险“蓄引工程”进行除险加固;又要抓好清淤和渠系配套工作。其次,是加强科学管理。加强管理是水利工程发挥最佳效益的有力保证。对工程管理单位要建立目标责任制,并签订责任状。具体要实行“四包”、“三定”、“两保证”:“四包”即包工程养护、包旱期灌水、包汛期排水、包灌溉面积;“三定”是定责任、定用水量、定报酬;“两保证”为保证蓄水按计划蓄足,保证公平用水。实现良性循环必须保证落实征收水费政策。</p><p class="ql-block">4、实行以水养水。通过收取水费来养护工程是水利建设步入良性循环的一条重要措施。针对永新县克扣、拖欠水费严重造成管理单位资金紧张的现状,应采取积极措施,尽快落实水费征收法规。同时把水费列入乡镇财政预算管理,并签订责任状,作为乡镇年度考核目标管理。水费收取标准要严格按“吴官正1991年签发的省长第5号令”规定的标准,足额收取。所收水费除上交税费外,全部用于管理单位和“水利发展基金”,从根本上走出工程运行困难的低谷,步入“以水养水”的最佳环境。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立足永新县情 发展第三产业</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在当前新的一轮经济发展大潮中,如何立足现实,把握机遇,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实现永新县经济的跳跃式发展,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索的问题。</p><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永新县的第三产业有了一定的发展。1991年 ,全县国民生产总值32979万元,其中第三产业达5553万元,占17%;在全县20万名社会劳动者中,第三产业从业人数达1.92万人,占9.6%。从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社会劳动者中第三产业从业人口的比重这两项衡量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指标看,我县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和9个百分点。因此可以说,我县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然十分落后,很难适应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需要,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一是指导思想上对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长期以来,永新县从传统农业出发,把全县的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农业这个基础上,第三产业仅作为满足市场消费和城乡居民生活所需的手段,没有把它放到应有的位置上。从而造成了第一产业过重,第二产业薄弱,第三产业滞后的失调状况。 </p><p class="ql-block">二是基础行业和流通体系发育缓慢,成为影响全县经济发展的“瓶颈”。从邮电通讯业看,去年年末全县电话机1070部,每万人拥有0.25部,低于全国每万人1.1部的水平;在商业、供销、饮食服务业方面,全县共有各类服务网点2800多个,每万人拥有65个左右,也远远低于全国每万人106.7水平。</p><p class="ql-block"> 三是第三产业结构松散,没有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体系。去年,全县外贸出口额为301万元,人均仅7元;旅游业没有充分抓住本地特点,开展对外宣传,至今还落后于本县七十年代初的水平;信息、咨询服务面窄,没有形成服务的社会化和产业化;房地产业今年才走出集资建房的第一步;金融业还滞留在存贷的老模式上,等等,所有这些与加快改革开放的要求很不适应。 </p><p class="ql-block">四是农村的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全县90%左右人口为农村人口,农业劳动力中的85%以上仍陷在种植业上,从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尚不到10%,这就导致一方面人多地少,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另一方面,农村科技、文化、教育事业落后,社会化服务体系薄弱的状态,不仅制约了农产品率的提高,也影响了农民素质和农村社会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提高。 </p><p class="ql-block"> 二 </p><p class="ql-block">依据九十年代永新县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路,加快发展第三产业,除了继续抓好投资少、见效快、覆盖面广、就业容量大的蚕桑开发、鸡毛加工、抽纱工艺、果脯生产等传统产业外,重点要放在发育流通部门、服务体系和基础行业上。 </p><p class="ql-block">1、建立大商业。要 增强永新的商品集散、市场交易服务、贸易往来的辐射功能,让永新成为沟通湘赣两省,联结内外的大市场、大流通中心之一,必须从三方面抓起:</p><p class="ql-block">(1)建设市场。近期要在抓紧兴建县城商品交易中心的同时,注重抓好文竹边境贸易市场建设。对 27个乡镇墟场,包括17个以路代墟的应作好规划,在 “八五”期间,分批、分期改造成具有永新特色的农贸市场、各类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p><p class="ql-block">(2)开辟窗口,今年已在广东惠州和海口开设了经济窗口,作为走出县门,扩大开放,让国内外了解永新的一个重要途径,进而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到九十年代末,力争在沿海开放地区和内陆部分省会建立各种技术、经济信息窗口,外贸出口达到地产品销售的10%以上。</p><p class="ql-block">(3)健全网络。县内,要扩大以县城为中心,以里田、文竹、畔中、石桥、怀忠、象形等重点墟场为骨架的商品流通小网络;县外,要发展以永新为中心,联接吉安、安福、莲花、宁冈、井冈山以及湖南茶陵的赣西的湘赣边境市场大网络,形成国营、集体、个体多层次的流通体系。“九五”期间的最终目的,要把永新建设成湘赣边境地区规模最大的现代化的交易、物流、购物、信息中心。</p><p class="ql-block"> 2、振兴旅游业。永新县作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较多的山川名胜和革命旧址,发展旅游业大有潜力。一要挖掘整修山川名胜。象明代旅游行家徐霞客曾游历过的万年山、梅田洞,还有北岭山的碧波岩、七溪岭的阿育塔和风光旖丽的南华山、高士山等。只要认真开发修复,作好宣传,其旅游价值定会大增。二要依托井冈山区,开放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热线。近期,可利用现有公路,增设长沙—永新—井冈山、茶陵—永新—宁冈—井冈山、永新—龙源口—新城—宁冈的班车。在县内可开辟永新—里田—龙门—黄冈—万ll年山、永新—秋溪—龙源口电站(七溪岭)等旅游客车,开展县城(革命纪念点)--茅塔—忠义潭—梅田洞一日游服务和三湾的避暑、观光服务。远期,重点是建立深远山自然保护区,开辟龙源口电站水上公园,修筑阿育塔、望月亭、盘山路,与革命圣地、风景、园林、游乐场,避暑村合为一体,使龙源口成为具有我县特点的旅游区。三要搞好配套服务。通过相应发展旅馆业,开发旅游用品和纪念品生产,增设服务网点等配套措施,努力在吃、住、行、学、玩、买等多方面使旅游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去。 </p><p class="ql-block">3.扩大劳务输出。对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永新县来说,发展劳务输出是消化富余劳力,缓解就业矛盾的一个重要选择。去年,全县向广东、福建等地输出劳务人员1万多名,通过邮局寄回的劳务收入1970万元。劳务输出的开展,既为我县带来了特区改革的经验和观念的更新,又培养来一批具有一定技术素质和经营能力的劳动者。对此,扩大劳务输出,要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紧抓好。一方面要加强组织管理,把劳务输出列入劳动部门和乡镇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制订具体计划,层层落实责任,争取在“八五”期末,劳务输出4万人,劳务收入1亿元;另一方面,要抓好输出前培训,劳动部门要从储备人才着眼,从有利于我县各种产业发展的目标出发,组织城镇待业青年和农村青年进行技术培训,使量大面广的低层次劳务输出与中、高层次劳务输出齐头并进,合理发展。</p><p class="ql-block">4、完善金融体系。要在充分发挥银行的信贷、利率、结算等杠杆作用的前提下,发展金融市场,开展涉外金融。设想在“八五”末金融网点在增加20%。建议建立中国银行永新支行,设立股份制的银行或信用社,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现有的银行要增设业务项目,逐步发展证券交易,开放资金市场。要改变单一的信贷结构,拓宽资金渠道,以筹借更多的资金支持生产、流通的需要。要加快推进保险事业,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增设新保险种,搞好涉外保险,争取“八五”期内,保险业以年均增长20%的速度发展,社会人均保费1991年的4.31元增加到1995年的9元,承保额由4亿元发展到10亿元。 </p><p class="ql-block">5、抓好农村社会化服务。永新县农业商品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水平低。要改变这种状况,以“八五”期间应继续在健全服务网络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增设服务项目,以促进“三高”农业的发展。(1)因地制宜,搞好决策服务。(2)增强技术培训。通过县、乡、村等多种层次、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推广普及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和管理水平,进而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3)搞好销售服务。以服务为纽带,及时传递市场信息,帮助解决群众卖难的问题,使产品优势变为商品优势。 </p><p class="ql-block"> 三 </p><p class="ql-block">实现上述发展目标,必须建立相应有力的保证措施和政策。</p><p class="ql-block"> 1、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条件、资源特点和劳动力素质情况;统一部署,统一规划。既要坚持发展有本地特色的传统产业,又要合理部署,注重开发与九十年代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休戚相关的行业,立足使我县第三产业的布局合理、协调,使其社会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p><p class="ql-block"> 2、广辟渠道,增加投入。目前,永新县最大的难点是缺乏资金来源,当务之急要积极拓宽资金渠道。一是要用好现有的老区建设资金、农业开发资金等多项建设资金,提高投资集中度,提高投资效益。二是金融部门要积极扶持。对重点行业所需贷款,要在信贷计划中加以安排,实行差别优惠利率。三是调动国家、集体、个人各方面的积极性,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入。如发行债卷,实行股份制,集体和个人集资等等,还可以通过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联营,互相渗股,还要尽力向上争取项目、争取资金。 </p><p class="ql-block">3、扩大开放,搞活经营。为了吸引外资和内地国营、集体和个人来我县投资发展第三产业,应该尽快制定实施有关规定。一方面要实行更优惠的政策,包括大胆进行土地使用权有偿转让,鼓励外商兴办房地产业,对各类投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经营自主;另一方面,要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包括简化审批手续,搞好配套服务,提供法律保障等,为搞活第三产业创造条件。 </p><p class="ql-block">4、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县要有一个权威、高效的政府职能机构,乡和有关部门要设立专门办公室,由主要领导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以加强对第三产业的研究、协调、指导、监督和服务,加强宏观调控,解决实际问题,检查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对永新县科技兴县战略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京九铁路的贯通,给集大农业、弱工业、穷财政于一身的永新县带来的却是区位劣势的日益突出,落后距离的逐步拉大,面临的是机遇与挑战同在,发展与落后共存。目前在全省、全区策应京九,调整生产力布局的大气候下,如何立足县情,抓住发展机遇,从科学技术这一生产力着手,进行生产力布局调整,尽快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让科技勾画永新宏伟蓝图和构筑永新经济大厦,是值得我们去认真思考和探索。</p><p class="ql-block">一、确立科技兴县战略势在必行 </p><p class="ql-block">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们确立科技兴县战略,既是这一理论的要求,又是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其一,是现实的选择。我县地处湘赣边境,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京九线路贯通后,我们与沿线的新干、吉水、吉安、泰和等县市相比,远离京九,区位劣势尤为突出。与区位劣势并存的是资源贫乏,基础薄弱,粗放经营无力赶上时代的步伐。从财政收入看,1994年我县财政收入居全区第10位,农民人均收入倒数第4;从固定资产投资与产值看,1994年我县的固定资产投资为全区第7,而工农业总产值却列全区第9;从矿产资源方面来看,可供县属企业开采的微乎其微,已探明的各类矿产资源也因技术落后而并未开掘。唯有集中力量,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科学技术,以智取胜,方可后来居上。 </p><p class="ql-block">其二,是“转型”的需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中央“九五”建议提出的一条基本方针。科技兴县战略是我们贯彻落实这一方针的有效措施。有关资料显示,科技的运用会使等量的投资,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在资产投入比较效益中,投入技改1元,产出2元,技改投资只相当于同样规模基本建设的40%,而产出利税比新建要高一倍,建设周期缩短一半。以我县为例,1994年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基本建设投资为3435万元,按测算其产出比为2.5:1,那么产出为1374万元;更新改造534万元,其产出比为1:2,产出为1068万元,两项投资产出合计为2442万元。我们如果不增加投资总量而只将两笔投资的方向互换,那么两项投资产出合计则为7083万元,比互换前净增4641万元。这说明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离不开科技的推动。</p><p class="ql-block"> 其三,是时代的要求,去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后,党中央、国务院制定来《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把科教兴国战略提到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这样的一个高度。今年在全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又对科教兴农、科教兴国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并确立了今后科教兴国的各项方针和措施。从县情出发可以说,科学的春天来临了。必须审时度势,及时对全县生产力布局进行调整,这既是我们工作重点转移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p><p class="ql-block">二、正确估价我县科技形势 </p><p class="ql-block">几年来,我县的科技事业有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1994年,我县进一步加强了对科技工作的宏观管理,开展科技兴工、科技兴农和科技扶贫,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使科技事业有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一是科技队伍有了进一步加强。1994年末,我县共有科技机构62个,比上年增长37.8%;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有3100人,增长55.6%;专业技术人员有1045人,增长40.3%。二是科技事业有了长足发展。1994年建立了科技项目库,申报了各类科技项目18项,其中星火项目5项,省二级相关项目3项,山江湖“111”专项2项。三是培训了一批科技带头人。1994年开办了各类科技培训班300多期,培训种养加各类技术人材8000多人,获得省科技培训一等奖。四是科技成果的推广取得明显成效。在蚕桑生产上推广了6项蚕桑新技术和4种新品种,“蚕桑综合配套技术及示范”获省1993年星火一等奖。在粮食、油菜、蔬菜的生产上,也因为新技术、新品种的采用而获得令人振奋的收益。 </p><p class="ql-block">从发展的眼光来看,我县的科技现状,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这主要变现在以下五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企业技术含量少。一是乡镇企业技改投入少。今年乡镇企业技改项目到位资金仅占新上项目到位资金的1.42%。二是工业企业完好设备率和完好设备使用率低。1994年企业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的不变价产值比为100:128,比1993年少13元。三是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小。乡镇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仅占乡企从业人员总数的1.41%,比全国平均水平还低了0.75个百分点;国有工业企业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也仅占职工总数的1.5%。 </p><p class="ql-block"> 2、项目立项论证滥。新上项目的上报、论证各行其是。经委系统的项目由经委组织考察、论证;乡镇企业系统的项目由乡企主管部门主持考察、论证,缺乏统一组织管理,导致重复投资,盲目上项,互争资源,共同亏损。</p><p class="ql-block"> 3、科研经费投入少。我县一年的科技三项经费才5000元,在全区只高于宁冈县,仅占上级规定经费拨入额的1.66%。中央、省里最近提出到本世纪末,科研经费投入比例要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到2000年我县的科研经费将突破1千万元。省里要求各县市要按照这个比例安排科研经费,那么,我们的科技经费投入比例完全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p><p class="ql-block"> 4、人才结构比例失调。从1995年大专毕业生分配回县情况看,层次越高,回县越少;层次越低,回县越多。今年外省重点院校回县仅1人,占1991年录取人数的3.3%。一般本科层次回县率今年为8.2%,占1991年录取人数的12.3%;中专层次今年回县的人数占93年录取数的73.6%。使我县在经济建设中所需各类人才比例失调。</p><p class="ql-block"> 5、人才吸纳环境差。目前,我县乡镇企业人才紧缺,但定向培养的大中专毕业生回县后,企业却又以种种理由拒绝接纳。这样造成未吸纳的只好另谋他乡,已吸纳的也身在曹营心在汉,出现一方面人才紧缺,另一方面人才又难进的怪圈。</p><p class="ql-block"> 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有: 一是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人们科技意识普遍淡薄,忽视了科技这第一生产力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人们习惯于满足从总量上寻求经济增长的结合点而忽视了从质量上寻求经济增长突破点。二是科技普及局限于一般的初级培训,群众因短时期内难以掌握高深的科技知识而往往知难而退。三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没有得以充分发挥。在职称工资兑现上,有少数企业技术人员的工资难以与职称挂钩;在职称考核晋升上不是以业绩论英雄,个人感情掺杂其中;四是倾斜科技的优惠政策少,各方面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五是科技管理部分的职能被削弱,科委自身建设未加强。</p><p class="ql-block"> 这些问题表明,我们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任重道远。我们既不能因现有成绩而盲目乐观,又不能困于问题而消极悲观。要辩证地对待,加倍努力,实现科技兴县的伟大工程。</p><p class="ql-block"> 三、“九五”期间我县科技兴县的思路和措施</p><p class="ql-block">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提高和应用。在“九五”计划的制订和实施中,必须牢牢把握科技兴县的发展战略。具体来说,在农业上,要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组织的作用,加强对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坚持实行农、科、教相结合,促进专业技术组织与农村生产销售等经济组织合作,大力发展技工贸一体化的农村社会化服务。吸引科研院所通过技术入股人员兼职和承包等形式与我县建立技术协作,力争农业先进技术和农业优良品种的覆盖面达到90%,到2000年,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到50%,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转变,使广大农村尽快进入科技致富的良性循环。在工业方面,要实施优惠政策以吸引科研院所及高新技术密集型企业加入我县企业,进行技术合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力争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要达到12%以上,发挥出高新技术具有高效益的优势。同时,要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步伐,采取县研和外引相结合的办法提高现有产业的综合效益。总的要求是,使科技进步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使永新经济大厦形成农业平基放石,工业锻造主体骨架,第三产业添砖加瓦的发展格局。</p><p class="ql-block">为了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必须着重抓好以下六方面的工作:</p><p class="ql-block">1、从加强领导着手,突出科技先导地位。首先要增强领导干部的科技意识,并真正落实第一把手抓第一生产力。领导全县人民实施科技兴县战略,是新时期各级党政组织的神圣职责。各级决策者和指挥者科技意识增强了,就更能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处理问题,提高驾驭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能力。其次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要形成发展科技的合力,突出科技先导的地位和作用。</p><p class="ql-block">2、从资金投入着手,加快技术推广应用。一项新技术的引进、推广和应用的速度快慢、范围的大小都无不与投入的大小成正比,科技投入时科技进步的必要条件,是实施科技兴县的 保证。在加大投入方面,一要靠优惠政策鼓励,扶持广大群众增加投入,对科技投入贡献大者,要给予奖励;二要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争科研经费拨款居全区之首;三要引导、鼓励企业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四要拓宽科技融资渠道,大幅度增加科技贷款规模,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制。</p><p class="ql-block">3、从完善体系着手,形成科技服务市场。一要完善现有各类技术服务体系,逐步推行技术服务承包,稳住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服务承包,稳住带有行政管理性质的服务体系这一“头”;二要建立一定规模的科技有偿服务市场体系,放活服务市场这一“片”。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科技服务体系,按市场要求进行技术服务和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活动。放开、搞活与经济建设密切相关的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机构。允许科技经纪人抛头露面,允许专业技术人员跨行业进行技术服务,允许专业技术人员业余兼职“出售”智力成果。形成国有技术服务体系与民营技术服务体系并存,无偿服务与有偿服务结合的新型科技服务体系。</p><p class="ql-block">4、从创造环境着手,培养吸纳科技人才。科技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的开拓者,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我们要以优美的环境吸引人才,要以优厚的待遇留住人才,要以平等的环境造就人才。一是要以业绩论英雄,让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脱颖而出;二是制定优惠政策,向急需、拔尖科技人才倾斜,大胆改革,敢为天下先,允许科技拔尖人才与一般人才的待遇不不平等,允许一般人才与一般工人的差异存在;三要制订拔尖人才培养、选拔的长远计划。确立项目带头人;四要诚心善待人才,倾听其呼声,充分发挥人才长处,不做好龙叶公;五要切实保护科技人才的合法权益,让其轻装上阵,舒心工作,实现更大价值。</p><p class="ql-block">5、从科技管理着手,调节各方协作关系。科技管理部门是科学技术管理的职能部分,是全县科技力量的组织者和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的实施者。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必须从强化科技管理部门的职能着手,解决多头分散,形成不成合力的问题。一要建立项目论证、考察、引进统一组织制度,消除多头立项,各行论证现象;二是提高科技管理部门的自身整体素质,使管理人员知识结构日逐合理;三要有由一定数量的具有某一领域较为突出的专业成就者组成的全县科学技术论证、咨询机构,进行技术综合管理,规范全县科技市场。</p><p class="ql-block">6、从放手发动着手,着力提高全民科技意识。广泛普及宣传科技。宣传和普及科技知识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实施科技兴县必不可少的措施。人民群众是学科技、用科技主力军。只有广大人民有了科技意识,我县经济才会走上振兴。因此,要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和舆论工具,在广大群众中大力普及科技知识、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通过宣传普及科技真正树立起全民科技意识,转变广大群众的传统观念,把人民的生产、生活导入文明、科学的轨道。在全县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尚,形成推动科技进步的热潮,为实施科技兴县战略铺平道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发展工业是提高县级经济水平的必然选择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衡量县级经济是否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是个极其重要的指标。本文试图结合永新县工业发展的现状,谈谈县属工业企业的发展问题。 </p><p class="ql-block"> 一 </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永新县工农业生产以每年递增6.1%的速度持续发展,财政收入以每年平均增长11.8%的幅度稳步提高。但是与全省、全区相比,经济发展的差距还相当明显。1990年全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折合为231美元,仅为全省人均467美元的一半,为全区人均355美元的三分之二;工业产值仅占全区的3.9%,人平工业产值低于全区人均数的三分之一。工业生产的这种落后状况,已经成为困扰全县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 </p><p class="ql-block"> 一是工业结构小而全,既没有高利税的主导产业,又缺乏产值规模大型化的支柱企业,致使全县经济陷入“工业弱,财政穷,发展慢”的恶性循环。尽管近年来通过一系列改革、调整措施的实施,企业效益有了一定提高,但工业结构仍然不尽合理。1990年全县22个国营企业工业总产值为2286万元,其中年产值超过500万元的仅化肥厂一家,其余多数在100万元以下,国营工业企业向国家提供的税收只占全县财政收入的7.7%。这种格局说明,小而全的工业企业体系,不仅给企业本身的发展带来种种问题,而且由于缺少一批骨干企业和利税“大户”,县级财政也难以搞活。 </p><p class="ql-block"> 二是产品单一档次低,既缺乏地方特色和批量生产能力,又难以承受市场竞争压力,致使工业企业产成品积压,资金沉淀,运转困难。据调查,1990年永新县仅有省优产品1个,优质产品率为7.7%。在地方产品中,有的属几十年一贯制的老产品,无法适应日益发展的市场需要;有的因制造工艺简单,质量不稳定,占领市场能力较差,加之成本高,物耗大,产品推销难。去年县预算内企业产成品积压比上年增加3倍,仅电机厂就有二万台电风扇无销路,积压资金占其固定资产的77.8%,加上没有第二产品来分担风险,导致该厂在今年被迫停产半年多。</p><p class="ql-block"> 三是工业发展随意性大,只重量的扩张,不重质的提高。这些年,永新县用于企业扩建技改和产品开发的投入上千万元。其中70多万元搞减速机系列开发,40万元搞小型摇头电风扇开发,100多万元引进啤酒生产线,600多万元扩建水泥生产线,近800万元改造化肥生产设备,但效益都不太理想。一方面使工业投入超越了企业内在条件的允可,而新产品开发又缺少不断改进、不断完善、提高质量和经受市场检验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忽视了市场预测、原材料来源和对人的素质程度的把握,结果投入大产出小,难以形成规模生产,创不了名牌,上不了效益。年年搞开发,年年效益差。</p><p class="ql-block"> 四是资金短缺包袱重,缺乏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能力,无法摆脱原材料价格上涨、费用增加的压力,致使全县工业举步维艰,后劲不足。长期以来,永新财政一直靠国家补贴。这种困境又直接反映到企业内部,使一些有资源优势,有市场前景的产业和产品,在生产规模上得不到发展,技术设备上得不到改造。以木材加工业为例,现有生产规模为年加工量0.75万立方米,而年生产量达3.2万立方米,加工量仅占生产量的23.4%。加上受能源、运输、元材料价格上涨的冲击,不少企业负债累累,难以为继。如喷雾器厂这个28人的小厂,去年亏损20万元,仅贷款利息人均负担3678元。不用说扩大再生产,就连维持正常生产的能力也基本丧失。</p><p class="ql-block"> 永新工业经济所面临的种种困扰表明:工业不翻身,经济难上去。因此,立足本地实际,不失时机地把握机遇,大力发展工业生产,是国民经济走出困境的关键所在。 </p><p class="ql-block"> 二 </p><p class="ql-block">本世纪末要实现小康目标。全县国民生产总值必须达到5.13亿元,工农业总产值4.57亿元。这个任务相当艰巨,重要的出路在于发展工业,促进工业主导地位的形成,使工农业结构比例逐步接近全省、全区水平,以实现以工促农,以工兴县的目标。</p><p class="ql-block">(一)推进工业发展的可行性</p><p class="ql-block"> 一是奠基了工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已初步形成了化工、建材、机电、轻纺、食品、木材加工等门类产业结构体系。 </p><p class="ql-block"> 二是拥有一支具有一定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和技术力量。全县工业固定资产原值达3522万元,产业工人3278人,具有中级职称以上技术人员56名,是工业能够发展的可靠保证。</p><p class="ql-block"> 三是以乡镇企业为代表的农村工业蓬勃兴起,不仅为县办工业依靠自身积累求发展提供了先例,创造了经验,而且为工业企业的发展和提高注入了新的活力因素,这是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p><p class="ql-block"> 四是地方工业产品具有广阔的城乡市场,只要质量过关,价格合理,适销对路,就会从根本上解决积压问题,加速资金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去年,仅国合商业系统,工业品纯销售额就达4000万元以上,大大超过了现有国营工业的全年产值,这是工业能够发展的具体标志。</p><p class="ql-block">(二)推进工业发展的阶段性</p><p class="ql-block">从永新县工业发展的现状来看,“八五”期间,全县工业要有大的突破,就必须立足现有基础,循序渐进,分段实施,配套发展。</p><p class="ql-block">第一步,摆脱工业发展停滞,企业严重亏损的落后局面,明确加强工业是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此前提下,搞好现有企业的挖潜改造,重点是降低消耗,提高产品质量和搞好新产品的引进开发工作。调整产业结构,完善内部体制,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高效益创造基础条件。</p><p class="ql-block">第二步,提高生产效率,形成主导产业创造名优产品。着力发展以化工、建材、轻纺等为“龙头”的产业,注意处理好传统产品与新产品的关系。从而形成结构合理,主导产业突出,具有永新特色的工业经济格局。</p><p class="ql-block">第三步,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科学技术运用消化水平。使工业效益指标全面增长。建立起一批以骨干企业为龙头,“拳头”产品为依托的企业集团和行业群体,不断扩大工业产销辐射网络,使之成为县级经济的重要生长点。</p><p class="ql-block">(三)推进工业发展的保证措施</p><p class="ql-block"> 1、以深化改革为前提。一方面,完善经营承包责任制。引进风险机制,彻底打破“铁饭碗”,推到“铁交椅”,拉开分配档次,以利益杠杆激发员工进行高质量、高效率劳动的热情;另一方面,完善企业内控机制。重点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管理、材料验收及成本核算等项管理,对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进行严格的监督和控制,提高企业的综合治理水平。</p><p class="ql-block"> 2、以政策倾斜为保证。一是用活用足用好政策,扩大企业自主权。对企业的生产安排、人事、财务管理和营销工作等方面,实行放权让利,全程服务,鼓励企业向内使劲,自己搞活自己,二是建立地方工业发展基金。在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扶持资金的基础上,通过拨、贷、筹、返等措施,保证企业更新改造和生产资金的投入。三是贯彻“放水养鱼”方针,取消各种不合理的摊派,减轻企业负担,来提高企业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能力。 </p><p class="ql-block">3、以科技进步为基础。针对全县80%以上的工业企业存在的生产技术、设备、工艺和计量、质量监控手段严重落后的问题,要不失时机地抓住国家科委在井冈山区扶贫开发的机遇,加紧企业的技术改造工作,继续完成水泥厂、禾化厂、丝绸厂等骨干企业的技改配套项目,扩大生产能力。同时,通过内引外联,面向江浙,“借鸡生蛋”,争取上一批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项目,推进整个工业体系上台阶。</p><p class="ql-block"> 4、以市场开发为导向。既要对现有产品进行压长促短的调整,在压缩、限制平销和滞销产品的同时,增加适销对路产品的生产;又要按照规模经济要求和地方经济特色建立起产业导向机制。对有市场的有质量、有原料来源的产品,要在提高工艺水平的基础上扩大生产规模;对设备陈旧,工艺落后市场前景不大的产业,要依靠科技进步,重新调整产品方向。通过调整,逐步形成具有永新特色和竞争优势的产业和拳头产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成功的尝试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永新县第三缫丝厂创办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永新县高桥楼乡和县丝绸厂以股份合作形式新建的永新县缫丝厂,装有120台缫丝机。该厂自去年6月建成投产以来,至今已实现产值800多万元、利税150多万元。该厂从动工到竣工只用了3个月的时间,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仅有210万元,走的是一条建设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的路子,这是发展乡镇企业的一个成功的尝试。</p><p class="ql-block">一、依靠本地资源,发展支柱产业 </p><p class="ql-block">近几年来,高桥楼乡大力发展蚕桑生产。到目前为止,全乡共有桑园面积4300亩,其中投产桑园3300亩;种桑养蚕户1848户,占全乡2631户的70%,户均种桑2.3亩;今年春蚕饲养2000多张,春茧产量200多担,预计全年蚕茧产量可达5000多担。在经历了1992年茧丝市场波动之后,去年出现了价格回升的势头。该乡及时派人到浙江等地考察,发现白厂丝在市场上日益走俏,价格不断上扬,便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他们积极寻找 合作伙伴,努力争取银行支持,动员群众投资入股,终于筹足了办厂所需的资金。第三缫丝厂的兴建,不仅立足于本地资源,而且依托于全县蚕桑生产的大发展。目前,永新县已形成桑园面积5万亩,年产鲜茧3万多担的规模,成为富民富县的支柱产业。高桥楼乡办缫丝厂和全县的支柱产业联系在一起,有可靠的后盾和较强的抗风险能力。</p><p class="ql-block"> 二、严格规范建制,搞好厂乡嫁接 </p><p class="ql-block"> 为了积极稳妥地办好这个股份合作制企业,他们把抓好建章立制作为工作的重点按照“自主经营、独立核算、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股份合作制原则,制订了《永新县第三缫丝厂股份合作制章程》。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规定:一是规定股份构成。该厂注册资金由乡、村集体股、社团法人股和职工个人股构成,每股金额10元。目前,实际入股数为24.4万股,计人民币244万元,其中高桥楼乡集体股12.6万股,莲花坪村集体股1万股,县丝绸厂法人股8.4万股,职工个人股2.4万股。二是规定股东权利和义务。股东对自己投入的股份拥有所有权;有参加股东大会,审议、决定企业经营范围、发展方向、收益分配等重大问题的权利;有按股分红,认购新股的权利;对董事会工作有监督权利;有按股份额多少承担风险的义务。三是成立管理机构。规定股东代表大会为该厂的最高权利机构。董事会为股东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在生产经营中,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p><p class="ql-block">为了合理协调各方利益,《章程》明确规定,实现的利润在按国家规定交纳所得税后,实行按劳力分配和按股分红相结合,按劳力分配为主的分配方式。分配的原则:一是税后利润按10%提取公积金,按5%提取公益金;二是股份分红不超过税后利润的20%并确保股金红利的临界限不低于同期银行利息;三是因发生不可抗拒的灾害事故和上年度的经营亏损,造成当年无利润时,不分配股金红利。 </p><p class="ql-block">为了使新办的乡镇企业实现高起点、高速度、高效益,高桥楼乡与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的县丝绸厂联营办厂,这样做有利于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第三缫丝厂从提出可行性报告到工艺流程设计,从机械设备安装调试到新工人的上岗培训,都由县丝绸在技术上负总责。而高桥楼乡则以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用工管理、争取资金等方面的灵活机制来吸引国有企业。</p><p class="ql-block">三、实行租赁经营,节约建设资金 </p><p class="ql-block"> 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为了减少投资,缩短建设周期,高桥楼乡租赁了停产的县食品罐头厂的场地、厂房和部分设备办厂。县食品罐头厂于1986年兴建,国家投资288万元,当时确定以狗肉罐头为主要产品,由于既无原料又无销路,一直处于停产状态,亏损严重。该厂占地30亩厂房面积3800平方米。租赁后,第三缫丝厂按《租赁合同》规定每月付给食品罐头厂2.8万元租金,用于支付该厂贷款全部利息和固定资产折旧。食品罐头厂的职工在保留原有身份的同时带股优先进厂。 </p><p class="ql-block"> 采取租赁办厂,大大节约了投资。新建一个有120台缫丝机的缫丝厂,需要投资700多万元,租赁县食品罐头厂后,第三缫丝厂只投入机械设备的资金,节约了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这个厂新增固定资产投入210万元,比新办一个同等规模的缫丝厂,节约资金500万元。走出了一条投入少、见效快的新路子。</p><p class="ql-block">租赁办厂还缩短了建设周期。第三缫丝厂从去年3月开始进行了厂房改造和机械设备安装,6月1日久开始试产,整个建设工期只有3个月,比新建一个缫丝厂缩短了9个月的时间,创造了永新县工业企业改产投产的高速度。 </p><p class="ql-block">四、几点启示 </p><p class="ql-block">从永新县第三缫丝厂的立项、筹资、选址三部曲中,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p><p class="ql-block"> 1、办好乡镇企业,首在选准项目。高桥楼乡正是瞄准了白厂丝日益走俏这一市场需求,立足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使作田老表由种桑蚕卖茧到自己缫丝,在延长蚕桑工程的生产链中求得更高效益。“看准了兔子在撒鹰”,办一个企业,兴一项产业,富一方农民。拿钱买效益,而不是“未见兔子就撒鹰”,拿钱买亏损、买包袱。</p><p class="ql-block">2、办好乡镇企业,重在优化所有制结构。永新第三缫丝厂走混合参股的股份合作制之路,不失为资金紧中求活的一个良策,而意义更深远的,是高桥楼乡超越了“肥水不流外人田”这一小生产的狭隘意识,从一开始就为第三缫丝厂构筑了一个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多元产权结构,并通过较完善的章程将其规范下来,这就较好地解决了乡镇企业经营机制逐渐弱化、退化的问题,使该厂能真正成为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如果还是走单一产权主体的老路,恐怕就没有这样的积极性、创造性和高速度。 </p><p class="ql-block">3、办好乡镇企业,贵在寻求最佳效益。永新县第三缫丝厂不选址高桥楼乡,而通过租赁方式选在地处县城的罐头厂,这不但符合进一步加快建设乡镇工业小区的战略布局,为该厂节省了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创造了良好的企业外部环境,而且通过租赁使资不抵债的罐头厂已闲置多年的厂房、设备等生产要素得到活化,使200万元几乎沉淀的国有资产得到盘活并保值增值。使该厂40多名停产待业的职工得到妥善安排,正如群众所评价的:“办了一个新厂子,活了一个旧摊子,解了一个死扣子(安排了所有职工),一石数鸟,真划得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强攻工业篇之一:因企施策找出路</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永新县冶炼厂改革发展的启示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新县冶炼厂是一个创办于1990年的股份合作制部门企业。在1991年至1993年的生存经营活动中曾经一度辉煌,产品三氧化二砷一直畅销新西兰、马来西亚和美国等,1992年产值达近800万元,纳税70万元。但由于诸种原因,前景看好的永新县冶炼厂在1995年3月被停产整顿。乡企局、老建办先后退股,冶炼厂转为埠前乡独营的乡镇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埠前乡出让冶炼厂70%的产权给永新县赣新公司,企图启动生产,但由于该乡缺乏资金投入,企业仍然无法恢复生产。面对这一困境,赣新公司决定独自经营冶炼厂,一次性给以该乡资产补偿28万元,买断所有产权,并且承担其全部债务300多万元,其中包括银行贷款本息143万元,欠私人和单位款68万元,欠税40万元等,同时注入60万元资金用于厂房、设备维修更新。为了引进启动生产的流动资金,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赣新公司所属冶炼厂又广泛寻求合作伙伴,在1997年初与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签订50万元的合资合同。3月份资金到位后,于3月16日开通了一条生产线,当月值达到70万元。到5月份共完成产量500余吨,产值达194万元,当月上交税金11.4万元,实现利润20万元,全厂职工66人,月平均工资在700元以上。目前该厂的第二条生产线已全部改造完毕,经环保监测验收后,7月份投入生产,全年总产值可突破1000万元,交纳税金80万元以上。 纵观永新县冶炼厂从一个闲置、瘫痪的“死厂”,变为今天前景看好、效益可观的“活厂”,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几点有益的启示:</p><p class="ql-block"> 启示之一:立足实际,因企施策是搞活企业的首要前提。不同的困难企业,存在着不同形式的困难,在改革时,不能完全套以某种形式,从而避免削足适履,再改革再破产的结局。从永新县冶炼厂的实践情况来看,企业生产技术过硬,产品销路好,客户均是现款提货,且价格达3880元/吨的历史最高价,固定资产也较为雄厚,达420万元,但缘何陷入停产窘境?首先是体制问题,然后才是资金问题。由于永新县冶炼厂属部门联办企业,其产权不清、职责不明、体制不活的矛盾日益突出,甚至出现“厂长负盈、企业负亏、银行负债、政府负责”的弊端,因此,前期的县冶炼厂从投产之日起就决定了企业停产的结局。正是基于对企业的这种认识,决策者们才坚持一条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原则,正确处理企业存在的矛盾,改变资产占有的方式,做好产权明晰、引进流动资金这篇大文章。从历时8年的产权变革和体制改革中,走出一条从联办---独营---联办一一独营一一股份合作的新路子,使企业从根本上摆脱了困境,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 </p><p class="ql-block">启示之二:为谋大利,敢舍小利是搞活企业的关键一着。以小利换大利,舍近利求远利,眼光放远,算好经济帐是企业经营者的可贵之处,通过资产买断后冶炼厂的体制问题虽然已经解决,但在投入60万元进行技改后,流动资金已严重短缺。如何招商引资?该厂的决策者们将盘活资产存量与利用外资结合起来,采取灵活而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寻找新的合作伙伴。即在冶炼厂实际资产达420万元的情况下,把全部资产作200万元入股,与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达成合营协议,争取到流动资金50万元,占股权20%,并于97年3月份全部到位,从而确保了企业及时开工生产。为使对方尽快得到经济效益,保证其投资的安全性,合同签订后,企业逐月结算,按股权比例分红,将税后红利先行回报对方,然后再回报本县。在管理上,由对方派任一名分管财务的副厂长和出纳员,对全厂财务工作实行“一支笔”审批。永新县冶炼厂就是在这种敢于让利的情况下,不仅引进了关键的50万元流动资金,使企业生产得以启动,而且引进了人才,提高了企业管理水平。 </p><p class="ql-block"> 启示之三:剔除“官办”成份,排除外界干扰是搞活企业的重要因素。通过政资分开,割断政府和部门与企业之间的“脐带”,阻止行政力量对企业经营的干预和企业利益的侵占,实现真正意义的政企分开,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经济主体,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前期的永新县冶炼厂来看,由乡镇企业局、老建办和埠前乡政府联办,因权责不清,导致工作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的“大锅饭”现象依然存在。并且出于平衡关系,企业管理人员队伍不断加大,在1993年管理人员多达18人,占全部职工30%,加重了企业负担,其他各种非生产性开支也不断增加,企业内耗严重。针对这种情况,永新县对这个企业的生产关系进行了大胆调整,由赣新公司收购冶炼厂全部产权,重新组建了企业管理人员班子,全厂管理人员仅6人,且平均工资在450元左右,低于一线工人250元以上,各种非生产性开支下降1.2倍,使企业营运进入了“快车道”。 </p><p class="ql-block">启示之四:讲求信誉,谋求大发展是搞活企业的有效策略。对一个合资的生产性企业来说,讲求信誉至观重要。按照合同条款,永新县冶炼厂必须逐月结算,利用税后红利,先行回报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30万元。为了兑现承诺,讲求信誉,目前已向对方汇去25万元。由于讲信誉,守信用,为与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再次合作打下了基础,即在去年以来努力争取且已经省、地、县经贸委和省、地、县环保局批准立项的“江西省含砷物料处理基地”项目,在国家经贸委资源司解决专项资金2148.27万元的基础上,铁道部标准计量研究所负责投入企业自筹部分资金446.95万元,作为其在该项目中的股份出资,为搞活企业、谋求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本着对国家和人民负责的宗旨,永新县冶炼厂先后投入116万元进行环保技术改造,实行全封闭的立窑维修安装和管理,防止砷化物在生产过程中因泄漏对人畜造成不必要的伤害,使企业顺利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永新冶炼厂正是在这种优胜劣汰的经济环境找准了自己的坐标,寻求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子,在市场风浪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日渐发挥出可观的效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强攻工业篇之二:凭风借力上九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对永新县鸡毛加工业的调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曾经一度“鸡毛飞上天”的永新鸡毛加工业,是一个投资小、见效快、覆盖面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是一项社会效益比较高的扶贫开发产业。十余年来,其成败兴衰一直被人们所关注、所牵挂。 潮起潮落话鸡毛 </p><p class="ql-block">千百年来,小小鸡毛一直被人们当废物所遗弃。改革开放后,永新县根据本县有少数农民利用农闲走村串户,收购鸡毛搞加工的传统习惯,认为只要认真组织引导,发展鸡毛加工业不失为一条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途径。为此,县委、县政府千方百计以优惠政策从浙江义乌县聘被《中国乡镇企业报》誉为“鸡毛大王”的吕银治来办厂传艺,短短一年时间内就带出了彭富林、贺国祥等几十户鸡毛加工大户,使鸡毛加工业在永新县迅速崛起。至1989年,全县鸡毛加工扩展到以文竹、龙田、沙市、泮中等为主的19个乡镇,44个分厂,花色品种达到100多个,并辐射到邻近的莲花县、湖南的茶陵等县,年产值达800多万元,产品远销新加坡、加拿大、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占全国的30%,出口创汇480万元,成为全国三大羽毛出口基地之一。鸡毛收购队伍发展到1000多人,收购点遍及全国十多个省市,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6000余人,专职职工年工资达3500元以上,仅文竹镇农民从鸡毛加工中获得的纯收入近200万元,全镇人平增收180余元,成为农民增收的一条好路子。但是囿于诸种因素制约,近几年来,永新县的鸡毛加工行业不是日臻发展壮大,而是处于波动状态,甚至出现萎缩的趋势。从产值看,89年顶峰期过后,90年和91年分别降到368万元和250万元,完全处于萎缩状态;在92年稍有回升达到440万元的情况下,93、94年仍然下滑到380万元和372万元,即使95、96年趋于平稳保持在600万元左右,但剔除价格因素,产值仍然不及89年的一半,只停留在小打小闹的低规模、低效益状态。从经营者来看,由89年的20人减少到97年的11人,分厂由44个减少到不足30个,分布领域也由19个乡镇缩小到现在的4个乡镇,使永新鸡毛加工业陷入徘徊不前的尴尬境地。 涛声依旧说缘由 </p><p class="ql-block">永新的鸡毛加工业之所以面貌依旧,甚至萎缩滑坡,主要存在四种致因。一是小农意识作祟。目前,全县的鸡毛加工企业均属个体经营,应该说无论在管理体制,还是在经营环境上都优于国有企业,但正是在这种政府只引导不干预的情况下,绝大多数个体老板认为没有坚实的后盾,只有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想发展又担心市场饱和,销路难找,以致缺乏进取意识,小富即安,浅尝辄止,存在“守住摊子”,掐稳票子,过好日子”的小农思想,难以扩大视野,放开手脚,成就大业。二是内讧所殇。目前,全县还有11个从事鸡毛加工的老板,30余个分场,经常发生抢原料、争市场的大战,存在很大的内耗。如在原料紧张时期,他们纷纷抬价抢购原毛;在资金周转紧张时期,又为争夺市场纷纷降价促销,相互排挤,经常出现同一个时期多种价格的现象,这种内讧恶斗大大损伤了企业的元气,也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主的积极性,甚至造成个别企业被挤垮,严重影响了鸡毛加工业的发展。同时,通过老建扶贫贷款的投入也逐年减少,远远不能满足鸡毛加工业发展的需要,个别企业因为银行“断奶”而影响正常营运直至关门倒闭。由于资金紧张,企业无法再价低时大量吃进原毛,也不能在产品价格较低时库存待销,更无力利用低价到外地收购半成品以增加利润,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益。四是加工仍然初浅。目前永新县的鸡毛加工,虽说有100多个花色品种,但还仅仅处在“一把毛”的初加工阶段,只赚“牛尾”,被广东商贩稍作加工而赚了“牛身”。同时由于没有加工成品,无法直接与国际市场接轨,而受到沿海外贸部分的操纵和控制,自我生存能力较差。 唤回春风成大业</p><p class="ql-block">小鸡毛能否建成大产业,关键要立足实际,找准良策,转变观念,放手发展。只要思想解放观念变,不信春风唤不回。 只有转变观念,才能加快发展。要把鸡毛加工业建成扶贫开发的支柱性产业,必须克服三种不良倾向,树立大产业的观念。一要克服经济效益至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为了在本世纪末全面消灭贫困,我们既要开发经济效益较高的产业,又要注重发展一些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的项目。要改变以往对鸡毛加工业过问较少,让其自生自灭的做法,努力从政策上、技术上、资金上加以扶持,以再现鸡毛加工业的盎然生机。二要克服认为市场饱和而不思进取的倾向。我县的鸡毛半成品主要用于制作鸡毛掸子和工艺品,只要善于经营,搞活销售,就像其他畅销产品一样,不存在市场饱和的问题。加之,永新县的鸡毛加工业产量大,质量好,享有很高信誉,使不少省外、区外鸡毛加工企业把半成品转手到永新,永新又以最好的价格销往广东,大有扩大市场,兼并同行之势。三要克服居安思满而固守摊子的倾向。进攻是最好的防守。只有树立大发展、大提高的观念,不断进取,锐意开拓,才能守住阵线,使永新的鸡毛加工业立于不败之地。 只有“扎竹成排”,才能搏击中流。一支竹篙容易被折断,十支竹篙紧紧抱成团。如何把分散的加工企业捆起来,使资金、资源、人才优化组合、合理配置,是企业增强抗风险能力,建成大产业的首要条件。当前,要积极引导个体企业主按照“公司法”的原则,组建鸡毛加工集团公司,成立董事会,按集体公司规范运行,增强企业实力,并不断扩大企业的生存空间,把触角伸向湖南省的茶陵县、萍乡市的莲花县和本区的遂川等更广泛的领域,甚至还可在沿海地区成立子公司和中转站等机构,为进一步拓展市场创造条件,真正确立永新在全国鸡毛加工行业中的霸主地位。 只要“活血通络”,才能发展壮大。加大资金投入,增强企业的造血功能,是把鸡毛加工业建成大产业的有效策略。从考虑金融风险的角度看,历年投入鸡毛加工行业的资金周期短,回收率高,如1996年为鸡毛加工大户彭富林提供贷款74万元,除跨年度的14万元以外,当年回收60万元,回收率达100%,而且能做到不欠税款,不欠管理费,不欠工人工资。因此,在当前银根较紧的情况下,可以按照特事特办的要求,在充分利用社会闲散资金的基础上,对作为扶贫开发产业的鸡毛加工业加大资金投入,以满足其迅速扩大规模的资金所需。只有“犊”、“珠”全要,才能稳坐春风。进行成品加工,获取全面效益,既买“犊”又配“珠”,是永新的鸡毛加工业摆脱广东商贩垄断的必然途径。当前,要对鸡毛的成品加工进行考察,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全面掌握工艺,尽快建立鸡毛掸子、鸡毛工艺品等成品加工基地,延长加工链条,扩大生产规模。要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拓展国际市场,打开与外商直接建立业务联系的通道,努力把小鸡毛建成既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又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的大产业,从而使永新鸡毛稳坐春风上青云,重振雄风闯市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强攻工业篇之三:还须猛药治沉疴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对搞活永新县酒厂的思考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永新县酒厂始建于1958年,是一个拥有固定资产808万元,职工101人,年产3000吨三湾老酒的国有企业。1988年以来,为了适应市场的要求,先后投入550多万元建起了一条啤酒生产线、一条酱油生产线和黄酒生产技改线,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啤酒生产线在90年就被迫停产,挂账损失将近170万元,黄酒生产线的大部分设备成为闲置资产。目前,酒厂已欠银行和财政贷款882万元,亏损212万元,总负债达884.4万元,负债率高达109%。 </p><p class="ql-block">造成这个有着近40年历史的老厂亏损严重,资不低债的主要原因,既有历史包袱重和经营不善的因素,又有体制不活的问题。一方面酒厂负债经营,每年仅支付贷款利息就高达130余万元,而“三湾老酒”的年销售收入也只有120万元,使企业不堪重负。另一方面,酒厂在这几年虽然进行了划小核算单位,实行班组承包等改革,但仍属小打小闹,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无法解决,使企业仍然困难重重,步伐维艰。</p><p class="ql-block"> 要使永新县酒厂活起来,其出路在哪里?我们认为,出路在于改革。 </p><p class="ql-block">第一步:转机制。企业改革要从产权制度改革入手,实行买断经营。鼓励本厂职工和社会法人、自然人购买酒厂产权(同时保留酒厂牌子、账号),组建责任公司,退出国有系列。在具体操作中,可以先将企业流动资产的70%由个人进行买断。固定资产总值的30%进行租赁,这样不但可以把以前的债权债务暂时摆脱,还可以把原来的职工全部消化。买断的资金可以作为县酒厂的资金存入银行,利用其利息来支付退休人员的工资、职工的医疗费、社会保险和部分银行利息等费用。然后对剩余闲置的厂房、设备继续剥离出来。 </p><p class="ql-block">第二步:引外资。企业的产权明晰后,解决流通资金不足的问题是企业能够健康发展的关键。从县酒厂的实际出发,解决资金的根本出路,就在于用足用活政策,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这些年我县不少企业包括县酒厂,在招商引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花了不少精力,但与外地“联姻”却屡屡失败。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不解放,存在“怕别人得大利,自己得小利”的保守观念。事实上,只要稍作逆向思维,就不难破除这一定势。因此,在制定优惠政策方面,一定要立足长远,敢于让利,让投资者乐于接受,有利可图,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使投资者由“投石问路”到大展宏图,共谋发展。 </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活销售。搞好产品销售,首先要下大力气抓好产品宣传,考虑做到电视广告费用大,可以采取刷写墙体广告,邮寄产品介绍资料等既省钱又有效的办法,尽量让三湾老酒的牌子“亮”起来。同时要努力改进包装,“好马得好鞍”,只有包装精美,才会博得消费者的第一好印象。其次要着力改变产品单一的结构。目前,该厂要在确保三湾老酒这个主导产品生产的同时,积极创造条件,抓好白酒、酱油等产品开发,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要求。同时要加大促销力度,把那些事业心强、有一定营销经验和技巧的人充实到营销队伍中去。就本县市场而言,同时要抓好每年9月至来年4月这段销售旺季的销售工作,有效地拓宽产品的销售渠道。 </p><p class="ql-block"> 第四步:强管理。多年来,永新酒厂生产的三湾老酒在市场上的价格是每瓶2.8元,除去生产成本、工人的工资、贷款利息等还要亏0.2元,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管理不善造成的。要进一步学习邯钢经验,加强成本核算管理,以市场价格为依据倒推产品的内部成本和内部利润。要牢牢抓住降低成本这个“牛鼻子”,对易耗易损的材料,根据完成任务及质量的好坏进行考核并兑现奖罚。要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效益的原则,从各道工序抓起,做到不合格的产品不进入下一道工序。同时要加强对外销产品质量的跟踪调查,对反馈的质量问题要及时整改,做到取信于消费者,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只要做好加强内部管理这篇文章,才会使企业成为充满生机的市场竞争主体。</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选准发展路子 促进财政增收</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永新县禾川镇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调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禾川镇是永新县所在地,全镇有8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总人口43260人,其中农业人口9023人,耕地面积3049亩。近年来,该镇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解放思想,大胆开拓,坚持以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突破口,有力地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1994年,全镇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267万元,比上年增长32%;财政收入达234.4万元,比上年增收79.1%万元,增长51%;其中个体私营工商企业税收202.4万元,占全镇财政收入的86.4%,比上年增收60.1万元,增长42。2%;农民人均纯收入1550元。</p><p class="ql-block"> 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中,他们主要依靠“用活政策启动,建好市场拉动,加大投入推动,强化服务带动”的“四动”措施,确保了个体私营经济的健康快速有序发展。 </p><p class="ql-block"> 一、用活政策启动。该镇坚持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增长点来抓,鼓励发展提高。对新发展的个体工商企业,实行“先开业,后登记;先生产,后办照;先发展,后规范”的“三先三后”原则,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一是放宽从业条件,凡具备条件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不管是城镇待业人员,还是农村富余劳力,或者是离退休干部职工,停薪留职、辞职退职、企业富余人员,一律允许和支持他们开办个体私营企业。同时,积极鼓励县外人员和县内外乡镇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二是放宽办证条件,简化办照手续,规定申请办照登记只要身份证就行;三是放宽经营范围,除国家明令禁止经营或专营、专卖的项目外,一律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经营;四是放宽经营方式,允许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互相参股、经营。鼓励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承包、租赁、兼并甚至购买那些微利、亏损的国有集体企业,支持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通过各种途径兴办中外合资、合作企业。这些优惠措施,有效地调动了个体私营经济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加快了全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1994年,全镇个体工商户达3117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163户,个体工商户商品零售总额达2.5亿元,从业人员7413人,其中私营企业30家,比上年增加19家,个体私营工业产值720万元,比上年增长72%。 </p><p class="ql-block">二、建好市场拉动。加了缓解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瓶颈制约,针对过去存在的基础设施差,市场容量不足等问题,他们筹资800多万元兴建了占地1.9万平方米的湘赣商品大世界,新增了各类门店、摊位1362个,全年新增工商税收76万元。对促进该镇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在此基础上,还新建和改建一个水果、粮油批发专业市场,一个家禽畜专业市场,一个竹木制品和薪碳专业市场。去年,他们又配合县委、县政府筹措建设资金600多万元,在原有商品大世界的基础上延伸发展兴建义山路商业一条街,新增店面141个,其中禾川镇自筹资金140万元开发了28个店面,预计今年可心增营业额1200多万元,新增工商税收75万元。目前,该镇又已经筹措资金130万元,正在开发连接义山路商业一条街的沿江路,从而基本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店面相对集中的商品贸易区和门类比较齐全的专业市场。由于狠抓了市场建设,该镇投资硬环境得到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市场机制逐步健全,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不仅县内许多农户纷纷进城开店经商,而且吸引了浙江、福建、湖南等地的个体户来该镇投资经商办企业。据统计,县外在该镇投资经商办企业的个体私营者达311户。</p><p class="ql-block"> 三、加大投入推动。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他们积极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想办法,出点子,提供信息。通过多路出击,多方争取,去年共引进县外资金60万元,其中与上海合资兴办的私营企业工艺珠宝厂1994年11月已经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到400万元,年利税达到100万元。同时,积极鼓励自筹资金,自谋发展,北门轧钢厂就是由三户农民合股投资55万元兴办的一家股份合作制私营企业,去年生产8个月,产值超过75万元;由个体户投资15万元兴办的吉利化工厂,去年投产9个月,产值也超过20万元。全镇 个体工商户自筹资金扩大生产外,还从各种途径增加投入180万元,各专业银行、城市信用社按照国家信贷原则和利率政策,优先安排个体私营企业经营所需的设备贷款和流动资金贷款达1200万元,其中为个体运输户贷款达840万元,使该镇个体运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全镇共有个体运输车辆352辆,比上年增加61辆。由于实行了资金倾斜,加大了投入,不仅使该镇的个体私营企业扩大了生产规模,而且涌现了一大批年纳税万元以上的大户。 </p><p class="ql-block"> 四、强化服务带动。为了使个体私营经济走向健康扎实的发展轨道,该镇始终把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抓得很紧,做到有研究、有部署、有要求,并把发展任务列入了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内容,实行定期考核。同时在不同时期,制定调整完善各项发展政策和服务措施,为个体私营经济创造一个宽松有序的环境。去年该镇重点开展了“为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优质服务”的活动,对个体私营经济在发展中自身难以处理的问题,镇党委、镇政府总是及时出面加以协调解决,有针对性地为个体私营经济做好服务。一是引导扶持个体私营经济从经商为主向生产加工型和开发型的行业发展,不断拓展个体私营经济的生产经营领域。近年来,扶持了种、养、加大户100多家,发展个体运输业307户;二是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由以内部市场为主向外部市场发展,积极开拓外部市场。去年,该镇以个体工商户为主体的流动大军引缺泄余,把县内的竹木、粮食、畜禽等农副产品大量销往县内以及周边县市,贸易额达1.8亿元;三是积极为个体私营企业排忧解难。去年,在吉利化工厂和北门轧钢厂两家私营企业刚刚投产,产品没有打开销路,流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镇里专门派出人员通过各种关系为企业寻找产品销路,主动与金融部门联系,帮助解决流动资金贷款,使企业保证了正常生产,顺利渡过了难关;四是切实维护个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严格执行县委、县政府关于不得在个体户中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规定,全面清理了对个体户的各种不合理收费没,及时严肃处理了对个体户吃、拿、卡、要的人和事,同时,农村及外来人员在该镇建厂、开店,在用地、子女入托、就学、就医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一视同仁,同等对待。通过优化环境、强化管理,给足政策,服务到家,使全镇个体私营经济保持了活而有序、快速发展的好势头。</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着力兴市活商,实现旺贸生财</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对远离大中城市,地域偏僻,交通闭塞,流通不畅的财政穷县,如何着力培育市场,以市活商,实现旺贸生财?永新县的做法是,广辟投资渠道兴市。他们多方筹措资金3500多万元,在县城先后建成了湘赣商品大世界、义山路商业一条街、粮油一条街、商品小世界一期工程和小商品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不仅解决了群众卖难买难问题,而且繁荣了城乡经济,扩大了财源。自1992年以来,全县财政总收入每年以近1000万元的幅度递增,1996年全县财政总收入达5156万元,是1990年的3.9倍。1996年全县集市贸易成交额达1.5亿元,上交税费648万元,占全县地方工商税的45%。</p><p class="ql-block">在建设大市场,促进大流通的实践中,永新县坚持高起点规划市场,高质量建设市场,高标准管理市场。</p><p class="ql-block">一、高起点规划市场。90年代初期,永新县城仅有两个简陋的农贸市场,全县29个乡镇只有27个墟场,其中以路代墟的就达17个,占63%,有市无场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永新县委、县政府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市场兴县”战略,并坚持高起点规划,努力把市场建设与方便人们生产、生活和发展大贸易、促进大流通有机地结合起来。一是选择高规格规划单位。1991年以来,永新县先后从同济大学聘请著名市政规划专家对县城进行总体规划,特别是对县城湘赣商品大世界等一些综合性市场进行了精心设计,使县城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更好地适应经济日益发展的要求。同时还聘请了省规划设计院的专业人员对农民一条街和农村商贸等农村市场进行规划,基本达到农村市场城市化的要求。二是选择高规格设计内容,要求达到市场硬件外观、室内装修20年不落后。对县城综合市场按经营门类不同,分别规划设计成现代型、仿古型、地方特色型等不同风格,使每个市场、每条商业街都有自己的特点。三是借鉴外地新经验,组织城建、工商等部分负责同志及有关业务骨干到江苏、浙江、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吸收他们的市政建设新经验,努力把市场规划成既是物资交易的场所,又是传播精神文明的重要阵地。近年来,该县按照高起点的要求,先后在文竹、高桥楼等乡镇规划建设了鸡毛、木竹等边界贸易市场;在文竹、沙市、里田、泮中、三湾、龙田、怀忠、芦溪等乡镇结合农村小城镇建设和村镇规划建设,统一规划建设了农民一条街和商贸街;在县城规划建设了湘赣商品大世界和小世界等大型综合市场,以及粮油一条街、仿古一条街等批发零售相配套的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了以综合市场为依托,以农贸市场为骨干,以特色商业街为网络,以边界专业市场为补充的城乡市场新格局。</p><p class="ql-block">二、高质量建设市场。永新县在加快市场建设,确保建设质量的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加强”:一是加强指挥协调。每兴建一个市场,都成立了一个相应的指挥部,上下协调。确保质量和速度。二是加强资质审查。针对前些年建筑发包程序不规范,建筑质量难以保证的情况,永新县从1991年开始,规定所有基建工程都要实行公开招标投标,对投标单位加强资质审查。由于严格把好了施工队伍关,市场工程建设质量很好,如湘赣商品大世界、供销大楼等先后评为地级优秀工程。三是加强质量把关。坚持从基础抓起,环环紧扣质量不放。对建筑材料实行抽样检查和试验,禁止三无产品上工地,使质量得到保证。四是加强图纸会审。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城建和消防等部分对设计图纸进行会审,以确保市场这一公共场所的人身、财产安全。由于加强了对市场建设的质量监督,几年来城乡市场的建设没有出现一起质量问题,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好评。</p><p class="ql-block"> 三、高标准管理市场。规划、建设市场是解决有市无场的问题,而管理市场是防止有场无市。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加强对市场的管理,才能进一步繁荣市场,壮大市场,达到富一方群众,活一方经济的目的。永新县坚持工商监管与市场办管专管相结合的原则,引入新的市场管理机制,通过高标准管理市场来充分挖掘市场为财政增收的潜力。在工商监管方面,突出工商行政管理部分的职责,努力形成“百家建市场,工商一家管”的市场管理新格局。一方面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代表政府对全县各类市场进行日常微观管理,保证市场的有序交易,创造公开竞争的市场环境。另一方面,加强对市场的宏观管理,保证市场的长期繁荣与发展。包括制定并实施一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有关方案,努力使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各类市场的主体。仅在1996年,全县就发展个体工商户1435户,从业人员18321人;私营企业户63户,从业人员3291人;发展贩运队伍1.2万人,贩运金额7642万元,为进一步发展、繁荣市场奠定了基础。在市场办管专管方面,通过深化改革,转化职能,成立了“永新县市场服务中心”,给编制,配人员,拨经费,实行市场监督管理和经营管理相分离,确立“市场服务中心”对市场经营管理权限,赋予其对市场的经营管理职能,使市场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把墟场建成传播精神文明的大课堂</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一永新县乡镇墟场精神文明建设调查 </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墟场作为联系城乡,对接文明的枢纽,不仅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在传播精神文明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精神文明“进村入户到人”的有效途径。</p><p class="ql-block">一、墟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p><p class="ql-block">近年来,永新县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在致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着力从软、硬环境上创造条件,加大对农村墟场的建设力度。至今,全县29个乡镇建设墟场22个,新增墟棚面积3万多平方米,其中规模较大的综合集贸市场10个。墟场建设的逐步加快,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其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也日益显现。 </p><p class="ql-block"> 作用之一,成为农民学习政策的园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墟场已逐渐成为农民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的重要园地。在农村,由于墟场大都建设在乡镇政府机关所在地,广播站、电影院、文化站和乡镇党校等单位比较集中,宣传栏和黑板报等设施比较齐全。因此,充分利用这些宣传阵地,向农民宣传党的农村政策,使广大农民在赶集之际,既能够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形势,又提高了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p><p class="ql-block"> 作用之二,成为农民获取知识的课堂。利用赶墟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已成为农民增长知识的重要方式。各乡镇以广播站、文化站、农技站为依托,在公安、工商、税务、卫生等单位配合下,组织开展各种形式,内容多样的知识竞赛和技术培训,据初步统计,在全县21万名农村劳力中,仅去年参与各种技术培训和文化活动的就达15万人次。同时,每逢赶墟日,各地还根据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分别刊出法律教育、计划生育、农业技术等知识栏目,使农民在潜移默化中增长知识,形成了自觉学科技、用科技的良好习惯,尤其是通过黑板报等形式把早稻旱育稀植、如何施用硼砂等农业技术问题,及时向农民解答,有效地指导了农业生产,推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p><p class="ql-block"> 作用之三,成为农民搜集信息的窗口。广大群众通过赶墟不仅交换农副产品,而且还获取了致富信息。目前,永新县有60%的乡镇组织有关部门开设了农技知识等咨询服务,20%的乡镇在墟场内开设了便民咨询点,并利用橱窗宣传栏的作用以及墟场人口集中,农民喜闻乐道的特点,向农民提供蚕桑、鸡毛、林果、特种水产、生猪、竹木制品等主要农副产品的市场信息,正确引导和指导农民围绕市场开展生产,使永新县在巩固蚕桑生产、鸡毛加工的同时,又兴起了特种水产、特色果业等产业开发,并扩大了特色养殖的饲养规模。墟场信息的交流,促进了一村一品的发展,目前,全县已初步形成各种专业村80多个,专业户4393户。</p><p class="ql-block"> 作用之四,成为农民寻求娱乐的乐园。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墟场文化娱乐场所也日臻完善。目前,全县29个乡镇共拥有录像厅40多家,桌球室130家,电子游戏室20家,茶馆10余家,由于价格合理,服务周到,深受青年农民的喜爱。在喜庆的日子里,农民还利用电影院包放电影、组织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开展娱乐活动,使农民在劳动之余,把墟场文化娱乐场所当场消除疲劳、丰富业余生活的“休闲地”和“安乐室”。由于健康的文化娱乐生活逐渐占据了农民的空闲时间,使村风民风得到扭转,赌博、偷盗、宗族械斗以及红白喜事大操大办等社会丑恶现象得到有效遏制。</p><p class="ql-block">二、利用墟场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还存在的障碍 </p><p class="ql-block">障碍之一:认识存在偏差。当前,大多数乡镇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性有所认识,但究竟如何抓,心中没个谱,尤其是对如何以墟场为依托,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程,还缺乏全局性的战略眼光,没有足够认识墟场这个“大课堂”的地位和作用,往往虚功虚做,被动应付,难见成效。</p><p class="ql-block"> 障碍之二:基础设施薄弱。至今,全县还有7个乡镇以路代墟,有的乡即使建了墟场,也只是搭个棚,架几个摊;全县很难找到一个标准较高的橱窗宣传园地,有一半以上的乡镇电影院、文化站、广播站椅子破损不堪,藏书寥寥无几,设备陈旧简陋,致使一些宣传栏、图书室、广播喇叭设施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p><p class="ql-block">障碍之三:管理严重滞后。首先是缺乏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队伍。据调查,全县除5个乡镇文化站有1个专职负责还在勉强运转外,其余的均处于瘫痪状态,以致疏于管理,出现极少数录像厅播放不健康录像,桌球室窝藏赌博等现象。其次是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造成基层工作干部工作责任心不强。另外,投入机制没有落实,导致不少乡镇的文化宣传单位“队伍散、活动停”,目前全县29家乡镇电影院大部分关门和改作他用,乡镇广播站的喇叭也多数成了“哑巴”。</p><p class="ql-block">三、把墟场建成农村走向文明的大桥梁的几点措施 </p><p class="ql-block">根据永新县墟场建设现状,结合当前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要把墟场建成农村走向精神文明的大桥梁,务必抓好以下三项措施的落实。</p><p class="ql-block"> 措施之一: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和强化领导责任是实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一方面,要建立起党统一领导,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体制,并设立乡镇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根据分工专职抓精神文明建设,保证乡镇政府切实担负起领导精神文化建设的重任。另一方面,要建立起规范化、科学化的工作机制。根据精神文明建设的工作特点和本县实际,关键要建立起法规健全、运转有序的管理机制;人员、经费、设施落实的保障机制;检查、考核、监督功能齐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共建合力的责任机制,以确保乡镇文化宣传工作正常运转。另外,在考察使用干部时,不仅要看其物质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成果,还要看其精神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成果,做到“一张红榜,两个实绩”;在兑现奖惩时,切实改变“物质文明物质奖”的做法,努力建立和完善客观公正、科学合理且带有一定强制性、约束力的乡镇人事政策和工作考核制度,确保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顺利开展。 </p><p class="ql-block"> 措施之二:强化意识,精心规划。增强乡镇干部的“墟场”意识,并进行长远规划,是通过墟场建设推动农村精神文明进程的基本前提。首先要提高广大干部群众对“墟场”功能的认识,打破把墟场作为单一的交易场这个传统观念,充分认识墟场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所具有的特殊作用,要通过树立典型,抓好文竹镇、里田镇、怀忠镇等几个文明墟场的示范建设,让墟场成为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一个窗口。其次要坚持高标准、高起搞好墟场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对新建墟场要基本达到“五个一”的标准,即有一个能覆盖整个墟场的广播网,一个初具规模的影剧院,一个功能齐全的文化活动中心,一个标准较高的橱窗宣传园地,一个相对固定的咨询点。使墟场真正成为农民陶冶性情、净化心灵的好去处,让农民既赶好经济场,又赶好“政策场”、“知识场”、“信息场”和“娱乐场”。 </p><p class="ql-block"> 措施三:抓好管理,提高水平。抓好墟场的管理工作,是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发挥墟场功能的关键措施。首先要下决心配齐配强宣传文化干部,解决广播、文化、放映队人员兼职多、年龄大、文化低的问题。其次要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队伍,专门从事墟场精神文明建设的管理工作。可从乡镇政府机关和公安、税务、文化、广播、农林等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精神文明建设专业队,对各职能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督查,既维护墟场经济秩序,又进行井然有序的文化活动管理。第三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要在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分行业、分系统、分单位划分工作责任,签订目标责任状,并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奖勤罚懒的激励机制,对各职能部门抓精神文明的实绩情况,按月份、按季度、按年度进行考核,形成大家抓,经常抓精神文明建设的良好环境,把墟场建成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课堂,从而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顺利进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浅议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村级党支部,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全部工作的基础,是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的重要环节。永新县有43万人口,其中38万在农村,全县1.5万多名党员,有9499名农民党员,占全县党员总数的61.6%;建立了29个乡镇党委,362个农村党支部。改革开放以来,全县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农村政策。在加快发展农村经济,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精神文明,抓好计划生育,带领农民奔小康中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农村党组织的建设也出现了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些村党支部成员思想守旧,墨守成规,小农经济意识浓厚,小富即安,小富即满,缺乏敢闯、敢冒、敢试的开拓进取精神和奉献意识;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有些党支部长期不发展党员,致使党组织缺乏生机和活力,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由于开放搞活,党员流动、分散性很大,给党员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加上中心任务繁重,党员教育工作有时难以顾及;有些农村党员文化低,学习少,对科技兴农、发展“三高”农业,搞市场经济不知如何下手,想干不会干等等。以上情况表明,我县农村党组织的建设,不仅面临着在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如何带领群众发展市场经济的问题,而且面临着如何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问题。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着重在四个方面下功夫。 </p><p class="ql-block">一、整顿后进村党支部,必须在选好支书,建好领导班子上下功夫。群众说:“农村要致富,关键在支部,班子强不强,主要看班长。”近年来,永新县注意优化村级班子的群体结构,注重把德才兼备,具有开拓进取精神的能人选进村级班子。去年,通过采取调整部分村支部书记,对农村后进村党支部开展整顿等措施,全县后进村支部由46个减少到现在的23个。事实说明,选好一名村支书,就能带好一班人,治好一个村,对经济薄弱的后进村来说,选好党支书尤为重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要确定新的用人标准,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贴近经济选拔人才。选拔村干部,尤其是村支书和村主任,对德才标准要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要求,除了政治素质外,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要选拔不仅自己能带头致富而且还能热心带领群众致富,会当家理财,生财有道的能人。二要拓宽选人渠道,要把干部选拔标准向基层公开,让群众推荐,党员选举。乡镇党委还可从乡镇机关选拔素质好、能力强的中青年干部到村挂职担任村支书或村主任,或从经济发展较快,支部班子较强的先进村支部中调整,把培养锻炼青年干部与转化后进村村支部有机地结合起来。 </p><p class="ql-block"> 二、发展村级经济,必须在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上下功夫。壮大村级经济实力,提高为民办事的能力是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的一个着力点。经济建设和组织建设之间是辨证统一的,没有集体经济作后盾,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就难以发挥整体功能,村级组织涣散、软弱、发展集体经济也势必成为一句空话。1994年,永新县有 不少村级经济收入在5000元左右,还有个别村几乎没有任何收入来源,这就造成了干部难当,服务工作难搞,干群关系难融洽。而有些村,如禾川镇的秀水村、文竹镇的太崦村等,每年的村级经济收入达到10多万元,由于村级经济实力较强,不但不要向群众摊派,而且还能拿出一部分资金办公益事业,支部和村委会的工作很有活力,凡是瘫痪半瘫痪的党支部大多数是集体经济薄弱村。全县农村党支部在去年争创“等级队”的活动中,362个农村党支部只有1个达到“省级队”,6个达到“地级队”,17个达到“县级队”,50个达到“跃进队”的标准。这也说明了我县村级经济还是比较薄弱,发展村级经济仍是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件大事。办好村级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实力,一定要结合本地实际,因地制宜,选准发展路子。对一时没有条件或基层较差的村,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寻找突破口,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办些小渔场、小林场、小茶场、小农场、粮油加工厂以及其它第三产业,不要强求都办工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只有壮大了村级经济,增加了集体收入,有人办事,也有钱办事,群众才会拥护,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才能形成战斗力和凝聚力。 </p><p class="ql-block"> 三、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必须在逐步完善党的基层组织体系上下功夫。建设好村级党支部,是发展村级经济,实现小康目标的关键,但单纯依靠党支部去抓还是不够的,还要及时建立和完善党的基层组织,加强和健全村级组织配套建设。要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思想、组织和制度建设,党支部、村委会、村级经济组织、妇代会、民兵、共青团等组织建设。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采取综合的手段来抓,在突出抓好党支部建设这个重点的同时,切实抓好其它组织的配套建设,协调好村级经济组织、团支部、妇代会、民兵、村级科普组织和蚕桑协会等村级组织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如里田镇的江南村、高桥楼乡的莲花坪等村由于成立了蚕桑协会,加强了村规民线建设,开展了科技兴桑活动,使全村蚕桑生产取得了很大发展,村级组织体系也逐步得到完善。事实证明,如果没有党支部这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就难以协调好各方面的工作,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同时党支部要做好工作,也离不开村委会和其它群团组织的配合,因此,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必须以党支部为重点,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精心组织,齐抓共管,认真搞好配套建设。 </p><p class="ql-block"> 四、抓好党员教育和管理工作,必须在全面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和能力上下功夫。开展党员教育,仅仅进行党性、党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必须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向党员传播科技文化知识,经济法则知识和一定的实用技术知识,使党员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掌握发展经济的本领,提高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去年,我县通过实行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学习政治和学习科技相结合,面授教育与电化教育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加强了党员培训教育工作,县、乡党校共办班120多期,培训党员15000多人次,还举办各种类型的实用技术培训班198期,巡回播放电教片160余场,观看党员3万多人次。在加强党员教育的同时,还改进了对党员的管理,强化流动党员的管理措施,对持续半年以上外出打工或经商的党员,统一制发了外出党员管理卡片,实行跟踪管理。同时,积极慎重地做好新党员的发展工作,全县发展党员283名,其中农村生产一线党员156名,占总数的55.1%。我们要继续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尤其是要重视从青年和妇女中发展党员,扭转一些地方青黄不接的局面,不断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永新县乡镇转变机关职能的调查与思考 </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 </p><p class="ql-block">乡镇政府,作为最基层的行政机构,直接同群众接触,担负着繁重的农村工作任务。前些年,各地尽管实现了多种形式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但往往是定性多,量化少,奖惩兑现不及时,不过硬,难以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一些乡干部形成了“上有天(党委、政府)下有地(村委)”的依赖思想,有人没事做,有事没人做的“大锅饭”问题普遍存在。今年,特别是中央2号文件下发后,给永新县带来了强大的冲击波。许多乡镇领导开始思考如何改革乡镇机关人浮于事的弊端,并从转变政府职能,强化目标管理着手,迈出了机关改革的第一步。综合各地的做法,主要形式有:</p><p class="ql-block">第一,经济实体型。如石桥、龙源口等乡,成立了农村经济服务联社。石桥乡经济联社下设蚕桑生产、矿产开发、农技农资和治安调解四个服务中心,由党政领导担任中心主任。服务中心在工作上与乡政府的一般行政事务脱钩,专司产供销一体化综合服务;在政策上,允许创办自营创收的生产基地,允许围绕产业开发从事收购、调运、批发、零售等经营活动,对参加服务中心的干部职工,原级别、职务保留不变;在财务管理上,实行财务单列,独立核算。</p><p class="ql-block">第二,强化职能型。如怀忠乡成立了行政财贸、农林水果桑茶、乡镇企业管理、文教卫生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党建工作等六个职能办公室。人员设置由乡党委、政府将乡机关所有干部、职工分配到各办公室、乡党政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各室的工作任务由党委、政府结合县下达的各项目标责任制和本乡的实际,制订具体条款,将任务分解到各室、各个人员。办公室实行主任责任制,主任有权把工作不称职者交回乡政府待业,待业期间只发基本工资,超过半年发基本工资的70%。</p><p class="ql-block">第三,优化组合型。如龙门乡将乡政府的人员分为“三组一社”(即农业和农村工作组、乡镇企业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组、农村经济服务社),以组(社)定编,任务分解到组,责任到人。各组(社)的工作人员由组(社)长在乡机关现有干部、职工(包括代管人员、乡办人员)中择优组合,直到满编为止。对未组合进岗的人员,在三个月的考察期内,乡政府适当安排临时性工作,发给基本工资(除工龄工资)。考察期间表现较好的,可通过做各组(社)的工作,将其组合。在表现不好的,则发50%基本工资继续待业。</p><p class="ql-block">第四,分块管理型。如才丰乡将全乡38名干部职工分成两大块;第一块,驻村工作。把全乡10个行政村分成两个片,分别由一名副书记和副乡长任片长,各村配一名驻村干部,共计12人。主要负责各项任务在村一级的部署和落实。第二块,将其他干部职工分成乡镇企业、蚕桑生产、农产品供销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四个组。分别由乡党政领导成员担任组长,制定目标责任,规定服务项目,明确创收任务,实行组员对组长负责,组长对乡党委、政府领导负责的责任制。</p><p class="ql-block">在这方面的改革,许多乡镇都重视了以下三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是硬化目标责任。各地根据不同形式的服务组织,建立了不同要求的目标责任。如石桥乡按照蚕桑生产全程服务的要求,给“蚕桑生产服务中心”制定了四条目标责任:负责蚕桑生产的总体规划与实施、负责蚕桑“六统一分”管理措施;负责苗木繁育和供应,贷款的发放与回收;负责产供销一体化综合服务,包括技术推广、防病灭虫、蚕药蚕具供应、蚕种订购发放、代征农村特产税等。由于任务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p><p class="ql-block">二是量化创收指标。各乡镇都把量化创收指标,增加财政收入,作为强化管理,转变职能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收指标的核定,大多数乡镇市以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数为基数,适当调整而定,由乡政府与服务组织签订合同,量化上缴利润;服务组织再同个人签订责任状,分季考核,年终兑现。</p><p class="ql-block">三是强化风险机制。多数地方分别实行从个人收入中每月拿出25元—50元不等的奖金、工资,作为风险抵押金,按照“核定基数,欠利受罚,超利分成”的奖惩办法兑现。如石桥乡对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实行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每人每月从工资中提取50元为风险金。完成核定基数上缴,则返回风险金,未完成按差欠上缴比例扣除,超额完成部分的利润对半分成,一半缴财政,一半返回服务中心,奖励职工。 </p><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永新县乡镇机关实行强化管理,转变职能的改革,尽管刚刚起步,但正在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将为县、乡机关全面推进“小政府,大服务”的改革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一一奠定了开展“社会化服务”的基础。各地从经济发展的现状、产业结构和自然资源等特点出发,从农民的实际需要去构思,按照改革方向去设计,使过去容易产生的管理与服务脱节的问题得到较好处理。石桥乡依据资源特点设立的矿产开发服务中心,由过去单纯征税,改为提供产、供、销一体化综合服务,组织货物保险和人生保险。原先购买雷管、炸药要经过村小组、村委会、乡政府、公安局、物资局“五关”审批,时间花费一星期,现在通过与有关方面协商,只要服务中心开票,就可以直接到县物资局提货,时间只需半天,节省了劳力,方便了群众。</p><p class="ql-block">一一摒弃了政、事、企合一的“大包揽”观念。过去,各乡镇普遍是分工不分权,无论是行政的、经济的大小事情都要由乡党委、政府决定。现在初步实行了“行政编制,企业化管理”的做法,并通过简政放权,给予服务组织人员变动、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自主权利。石桥乡仅留9人抓农村工作,抽出19人办服务实体。才丰乡12人搞行政,其余26人围绕服务搞经营,正在实现“小政府,,大服务”的转变。</p><p class="ql-block">一一释放了干部、职工的潜能,使他们有一个发掘自己、推销自己、奉献自己的天地。乡镇干部中学有专长的人员,过去由于没压力、没动力,难以发挥聪明才智,造成了人才浪费和经济发展急需人才的双重矛盾。改革机关职能,为他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遇,各乡镇在建立经济服务实体的同时,较好地考虑了这一点,普遍实现因人使用,对口分配,优化组合的办法,把学蚕桑的组合到蚕桑生产服务站(组),懂工业的挑选到乡镇企业去工作,善经营的放在农产品供销服务部等等,做到人尽其才,专职专用。</p><p class="ql-block">一一恢复了干部的公仆形象。通过实行各项目标与经济利益的直接挂钩,乡干部的思维定势得到修正、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得到增强。昔日那种人浮于事,工作推诿的现象已大有改变。如调解民事纠纷,一直是令乡干部头痛的事。石桥乡治调解服务中心成立后,变被动为主动,发现哪里有苗头,就及时到那里调解,10天时间内就调处8起。过去调运回乡的蚕用物资要请人卸车,现在大家争着干,过去蚕药具农民要到乡里卖,现在蚕桑技术服务上门,蚕药蚕具送货上门,群众对此十分满意。 </p><p class="ql-block"> (三) 综合各地的做法和经验,转变机关职能,必须防止顾此失彼或从一个偏向到另一个偏向。建议做好“四个结合”:</p><p class="ql-block"> 第一,经济工作与党建工作紧密结合。这两者之间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在实际工作中,既要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又要注意发挥党建工作的保证作用。做到“两手抓”、“两手硬”。为此人员分流时,要配备专职干部从事党建工作。</p><p class="ql-block"> 第二,财政创收与发展生产和提供社会化服务紧密结合。实现财政增收是永新县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许多乡镇为此将财政创收任务下到转变机关职能后设立的各个组、站,并制定了严格的奖惩措施。采取什么手段,通过什么途径创收,这个问题既牵涉到有关政策法规,又直接影响到党群和干群的关系,积极的做法应是将财政创收与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和搞好社会化服务紧密结合起来。让广大科技人员和行政干部依靠自己的真本领和实实在在的优质服务,来帮助农民增收,实现财政创收,服务实体本身从中收取一定的有偿服务费。</p><p class="ql-block"> 第三,突出中心工作与完成条条任务紧密结合。乡镇政府是一级政权组织,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各项有关农村的方针、政策,计划、任务都要通过这一级落到实处。“上面千条线,下面一管针”,乡镇人员虽少,但有许多实在的工作要做。转变机关职能后的部分乡镇,根据需要对人员进行了重新分工组合,这种组合集中力量突出了某项中心任务,但由于其成员过去都担负了条条职能部门的指令性工作,弄不好,就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如何将突出中心工作与完成条条任务紧密结合起来,可考虑在设立各职能组(站)时同时设立“农村工作队”,各组(站)用主要精力抓创收服务,而农村工作队则主要负责村级的全部工作。</p><p class="ql-block"> 第四,确立责任目标与建立督查机制紧密结合。乡镇转变职能的改革,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通过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把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个干部职工,真正体现了人人有事做,个个担责任。这就要求乡镇建立相应的督查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改革过程中可能出现一些偏向。如建立定期财务审计制度,核收核支;建立跟踪问效制度,督促进度,检查质量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