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爸妈的孩子是块宝

西大街小学年芬玲

<h3>  中午时分,正睡得香甜,一阵咚咚咚的敲门声惊醒了我,我揉着惺忪的睡眼打开了门。公公婆婆手里拎着大包小包笑呵呵地边进门边说:“今天是尕蛋(老公乳名)的生日,我们来给他过生日。”</h3><h3> 闻听此话,我的嘴巴都惊成了圈圈:今天是老公生日?不是身份证上的时间吗?关于老公的生日,我曾多次询问他,他说身份证上的时间不太对。我也曾问过婆婆,说是正月十几,到底是哪一天没记清楚。我还调侃过老公,婆婆生的孩子多,你是最小的一个,没人疼没人爱,连哪一天都没记下。后来就不了了之,没有再深究过,权且按照身份证上的时间给过了。</h3><h3> 婆婆一进门就直奔厨房,挽胳膊撸袖子地忙活起来,我也赶紧过来搭手。婆婆非要亲自和面,我理解她的心思,没有执意抢着干。婆婆打算给他幺儿子包饺子,肉馅已绞好,水淋淋的芹菜也都提前择好了。我能干的事情就是把芹菜和辅料切碎了,拌好饺馅。我边干活边窃喜,今天这事定能让老公幸福得找不着北。手底下的活儿忙停当,包饺子还有点早。我和儿子咬了阵耳朵,各自出门。</h3><h3> 回来后,我和婆婆边包饺子边聊天,关于老公生日的时间,我也再次寻根究底地问了。婆婆说:“尕蛋是正月十四生的,当时还没有足月,提前了半个多月。那时候日子苦,生他的前几天每天我都抱草筏子,硬是累得把孩子挣下来了。刚生下孩子又得了重感冒,半个月没奶水,当时他二婶也有吃奶的孩子,尕蛋就吃他二婶的奶,吃了半个月呢……”婆婆娓娓道来,我听得饶有趣味。呵呵,老公是早产儿,还吃过二婶的奶,这些个事以前可是从来不曾知道。在那个物资贫乏的年代,婆婆家孩子多,吃粮紧,能把一个早产的婴儿养活,实属不易。</h3><h3> 婆婆如数家珍般把大姑姐、二姑姐、三姑姐、大哥几个人的生肖、生日都一一述说了一遍,子女们连同女婿们、媳妇们的爱好她都了如指掌,我听得是一次次泪湿眼眶。年近八十的老母,心心念念的全是自己的孩子,尽管孩子们也已不再年轻,有的都已升级当奶奶了。有爸妈的孩子都是宝!有父母的牵挂该是多么幸福得一件事啊!</h3><h3> 正聊到兴头上,一阵开门声传来。本来安排让儿子站在门口迎接爸爸,给爸爸拥抱后首先送祝福的。许是孩子大了,害羞,终是没说出口。只是听到爸爸的脚步声临近,提醒我们爸爸回来了,自己兴奋地却躲到厨房里来了。老公进门低头换鞋的当儿,我从厨房探出头,笑呵呵地说:“老公,生日快乐!”老公显然是被这突如其来的祝福给惊到了,婆婆接着说:“今天是正月十四,是你的生日,我们给你包饺子呢。”顿时,老公像孩子似的,脸上绽放出了那种发自肺腑深处的笑容,硬是一句话都没说出来,全在那笑里了。</h3><h3> 我炒了几个菜,老公吃了长寿面,全家人一起热热乎乎吃饺子。随后给老公点蜡烛、唱生日快乐歌、送祝福、吃蛋糕。婆婆给老公准备了一套红色的纯棉内衣,说是穿到底下有好运气。我和儿子也把准备好的礼物呈给了老公。那一刻,我都有点羡慕嫉妒了。</h3><h3> 公公婆婆走后,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今天,83岁的公公和79岁的婆婆给他们的幺儿子来过45周岁的生日。公公婆婆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大字识不了几个,但毫不夸张地说,他们身上具备了教科书上罗列的中国好父母所具有的所有优点。凭着自己的勤苦,硬是让五个孩子都有了好的归宿。我常思量,这该是他们那一辈普通农民修为的最高境界吧。他们这辈子为子女儿孙们想得多,为自己想得少,嘴上念叨最多的是子女们、女婿们、媳妇们的好,总是担心给儿女们添麻烦。天佑福泽之人,这些年他俩身体还算硬朗,没什么大毛病。说来也是惭愧,他们的生日我们这些个做子女的倒是从来没有人张罗过,甚至都不知道是哪一天。我和老公约定,今后一定抽时间多陪陪双方父母,像小时候父母给我们过生日一样,每年也给他们过生日,给生活多一些仪式感,尽最大的能力为两家老人尽自己的一份孝心。</h3><h3> 父母在,不管孩子岁数多大,父母都是孩子的根,孩子都是父母的宝。珍惜彼此互相拥有的有生之年,不要让父母的爱有遗憾。让生活的压力、焦躁的情绪、奔走的灵魂归于朴真。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且行且珍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