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陪伴孩子玩的过程中,发现木头有别于其他常见的软性材料(例如:陶土、水彩、布……),具有“硬质、不易改“变的特性,孩子们在玩的时候会不同的感觉与态度。在这里我试着把它整理出来:<h3>1、它可以满足孩子用力锤、打、敲的欲望。</h3><h3> 孩子似乎有着用不完的精力,用力锤打有助于他们情绪的发泄与稳定,而打、锤……等,难度技巧的挑战也让他们有“克服挑战”的成就感。</h3><h3>2、它可以给予孩子“实用”、“耐用”的感觉</h3><h3> 平常在幼儿园里,孩子做出来的东西,常常仅止于观赏或玩几下就无法继续再用了,木头制作出来的东西不易损坏,而且能真的用,如钉张椅子来坐,盖个小房子窝在里面。对孩子来说,特有成就感。</h3><h3>3、它训练孩子先计划再动手的机会</h3><h3> 因为木头的材质较硬,工具的使用也较难,孩子工作态度上有明显的不同。在钉锤之前,可以看到孩子会先动脑筋怎么钉、钉在哪里、要用多厚的木板、要使用多长的钉子……,等自己有把我后再动手。</h3><h3>4、它有助于培养孩子“共同合作”思考的态度与习惯。</h3><h3> 在进行木工活动时,孩子们常常会碰到一些难题。有些孩子会自己动手尝试解决,有些孩子主动问老师。不过大部分孩子都因为老师太忙,不得不转向其他朋友帮忙。比如:请人帮忙固定工作物,协助敲直钉歪的钉子或请人协助压住木条……或者大伙儿一起动脑想如何让椅子站起来……等。</h3><h3> 大家一起构思,一起动手、“共同合作”思考的态度与习惯就慢慢养成了、</h3><h3>5、孩子对安全意识显得较敏锐</h3><h3> 孩子们拿着铁锤钉东西、拿着锯子锯木条,常常让大人担心,唯恐他们因此而受伤。不过就个人经验,孩子们进行木工活动时,受伤次数其实并不如我们想象得多。这或许是因为它是一项需要全神专注的工作吧!因为全身专注反而让孩子更能察觉,进而避免“危险”。</h3><h3> 当然,因为木工的难度较高,因此,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有兴趣,有些孩子兴趣大,操作时间较长,碰到的问题也能自行探索解决;有些孩子则视工具为畏途而显得兴趣缺失。在操作的过程中,每个孩子碰到的困难也不尽相同,需要老师个别给予协助。</h3><h3> 因而木工活动在在汪冏艺术中心美术课中配套小组活动(10人左右)的方式进行。如此一来,不仅可以让孩子因自己的兴趣自由选择,老师更可以因应孩子个别需求给予协助。</h3><h3>“碰!碰!”看着孩子挥着汗,专注地敲打钉子,心中总有着莫名的感动,孩子们正享受这工作中玩耍的乐趣!游戏和玩具是孩子们心中最重要也是最喜爱的事。让孩子透过自己的双手,把心中的“想法”表达出来,应该是老师和孩子们心中最大的梦想吧!</h3><h3> 汪冏艺术中心:汪炯</h3><h3> 2019年元宵节夜</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