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柬埔寨之行(上)

悠游走起

<h3>  柬埔寨是个很神奇的国家,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吴哥窟与中国长城、印度泰姬陵和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四大奇迹!</h3> <h3>柬埔寨暹粒机场,没有通往候机楼的廊桥,下飞机就直接步行到候机楼,也挺爽的。</h3><h3>柬埔寨二月的天气让你足以感到夏季的炎热</h3> <h3>从机场到酒店一般都有Tutu车免费接机送机,我们也是第一次感受到柬埔寨的民风和旅游业</h3> <h3>酒店的装饰让我们感受到柬埔寨原始文化。</h3> <h3>同时,餐厅吧台让我们也感受到了柬埔寨人有着追求西方人的现代生活方式。我们就摆个pos应验了一把。</h3> <h3>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南边约1.5公里处,也是金字塔式的建筑,但规模要大得多。这里是古代皇族进行火葬仪式“变身为神”的地方,因此也称变身塔。<br></h3> <h3>吴哥窟是柬埔寨历史的见证者,透过吴哥窟可以窥探到柬埔寨的沧桑变迁。也可以了解到吴哥窟在失落文明与赤柬时代过后,那单纯的信仰带来的力量是否仍然存在人们的心中。<br></h3> <h3>东梅奔寺是柬埔寨吴哥地区的10世纪寺庙,国王罗贞陀罗跋摩二世统治期间所建,坐落在如今已干涸的东湖蓄水池的湖心人工岛上。</h3> <h3>东梅奔寺供奉印度教天神湿婆,并用以荣耀国王的双亲。它的地理位置反映了高棉建筑师们对于朝向和基本方位的高度关注</h3> <h3>塔逊庙的建筑和大树给人的只有震撼,只有人心才会给人以温暖,亦或是冷漠和疏离。</h3> <h3>塔逊寺也叫塔逊将军寺,也是《古墓丽影》的主要拍摄地之一。寺庙比较小,寺庙周围曾经住过很多的僧人,至今还可以看见他们居住过的痕迹。塔逊寺的墙壁上的很多雕刻都保存的比较完好,女神们姿态优美,表情也很丰富。</h3> <h3>龙蟠水池建于12世纪,是佛教庙宇,大水池中央有个小岛,岛上只有一座仿造「须弥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庙,石塔上雕刻两只缠绕的巨蛇王,龙蟠水池的意思是“缠绕的巨蛇”。就这么小小的神庙,在水中央,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亭亭玉立,美得像一颗水中明珠。 </h3> <h3>圣剑寺,是柬埔寨吴哥一座建于12世纪阇耶跋摩七世时期的主要庙宇。 它紧邻吴哥城东北方。相传该寺是阇耶跋摩七世为纪念他父亲而修建的。</h3> <h3>寺内通向中央圣堂的道路由拱顶长廊组成,长廊两侧以粗大的四方石柱支撑,一路上一扇扇石门边上装饰着诸神的雕像,墙上装点着无数的仙界跳舞女神,姿态曼妙。</h3> <h3>圣剑寺四扇门外均有极长的通道。通向东门的笔直通道干干净净,视线毫无遮拦。两旁则长满几十米高的参天大树,树冠罩住了头顶的天空,盘曲的树根在地面上四处突起。从幽静的路上走过时脚下发出“娑娑”声响。</h3> <h3>圣剑寺是吴哥古迹群里规模最大的寺庙之一,而且并不仅仅是个单纯的寺庙。除了寺庙,其实还包含行宫和佛学院。据说当年大吴哥城修建的时候,国王就暂住在圣剑寺。最辉煌的时候,这里住了官员、官员的家眷、佣人,平民共计10万人。光是装饰圣剑寺的珍珠就有11万颗。</h3> <h3>巴戎寺著名的就是“高棉的微笑”,它说的是巴戎寺里的观音菩萨像,来到巴戎寺你会看到有54座四面佛,各有不同的高棉的微笑,不论是在巴戎寺的哪个方向,都能感受来自佛祖温和的目光的洗礼。</h3><h3><br></h3> <h3>巴戎寺,非常值得一提的是寺庙之墙壁上仍保存着丰富且生动之雕刻,举凡古代战争记述、寻常百姓之生活百态、洞里萨湖之湖畔风光等皆充分透露着当时之情景,绝对是不可不看的珍贵史迹。那一幅幅活灵活现的壁画彷佛诉说着一段段遥远的故事。</h3> <h3>高棉人仿佛藏着什么世人永远无法了解的秘密。而这便是令吴哥窟享誉世界的“高棉的微笑”。</h3> <h3>小吴哥看日出,高山上看日出有一种惊心动魄感,大海上看日出有一种跃动感,而在这里看日出却是一种静谧之美,一切无言的情绪全在自己的心胸间辗转辗转……</h3> <h3>小吴哥是吴哥古迹中保存最完好、细节最精美的一个寺庙。高棉王国一手建立起来的吴哥王朝,可谓是磅礴大气,因为泰国人的入侵,不得不遗弃吴哥逃离,直到19世纪法国人无意间发现了吴哥这才逐渐被人知。</h3> <h3>晨曦中的小吴哥更显璀璨</h3> <h3>在吴哥王朝鼎盛时期,吴哥窟众多寺庙统称为吴哥寺,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高棉式建筑,梵语意为“寺之都”。</h3> <h3>小吴哥窟位于曼谷大皇宫景区,就在玉佛寺前,是仿照吴哥窟的微型建筑,展现了一个柬埔寨的世界,非常漂亮。</h3> <h3>世人称为“天堂阶梯”的小吴哥,攀登的时候必须手脚并用,以表虔诚,以此来体会天堂之路的艰辛,所以说未来吴哥窟,未来吴哥。</h3> <h3>巴方寺是一座须弥山寺,呈金字塔形。巴方寺又称铜塔、巴本寺,是优陀耶迭多跋摩二世和曷利沙跋摩二世/三世兴建的国庙,其中的金塔指的就是通王城的中心巴戎寺,而铜塔便是指巴方寺了,只是现在巴方寺残破的景况实在让人无法想象其恢宏的原貌。</h3> <h3>巴方寺空中宫殿原名金角山,最初是真腊国王罗因陀罗跋摩二世所建,风格深受印度教印响。它是吴哥寺的前身,在高棉建筑艺术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空中宫殿是金字塔式建筑,是吴哥城里最高的建筑,台阶非常陡峭。殿前散落着许多废弃的石块。</h3> <h3>周萨神庙建于公元12世纪初期苏耶跋摩二世统治时期。与其北边相距170 米的托玛侬神庙为同一时期建造,其建筑布局、结构形式完全一样。但这两组建筑为何而建,目前尚不清楚。只是在19世纪后期,驻柬法国军官迪科在 发现这组建筑时,从当地人口中得知该庙是供奉周萨神的,故法国人将其命名为周萨神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