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二月十六日,这天临峰山一改往日的昏暗迷雾,一眼望去,山景格外的秀丽,翠绿的林木也显得挺拔昂首,空气竟也感觉比往日清新了许多。</h3><h3> 原来是苍天大地也在眷顾我们《405工具人家》在这山脚下的禾宴大酒店组织举办的一场空前的,热闹非凡的,老工具人的联欢聚会。</h3><h3> 继去年正月初八我们《405工具人家》首次举办了一次聚会活动后,许多工友就纷纷预约要求在2019年继续组织活动。在距春节还有段时间,老工友何德兴就按捺不住急切的心情,提议再次开展活动。</h3><h3> 经《405工具人家》群委会协商,决定满足众多工友们的愿望,继续开展活动!</h3> <h3> 在发出聚会活动通知后,工具老工友们就以各种形式积极报名,有在群里报名的,有微信私底下报名的,有打电话报名的。还有互代口信报名的。最开始的几天里,报名人数每天都有增加,特别是一些老一辈的老工具也纷纷要求参加聚会。人数也在不断的变化着,由之前的三十余人到四十余人又变成五十余人。这已是超过去年聚会人数的一倍还多了。</h3><h3><br></h3> <h3> 看到有这么多的人员报名,特别是老一辈有这么多人参会,远方有一个人在家终于坐不住了。是谁呢?是马黑子廷宝兄,许多人对黑子兄千里之外报名参会,深表钦佩和感动!而我确认为这老先生是经不住咱重庆美味的诱惑,和为堪比春晚热闹聚会场景的感召力而来!</h3><h3>这次聚会不只是老马远道而来,还有离开工厂许多年的老工具李明贵从荣昌来,以及从重庆来的有几十年未见面的白小伙白全胜、还有叶元琴、梁望香、何平、邹开培等人。</h3><h3> 这是在江北机场接机人与马廷宝的留影。</h3> <h3> 15日上午上海来的马廷宝在何德兴、胡兴奎等陪同下,看望了工具老领导卿相宽。</h3><h3>老领导今年要满八十八了,本来也是很想参加聚会,无奈身体原因以及家中又有不幸之事只能作罢,但老领导对聚会也给予了祝福。</h3><h3>另一位老领导胡新云(84岁),本来也是要参加聚会的,在临近聚会期也是因为身体原因,在医院医病。</h3> <h3> 这是部分在厂里的老工具人15日看望在皇鼎大酒店的马廷宝和李明贵。</h3> <h3>2月16日早晨准备参会出发前的合影。</h3> <h3> 许多老同事多年不见,所以上午10时将先召开一个茶话会。为大家叙旧交流做好安排。</h3><h3>这是会前参会人员在陈群、何代芬处签到。</h3><h3>通过签到表知道了本次聚会人数为61人,远远的超出了预期。</h3> <h3>上午10点整由聚会召集人李清泉宣布开会</h3><h3>首先向参加聚会的老工友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根据事前的安排由几位工具代表做了发言。</h3> <h3> 远道而来的马廷宝首先讲话,他对能够亲临现场与这么多的老同事一起参加聚会感到欣慰。祝愿大家能够在今后的日子里,身体健康,事事如意!</h3> <h3> 何德兴讲话,首先转达了远在洛阳的老领导严雪宝对大家的问候,对到场的各位致以节日的祝福。</h3> <h3> 邹开培在讲话中特意转达了远在上海的邬显善和秦连根两位的视频讲话。</h3> <h3> 曾经带领大家连续奋战电冰箱模具和自行车模具的老科长邬显善视频讲话。</h3> <h3> 曾经在工具热处理发挥核心指导的秦连根视频讲话。</h3> <h3> 李明贵讲话,对能够参加这次聚会,看到那么多老同事老朋友感到高兴,并希望这样的聚会能年年搞下去。</h3> <h3> 这位史向阳在车间时是笔者的徒弟,实话实说活路干的真不咋地,那时的他也没少让我批评,可他的心思就没在工作上。成天家一堆纸上写呀,地上画呀!对书法有些痴迷。</h3><h3> 我曾经说他,你写字能当饭吃吗,没曾想还真就成了他的吃饭家伙。</h3><h3>简介一下: 史向阳 ,号新野人 、归一堂主 。先后求学于西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h3><h3>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中国教育学会书法委员会委员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校外特聘高级教师 。</h3><h3> 书作多次参加全国、省市重要书法展览,多幅作品被国内外博馆、纪念馆收藏;书作、书论、篆刻散见于国内专业报刊。曾获中书法最高奖——兰亭奖.教育奖;书作、书论、书教,三者并行,互为因果,一以贯之。</h3> <h3>茶话会上大家兴致勃勃,做为三线军工企业,大家都有经历了艰苦创业的许多往事,有些往事就象昨天发生的事,在眼前一一呈现。</h3><h3> 当年为出军品机,我们为生产车间赶制工装夹具、赶制刀具量具、模具等常常加班加点,为完成生产计划还常常通宵达旦的赶制。</h3><h3> 当年的创业是艰辛劳苦的,今天的回忆却是美好的。大家都为国防军工出过力!流过汗!时至今日,大家仍然无怨无悔!并感骄傲!</h3> <h3> 通过这次聚会,有些多年都已没有往来的老同事,从新拉近了距离,增进感情。大家拉家常摆趣事,现场气氛活跃。</h3> <h3> 期间有老工具家属陈荣贵祝词庆贺!</h3><h3> 还有很多未能到会的工友,通过微信等渠道发来了热情洋溢的祝福,充分表达了对工具科大家庭的深情厚义。组织者对李方、龚晓冬、罗永芳、李昆湖、刘娅西、蔡玮江等工友们表示感谢,期待下次再相见!</h3> <h3> 两位参加聚会活动最年长的赵炳根(85岁)、胡兴奎(83岁)合影。</h3> <h3>茶话会后大伙兴致勃勃的到厅外照相留影。</h3> <h3>五位从老厂(407厂)来的工具老人合影。</h3> <h3> 这是特邀摄影师胡翎在为大家拍照,非常感谢胡翎兄为大家忙前忙后的奉献义务!</h3> <h3> 看到别人东边照一张,西边拍一张是不是很羡慕啊,那就别站着了,也去留些影。</h3> <h3>这是参加聚会的女同胞们留影记念。</h3> <h3>主动要求在此一照</h3> <h3>又一个主动的</h3> <h3>许多年不见必须合个影</h3> <h3> 参加聚会的年轻人也都是挨边50岁及以上的人了,但在这场聚会里只能是小子辈。</h3> <h3>老铁匠们和备料的合影留念</h3> <h3>工具热处理的代表合影留念</h3> <h3>七一、七二年进厂的合一张。</h3> <h3>扛过枪的集合,报数:1、2、3、4……11刚好一个班,要是都来齐得有一个排。</h3> <h3>白小伙与两位老哥合个影。</h3> <h3>江津区蔡家老乡聚会合影</h3> <h3>老铣工们也得留个影</h3> <h3> 工具科的好家属冯天乐,为这次聚会出了大力,又是机场接送老马,又是为参会的老工友接送出力,非常的感谢!</h3> <h3>老机修组的两位代表合影留念</h3> <h3>计调组的合个影。</h3> <h3>这些当年的车工,今日相遇肯定要合个影。</h3> <h3>开心的笑容</h3> <h3>看着大家的面目表情,各个满脸红光,喜笑颜开。好开心!</h3> <h3> 任永波夫妇都是老工具,这次聚会也是非常的主动报名参会。</h3> <h3>看这些老同志,您看着开心不开心!</h3> <h3>这可是‘’80后‘’的合影,一个个的精神抖擞,老当益壮!没有一点的老态龙钟样。80多岁的李万华师傅,喉咙做过手朮,已经失声,但他仍然兴致勃勃地用笔在纸上写字与大家交流,自始至终精神饱满。</h3> <h3>中午12点开席</h3><h3>大家共祝节日快乐!干杯!</h3> <h3> 酒席间同事们还进行了多轮的发红包游戏。使得酒席显得异常的活跃!</h3> <h3>干杯!干杯!杯杯水酒表达了大家的欢快的心情。</h3> <h3> 两位老者敬晚辈后生,勉励他们努力工作,继承三线精神,传承三线精神。</h3> <h3>整个酒席间洋溢着欢乐和友谊!</h3> <h3>这是酒席散尽后,部分收尾的工友合影留念。</h3> <h3> 在参加完聚会活动后,老三线人马廷宝专程来到了位于3539厂军旅体验店内的明泉三线文史收藏馆进行了参观。</h3> <h3> 马廷宝向何会长赠送了他所写的,有关三线建设的记事录《絮叨前进厂的那年那事那人》。</h3> <h3> 虽然在历史的变革中,曾经辉煌的405厂不存在了,工具科也随着405厂的烟消而不复存在。但是曾经的405人、曾经的工具人却是将她深深的埋藏在自己的心底,这是每一位三线建设者对三线企业的心灵融入。这种情节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淡化,相反却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的浓厚。在一个特殊时期她在人们心中会变得更加璀璨,以宽慰人们的那不变的情怀。</h3><h3> 象这样的聚会就最能体现这一群曾经的三线建设者们对三线企业405厂最浓浓的情意!</h3> <h3>聚会人员按顺序排列:</h3><h3></h3><h3>前排左起:马廷宝、何德兴、陶光喜、赵运良、张恒珍、林黛娣、赵炳根、牛洪俊、胡兴奎、李万华、任永波、程菊华、方振国、彭孔学、李明贵。</h3><h3>二排左起:付能全、李泰福、陈美江、胡绍玲、陈群、李萍、刘海燕、叶元琴、肖长明、刘时荣、欧才华、兰进其、常通。</h3><h3>三排左起:何柱贵、廖善昌、李长增、何平、肖勤、聂基容、何代芬、舒朝鲜、李承明、梁望香、常景芝、余富能、李清泉。</h3><h3>四排左起:许涛、史向阳、白全胜、陈作昌、罗丛新、刘兴超、傅培元。</h3><h3>五排左起:贺忠明、邹开培、房少敏、梁松、谷东梨、胡绍铮、隆黔江、王刚、苏超、王翊、张洪波、牛宗劳。</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