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面灯

志在泰山

<h3>  <b>题记:</b>农历正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很多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民俗——蒸面灯。人们在正月十五晚点起面灯,祈福一年的日子风调雨顺,生活亮亮堂堂。</h3> <h3>  春节过后一眨眼的功夫就到正月十五了,这也是正月里的一个节日,每到这个日子的时候,就是大人和孩子们吃元宵,看烟花,观花灯的时候!而在农村的我们,就不能奢望这些了。但是母亲是比较重视这个节日的,她就亲手制作面灯,也给我们儿时的孩子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和回忆!</h3> <h3>  十五这天的中午过后,母亲就准备制作面灯了,当时家境较好的就用面来制作,家境不好的就用萝卜来制作,我记得我家也用萝卜制作过,但是更多的还是用面来制作的!母亲选用上等的好面和面,和好的面要使劲的揉面,然后把揉好的面放在盆里醒着备用。 </h3> <h3>  到了晚上的时候就开始制作面灯了,制作面灯时母亲是有讲究的,一般要制作十二个,这十二个面灯,要分别捏出一个、两个、三个直到十二个不同的角,每一个面灯就代表着一年的每一个月份,然后就放在锅里就像蒸馒头那样蒸,在蒸的过程中我们兄弟都想看看蒸好了吗?但是母亲是绝对不允许掀开锅盖看的,一般是蒸到时间之后,要由母亲亲自揭开锅盖的,说要看看这十二个面灯里哪个有水哪个没有水,哪个有水多些,哪个有水少些,就预示着今年的哪个月份的旱涝和风调雨顺!所以母亲是不允许我们在蒸的过程中掀开锅盖看看蒸好了吗,否则预示今年的旱涝就不准确了!</h3> <h3>  蒸好面灯后,母亲就要开始制作灯芯了,先把棉花缠在火柴杆上,然后分别插在蒸好每个面灯的中间,倒上食用的豆油,就可以点灯了,点面灯是由母亲亲自点,点燃后首先要求全家人照照眼耳等,还要说“照照眼不害眼”之类的言语。然后母亲就端着面灯照照家里的里里外外,墙角旮旯,嘴里还念念有词,就是说蚰蜒蜈蚣蝎子都被吓跑光的意思!最后把所有的面灯要放在农家院的井边、墙上,据说有避邪的作用,但是不允许我们这些小孩子们拿着面灯玩的。</h3> <h3>  到了十六的一大早,母亲就把所有的面灯都再拿回来,看看灯芯燃烧后的样子,若要是像棉花、高粱的样子就预示着今年的这些农作物能丰收!这些拿回来的面灯也是不能浪费的,一般要用来炒菜或者熬着吃的,但是有一点就是小孩子们是绝对不能吃的,否则的话会长出胡子来的!呵呵,现在想起来真是太有意思了。 虽然现在的元宵节什么样的花灯、花炮、汤圆吃的玩的应有尽有,但是母亲依然还是要在每年的正月十五这天亲手制作面灯,制作的不仅仅是面灯还有那浓浓的乡情,也点亮了心中的明灯,永远为我指向光明……</h3> <h3><b>作者简介:</b></h3><div> 张云,男,出生于江北水乡台儿庄,谋生于五岳之首泰山下,泰安公交人 ,曾从军12年,山东省泰安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签约作家。热爱文学,作品发表于 《中国劳动保障报》、《人民公交》、《山东青年》、《大众日报》、《山东工人报》、《齐鲁晚报》、《泰安日报》、《泰山晚报》等多家省内外杂志和报刊。多年漂泊在他乡,喜欢用文字来记录那浓浓的乡愁。</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