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岁月

远聚摄影

<h3>  位于巨野县核桃园镇前王庄村的明清古村落,据传已经有三四百年的历史,是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古村落中150多幢老宅院中保存完好,保留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村里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留下来的都是老年人,陪着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在那里平静的生活,她们民风淳朴,非常好客。</h3><h3> </h3><h3><br></h3> <h3>解放战争时候,刘邓大军曾驻扎在前王庄村,有处民宅还是当时的后方医院。 “羊山打仗的时候,刘伯承还在我们村子住过。”今年90岁高龄的王道章很激动得讲起了当时的情景。</h3> <h3>王道章老人现在住的石头房子从他小时候记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h3> <h3>刚过了春节,家家都有请天爷爷的习俗。</h3> <h3>快过年的那几天请好。大年三十吃水饺第一碗,要先给天爷爷。农历十五的晚上就用火烧了,代表着上天了。</h3> <h3>石房子门前的这颗老石榴树,是老人家十几岁种下的现在还能结出来石榴。</h3> <h3>王道章老人说他打了一辈子石头,盖了一辈子房子。平时还经常打一些生活用具,比如碓舀子(石臼)、蒜臼子(蒜罐儿 )、石头桌子。</h3> <h3>这个放香炉的石头桌子也是老人家亲手打出来的。</h3> <h3>拿出来孩子们给他买的新碓舀子说: ”怪好看就是没有我打的好用。”</h3> <h3>这是一张王道章老人用高粱杆做的苇箔 。</h3> <h3>现在还保留着做苇箔的工具。</h3> <h3>现在儿孙满堂有三个儿子和三个女儿。</h3> <h3>经常抱着曾孙享受着天伦之乐</h3> <h3>老人家一辈子不喝酒不吸烟,老人身体还行,心态也比一般的老人好,每天都笑呵呵的。身上的这个老棉袄还是他父亲留下的,他说穿着暖和里面是羊毛的。</h3> <h3>夜幕降临老人打开了屋里的灯,看到屋里挂着的篮子。在核桃镇大多数农家,屋里都会挂几个篮子,而且用途也大同小异。三间正房堂屋里是一家人吃饭的地方,房顶上垂下来的钩子上挂着的篮子,一般就是当天的剩饭剩菜。那时候妇女也要下地干活的,早晨要把一天的饭做出来,为了防止鸡鸭猫狗糟蹋,把它挂在篮子里,就安全多了;西屋一般是放杂物和孩子们居住的地方,北侧房梁上挂的篮子里一般是春节吃剩下的饭菜,油条、鱼肉等,一直要留到二月二龙抬头才舍得吃,那时候没有冰箱保鲜,把这些东西放在白天没有人活动的屋子,利于延长保存时间;东屋是家庭男女主人的居室,房梁上的篮子里盛放的东西就比较珍贵了,特别是春节,买的糖块、饼干之类的东西就放在这个篮子里,一刻也不离大人视线,防止孩子们偷吃。当然篮子的用途不止这些,依各自的家庭条件和经济条件确定它的具体用途。</h3> <h3>明天就是农历十五元宵节,外面有一年一度的揉花篮活动,老人家说出去看看今年揉的咋样。</h3> <h3></h3><h3>几百年来,村子里一直保留着揉花篮、扭秧歌、唱大戏等传统民俗。“揉花篮”是将使用几十年的老旧铁锅碎片在铁桶里敲碎用纸包上,再一层木炭一层铁锅碎片码放在花篮里,表演的时候把木炭点燃并挂在花篮架子上,几个青壮年转动支架,燃烧的木炭将烧红的铁锅碎片飞溅出去,形成很好看的烟火。</h3> <h3>儿媳妇做好了晚饭,一家人等着爷爷回来后一块吃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