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岁月不居,一载时光悄然而逝。我和工作室的同仁一路栉风沐雨,脚步不息,不忘初心,笃志同行。细数这一年的奋斗时光,总结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得失并举,以期更好的规划来年的灿烂光景。</h3> <h3> 学习篇</h3> <h3> 名师工作室为我们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平台,我们在工作室主持人靳志艳老师的带领下,以个人自修和集体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理论学习。我在工作之余,认真研读了一些教育教学名著,如《中国学生缺什么》《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简单语文不简单》《高效教学论》《让语文安静》等,并做好读书笔记。</h3><h3> </h3><h3><br></h3><h3><br></h3><h3>理论学习,提升素养</h3> <h3>走近名师,汲取精华</h3> <h3>在县教育局组织的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学习</h3> <h3>聆听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韩巍巍教授讲授《名师专业发展》</h3> <h3>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张荣慧老师讲授《命题与作业设计》</h3> <h3>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初中语文骨干教师能力提升与培训》</h3> <h3>昌黎五中的市级骨干教师田艳茹老师上《对话苏轼,体悟经典》公开课</h3> <h3>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h3> <h3>北京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徐国珍教授精彩点评田艳茹老师的课例</h3> <h3>课例研讨中,我代表小组发言</h3> <h3> 教学实践篇</h3><h3><br></h3><h3><br></h3><h3>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h3> <h3> 以前教学中不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也没能很好的指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借助思维导图快速理清思路,掌握重点,本学期重点弥补了这个缺憾。精心指导学生在名著阅读中运用思维导图,并绘制思维导图。</h3><h3><br></h3><h3><br></h3><h3>部分学生作品</h3><h3><br></h3><h3>《骆驼祥子》思维导图</h3> <h3>《红星照耀中国》思维导图</h3> <h3>《昆虫记》思维导图</h3> <h3>承担学校迎检汇报课</h3> <h3>我正在上《作文开头的技巧》一课</h3> <h3>同学们积极发言</h3> <h3>县教研室领导、我校领导教师听课</h3> <h3>专家评课</h3> <h3> 帮扶送教篇</h3> <h3> 本学年,我与本校新入职的王玥老师以及茹荷中学的齐洁老师结成帮扶对子。在班级管理、课堂教学技术等方面对她们进行帮助指导。其中王玥老师在本年度县级、市级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中均取得一等奖的好成绩。</h3> <h3>与齐洁老师面对面交流</h3> <h3>解答齐洁老师教学中的困惑</h3> <h3>到偏远农村中学送教</h3> <h3>执教《作文巧开头》一课</h3> <h3>课堂上师生互动</h3> <h3>课后与听课教师研讨</h3> <h3> 我深知“一棵树木不成林”的道理,在工作中总是积极发挥自身的辐射作用。“帮扶送教”活动不仅让新教师尽快成长起来、让偏远学校得到优质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可以促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可谓一举两得。</h3> <h3> 点滴成绩</h3><h3><br></h3> <h3>被评为第四届县级骨干教师</h3> <h3>被评为第五届市级骨干教师</h3> <h3> 反思与展望</h3> <h3> “名师工作室”是一个思想交汇的殿堂,真正走进去才发现自己学的太少,读的太少,写的太少,反思的太少,与同工作室的其他老师的差距很大。才发现自己有了太多学习的理由和冲动。通过各种形式的学习,我真正体会到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通过反思,我发现想成为一名研究性的教师还任重而道远。“让学习成为习惯”,将是我下一个阶段的目标,只有做学习型的教师,才能不断超越自我,使自己的工作扎实有效,让自己更加优秀,才能无愧于“省级名师工作室成员”这个光荣称号。</h3><h3>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