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三乐

李东

<h3>■原典</h3><h3>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h3><h3> ——〔春秋〕孔子《论语•学而》</h3><h3><br></h3> <h3>■释义<h3>  孔子说:“把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在生活中实践,养成习惯,不是喜悦吗?有同道好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的才学,我也不生气,不就是君子吗?”</h3><h3><br></h3></h3> <h3>  “学而时习之”强调的是学会学习,通过实践以期养成习惯。学习《论语》,就是模仿孔子,他怎么说,我就怎么做,以孔子所做为参照,时时进行实践修正,这就是模仿。模仿是学习的根本,因为模仿是行动,不是空谈,是照着去做,一句一句的去照做实践,如果不愿照做,就不要把时间浪费在你不愿意照做的事情上。模仿定律就是儒家思想的根基,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切皆在于修身,只要做好自己,别人就会模仿,从一家模仿,一个单位模仿,到一国模仿,到全天下都模仿,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王天下。</h3> <h3>  “有朋自远方来”是说同道好友为什么意愿远道来访呢?最好的理由,便是来我们这里,多少可以有所收获,得到一些实惠。譬如赢几盘象棋、品几壶好茶、喝几杯好酒、看一些书画、闻一些道理。把主人当好,客人好友才愿意来,同道好友常来,彼此才有机会学习互助,共同为梦想而奋斗。</h3> <h3>  “人不知而不愠”是最难能可贵的修养,自己有名气、才学、独门功夫,而别人却有眼不识泰山,居然看不出来,怀才不遇不受重用,丝毫不觉得难过,完全不会生气,依然坚守其道,自得其乐。不要认为别人跟自己一样,我知道的人家就有义务知道;我认为很简单的道理,别人也应该明白。或许也有一些对于别人来说很简单的事,我们根本就弄不了。</h3> <h3>■解读<h3>  孔子这三句话,被认为是“孔门三乐”,分别为:不断学习和实践、交几个好友、向君子看齐。学习儒家思想,应该培养这三项乐趣,来增进自己的修养,并使自己有交往的志同道合的人,也获得安宁,大家和谐相处。</h3></h3> <h3><h3>做人应该喜悦做事、快乐生活,而不是完全追求物质上的享受,以及感官上的刺激。而要获得内心的快乐,最好接受孔子的建议,自我修持,以期获得孔门三乐。内心的悦乐,不能靠别人,最好自律,而不计较别人是否如此,自然乐在其中,乐在生活。</h3></h3> <h3>  在生活中,逐渐培养孔门三乐的情趣,使自己更受欢迎,也更加有价值。读《论语》却得不到生活的乐趣,那就白读了,其中一定有失误的地方。</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