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工作札记之:支部书记坐班接访

皓月

<h3>  履任逆江坪乡党委书记没多久,我就发现了一个“一少三多”的现象,一少:乡域面积76平方公里,人口只有一万二千多,是全区人口最少的乡镇之一。三多:一是到乡政府上访的群众多。全乡有9个群体近300个重点对象长期到省市区乡上访,个别矛盾已沉淀十余年,给社会大局稳定带来负面影响。每周平均至少有五十人左右来乡政府上访和反映情况。 </h3><h3> </h3> <h3>  二是精神病人多。有30多个精神病患者长期在乡政府机关轮流“坐班”。三是看笑话讲怪话的人多。村组干部、党员和群众,特别是个别村干部,说乡镇干部没得用,拿几个上访的群众没办法,不如关门大吉等等,挖苦讽刺的话不光无济于事,还极大的影响干部士气,干扰工作,损害党委政府威信。</h3> <h3>  因为这“三多"现象的存在,每周周一到周五,来乡政府上访的、办事的,在机关哭的、闹的、搬着铺盖行李在院子里打地铺睡觉的,五花八门,可以说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整个乡政府机关院子里面有如闹市。</h3> <h3>  针对这些情况,我和当时的班子成员一道,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召开支部书记座谈会,开动脑筋想办法,最后统一了思想,决定推行工作日干部下村主动摸排化解矛盾和每天一名班子成员、一名站所长、一名支部书记,以支部书记为主坐班接访调处化解矛盾的工作机制,实行支部书记到乡政府坐班接访,后来的实践证明,工作效果良好。</h3> <h3>  一是支部书记觉得有面子。从新中国建国以来,村干部都是拿误工补贴,不是干部编制序列,搞工作即不离土也不离乡。2012年前后,乡镇站所人员一个月工资只有500元,支部书记一年2000元左右,待遇少,导致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  推行支部书记坐班接访后,每月支部书记去乡政府机关去坐班接访,家里人和老百姓问干什么去,都回答是到乡政府去上班了。另外: 因为脱产坐班一天,乡里还发100元的误工补贴,在机关食堂吃饭不要钱,还有乡里的班子成员、站所工作人员协助处理矛盾、作记录,保障工作做得到位。</h3> <h3> 记得第一天坐班接访的新庵冲村支部书记朱云栋,早上,他翻出了珍藏在家里结婚时穿过的那一套深颜色西服,对着镜子整了又整,头发洗了二次后,用儿子房间的电吹风吹得整整齐齐,然后将皮鞋擦得一尘不染的,出门之前,郑重其事地向家里人和村干部交待说,今天我去乡政府办公室上班去了啊,没有重要事情不要给我打电话。一天的坐班接访工作结束后,他感慨地说,当了这么多年村干部,今天才算是第一次找到了当干部的感觉,乡党委政府这么做,是把我们当“干部”看待,我们的工作有底气、有尊严、更有面子了,今后如果不协助乡里主动把予盾处理好把工作落实好,我们真的是对不住党委政府的这份信任。</h3> <h3></h3><h3> 二是支部书记接访有办法。十八大以前,乡镇干部做群众工作陷入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当时干群关系紧张,群众有理的、无理的都到乡镇找说法,变着花样闹,有理争三分、无理搅三分的层出不穷,甚至滋生了部分上访的专业户。乡镇干部处访时一怕说错话、二怕被录音,三怕被追责,工作起来是畏手畏脚,成效不大。推行支部书记为主坐班接访制度以后,由于支部书记都是本地人,与群众都是乡邻乡亲,对于谁家有困难、谁家需要帮助、谁来上访是有理的、谁是无理取闹的,是一清二楚,有一双火眼金睛。所以工作开展起来轻重缓急拿捏得准,处理矛盾和问题得心应手。对于合理诉求的人员给乡里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很快就能得到回答,对于个别无理取闹人员和违规上访专业户,支部书记都是义正严辞的一番教育和训斥,正气得到了弘扬。</h3> <h3> 2014年5月,高岩塘村村民代*权到乡政府上访,诉其出嫁到鸿鹤陂村的姐姐代某秀打伤其妻子,自己从广州回来后要讨一个说法,不满意就要拚个你死我活。当天接访的鸿鹤陂村支书蒋桂平了解情况后,耐心听取诉求,并及时做他的思想工作,同时联系高岩塘村支部书记龚志胜,商量处理办法,上访人心态逐渐平和了。三天后,乡司法所、两个村的村委会成员,通知双方人员,桌面上摆对错,由打人者当面赔理道歉并赔付所有医药费,一场纠纷及时得以化解。</h3> <h3>  三是支部书记工作上相互有比较。自从采取村支部书记轮流坐班接访以来,他们都饱含工作热情,积极与兄弟村通报情况,也对自身的基础工作进行了仔细掂量。以往年底考核时,部分村认为乡里讲关系,骨干包的村打分高,评先不评先,全靠分管的一句话。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上访较多的村真正明白了工作的不足。后来,各个村每天向轮班的支部书记打听,自己村有没有越级上访的,只要听到消息就立即参与做工作。</h3> <h3>  黄殿溪村李*成,数次上访到区,每月到乡上访不下十次,该村村支两委,只要有机会就和他拉拉家常,稳定其情绪。一个月后,该老访户安心保养公路,情绪正常。柏叶坪村王*桂,精神不太正常,说自己是省里下的批复,在乡里任主要职务,隔三差五到乡政府来“办公”,经常写信提要求、“安排人事”。过去,乡里多次向村里通报情况,要求村里做好其家属工作,村两委以管不好神经病为由,不对其采取任何措施。村支部书记张仕杰坐班接访,经常遇到本村这个“当官的”,终于觉得脸上无光,遂多方联系其家属对其进行治疗,后来王*贵精神恢复正常,再也没有到镇里“上班”了。</h3> <h3>  由于负责接访的支部书记大都政情民意掌握得准,风土人情又熟悉,交流语言更具多样性和针对性,信访对象更服气。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能用群众熟悉的案例向信访人作出解释,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h3> <h3>  四是支部书记对机关干部有监督。当时的背景下,村支部书记到乡里坐班,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评价和监督乡政府机关干部职工的工作情况。村支部书记基本上部是乡党代表,绝大部分是乡人大代表,对乡党委、政府进行工作监督是份内工作。俗话说得好:“照片质量不高,是因为拍摄得不够近。”机关干部作风的优劣,只有让代表们近距离观察才能反映出真实性。以前村组干部和党员一直认为,乡干部整天无所事事、不作为,特别对于个别缠访的没办法,通过开展坐班接访制度后他们也逐步明白了乡干部很辛苦、不容易,没有不作为,也没有人再讲乡里干部没得用之类的怪话了,乡村二级通过联合坐班接访,增进了相互之间的理解、信任和沟通,也没有出现相互扯皮、推逶的现象了。</h3> <h3>  通过推行村支部书记为主的坐班接访制度,充分调动了村级党组织负责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促进了乡、村干部作风和形象的提升,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得到了进一步融洽,群众的满意度也越来越高。连续三年,逆江坪乡被区委授予综治维稳工作“红旗单位”。后来,我调任十美堂镇、周家店镇党委书记,仍然继续推行了“支部书记为主坐班接访制度”,单位年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乡镇”或“无上访乡镇”。<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