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文编辑:凯哥</h3><h3>抖音制作:凯哥</h3> <p class="ql-block"> 浓浓的年味还没有散去,正月十五又大张旗鼓的浮出了,天上明月,碗中汤圆,团圆之意。怎奈何,又逢正月十五元宵节,今天是母亲诞辰八十二岁,今天又是母亲仙游仙界十个年载,正月十五这一碗圆不起来的元宵,终究缺少了家的团团圆圆,留下了是我们心痛的日子!每逢佳节倍思亲,愿父母在最美的仙境世界里安好!</p> <p class="ql-block"> 元宵节是最隆重的节日,一定是家人团聚在一起和和美美吃元宵。元宵形如满月,正月十五吃元宵,取月圆人圆之意。糯米丸子团团圆圆,在汤中微微晃动,泛出莹润的微光,吃的既是美味的汤圆,亦是一种特殊的情感,在倒春寒里是透人的温暖。</p> <h3> 进入腊月二十八,母亲就开始准备做汤圆的材料了,把芝麻淘洗、晒干,父亲负责把芝麻放进锅中,小火煸炒(一定是小火,不然黑芝麻会变糊哦),这时,家里总散发出那浓浓的芝麻香味。然后用石头盅一点一点凿碎芝麻。母亲就在边上把买回来的新鲜厚的猪板油洗净、凉干,一点一点的剥去猪油外皮膜,然后揉捏成碎末,放入父亲磨碎好的芝麻,再加白砂糖混合搅拌,揉搓均匀后,放在盆中随时吃随时用馅。睡前又把糯米淘洗干净,然后放入清水浸泡一天,才可以进行碾磨。</h3> <h3> 到了腊月二十九晚上,父母从邻居家(一栋房子一家有石磨子,就不必再家中备磨了)接借来石头大磨子,分上下二个部分很重很重的哟。石磨上半部是个石头做的圆形磨子,磨子的表面凿了一个凹面,离边有一个大的垂直对穿的圆孔,这是个加米孔。在石磨的侧面,有个直径正方形的深空,用于安装磨子木质摇柄用的。在磨子的底部都用凿子,均匀的凿了一道又一道的磨沟,在正中有个凹孔,这个孔是和下面磨盘相连接触的旋转点。</h3><h3><br></h3><h3> 下面石磨部分是个很大、很重的一个大的圆磨盘,磨盘的四周有一圈较深的磨槽,还有一个出口槽,凸出在外,用于接磨出来的糯米。晚饭后,开始磨糯米粉了,父亲先把一支架放好,再把石磨固定好,然后把水缸靠紧磨子出口处,糯米水放置旁边,水磨糯米粉是一个很累很艰巨的任务,这个磨活都是父亲一人承担,父亲右手握住磨子上的木头摇柄,按顺时针方向转动磨子旋转,转磨的动作,不亦过快,不然糯米粉粗糙,也不亦过慢,必须有节奏的一圈一圈磨盘旋转,母亲在边上负责一勺一勺地往加米孔里加米水,这时,米和水就会顺着加米孔的通道,流到磨子底盘,给磨子碾磨,随着糯米和水的增加,磨子越碾磨就越顺滑,父母亲配合默契地一刻不停推磨、加米、加水,推呀、加呀、磨呀…重复这简单而节奏的动作,磨盘发出了“咯噔、咝咝”年味的前奏,奏响了天籁般的摩擦旋律曲。完美的旋律奏出了一个非常美妙的景观:你会看到有一种米白色的物体,会从磨子和磨子底盘的缝隙中间一点一点慢慢的流淌出来;接着这乳白色的液体,又把边上的磨槽填满了;它有顺着斜坡似涓涓流水,流向磨槽的出口,最后流到了大水缸的底部,把整个缸里的清水都染白了。这米白色的物体,这乳白色的液体,就是父母亲为子女们在年味中的汤圆水磨糯米粉!父母亲年岁越来越大了,就由大哥担起磨磨,我和哥姐们轮流帮着磨。有道是:有说有笑磨米粉,一勺一推磨盘蹭,米粒米粉来亲吻,和水和粉缸中沉。这就是开心、高兴、快乐无穷,手工磨水磨糯米粉之其乐无穷所在。</h3> <h3> 在年味的时光里,糯米粉就静静地躺在水缸里,上面还有一层清晰透明的水在护呵着。母亲总是在早餐后,用先更换一次清水后,再用勺子把水磨糯米粉从水缸,连水带粉一起舀起来,放在一个布袋里吊起来沥水。待吃过晚餐后,母亲默默地把糯米粉一个一个分成小球,放在手中,捏成酒盅状,放上芝麻馅料,把面皮边缘向上折起,捏紧,再次捏成球状,一个汤圆就做起来了,母亲包的汤圆被子女们称为“年味仙团”。馅重、皮薄…早餐,一碗热乎乎的、香喷喷的汤圆,就是最爱汤圆的子女们一人一碗喽,汤圆吃得始终有着记忆深处的味道,汤圆吃得碰触到心灵的角落里。“星灿乌云里,珠浮浊水中”,一碗汤圆被宋人周必大笔下描绘得雅致又形象。</h3> <h3> 元宵,南方是为“包”出来的汤圆,而北方称为“滚”出来的元宵。今天与大家一起分享用天然食材制作的彩色汤圆,五彩汤圆庆元霄,颜色自然,赏心悦目,天然食材更健康哦!</h3> <h3> 现如今,随着人们的生活愈发美好,汤圆的做法也渐渐变得层出不穷,愈有新意。除了最传统的粉白糯米团子,还有五色汤圆,水晶汤圆、酒酿汤圆等等。汤圆又与“团圆”之音相近,故有“团圆”之意。因此,吃汤圆,不仅仅吃的是其中的美味,更有的是家人给予我们的一种特殊的情感。汤圆,无论是以前或是现在,那份浓浓的亲情都始终还在,一份汤圆的情感同样的从未曾经改变一份一毫!</h3> <h3> 经过手工揉制、手工制馅、手工包制的过程,虽为简单,实则不易。浮在水中的汤圆,调羹舀起后,不会坍塌,表面光滑,有微微米香,然后咬上一口,滑糯适口,不黏牙,随着咀嚼,糯米香和经过猪油滋润的芝麻香此起彼伏,好吃的汤圆就是这样,一碗下肚,胃是饱了,唇齿还想再吃。</h3> <h3> 不需要多热烈的氛围,从一种饮食情怀的角度上讲,肥瘦相宜的猪肉味道才能足够的鲜美,将鲜肉与糯米汤圆突破性地糅合在一起,在平凡中慢慢释放在味蕾之上的饮食体会,将肉馅像包饺子一样地“包”进去,融入肉质本身的个性,打造家人们跨界饮食味道。</h3> <p class="ql-block"> 美味不止在味蕾,也是视觉上的一场饕餮盛宴,甜点存在的意义不仅是只为了口中品尝到的那一份甜甜的味道,还有对于豆沙美的追求,口感醇厚香甜,一口咬下,绵蜜浓厚的味道在口中化开~</p> <h3>抖音短视频:五彩汤圆庆元霄,够添新了吧!美友们要不要来一碗哈~</h3> <h3> 据传,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吃一种新奇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做馅、加入少许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汤圆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圆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圆子”改称汤团。然而,汤团象征合家团圆更美好,吃汤圆意味新的一年合家幸福、团团圆圆。</h3> <h3> 将紫薯、南瓜、胡萝卜各自削皮洗干净,煮熟压成泥,芋嵩叶打成汁。</h3> <h3> 四种天然食材加少量温开水调匀成面糊,备用。</h3> <h3> 提前将芝麻炒熟、打磨粉,与白沙糖、新鲜猪板油(抽掉油筋、油皮)搅拌好做馅待用。豆沙在超市已现货,猪肉剁成末,放料调好。</h3> <h3> 糯米粉加入南瓜泥,用筷子搅拌后,用手在揉的过程中可以适量加点温水,揉捏成光滑柔软又不沾手的彩色粉团(其它彩色面糊做法同样),揉好的粉团需要装入保鲜袋防止风干。</h3> <p class="ql-block"> 将五个大的粉团再分成小剂子,每个小剂子揉圆后包馅做成汤圆。做好的汤圆同样在表面覆盖一层保鲜膜防止风干。</p> <p class="ql-block"> 起锅,待水烧开后,才能下锅,顺着锅边一个一个放入汤圆,再用勺子轻轻推动,生的汤圆会沉向锅底,遇热后会与锅底发生粘连。等水沸滚后,加入一碗冷水,盖上锅盖,煮至水再次沸腾起来,等汤圆浮上水面,将火苗降低几分钟,待其煮涨后用漏勺捞起,即可食用了。</p> <h3> 五彩汤圆我就多做了一些,冻在冰箱里,想吃时随时可取出。</h3> <h3>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呈上亲手制作的五彩汤圆来应应景哈:五彩汤圆,缤纷人生!祝君元宵节快乐!</h3> <h3>背景音乐:父母您在家就在</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