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古城(大研古城) <h3>我们一行六人云南行的最后一站,来到丽江古城(大研古城)。截至2015年,丽江市下辖古城区(束河古镇、白沙古镇、大研镇)、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宁蒗彝族自治县1区4县,6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其中4个街道、13个镇、28个乡、18个民族乡。市政府驻古城区大研镇。</h3><h3> 丽江古城位于中国西南部云南省的丽江市古城区,坐落在丽江坝中部,地处云贵高原。</h3><h3> 丽江古城气候受南亚高原风影响,其气候垂直分布明显,干湿季分明,温度变化不大。虽处高原,终年看见雪山,但雨量充沛,干湿季分明,属西南季风气候。</h3><h3>丽江古城所处丽江坝年日照时数为2530小时,光能充足,年太阳辐射量每平方厘米为146.5千卡,为云南省最高值区。</h3><h3>丽江古城坐落在丽江坝子中部,玉龙雪山下一块高原台地上,海拔2416米。</h3><h3> 可能因前几天的激动,个别人未掌握好运动结奏出现了一些轻微高反。</h3> <h3>此图为借用网络他人所拍,“丽江木府旁的一座牌坊上,刻着四个字“天雨流芳”,汉语意为天降润雨,滋生万物,其纳西音意为"读书去吧"</h3><h3>赞不尽天雨流芳,</h3><h3>听无厌渔舟晚唱;</h3><h3>一卷书读来恨迟,</h3><h3>满眼景回味悠长。▼</h3> <h3> 丽江十景之一,木府</h3><h3> 有人说:“不到木府,等于不到丽江。” 木府据史书记载,有400多年的历史,全盛于明,衰落于清,木家在丽江红了400多年,木府就是纳西族木氏土司的衙署。木府——一座土司府,半部民族史,木氏土司的姓是朱元璋所赐。只在朱字头上去掉一个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h3><h3> 据介绍皇帝赐姓木,土司赐百姓和吧,一木字之上戴顶帽,表明头上还有朝廷,岂敢犯上;旁边背个筐,装稼禾果谷,要获得美好生活,必须勤劳精进。官木民和,不仅是姓氏差别,更是治术:木生和,和依木,勤为本,土生金,求的是官民和木(睦)相处,靠一方水土勤劳致富。</h3><h3> 据说懂得土木建筑的李瑞环参观这里后讲“北有故宫,南有木府。”难怪有人说是丽江的紫禁城。▼</h3> <h3>古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叹木府曰:"宫室之丽,拟于王室"。▼</h3> <h3>▼议事厅前的广场为练兵场</h3> <h3>这里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万卷楼的高度超过了议事堂,表明诗书礼仪在主人心目中的地位。据说这里珍藏的千卷东巴经,百卷大藏经,六公土司诗集和众多名士书画,都是东巴文化的精萃。</h3> <h3>万古楼是丽江的标志性的建筑。它在东巴文中解释为“千年万代楼”,纳西语称“温古轮”,意为观览畅怀于制高点,因谐其音,名为“万古楼”。“万”者,寓意俯瞰丽江古城及其田园风光,遥望玉龙雪山万年冰川,又寓意丽江恢复重建家园,千古流芳,万古不朽。▼</h3> <h3>万古楼上看丽江大研古城,远眺玉龙雪山。▼</h3> <h3>窗含玉龙千秋雪▼</h3> <h3>四方街观舞,热情和蔼的纳西族大娘。</h3> <h3>▲纳西族妇女勤劳持家,后背这装饰寓意披星戴月。▼</h3> <h3>不同宗教、不同的民族、不同的信众、不同的宗教建筑,同在一片蓝天下,庆幸在这片土地上无战乱,无宗教冲突。▼</h3> <h3>自古以来,因为独特的民族渊源和地理位置,丽江是个多元宗教汇聚之地。明代以后,纳西族木氏土司积极吸收汉藏文化,采取对汉、藏宗教也采取兼收并容的态度,藏传佛教、汉传佛教、道教等相继传入丽江。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丽江也曾出现过西方宗教文化的足迹,而王家庄基督教堂正是丽江古城多元宗教文化交相辉映的见证,成为名副其实的多元宗教文化福地的历史见证。▼</h3><h3> </h3> <h3>据介绍教堂系原址复建,修旧如旧。现作为丽江多元文化的历史见证和历史遗存,现非宗教活动场所。</h3> <h3>方国瑜故居位于五一街文治巷32号,始建于清嘉庆年间,为方家祖宅,经修缮后建成方国瑜故居,展示方国瑜先生生平事迹。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h3>方国瑜(1903-1983年),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云南丽江人,纳西族。早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毕业后曾任北师大研究院编辑员,北平国民大学教授。1936年回滇任云南大学教授。建国后,历任云南大学历史系主任、文法学院院长、国家民委委员、云南省文联副主席、九三学社云南省工委副主席、云南民族学院顾问、云南省历史学会会长,曾当选第三、四、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对研究地方史、民族史、东巴文等方面有突出贡献,逝世后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主要著作有《云南史料目录概说》、《中国西南历史地理考释》、《彝族史稿》、《纳西象形文字谱》等著作,并主持编纂《云南史料丛刊》。</h3><h3>方国瑜故居占地1.98亩,由一进两院的两个四合院相连,共70余间房。门窗上有“四季博古”和简洁雅致的窗花;前檐柱下柱石大多为扁圆鼓形,表面雕以花、草、桔瓣等;铺地是传统的“四蝠闹寿”;前后院旁的空留处又自成三坊一照壁格局,每个院东西主楼后边都建有小花园,自成一个小天地。进入天井中就能看到有不同形式的铺地,“太极八卦”、“有福有禄”;园中种植许多茶花、兰花、杜鹃、松柏、常绿植物等,将整个大院点缀的清新而文雅。与之相似的是,两坊拐角的布局也出现在院落中,它不如四合院那么气派,但是将它利用为花园,也使得环境清新。方国瑜故居既保留了徽式建筑的细致严谨,又体现了纳西族建筑恢弘气派的风格。院内门额上还悬挂着清光绪年间的“世贡第”的匾额。</h3><h3>方国瑜故居布置有“求学之路”、“困而好学斋”、“方氏家族”、“故居建筑”、“学术成就”、“教学成果”、“社会活动”、“吊唁缅怀”、“方氏家塾”、“开馆纪念”10个展室,陈列着方国瑜先生一生各个时期的200多幅照片和120多件书稿、专著、笔墨和家具等遗物。▼</h3> <h3>以方国瑜名字命名的学校,可见在当地的名望。</h3> <h3>尽管我们不认识东巴文字,听不明白纳西古乐,跳不来当地的民族舞,但也希望这些能够不断代能有人传承,如果某一天仅剩下现代夜店的喧嚣,还叫文化遗产吗?▼</h3> <h3>丽江的夜晚</h3> <h3>再见丽江,再见纳西老大娘。</h3> <h3>还来吗?也有可能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