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我的年

旭日

<h3>年味十足的年糕必不可少!</h3> <h3>过年总是要购买上一些炒干货:瓜子首当其冲!看,岳庙街瓜子摊边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认为他家的干炒瓜子又香又焦又饱!嗑着真是好吃呀!</h3> <h3>“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贴春联了!大年三十我和弟弟一起帮爷爷、叔叔贴春联。</h3> <h3>  吃饺子时顺便普及了一下春节吃饺子这一风俗的来历。</h3><h3><br></h3><h3> 民间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有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h3><h3>  过年吃饺子有很多传说,一说是为了纪念盘古氏开天辟地,结束了混状态,二是取其与“浑囤”的谐音,意为“粮食满囤”。另外,民间还流传吃饺子的民俗语与女娲造人有关。女娲抟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h3><h3>  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究其原因: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h3> <h3>大年初一早起,起早拜年去了!</h3> <h3>安阳仓巷街的民俗表演值得一看!</h3> <h3>我的父母说这是他们小时候过年时玩的“变花儿”,通过折叠翻转,能变出好多的花样儿呢!</h3> <h3>父辈孩时的灯笼!可爱吧!</h3> <h3>安阳钟楼巷曲径通幽,古色古香。让人流恋忘返!风味小吃更是令人垂涎呀!</h3> <h3>我和姐姐终于忍不住吃起来了,真是大快朵颐!</h3> <h3>假期吃、喝、玩、乐,学业也不能荒废哟!利用微信请别人答疑解惑!</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