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镇北台位于榆林市北约5公里处红山上款贡城西南角,东隔款贡城与东梁相望,北越长城为东西梁,西隔210国道连老爷庙梁,南为沙窝,地理坐标为东径109°43′33.9″北纬38°28′08.8″。镇北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明代长城遗址中最为宏大、气势最为磅礴的建筑物之一,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和“万里长城第一台” 之称。陈运和诗赞“万里长城的一块坚硬脊椎骨镇北台、永在”、“上台下台演王朝 进戏出戏扮将士”。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2018年9月,陕西省发布了“十一旅游门票优惠”福利:榆林市镇北台免票游玩。</h3><h3>中文名</h3><h3>镇北台</h3><h3>荣 誉</h3><h3>世界文化遗产</h3><h3>价 值</h3><h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h3>位 于</h3><h3>榆林市北约5公里处红山上</h3><h3>开放时间</h3><h3>7:30~19:30</h3><h3>门票价格</h3><h3>30元</h3><h3>建议游玩时长</h3><h3>2小时</h3><h3>适宜游玩季节</h3><h3>秋季最佳</h3> <h3>2016年9月23日下午,我们来到万里长城第一台一一一镇北台,因为此台与关口成为一体式,亦可称来到镇北关,系长城中部一个内地与塞外交往的重要长城关口。</h3> <h3>如此,中国北有镇北关,南有镇南关遥遥相对。</h3><h3>只是,满清入关后,这镇北关内外皆为中华。而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在1949年后,先是改称睦南关,后来又改为友谊关,其实,并不怎么”睦”,也不怎么"友谊",甚至大动干戈。彼方对老宗主国总是怀存敌意。</h3> <h3>这镇北台建于1607年,是万历年间建的。而这段长城,确实是以秦长城为基础,在明朝成化年间,由延绥巡抚重新修建延绥长城,也是从那时起,延绥镇的治所从绥德北迁到了榆林。和北方游牧民族互市的款贡城,则在明初就修建了。这款贡城就和现在的免税区差不多吧。不过明朝皇帝好大喜功,非把互市的交易加上朝贡的色彩。</h3> <h3> 镇北台东侧有同期所建的“款贡城”,周长668米,占地约2公顷,为蒙汉官方敬献贡物、赠送礼品、洽谈贸易的城池。城池险要,与镇北台构成了完整的榆林长城建筑体系。台西南800米处,有明代易马城遗划,面积约6.5公顷,是蒙汉民间自由贸易的城池,也是蒙汉民族和睦相处的历史见证。</h3> <h3>台南额题“向明”二字,为万历时巡抚涂宗睿书,属于明长城防御体系的观察所之一,是西北地区长城要塞。清末哨棚坍塌。镇北台各层均表砖包砌,各层台上边均砌砖垛口,高约2米,并砌有望口,现苔痕班驳,显得格外古朴巍峨壮观。</h3><h3>明延绥巡抚、陕西三边总督、兵部右侍郎刘敏宽巡视镇北台悠然而赋诗《镇北台》:</h3><h3>重镇秋声霁色开,巡行不是为登台。</h3><h3>千山远向云霄列,一水还从沙漠来。</h3><h3>戌阁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绕地维回。</h3><h3>凭高极目狼烟靖,恍是逍遥莨苑偎。</h3> <h3> 镇北台建筑呈正方梯形,为叠4层逐层递缩而成,总高度为28.5米,方正整齐,雄伟壮观,登台顶端,榆林千里景物一览无遗,尽收眼底。第一层台基座,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周长320米,进深12米。内墙高5.5米,外墒高10米,上设垛口,东墙南侧置城门,东南内侧置砖铺马道,南墙与长城相连;第二层高16.6米,周长130米,进深5米。二层南台墙中开设券洞,内砖石踏步直通三层,券洞横额石刻“向明”(北面原有涂宗浚所书“镇北台”石刻已毁);第三层高4.1米,周长88米,进深3米,台东外砌石踏步达四层;第四高4.4米,周长35.4米,顶层台面面积为255平万米,四边各进深2米,正中原建砖木结构方形瞭望哨棚一间,清末坍塌。</h3><h3>各层四面围以女墙,设垛口,台地面铺青砖,第一层城垣内屋宇环列,为当年守台戊卒营房,现仍存遗址。台东北连接明代同期修筑的款贡城‘,为蒙汉官员进行洽谈、举行献纳贡仪式的场所;台西侧则遗有明代易马城,是蒙汉互市的场所(现为排房,70年代为军营)。1992年陕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h3> <h3>站在镇北台高处,可以看到远处的烽火台。</h3> <h3>未加修整的城墙夯土。</h3> <h3>“易马城”红 山市蒙汉互市期,“万骑辐辏”,蒙古牧民赶着牛、羊、驼、 马和驮着各 皮毛.各地汉族商人携带大量布匹、绸缎、盐茶、烟酒从四面八方也来到红山市。这里牛羊成群,帐包鳞次,驼叫马嘶,人声鼎沸,一派蒙汉贸易热闹景象。对此,清初文人 杨蕴在《镇北台春望》中写道:关门直向大荒开, 日日牛羊作市来,万里春风 残雪后,游人指点 赫连台。人们站在镇北台顶端,举目四眺,数十里景物尽收眼帘,一览无余。东南:那片片林网农田,纵横渠道,杨柳成行,以及那历尽沧桑的榆林古城风貌、波光粼粼的榆溪河流和那西沙楼房林立的新型现代化城市;西北:则是塞外风光,那无数绿化 山峁和沙丘环抱着绿洲,台下:易马城、款贡城,还有红石峡和峡上的平湖。</h3> <h3>秦灭六国后,在榆林地区设置郡县,修筑 长城,镇北台长城即为其中一段。明初,延绥德由绥德迁至榆林,并在延绥镇以北的红山、神木、黄甫川等地设市与蒙人贸易。</h3><h3>自互市后,蒙古人经常伺机南下,掠夺财物。为边城的安全,成化十年(1474年),延绥巡抚余子俊在秦、隋长城的基础上历时4月修筑起延绥镇长城,同时为配合红山市的贸易,修筑了易马城和供蒙人纳贡的款贡城,控制贸易。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又在长城南北显要处,红山之上款贡城西南角筑镇北台,居高临下,观察敌情和互市情况。</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