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说到"老大哥",中国的老人大都知道是指前苏联。那时的人们对苏联老大哥一般都怀着崇敬之情,甚至还有向往。随着前苏联解体,俄罗斯基本替代了其地位。现在国人可以方便地到俄罗斯观光旅游,对特定的一代人而言,脚踏实地到老大哥的土地上走走看看,成了一种夙愿。</h3><h3> 俄罗斯人的祖先为东斯拉夫人罗斯民族。公元15世纪末,大公伊凡三世建立了莫斯科大公国。1547年伊凡四世自称沙皇,建立沙皇俄国,并在1721年由彼得一世改称俄罗斯帝国。1922年12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成为冷战时期与美国比肩的"超级大国"。1991年12月25日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正式独立。</h3><h3> 当今的俄罗斯仍然是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一千七百多万平方公里,接近二个中国的国土面积,而且地域跨越欧亚两大洲,名符其实的老大哥地位。还有俄罗斯强大的军事工业和先进武器,虽不及美国,但仍然具有老大哥资格。</h3><h3> 除了国土面积大、军事工业强、航空航天技术领先以及现在落后于我们的GDP,俄罗斯这些国家层面的东西通过电视报道、网络书刊已经让人耳熟能详,然而还有诸多东西,须亲眼看看才有感知和体会,那就去老大哥家乡看看吧。</h3><h3> </h3><h3> </h3><h3><br></h3><h3> 去往俄罗斯是一路向西的航程,飞机追逐着夕阳余晖,与落日一起降下莫斯科。</h3> <h3> 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位于东欧平原中部,迄今已有800余年历史,是世界著名古城,拥有众多名胜古迹。</h3><h3><br></h3><h3><br></h3><h3> 克里姆林宫</h3> <h3> 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闻名世界的景点之一,当然首先要去参观。这天阴云密布,寒风凛冽,以中国人为主的游客排着长队,经过颇为严格的安检,进入克里姆林宫。</h3><h3>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它有高大坚固的红墙塔楼、金顶教堂、古老的宫殿楼阁,构成了一组美丽而恢宏的艺术建筑群,耸立在莫斯科河畔的波罗维茨基山岗上。克里姆林宫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现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h3><h3> </h3><h3> 克里姆林宫入口——库塔菲娅塔楼。"</h3> <h3> 俄罗斯人被誉为"战斗民族",俄罗斯国徽则充分彰显其寓意:双头金鹰雄视东西两方,代表俄罗斯是一个地跨亚欧两大洲的国家;三顶王冠象征统一的俄罗斯联邦。在中心的小盾牌上,勇士圣乔治跨上白马,用长矛杀死恶龙,象征俄罗斯民族勇于同敌人做斗争的精神。</h3><h3> </h3><h3> </h3><h3> 现代化建筑克里姆林大礼堂是俄罗斯最壮观的大礼堂,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的剧院,大礼堂正门上方高高悬挂着俄罗斯国徽。</h3> <h3> 外观克里姆林大礼堂对面的兵器馆,黄色馆楼、一排黑色大炮,一个笔直站立的安保人员。如果没有那排大炮,游客大概不会想到是兵器馆。</h3> <h3> 克里姆林宫内有二件可以称"王"的展品,这是其中之一的钟王,建于1735年,号称世界第一大钟。高5.87米,直径5.9米,重约200吨。但它在敲第一下时就出现了裂纹,因而《美国百科全书》称之为"世界上从未敲响的钟"。</h3> <h3> 另一件就是这门大炮,造于1586年,重40吨,炮口直径0.92米。炮前摆放的4个炮弹,每个也重2吨,真不愧为炮王。</h3> <h3> 隔着这条宽宽的马路,对面飘着国旗的就是总统府,据说普京就在里面办公。马路边上有几个身着便装戴袖套的安保人员友好地提醒游客不要走下人行道,但可以随便拍照留影,没有戒备森严, 让人轻松自在。</h3> <h3> 在克里姆林宫内还有一个教堂广场,叫人惊奇。广场四周被十二使徒教堂、圣母升天教堂、天使报喜教堂和圣弥额尔教堂等四座精美教堂所围绕。它们分别建于15、16世纪,是俄罗斯与意大利的建造师们,糅合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和俄国东正教风格而创造的经典之作。</h3><h3> 圣母升天教堂,历代大公和沙皇在这里进行加冕礼。天使报喜教堂是沙皇受洗与行婚礼的地方。圣弥额尔教堂是彼得大帝与历代帝王的陵寝。</h3><h3> 教堂广场上最高的建筑当数伊万大帝钟楼,高81米。楼内悬挂着十几个大小古钟,每当洪钟齐鸣,声震远方。</h3><h3> 教堂广场与总统府仅一路之隔,古老教堂与现代建筑共处一隅,钟声与国旗同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飞舞,过去与现在和谐相处。</h3> <h3> 红色宫墙是克里姆林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长2235米,高14米,厚6米,共有18座塔楼参差错落地分布在三角形宫墙上,5座最大的城门塔楼顶端有红宝石五角星,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克里姆林宫红星。</h3><h3> 毗邻红场的斯巴斯基塔楼,游客从这里出去就直接进入了红场。</h3> <h3> 明媚阳光下,站在莫斯科河大桥上远观克里姆林宫,更显其雄伟庄严气势。</h3><h3> "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俄罗斯人这样的形容足已反映了克里姆林宫的标志性地位。她是俄罗斯国家的象征,是人类历史的瑰宝,更是世界的文化遗产。</h3> <h3> 红场 </h3> <h3> 莫斯科红场,国际知名度很大但面积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大,约9.1万平方米, 只有天安门广场的1/5。但红场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也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广场之一。<br></h3><h3> 克里姆林宫的红墙让红场更具光辉形象。</h3> <h3> 红场南面的这座教堂是名闻遐迩的瓦西里升天大教堂,又名波克罗夫大教堂。教堂中间是一个带有大尖顶的教堂冠,八个色彩斑斓、花纹各异的小圆顶错落有致的分布四周,再配以九个金色洋葱头顶,使得整个大教堂风格迥异、绝妙非凡。</h3><h3> 教堂前面还有俄罗斯民族英雄米宁和波扎尔斯基的雕像。</h3><h3> 遗憾今天阴霾密布,灰暗的天空淡化了大教堂的色彩。</h3> <h3> 隔红场与瓦西里升天大教堂遥相对应的是历史博物馆,一座三层红砖楼,南北共有8个尖塔,式样仿照古代俄罗斯建筑,建于19世纪。历史博物馆里面收藏有450万件展品。</h3> <h3> 红场的西侧是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的东边宫墙,红色宫墙左右两边对称耸立着斯巴斯基塔楼和尼古拉塔楼,双塔凌空,异常壮观。</h3><h3> 列宁墓上方为检阅台,两旁是观礼台。<br></h3> <h3> 广场东面即是古姆国立百货商场,这座超大型商场,设计独特,装修华丽,完全可媲美欧美最现代化的商场。</h3> <h3> 商场外,一对贵族服装打扮的男女与游客合影,用这种方式挣一些卢布。</h3> <h3> 列宁墓前,老师先给同学们讲解,然后拍照纪念。虽然听不懂老师讲的具体内容,然而让下一代尊重历史,客观了解历史总是必要的。</h3> <h3> 夜幕降临,红场炫丽多彩,魅力绽放,到了最为璀璨的时刻。再回首瓦西里升天大教堂,高47米的中央主塔周围,八个葱头式穹窿相拥。教堂红砖砌成,白石构件装饰,穹顶金光闪烁,如梦如幻,精美无比,恍如童话世界的城堡。</h3><h3><br></h3> <h3> 历史博物馆北门前的朱可夫元帅雕像,这位二战时期苏联红军的著名元帅骑在高头大马上,经历过了硝烟战火的洗礼,现在继续经受着不停地霓虹闪烁和闪光照耀。</h3> <h3> 处在历史博物馆与古姆百货之间的喀山圣母教堂,虽不高大却美仑美奂。</h3> <h3> 俄语中,"红场"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广场"。在上世纪20年代,红场与相邻的瓦西列夫斯基广场合二为一,形成了现在的规模。</h3><h3> 红场南北长695米,东西宽130米,其最独特之处是广场地面全部由赭红色条石铺成,油光瓦亮,倍显古老而神圣。</h3> <h3> 斯巴斯基塔楼红星闪亮,与瓦西里升天大教堂金顶交相辉映,</h3> <h3> 宫墙正中的列宁墓1930年改用花岗石和大理石建造,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陵墓体积5800立方米,内部容积2400立方米。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厅,列宁安详地躺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内。</h3><h3> 列宁墓旁边是列宁博物馆。在列宁墓与宫墙之间,是前苏联其它领导人的墓地。</h3> <h3>往东看,</h3> <h3>朝西望,一样光彩夺目。</h3> <h3>尼古拉塔楼与历史博物馆的尖顶竞相争艳。</h3> <h3> 克里姆林宫北侧宫墙外的无民烈士墓,五星状的火炬长明。火炬前方青色大理石地面上镌刻着一行铭文:你的名字无人知晓,你的功勋永世长存。</h3> <h3>五颜六色的北侧宫墙,</h3> <h3>火红明亮的历史博物馆,</h3> <h3>灯火阑珊的古姆百货,</h3> <h3>黑色苍穹之下,红星、国旗,尖顶、塔楼,这一切分外妖娆。</h3> <h3> 历史上红场历经磨难,1517年的大火和拿破仑军队都对其造成了重大破坏。经过莫斯科人民的修复重建,红场保存至今并见证了俄罗斯很多的重大历史事件,成为俄罗斯人民心中最向往的地方,也成为世界最著名景点之一。</h3><h3> 幻想有一个时间充裕的晚上,漫步红场 ,细细观赏,再品尝一下古姆百货里面的冰淇淋,那是多么的惬意!</h3> <h3> 胜利广场</h3> <h3> 地处莫斯科市中心的胜利广场建成于1995年5月,为了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建。</h3><h3> 屹立在广场上的雕塑。</h3> <h3> 胜利广场十分宏大,占地面积达135万平方米。建设胜利广场既是俄罗斯人民对曾经战争的纪念,也寄托着他们对和平的向往与祈祷。</h3><h3> 广场西面,最引入注目的是高141.8米的胜利女神纪念碑,碑体高度象征着俄罗斯人民在卫国战争中经历的1418个艰苦卓绝的不眠之夜。</h3> <h3> 纪念碑顶部,胜利女神高举月桂花环,在两个吹着胜利号角的天使陪伴下,把胜利的消息带给人民。三角形的碑身似一把利剑,直插长空。上面各种人物浮雕再现了战争中那些不可忘却的英雄和战役。同时还刻有在此次战争中被战火波及的城市。</h3> <h3> 碑体下部是俄罗斯勇士格奥尔基持长矛英勇刺杀毒蛇雕像,雕像台阶下面摆放着莫斯科人们敬献的花篮。</h3> <h3> 霏霏细雨中,老人们在纪念碑前拍照留念,缅怀二战岁月中逝去的亲人。</h3> <h3> 纪念碑后面是卫国战争中央博物馆,馆内收藏了众多二战时期的珍贵纪念品。整个博物馆呈扇形环抱,大门前熊熊燃烧着不灭之火。</h3> <h3>换岗的士兵。</h3> <h3> 胜利广场东面是莫斯科凯旋门,高28米,门身没有华丽的装饰,只是在门顶立有一尊身背双翅的胜利女神手执月桂花环,乘着六马战车向前行驶的雕像。</h3><h3> 莫斯科凯旋门是为纪念1812年卫国战争而建。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纪念意义来说,它都可与巴黎凯旋门相媲美,两者风格迥异,却都是艺术珍品。</h3> <h3> 军事博物馆</h3> <h3> 俄罗斯的军事工业排行世界老二世人皆知,莫斯科军事博物馆完整名称叫俄罗斯中央武装力量博物馆,建于1919年,是以军事历史为题材的大型军事博物馆,这是世界上最完整的见证苏联红军几十年历史的场所。</h3><h3> 军事博物馆外面的雕像,是为纪念核潜艇库尔茨克号在训练中沉没而牺牲的海军战士。</h3> <h3>军事博物馆大门。</h3> <h3>博物馆建筑不很大,许多展品就放在室外。</h3> <h3> 俄罗斯号称"战斗民族",在二战期间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莫斯科、圣彼得堡、伊尔库茨克、海参崴……等等地方,建有各种军事博物馆,所以俄罗斯也是世界"军迷"必来的国家之一。</h3><h3> 一堆绿色头盔就摆放在军事博物馆门前的大街边,非常醒目,民族战斗精神的绝妙体现。</h3><h3> </h3> <h3> 大清真寺</h3> <h3> 大清真寺是俄罗斯主要的清真寺,也是欧洲最大的清真寺之一。因由鞑靼商人倡建并出资,又被称作"鞑靼清真寺"。</h3> <h3> 老清真寺建于1904年,于2011年拆掉重建,原址新建的清真寺2015年9月竣工。9月23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出席盛大揭幕典礼,经过大规模重建后的大清真寺重新开放。</h3> <h3> 新的大清真寺楼高3层,主穹顶高46米,直径27米,两座宣礼塔高72米。夕阳下,穹顶金光灿烂,蔚为壮观。</h3> <h3> 卡洛明斯克庄园</h3> <h3> 在莫斯科东南面的莫斯科河畔,有一座誉为"天下第八奇观"的大庄园,名叫卡洛明斯克庄园。</h3> <h3> 这是沙皇心爱的皇家别苑和避暑胜地。彼得大帝就在这里度过了自己的童年时光。现在庄园里还保留着一间俄罗斯风格的"彼得小屋"。</h3><h3> 这里,夏日古树苍翠遮天,鲜花盛开;秋天金黄落叶铺地,果园飘香。整个庄园气候宜人,风景奇美。</h3> <h3> 1532年,伊凡三世为庆祝伊凡四世王子诞生,建造了这座极具特色的耶稣升天大教堂,教堂正对莫斯科河,白石结构的底座,上面是锥形的木屋顶。该教堂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 蓝顶的伊凡雷帝教堂,"伊凡杀子"的传说就发生在这儿。</h3><h3> 伊凡四世是俄国历史上首任沙皇,16世纪俄罗斯的专制统治者。他生性残暴,曾毫不留情地屠杀政敌,镇压叛乱,绞死主教,最终失手杀死亲生儿子。他的政权是建立在恐怖基础上的,所以世称他为"伊凡雷帝",即"恐怖的伊凡"。</h3><h3> 俄国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上半期最伟大的画家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根据事件情节创作了油画《伊凡雷帝杀子》。</h3> <h3> 卡洛明斯克庄园里面的"世界第八奇观"是17世纪修建的一座木结构宫殿,宫殿拥有270个房间,3000扇窗户,是沙皇的郊外避暑官邸。现在,这座美丽绝伦的木制宫殿已不复存在,那独一无二的景观也只存在于历史记载之中了。</h3><h3> 现在庄园已成为人们的休闲场所,经常举办各种音乐、游园活动,深深吸引着当地居民和世界各方游客。</h3><h3><br></h3> <h3> 老阿尔巴特大街</h3> <h3> 在莫斯科,现存有一条古老街道,也是市中心的一条著名步行街——阿尔巴特街。</h3><h3> 阿尔巴特街仅八九百米长,十余米宽,方砖铺成。这里即能见识最传统、最古朴的东西,也能看到最现代、最时尚的玩意儿。</h3><h3> 现在的阿尔巴特街有"新""老"之分,老街是民俗步行街,新街是现代商业街,但老街比新街热闹多了。这里谈的就是老街。</h3> <h3> 老街边一个个的画摊,有推销油画的,更有当街给行人作画的,其绘画品种之多令人咋舌,也构成了绘画销售的一大特色。</h3> <h3> 老阿尔巴特街53号是这条街的闪光点,那是著名诗人普希金的故居,普希金1799年出生于此并度过了童年的12个春秋。之后的1831年与"俄国第一美人"娜塔莉娅.冈察洛娃结婚后,又居住在这里。这是诗人暂短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也是诗人苦难生涯里惟一的幸福之所,虽然只有短短的3个月。</h3> <h3> 在普希金故居对面,矗立着普希金与娜塔莉娅的青铜雕像。1999年为纪念诗人诞辰200周年特别铸造的。雕像基本按两人原貌创作,似乎记载着当时婚礼情形。但观者不难发现,两人并没有能真正的携手,雕像创作人是想以此暗示人们,悲剧将要发生?那场诗人与将军的决斗所带来的悲剧。</h3> <h3>街边的塑像与旁边的拿标语者,很耐人寻味。</h3> <h3> 身着鲜艳服装的妇女伴随欢快的手风琴乐曲在老街上载歌载舞。</h3> <h3> 漂亮的年轻女孩打扮成中世纪大家闺秀在人群中穿梭摇曳,还特别友好地与我们打招呼,给一位男士送上一个香吻。我们竖起大拇指用中文说列宁,其中一个女孩也竖起大拇指用俄语回答说:普京!这些女孩可能未曾知道,她们的祖辈在上世纪中叶被很多中国同龄人称为老大哥,就是因为有了列宁和苏联。</h3> <h3> 以明亮橱窗为背景,四个模特儿摆放街边,逆光里的独具一格与时尚。</h3> <h3> 不仅初到莫斯科的游客把老阿尔巴特街当做不可不去的地方,就连莫斯科当地居民也非常喜欢来这里逛一逛。老街那方石砌就的路面、两边古典造型的街灯、完好保存的古香古色建筑、一家挨一家的小店铺、种类繁多的小商品和工艺品、摆放着露天餐椅的酒馆餐馆,无不散发出浓浓的俄罗斯风情。古朴典雅与时尚前卫在这条老街得以交融,故俄罗斯人把这儿称之为"莫斯科的精灵"。</h3> <h3> 谢尔盖耶夫镇圣三一修道院</h3> <h3> 因为堵车的缘故,前往71公里外的谢尔盖耶夫镇已是午后。莫斯科冬季一般四点过天就开始黑了,此时感觉已至黄昏。</h3> <h3> 谢尔盖耶夫镇又名扎戈尔斯克,是莫斯科周围七个金环小镇之一。全镇以圣三一修道院为中心向四周延伸,房屋互不相连,并没有一条人们所常见的街道。各个居民住宅和公共建筑之间都是森林或草地,以及穿越其间的石板路。远远望去,一片苍翠之中,形色各异的房屋若隐若现,整个小镇恍如画中。</h3> <h3> 时间关系,大巴直接来到圣三一修道院大门外广场,下车伊始,首先看到了修道院创始人谢尔盖.拉多涅日斯基的雕像。他纯洁的灵魂于1392年9月25日早已回归上帝的怀抱,今天,他依然屹立在修道院外,庇护着虔诚的东正教信徒。</h3> <h3> 门口,一群姑娘正在喂鸽子。人们认为,有鸽子的教堂神圣而庄严,而鸽子又为那份庄严点缀了几分祥和。</h3> <h3> 修道院入口的大门上、墙壁上都绘有经典的宗教故事。</h3> <h3> 今天的圣三一修道院拥有十几座历经各朝代改建、扩建的各式教堂和附属建筑群,包括圣三一教堂、圣灵教堂及塔楼、圣母升天教堂、斯摩棱斯克教堂以及斋房、钟楼等,还有一所神学院和历史艺术博物馆。1774年被赐予"大修道院"称号。</h3><h3> 外观非常优美的圣灵教堂。</h3> <h3>谢尔盖耶夫大教堂。</h3> <h3>圣三一教堂。</h3> <h3> 修道院中央的圣母升天教堂,有5个漂亮的"洋葱头",中间一个为金顶,夕阳照耀下金光闪闪。其它4个为蓝顶,点缀有金色的星月图案。</h3> <h3> 圣母升天教堂完全仿照克里姆林宫的圣母安息大教堂建成,所有的墙壁、拱顶都绘有反映教会历史的壁画,大部分是圣母安息之景。柱子上则绘有一些东正教伟大人物的圣像。</h3><h3> 灯光照射下的教堂又是一种韵味。</h3> <h3> 三圣教堂,建于1423--1442年,是俄罗斯早期白石建筑艺术的典范。教堂中一个殿是修道院创建人谢尔盖的陵墓,因而三圣教堂具有很高的知名度,是东正教最古老、最著名的教堂之一。</h3> <h3> 三圣教堂是修道院里唯一允许入内拍照的教堂,旅游团都要参观这里并有讲解。</h3><h3> </h3> <h3> 进入教堂,上帝创造亚当夏娃的油画映入眼帘。</h3> <h3> 殿堂肃穆庄严,惟有圣洁空灵的圣歌轻柔回荡。</h3> <h3>信徒肃穆地虔诚祈祷,寄托心灵。</h3> <h3> 钟塔是修道院建筑群中最雄伟漂亮、最具魅力的。它建于1710--1770年间,共5层,高88米。现有大小钟20余口,最重的一口重达72吨,号称钟王。</h3> <h3> 圣水亭,华丽的半球状穹顶下有一个碗状水池,圣水(泉水)通过一个十字喷头涌出。朝圣者专门到这里,或手掬饮用,或洗眼洗手,也有的拿瓶子装圣水带走。</h3> <h3> 时已黄昏,修道院里依然到处可见脚步匆匆、身着黑袍头戴黑帽的神职人员。</h3> <h3> 修道院创建人谢尔盖是一位杰出的宗教活动家,1337年他在荒郊丛林里建起一座小教堂过着隐居生活,潜心修行。随着信徒日渐增多,这里逐渐发展成为当今俄罗斯最大、最富有的修道院之一。</h3> <h3> 圣三一修道院不仅拥有殿堂巍峨、塔楼林立、气势非凡、宏伟壮观的建筑群,还藏有大量12--19世纪的应用工艺品、18世纪的俄罗斯精美绘画以及各种民间艺术品。1920年,修道院被列为国家历史博物馆保护区;1993年,修道院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h3> <h3> 有俄罗斯学者认为,俄罗斯的历史大部分都与东正教有关,谢尔盖耶夫正是俄罗斯的东正教中心,在东正教的地位就如天主教中的梵蒂冈。</h3><h3> 为纪念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圣三一修道院,早已成为东正教信徒向往的圣地,俄罗斯的精神中心。</h3><h3> </h3> <h3> 街头掠影</h3> <h3> 莫斯科河上,彼得大帝昂首挺立在乘风破浪的远洋帆船上,手握地图,眺望西方。这座雕像高达94米,高度排名世界第八,是为庆祝俄国海军300周年而建。</h3><h3> </h3> <h3> "工人和集体农庄女庄员"雕塑,莫斯科最著名的一座雕塑,是前苏联最具社会主义气息的标志。</h3> <h3> 弗拉基米尔王子纪念碑。弗拉基米尔一世是俄罗斯历史上最具功勋与争议的"千古一帝",其本是私生子的三王子弗拉基米尔被家族流放后,率领一帮维京海盗雇佣兵返回家乡,打败他哥哥,继而大肆扩张,建立了沙俄帝国。</h3> <h3>卡尔.马克思的雕像。马克思目光深邃,背景是教堂光芒四射的塔顶,前面是灯火通明的莫斯科大剧院,不知他现在会思考什么。</h3> <h3> 与马克思雕像隔街而邻的这座古典主义建筑就是莫斯科有名的大彼得罗夫大剧院,1856年建成后一直保存至今。剧院门前竖立着8根高15米的古希腊伊奥尼亚式圆柱,正门雄伟壮丽,华灯照耀下富丽堂皇。尤其是门顶上由阿波罗神驾驭的青铜马车,造型优美,气势不凡,使大剧院成为莫斯科的标志之一。</h3><h3> 二百多年以来,历史悠久的莫斯科大剧院造就了大批的歌唱家、舞蹈家。剧院的芭蕾舞团不仅继承了欧洲芭蕾的优良传统,而且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芭蕾体系,经过一代又一代芭蕾人的不懈努力,大彼得罗夫大剧院已经成为芭蕾舞不可替代的金字招牌。</h3> <h3> 冬日暖阳,奶奶带孙儿在小花园游玩,这种情况一般很少见到,俄罗斯年轻人大都自己带小孩。</h3> <h3>那边长椅上一位孤独老者。</h3> <h3>寒冷的大街上是小伙儿卖唱,</h3> <h3>暖和的地铁站有中年人卖艺。</h3> <h3> 售货员的鲜艳服饰和琳琅满目的商品一样吸引顾客。</h3> <h3>在欧洲,有轨电车总是城市的一道风景。</h3> <h3>初来莫斯科的外国人怎么也没想到这会是克格勃大楼。</h3> <h3> 湛蓝天空下,莫斯科河沐浴着晨光,平静地从克里姆林宫、从红场边流过。这条全长502公里的河流横穿整个莫斯科市区,并通过莫斯科运河通连伏尔加河,是莫斯科主要航运交通,还是整个城市的重要水源。</h3><h3> 莫斯科市名就源自这条河。</h3> <h3> 这是莫斯科又一处著名旅游景点—基督救世主大教堂,于1837年开始建造,1883年5月26日,在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加冕这天正式竣工。教堂中央穹顶高103米,是世界上最高的东正教教堂,也是最大的东正教教堂之一。</h3><h3> 该教堂是设计师托恩按照尼古拉一世的命令,参照君士坦丁堡的索菲亚大教堂而设计的具有新拜占庭风格的教堂。但于1931年被拆毁并夷为平地,其间几经波折,终于在2000年8月19日重建完成。</h3><h3> 站在莫斯科河大桥上看救世主大教堂,它是那么的辉煌、庄严、高雅,让人肃然起敬。</h3> <h3> 麻雀山上的莫斯科大学主楼,典型斯大林时代的哥特式建筑,也是上世纪50年代名噪一时的"莫斯科七大建筑"之一。我国同时期在北京搞的"十大建筑",基本上都是向"老大哥"学的。</h3> <h3> 莫斯科有现代化的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但没有想像的那么多,且都离克里姆林宫、红场一带中心区域较远。</h3> <h3> 单就高楼大厦而言,莫斯科还不及我国西部的一个省会城市,仿佛与俄罗斯首都的地位不太相符,但恰恰是因为这点,让莫斯科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和魅力。</h3> <h3>在市区也看见了这种景象。</h3> <h3> 几天走马观花,结束了在莫斯科的行程。坐上火车去圣彼得堡,再到那里去看看老大哥家乡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