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9年大年初三,突然想出门,用了半天时间查攻略、翻网页,北京-开封-武汉-宜昌-神农架-西安-平遥-北京,全程大概三千公里多一点。就这样了,吃完午饭说走就走。</h3> <h3><p> 首站,七朝古都开封。天擦黑时抵达,安顿好,出来逛吃鼓楼夜市。《东京梦华录》记载:“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耍闹去处,通宵不绝”。通宵达旦、热闹异常的小吃夜市是开封古城特色之一,这是开封百姓延续千年的生活方式,鼓楼广场更是开封最大的夜市所在地。</p></h3> <h3> 鼓楼广场两侧,全是统一规格的小吃摊,规模极大,人潮汹涌。和别地夜市不一样,基本没有遍布全国的网红饮料和烤串,都是真正的当地特色小吃,炒凉粉、羊肉坑馍、胡辣汤、灌汤包、桶子鸡、黄焖鱼、五香羊蹄、开封套四宝、杏仁茶、八宝饭、花生糕等等,原汁原味。</h3> <h3> 夜市上的炒凉粉摊很多,老开封们颇有讲究,红薯粉、绿豆粉做成的凉粉,切成薄片,加入豆酱和辣椒,若炒得不黄不焦,他们是不会满意的。据说“不吃开封的炒凉粉,就等于没有来开封”,当然必须尝一尝。</h3> <h3><h3> 开封名菜“桶子鸡”,色泽鲜黄,咸香嫩脆。要了半只,初吃感觉并不好,好像咬不烂,啃不动。经老板指点,才知道吃法不对。桶子鸡特点有一个脆字,注定了并非剁成几块啃来啃去,也不是撕成几片大口去咬,而是夹起无骨的肉片细细嚼来,越嚼越香。</h3> <h3> 羊肉炕馍是薄薄的白面饼中间裹着羊肉末,面饼筋道,肉末焦香,入口酥脆。</h3> <h3> 开封杏仁茶源于宋朝,配以杏仁、花生、芝麻、玫瑰、桂花、枸杞等,色泽鲜艳,喝上一口,稠、香、暖,尤其杏仁的淡淡苦味回味悠长。</h3> <h3> 冰糖雪梨,姜米切糕,五香羊蹄,花生糕,吃不动了,回宾馆。</h3> <h3> 初四一早,参拜名闻天下的大相国寺。</h3><h3> 大相国寺的殿式山门,四柱三问,是现任方丈心广大和尚修建,匾额为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所题。</h3> <h3><h3> 大相国寺始建于北齐,原名建国寺,唐睿宗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改名大相国寺。北宋时期最为辉煌,占地达500余亩。 千年来历经坎坷,屡兴屡废与唐宋已不可同日而语,现在占地只有70多亩,差不多十存一二。</h3> <h3> 现存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八角琉璃殿、藏经楼等古迹,其中八角琉璃殿最有特色,一座千手千眼观音像,讲解员说非常灵验。</h3><h3> 给亲们都请了祈福带,保佑我们幸福健康。</h3> <h3> 作为文化小白,只知道水浒里花和尚鲁智深在大相国寺菜园子里倒拔垂杨柳。讲解员介绍才知道,大相国寺还跟窃符救赵的信陵君(故居上建的)、唐三藏(西游记里唐僧西天取经,是唐太宗魂游地府后敕建大相国寺开始的)、吴道子(“吴带生风”就是源于他在大相国寺所画文殊维摩菩萨像)密切相关。</h3> <h3> 离开大相国寺,直奔慕名已久的开封灌汤包。黄家老店是本地人推荐的,特意强调吃灌汤包就去黄家,别去第一楼。</h3> <h3> 开封灌汤包,“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再喝汤,一扫光,满口香”,古城一绝名不虚传,三人两屉不够啊。</h3> <h3><p> 再试试开封传统名菜之鲤鱼焙面。鲤鱼焙面是“糖醋软溜鱼焙面”的简称,由“糖醋熘鱼”和“焙面”两道菜配制而成,从北宋就开始流行。“糖醋熘鱼”色泽枣红,软嫩鲜香,“焙面”细如发丝,蓬松酥脆,甜中透酸,酸中微咸。 </p></h3> <h3><p> 下午,游览天波杨府、清明上河园。</p><p> 天波杨府原位于东京城西北、天波门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杨府” ,早已不见,而这里是1994年在开封市区龙亭湖新建人造景点。想起千年前自杨业、佘太君以下,杨家将一门忠烈,令人唏嘘敬佩。</p></h3> <h3> 清明上河园,“一日梦回千年,一朝步入画卷”。虽然是人工仿造,但的确重现了大宋风韵,门票120元,可以称得上是良心景点。</h3> <h3></h3><h3> 进园有很多表演,而且不糊弄。每个时段,不同场景都有,可以按照导游图上一一观看。</h3><h3> 高跷、舞狮、民俗绝活、编钟乐舞、蹴鞠、包公巡案....。最是搞笑的王员外招婿,参与度高,热闹非凡。</h3> <h3> 北派舞狮。北狮讲究形似,狮头一般是木雕,有专门的舞狮服,金裤花靴,舞狮人全部包在里面,酷似真的狮子,主要有腾翻、扑跌、跳跃、登高、朝拜等技巧。这一幕狮子踩绣球就是典型的北狮。</h3><h3> 那么南狮什么样?这回出游后半程也正好看到,答案后续揭晓。</h3> <h3> 各式花灯。</h3> <h3> 各式夜景。</h3> <h3> 东京梦华灯光秀,再次品味“一日梦回千年,一朝步入画卷”。</h3> <h3><p> 石雕清明上河图。</p><p> 天色已晚,回宾馆。<br></p></h3> <h3> 初五先到寺门清真一条街吃早饭。羊汤馆是开封数量最多的饮食店,遍及城区的各个角落,寺门当然少不了。选了一家老店,羊汤里面是放白肉还是羊杂,多少的价位,进门时候就已报好。端出来甭急着吃,开封的羊肉汤需要自个放盐,看各自的口味,桌上现放着两个小碟,一盐,一油泼辣子,咸淡香辣自己掌握。放完了,搅匀了,大大的白面饼(当地人叫锅盔)早在一边候着,拿过来掰成小块,汤里面一泡,得咧,开吃!</h3> <h3></h3><h3> 胡辣汤也是慕名已久。寺门这的老字号春节停业,问过本地人,找到一处深藏在居民楼里的小摊子,巷口只有一块三合板写的招牌,做的是街坊老生意。</h3><h3> 一碗胡辣汤,汤味浓郁粘稠,香辣可口,佐着现做的鸡蛋袋,在这冬日的早上,暖。</h3> <h3> 上面提到的鸡蛋袋,很多人没听说过吧?据说开封做胡辣汤的都炸,别地没有。看这手法!</h3> <h3> 开封一众美食当中,又香又酥的花生糕绝对是当之无愧的“最甜蜜”。当地人说白记花生糕最好,走之前我们专门过去买了几包作为伴手礼。问老板以后能不能网购,老板说某宝上仿他们家太多,不做网店了,给了我们名片,以后要买就打电话,寄快递。</h3> <h3></h3><h3> 绕到鼓楼再看看。白天的鼓楼褪去喧闹繁华,宁静矗立在街头,等待夜幕再次来临。</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一站,武汉。</font></h3><h3><font color="#010101"> 快进入湖北时,小雪出现了,再走一段又变成小雨,预示着什么呢?</font></h3> <h3> 傍晚绵绵细雨中到达武汉。我和老婆分别来过武汉多次,一家三口一起还是头回。根据经验,就近住在武昌昙华林,步行可到户部巷、黄鹤楼。</h3> <h3><p> 宾馆安顿好,夜幕已降。雨已经停了,既然住在昙华林,那就去户部巷解决晚饭啰。漫步走着,不经意间从极具生活气息的小巷子交口处,突然闪现黄鹤楼,夜空里华灯异彩。</p></h3> <h3></h3><h3> 户部巷是一条百多米的百年老巷,是武汉最有名的小吃街之一,被誉为“汉味小吃第一巷”。民间有“早尝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说。</h3> <h3><p> 武汉人习惯把吃早餐叫做“过早”,意思是吃了早晨这一餐,这一天的“早”才算“过”了,可见人们对早餐的重视,而热干面就在武汉人的“过早”中充当了绝对的主角。论起来,最早的热干面名店就是蔡林记了。</p><p><br></p></h3> <h3> 热干面做法是将碱面煮至七八成熟,捞起来沥干水分,用香油拌匀后摊冷,吃的时候把面再过一道滚水,趁热拌上芝麻酱,添入碎萝卜干、酸豆角、榨菜丝、头菜丁之类的菜码,还可加雪菜肉丝、干虾仁、叉烧等浇头。</h3> <h3></h3><h3> 素味,雪菜,牛肉,三碗不同浇头的热干面。黄灿灿的面条,色泽诱人,嚼起来劲道、爽口;黑乎乎的芝麻酱,浓郁香醇,闻起来沁人心脾。撒上葱花,把诸多佐料一起拌匀后,原来干巴巴的面条,顿时产生奇妙的反应,啧啧,啧啧。</h3> <h3> 三鲜豆皮也是武汉人“过早”的主要早点之一,也是武汉民间极具特色的传统小吃。做法以豆、米、浆拌蛋液为皮,以煮熟的糯米、肉丁、鲜虾仁为馅,油煎而成。金黄透亮,外脆内嫩,入口酥松嫩香。</h3> <h3></h3><h3> 鲜鱼糊汤粉泡油条,是经典的汉味名吃。它是武汉人的羊肉泡馍,其传统意义、历史内涵不比羊肉泡馍逊色。户部巷里有家大众点评第一的徐嫂糊汤粉,我们慕名一尝。</h3> <h3> 老板用铁勺舀起半勺鱼糊汤放进碗里,再用竹捞子盛上一把洁白的米粉,在沸腾的开水锅里烫几下,捞起,倒进鱼糊汤碗,撒上葱花、萝卜丁。我们学着别人的样子,用筷子夹起饱蘸鱼汤的热油条,趁热送进嘴里,又浓又热胡椒味汤汁迅速击退夜间的阴冷,那种鲜香和酥软的口感,妙不可言。</h3> <h3> 武汉辣鸭脖,最早源于重庆,用的川味卤菜方子,九十年代在武汉精武路兴起,沿街一溜几十家店面,极为壮观。后来方子不断变化延伸,“汉口精武”、“周黑鸭”、“绝味”、“久久丫”等品牌鏖战江湖,但依然跑不出香、辣、甘、麻、咸、酥、绵的口味。 <br></h3><h3> 闺女怕辣,我们只买了一根“汉口精武”抿嘴,最早的牌子。</h3> <h3> 可能是一根辣鸭脖三人吃不过瘾,闺女鼓足勇气,要试试湖北口味的小海鲜。点了两样端上来,却是红艳夺目、麻辣鲜咸、口感刺激,小妹妹一边罢嘴不得,一边拿着红枣雪梨汤一饮而尽。</h3> <h3> 烤猪蹄,莲藕炖排骨,糯米包油条,坑小土豆,叫花鸡,麻辣鸭血,停不下来。</h3> <h3><p> 吃饱喝足消消食。穿过户部巷,步行不远就是长江。沿着江边走到汉阳门轮渡码头,武汉长江大桥愈加高大。</p><p> 武汉长江大桥,公铁两用,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沟通中国南北交通,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称赞“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新中国大型桥梁建设从这里起步,现在已经全球领先。</p><p> 绵绵细雨又落下来了,回宾馆。</p></h3> <h3><h3> 初六,游览黄鹤楼。黄鹤楼是我国三大名楼之一,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年),位于蛇山黄鹤矶。为何以“黄鹤”为名,传说带有神异色彩,现在楼内一层的主题壁画就是“白云黄鹤”的玄幻故事。</h3><h3> 由于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最后一座建于同治七年(1868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此后近百年未曾重修。1957年建武汉长江大桥武昌引桥时,占用了黄鹤楼旧址。1981年在蛇山峰岭重建,距旧址约一公里。</h3> <h3> 我们从黄鹤楼公园东门进入,沿着抱膝亭、白云阁一路向里,春节旅游旺季已过,游人不多。公园里亭、阁、碑不少,白云阁是黄鹤楼东侧制高点,是观赏楼(黄鹤楼)、山(蛇山)、江(长江)的极佳景点,也是观赏三镇云彩的最佳处。</h3><h3> 下面上图为白云阁看黄鹤楼,下图为黄鹤楼上看到的白云阁。</h3> <h3> 漫步走到黄鹤楼东侧,“楚天极目”、“帘卷乾坤”牌匾极为醒目。其实黄鹤楼四面都有牌匾, 正面“黄鹤楼”和“气吞云梦”最为人知,但由于地势原因,游人反而难以看到南北方向的““南维高拱”和“势连衡岳”、“北斗平临”和“云横九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一查。<br></h3> <h3></h3><h3> 黄鹤楼西侧为正面,正对武汉长江大桥。</h3><h3> 黄鹤楼外观为飞檐五层,内部由72根圆柱支撑,攒尖楼顶,外部有60个翘角向外伸展,金色琉璃瓦屋面, 高度51米。楼外广场铸有铜鹤造型、牌坊、轩廊、亭阁等一批辅助建筑,层次分明。</h3> <h3><p> 细雨中登楼望远,好一幅“龟蛇锁大江”。</p><p> 遥想千年前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p></h3> 黄鹤楼参观完毕,下午准备去武大珞珈山,还有汉口、汉阳逛吃。开车前查了一下天气预报看什么时候雨停,糟糕,未来三四天两湖、川陕大部都将雨雪相交!这又是雪又是雨的,神农架封路上不去,其它行程也同样没法玩啊!<h3> 怎么办?</h3> <h3><font><font> </font><font color="#167efb" style="font-weight: bold;">请看续集。</font></font></h3><h3><br></h3><h3><b><font color="#ed2308"><br></font></b></h3><h3><b><font color="#ed2308">.</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