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地质博物馆

A淡定

<h3>山西地质博物馆是综合类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省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山西省文化强省的重点工程之一。</h3><h3>山西地质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汾河西畔,漪汾桥西南,北临太原市图书馆,南临山西博物院,东临滨河西路和汾河公园,西临望景路,总建筑面积31000㎡。</h3> <h3>声明:词条人人可编辑,创建、修改和认证均免费</h3><h3>详情</h3><h3>一分钟带你游遍山西地质博物馆</h3><h3>3.7万 59"</h3><h3>山西地质博物馆</h3><h3>山西地质博物馆是综合类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是由山西省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省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山西省文化强省的重点工程之一。[1]</h3><h3>山西地质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汾河西畔,漪汾桥西南,北临太原市图书馆,南临山西博物院,东临滨河西路和汾河公园,西临望景路,总建筑面积31000㎡。[1]</h3><h3>中文名称</h3><h3>山西地质博物馆</h3><h3>外文名称</h3><h3>SHANXI Museum of Geology</h3><h3>类别</h3><h3>自然科学博物馆</h3><h3>地点</h3><h3>山西省太原市汾河西畔,漪汾桥西南</h3><h3>竣工时间</h3><h3>2014年5月</h3><h3>发展历史</h3><h3>山西地质博物馆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汾河西畔,漪汾桥西南,与山西博物院毗邻,总建筑面积约为31000平方米。[2]</h3><h3>展品</h3><h3>山西地质博物院的前身为1960年创建的山西地质厅地质博物馆,此后又更名山西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陈列馆、山西地质矿产博物馆。新馆于2007年3月1日奠基开工,2014年竣工,定名为山西地质博物馆。</h3><h3>新馆主题陈列由穿越时空、远古物种、大地宝藏和物华天宝四部分组成,分别展示山西省的地质历史、生物演化、矿产资源禀赋和矿物岩石精华。陈列品多数为山西省本土发现整理,如在左云县发现的剑龙、云冈龙化石,在天镇县发现的特暴龙上颌骨、齿骨化石和在兴县发现的大唇犀化石。特别是发现于吉县的山西鳄化石,目前全球仅此一具,为开展三叠纪中期中国肯氏兽动物群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而另一个重要陈列品,称重425克的“狗头金”被专家称为“华北第一金”,其形成与发现过程也充满传奇色彩。[3]</h3><h3>1960年建成开馆。原名山西地质厅地质博物馆,1982年更名山西地质矿产局地质矿产陈列馆,后改为山西地质矿产博物馆。时该馆共收藏实物标本7324件,其中展出2910件。包括工艺美术矿物原料50件,工艺品20件,矿床98个,矿物271件,岩石281件,古生物化石430件,地层剖面12个,各种矿石338件。有的展品有一定科学研究价值。如太原西山标准剖面标本、五台系、滹沱系地层剖面标本、临县紫金山碱性杂岩体标本、芦木化石和铁陨石标本和地质构造标本。铁陨石标本取自灵石县,发现于隋开皇十年(590),重达6.5吨。[3]</h3>